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民族宗教简介-甘肃民族宗教读本

甘肃民族宗教简介-甘肃民族宗教读本

时间:2024-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民族最为普遍的原始宗教信仰是自然崇拜。目前,信仰藏传佛教的中国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蒙古族、裕固族、土族、门巴族、羌族、怒族、满族等。南传上座部佛教又称“南传佛教”,我国信仰南传佛教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傣族、布朗族,部分阿昌族、德昂族。

甘肃民族宗教简介-甘肃民族宗教读本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

一、原始宗教与少数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中,有诸多信奉原始宗教或与原始宗教有密切关系的民族,如满族蒙古族傣族哈尼族鄂伦春族白族基诺族鄂温克族赫哲族景颇族怒族土家族瑶族佤族珞巴族锡伯族壮族纳西族羌族等,各民族所信奉的原始宗教其内容基本相同,但形式不一。

各民族最为普遍的原始宗教信仰是自然崇拜。人们崇拜大自然中最有力量的自然物和自然力,认为水、火、土地、太阳、月亮、雷、雨、山林等都有神,因而当作神圣的物体加以崇拜。各民族都普遍崇拜土地神,特别是农业民族都有祭地母的习俗。

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信仰的形式之一。人们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是自己的祖先,氏族以它命名成为其图腾,受到人们的崇拜,以及由此而派生的礼仪、禁忌、制度和习俗等。我国古越人的一些氏族部落有以鸟为图腾的。云南怒族有蛇、虎、蜂、鹿等氏族,各氏族崇拜自己的图腾。中国少数民族崇拜的图腾主要有蛇、虎、猴、熊、羊等,对其崇拜的图腾一般是禁杀、禁食或者禁止触摸。

祖先崇拜是原始宗教信仰的形式之一。祖先崇拜对象最早是氏族共同祖先,之后逐渐发展演变成为家族的祖先,最后是个体小家庭的祖先。基诺族所供奉的祖先仅限于父母一代。拉祜族每个家庭都供奉着“耶尼”,在一张小箩桌上放置竹器、蜡条、小竹筒等物作为象征,每日滴水献饭,年节供祭,迁居时首先带走祖先灵台

鬼魂崇拜是原始宗教信仰的形式之一。人们认为一切自然物、动植物都有精灵、灵魂或鬼魂,有善恶之分,并对之加以崇畏。佤族认为世间万物都受精灵“斯艾”支配,恶“斯艾”给人带来疾病和灾难,善“斯艾”保护生命,带来幸福。假如村寨发生火灾便杀牛祭祀,再杀一头小猪提着它用扫帚扫寨,象征把恶“斯艾”逐出村寨。

巫术是原始宗教信仰的形式之一。人们幻想自然界有一种不可见的力量作用于人,而人们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采取相应的方式影响自然界和其他人,认为巫术能使人生病或死亡。占卜是巫术最常见的形式,占卜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牛肝卜、猪胆卜、牛羊骨卜、米卜、蛋卜、贝壳卜、刀卜等。南方少数民族中最常用的是鸡骨卜,杀鸡根据股骨的骨孔预卜吉凶。景颇族则使用竹卜,将一段两头有骨的竹子放在火上烧,烧炸的竹丝向两端翘起是凶兆,一丝冲天是吉兆。许多少数民族都有专门的巫师从事占卜,有些还主持宗教祭祀或为人驱鬼治病,治病时除使用传统的巫术外,也使用当地的草药医治病人。

萨满教是原始宗教信仰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曾流行于北方少数民族中,如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赫哲族、达斡尔族等。萨满教信仰的神有几十种,每种神都有自己的偶像,如用幼熊皮做的熊神像、用木头削成的人形兽形木偶像、怪兽形的石偶像和各种画像等。萨满教的巫师称为“萨满”,人们认为萨满是人与神之间交往的使者,是“半仙之体”,其有特制的服饰,如神帽、神衣、神鞋、腰铃等。萨满做法时穿法衣法帽,敲起手鼓,边跳边念,进入神情恍惚似与神通状态,从而达到驱邪治病、消灾避祸目的。一般请萨满跳神驱鬼都要献禽牲为祭祀品。

东巴教是纳西族特有的宗教。东巴教是一种多神教,该教认为天、地、山、水、风、火等自然现象和自然物都是神灵要加以崇拜,东巴是纳西语意为“巫师”。纳西族凡遇有疾病、婚丧、年节等都要请东巴念经。东巴教采取父子传承和师徒相传的传教形式,其经典是东巴经,是东巴用图画和象形文字写出的,内容大多是宗教神话、历史故事及其占卜方法等,据初步整理共有经文1 134种,可分为30类。

