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蒙古族
一、概述
蒙古族是甘肃省10个主要少数民族之一,聚居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937年,国民党政府在马鬃山将军台设立“肃北设治局”,行政设置为六等县级,以统领马鬃山和祁连山西部驻牧的蒙古族,因马鬃山地处肃州(今酒泉)之北,故称“肃北蒙古族”。
蒙古族进入甘肃始于13世纪初。元代随着成吉思汗的西征,蒙古族几乎遍布甘肃各地;1368年明灭元后,绝大多数蒙古族迁离甘肃;聚居在肃北自治县的蒙古族主要是清朝中后期从青海和新疆迁入的,大部分来自青海和硕特部北左翼右旗及北右翼末旗,少部分来自新疆和硕特部以及士尔扈特部,还有极少数是漠北喀尔喀蒙古人的后裔。
据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蒙古族人口为581.39万人,其中居住在甘肃省的蒙古族人口约为1.58万人,甘肃的蒙古族聚居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主要分布在石包城乡、盐池湾乡、别盖乡和明水乡,其余散居于威武、张掖、兰州等地。
蒙古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肃北蒙古族来自于卫拉特蒙古和硕特等部,其语言属于卫拉特方言。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肃北蒙古土语,与蒙古语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及语法等方面,但绝大部分与蒙古语相同。语言学研究成果显示,肃北蒙古族土语中有一部分接近于内蒙古中部方言,认为其具有卫拉特方言和内蒙古方言的中间性特点。
蒙古文字。13世纪初,蒙古族在回鹘文字母基础上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元世祖忽必烈时,命西藏萨迦派首领八思巴创制蒙古新字,称为“八思巴文”;14世纪初,蒙古族学者却吉·斡斯尔在维吾体蒙古文字基础上加以改进创制了蒙古文字,成为现今通用的蒙古文字。1648年,和硕特部著名喇嘛、学者咱雅班弟达在回鹘式蒙文基础上,吸收了卫拉特方言创制了托忒文字,蒙古语称其“托忒必切克”,意为明确的文字,亦称“卫拉特文”,通行于新疆等地。
甘肃蒙古族以从事牧业生产为主。
宗教信仰。甘肃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和其他蒙古族一样,信仰藏传佛教的格鲁派(黄教),但保留了萨满教信仰的某些遗俗。
聚居在甘肃肃北的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的格鲁派,遵奉格鲁派教义和遵循其各项宗教仪规,很多蒙古族愿意把子弟送到寺庙或法会上,受戒当喇嘛,新中国建立以前,肃北的喇嘛约占蒙古族男性人口的1/3以上。肃北地区的蒙古族与其他地区信奉格鲁派的蒙古族显著区别是实行喇嘛娶妻制度。平时,喇嘛在各自家中从事畜牧业生产,同俗人一样娶妻成家,养育儿女,遇有宗教方面的祈祷等佛事活动,则换上袈裟,履行僧侣职责。喇嘛与俗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严格遵守不杀生、不食奇蹄家畜肉的戒律。肃北地区没有较大的寺庙,喇嘛分为格隆、格茨尔、班弟等等级;在各部落寺庙内格布魁,即法会头目,他掌管宗教行政事务和宗教教义,其地位相当于部落头人。
1940年以前,肃北蒙古族各部落的宗教仪式,主要在各部落内部进行。如在色尔腾部落领地内,建有土木结构的寺庙两个,每年4、7、8、11月间,在寺庙定期进行法会活动,其中七八月间的时间较长,在一个月以上,法会所需要的经费由部落的牧民摊派募捐。法会结束后,除留下的两名喇嘛念经看守外,其他僧侣各自回家。
此外,在肃北蒙古族传统的宗教活动中,仍保留着对天、地、日、月、名山、大川、水、火等的祭祀仪式。
二、生活习俗
(一)礼仪
“三礼”是甘肃的蒙古族重要的人生礼仪,每个孩子从出生到结婚要举行“洗儿”“剪发”“束发”的仪式,称之为“三礼”,他们认为“三礼”是人生中的重大仪式,届时要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
