首页 理论教育 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入党培训教材

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入党培训教材

时间:2024-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是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正处于从低收入国家水平上限向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下限的过渡阶段。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第一,和平发展。

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入党培训教材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任务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应该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有机统一;现代化不能一蹴而就,必然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经“小康”而现代化,是推进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进步的必由之路。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从新中国成立到1964年,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分两步走、到20世纪末基本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使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的发展战略。由于指导思想的失误和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一目标没有也不可能如期实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开始重新谋划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邓小平认为,到20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发展中国家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由此便逐步形成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即从1980年到199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在这个基础上,从1990年到2000年再翻一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或接近800~1000美元,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然后再用5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所谓“小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是知识分子的社会理想,也是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邓小平借用了这个有着广泛社会基础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名词,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所谓“小康社会”,就是人民摆脱了贫穷、日子比较好过、经济社会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的社会。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社会”的转变,是党对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认识深化的产物。

新旧世纪之交,中国人民生活从总体上进入小康。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的新要求,制定了新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谓“全面”,就是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是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既要避免走资本主义的老路,同时又要超越落伍过时的“苏联模式”,在吸收当代新技术革命成果的基础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跨越式发展;所谓中国特色是指从国情出发,通过改革开放的途径,实现中国历史传统与现代化的对接,使其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地位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过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按照世界银行2000年的划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760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761~3030美元为下中等收入国家;3031~9360美元为上中等收入国家;9361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正处于从低收入国家水平上限向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下限的过渡阶段。从现代化的规律来看,中国正处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整体转型时期。这个时期的突出特征是新旧体制并存,新旧矛盾交织,社会发展充满变数,社会主义不定型,具有“过渡社会”的特点。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过程,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所谓“承上”,不仅要巩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还要继承中国的历史传统和革命传统,并且使其与现代社会相衔接;所谓“启下”,就是按照现代化的要求,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现代化的方向相适应。因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思想理论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防止历史的断裂和社会的分裂。(www.xing528.com)

第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过程,是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现实形态。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按照这个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过去模仿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具有临时性和过渡性,并不是社会主义建设所应普遍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向高级形态发展和演化,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小康社会”实际是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又一说法,是党按照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找到的通向理想社会主义的桥梁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

第一,和平发展。和平发展的含义是,中国共产党要在国际舞台上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责任,并且使本国的发展有利于实现这个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但是在历史上,一些国家或民族的崛起,往往伴随着对外侵略的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给其他国家和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因此,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问题确实引人关注。中国人民一向爱好和平,中国的发展不可能对世界构成威胁。反之,饱受一百多年内忧外患之苦的中国人民非常珍视和平环境。有关“和平发展”的表达,并不是针对国外“中国威胁论”的策略回应,而是中国共产党、政府和人民的心声。和平发展,还要正确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的关系,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构建和谐世界,实现同其他文明和社会制度“和而不同”,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第二,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既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让“社会更加和谐”,首先是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通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且把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战略重组,在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使包括公有制在内的各种经济成分,在市场竞争和分工协作的社会化大生产体系中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适应、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市场的统一和经济的均衡发展。其次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社会在原有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构成的比较单一的社会结构基础上,又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化。为此,要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眼光看待社会结构的新特点,所有社会阶层的成员都是国家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防止社会矛盾转化为阶级冲突。第三是调节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主要的途径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规范竞争秩序、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执政党的建设,通过社会政策而不是阶级斗争、通过民主法治而不是行政命令调节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及其内部的利益关系,防止改革向阶级分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同时要承认差别,通过适当的政策将其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为推进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就提出了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政策”: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这个政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仍要坚持,因为它符合国民经济波浪式地向前发展的客观规律,但要防止差别向“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使这个政策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当前,实现共同富裕首先是让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扩大,每个家庭的财产普遍增加。孟子有言,“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此言极是。其次是国家依法保护个人的合法财产,防止平均主义兴风作浪。最后是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但是,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社会制度的优劣,还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口与资源的关系。近年来,学术界非常重视“人口合理容量”问题的研究,这表明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口增加与自然环境负载能力关系、特定空间的资源可供养多少人问题的意义和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初,有学者根据我国的食品资源、人体营养、文化教育条件等,尤其是根据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的可能性,预测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结果显示,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人口应在10亿以内;按照法国消费水平人口在7.5亿以内;按照美国当时消费水平人口在7亿以内。因此,也应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不能按照发达国家标准设计中国的人民生活。

第四,保持稳定。社会稳定意味着整个社会处于稳固、安定、和谐、有序的状态,它的对立面是动乱无序。维护社会稳定对推进现代化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不等于否定变革,更不等于维护已经过时的社会制度和体制,而是要通过解决各种矛盾实现社会的动态平衡。当前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条件下,真正社会动乱的根源还是在农村,其表现形式还是“官民”矛盾激化引起的农民造反。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内部也孕育出了不稳定因素。但是,只要农村稳定,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有序,就能保持整个社会稳定。这要通过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来实现。实现农业现代化,应该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但也要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精耕细作”这一传统农业的合理成分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西方式的农业现代化虽然应用了近代自然科学成果,但基本是按照工业化的模式改造农业,又偏重于以石油这个非再生能源为标志的外能源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作为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农业本性,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病虫害持续性增加、品种资源单一化等一系列问题。尤其严重的是能量的“投入-产出比”随着投入的增加反而下降,预示着依赖外源能将接近发展的临界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农业所包含的合理因素、价值和生命力再次显露出来。作为“精耕细作”指导思想的“三才”理论(天道、地道、人道)及其所体现的有机统一的自然观,重视人和自然的和谐,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重视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认识和利用农业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重视对太阳能的多层次利用,是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必须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继承和发扬。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石油农业”以及农业人口比重小的国情产生了资本主义大农场制度,而中国为了和农业的生产方式以及发展水平相适应,则必须坚持“统分结合”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长期不变,这是保持农村以及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中国历史上的“治世”,都是封建国家、地主和自耕农三者关系相对平衡状态的产物,前提是国家手中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一旦土地高度私有化,出现大量“流民”,就离农民大起义、社会动乱的日子不远了。今天,农民的数量仍将居高不下,人均耕地少,收入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又不可能大规模进城,向非农产业转化,这个国情仍然要求国家对土地行使最终所有权,防止由于土地的高度集中而导致农民大规模地“无产阶级”化,通过实现农民的生产技术方式和经营方式的转变逐步实现其身份的转变,并将农村村落就地就近改造成市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