苯教是流传于中国藏族聚居区的古老宗教,俗称“黑教”。该教早期主要崇拜天、地、水、火、雪山等,后逐步发展变化为以守护神和祖先崇拜为其主要信仰,其经典是基础宝库、高山宝库、纯洁宝库、总宝库和行宝库等五宝库。现今在中国西藏东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区仍信奉苯教。

二、佛教与少数民族(www.xing528.com)

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历史过程中与我国少数民族关系密切,在其各自系统发展史中都留有少数民族足迹

藏传佛教与少数民族。藏传佛教形成于10世纪后半期。佛教自7世纪传入西藏地区,在长达4世纪传播发展过程中,与本土的原始宗教——苯教经过长期的磨合、相互借鉴,于10世纪后半期形成了具有藏族特色的藏传佛教,并广泛传播。藏传佛教主要教派有宁玛派(红教)、噶当派、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和格鲁派。15世纪宗喀巴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创立了格鲁派(黄教),因该教派禁止喇嘛娶妻,宗教首领采取转世相承的制度,从而产生达赖和班禅两大活佛系统。清朝初年,清政府先后册封了达赖和班禅,奠定了达赖和班禅在喇嘛教各派总首领地位,此后格鲁派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执政教派,之后在其他藏族和蒙古族地区广泛传播。目前,信仰藏传佛教的中国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蒙古族、裕固族、土族门巴族、羌族、怒族、满族等。

汉传佛教与少数民族。汉传佛教又称“大乘佛教”,我国信仰汉传佛教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白族,部分拉祜族、壮族、毛南族布依族彝族侗族、满族等也有信奉者。唐朝时期,佛教就从汉族地区传入白族聚居的大理地区,兴建了一批佛塔寺院,元朝时佛寺数量极大,以致大理地区曾有“佛国”和“妙香国”之称。

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少数民族。南传上座部佛教又称“南传佛教”,我国信仰南传佛教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傣族、布朗族,部分阿昌族德昂族。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南传佛教于7世纪中叶由缅甸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经长期传播发展日臻完善,现在流传于傣族地区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按名称可以分为润、摆庄、多列、左抵四派,进一步可以细分为八个支派。

三、伊斯兰教与少数民族

我国学术界一般认为唐朝以来,伊斯兰教由大食、波斯商团和使团陆续从东南的海上“香料之道”和西北的陆上“丝绸之路”传入,经过唐、五代、元、明、清、民国至今,在其1300余年的传播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门”“回回教”“回教”等不同称谓。1956年6月2日,国务院《关于伊斯兰教名称问题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伊斯兰教是一种国际性的宗教,伊斯兰教也是国际通用的名称。今后对伊斯兰教一律不要使用回教这个名称,应通称伊斯兰教。”此后,在中国大陆境内统一使用“伊斯兰教”称谓至今。目前,中国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要有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10个少数民族,加上其他少数民族的伊斯兰教信教者,我国穆斯林总人口约有2 200万人。各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时间不一,其中有的民族在形成之初就信仰伊斯兰教,如回族;有的民族后来才信仰伊斯兰教的,如维吾尔族在15世纪以前,曾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祆教、景教、佛教等。伊斯兰教主要分逊尼派什叶派,我国各族穆斯林绝大多数属于逊尼派的哈乃斐教法学派,明末清初起,我国伊斯兰教形成了许多支派,如回族中的老教和新教;西北地区的门宦;新疆信仰伊斯兰教各族分为白山派和黑山派。中国伊斯兰教内部呈现多种形态,极具地方特色,若以地域为划分单位,可以分为以回族为代表的内地伊斯兰教,其主要特色是拥有众多教派和门宦;以维吾尔族为代表的新疆伊斯兰教,其特色是以依禅著称的苏菲学派盛行,拥有众多教团。

四、道教与少数民族

道教创建于东汉顺帝时,初创时称为“五斗米道”,在其创立传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吸收改造了少数民族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信仰内容,逐渐发展完善自成一体。目前,中国信仰道教主要有瑶族、壮族、苗族、土家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白族、羌族、纳西族、彝族等少数民族。

五、基督教与少数民族

基督教的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先后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在其传播发展过程中,中国有部分少数民族改信基督教,目前,中国少数民族中有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散居于全国各地,人数不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