洗儿礼。洗儿礼俗称“洗娃娃”,是给初生的婴儿进行洗胎脂和穿衣的仪式。肃北蒙古族认为孩子出生是人生的第一件喜事,一般在婴儿初生的第三天举行,届时由祖母和母亲先让婴儿在纯净的鲜奶中浸泡一会儿,然后把婴儿放在有柏树叶、花椒、食盐和适量香料的温水中慢慢搓洗,除去婴儿身上的胎脂,一边洗一边唱着“洗儿歌”。洗婴儿时,在婴儿脚下垫放两块小石头,一块是黑色的,一块是白色的,黑石象征勇敢坚毅,白石象征纯正善良。
洗娃娃这天主人摆“全羊席”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宴请宾客之前,先举行庆贺仪式,母亲抱着孩子递到客人面前,客人手捧礼物向婴儿祝词,说完祝福词后,客人将礼物轻轻地放在婴儿胸前,再用手指醮少许酥油抹在婴儿额前,庆贺仪式结束后,主人得招待宴会正式开始,客人依次入座,唱歌敬酒,尽情欢乐。
剪胎发礼。剪胎发礼是在孩子3岁左右举行的人生仪礼,仪式多选在秋季牲畜肥壮,牧事稍闲的时节举行,其仪式分首剪、家剪、客剪。“首剪”在清晨太阳刚露脸时,由事先请好的与剪发幼儿属相相合的小青年或舅父动手剪第一剪,把剪下的头发装入剪刀柄上的哈达结内。“家剪”即首剪之后,再由家庭成员按长幼辈分依次各剪一剪,如果哪位家庭成员当天不在场,必须要留下一撮头发等待他来剪。“客剪”即待客人到齐后,孩子的父亲或司仪举起用酥油挂彩的酒瓶说明举办此仪式的寓意,同时致意邀请客人开剪,届时从来宾中最年长者开始依次剪发。待客人全部动过剪刀完,将头发从哈达结内取出来装入招福囊,挂在孩子的脖颈上,所有到场的亲朋照例带着礼物前来祝贺。举行剪胎发仪式时,父亲和母亲的亲属都会当众宣布送只牲畜给剪胎发的孩子,送给孩子的牲畜选母畜,等他长大后对此牲畜及其仔畜有支配权,姑娘出嫁时有权带走。剪胎发仪式结束后,主人要设“松恩”,摆全羊席招待宾客。
束发礼。束发礼是在孩子十五六岁时举行的成年仪式,束发礼一般在婚礼前夕举行。其仪式是把孩子头发梳扎成定式的、男女有别的成人发型,未成年男子满头留发,成年时要把后半部剃掉,前半部分剃为左、中、右各留一小块的发型。清朝建立后,全国实行统一的满族式长辫子发型,此后,蒙古族传统的男子束发礼随之消失。
蒙古族未成年女子是将头发编成70到100条小辫,以彩条连成一片,披于肩上,当其成年时,举行束发礼,将姑娘多辫的少女发型梳成6条发辫的成年妇女发型。因“束发礼”多在婚礼前夕举行,6辫发型也称为“新娘发型”,其时气氛热闹非凡,亲朋好友届时送上美好的祝福和各式各样的礼物。
(二)婚俗
甘肃的蒙古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一血缘男女禁止结婚,多为嫁女,少有赘婿。儿子、女儿都有财产继承权。
肃北蒙古族传统的婚俗,包括说亲、订亲、送“祖苏”即聘礼、迎娶、婚礼等,其中送“祖苏”和婚礼最为隆重,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送“祖苏”。“祖苏”是蒙语,意为“粘胶”或“胶水”,即粘胶,用来表达希望儿女婚后相亲相爱、白头偕老意愿的象征性礼物。“祖苏”礼除一片粘胶外,还有若干食品,俗称“祖苏”席,男方家必须在娶亲前送到女方家。“祖苏”礼的多少视男方家的经济条件而定,一般都是送4头求情礼、6头商议礼、12头“祖苏”礼,“头”是指一种食品,作为礼品的各种食品大部分是自产的酸奶、炸的油果子、奶茶、全羊、马奶酒等,再配一些白酒、红枣等外地的产品,把各色不同的食品搭配成各种头礼,礼品可以重复。送“祖苏”礼要进行隆重的仪式,事先男女双方要请来各自的长辈、亲朋邻居、祝词人和歌手。仪式开始时,男方先敬求情礼,再敬商议礼,当场委任主婚人和伴娘,之后献“祖苏”礼,其中有设“松恩(酒锅)”、献全羊、新郎新娘领尝“祖苏”酒等仪式,每项仪式都伴有特定的祝词和唱词,其内容以歌颂天、地、日、月、水、火、名川、草原、湖泊及本民族历史上的英雄、部落首领,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祝福新人为主。送礼仪式结束后,主人与客人共享丰盛的“松恩”宴,喜筵上美酒飘香、歌声悠扬,到处洋溢着喜庆欢乐。喜筵结束时要举行封“松恩”仪式,此时,主人向各位宾客敬祷屉酒和马缰酒,表达主人挽留和送行意愿,在场的男女老幼齐唱《布谷鸟》歌,唱完最后一句,客人就策马而去。
婚礼。在进行婚礼之前,男方家的蒙古包要搬到女方家的附近,同时另外搭建一座新的蒙古包作为新房。婚礼在娘家和新房举行,婆家帐房作为待客用房。婚礼分为送席和娶亲两项仪式,内容极为丰富,婚礼分两天进行。
送席。“送席”仪式在女方家举行,清早,新郎在伴郎等的簇拥陪伴下,带着6头和24头礼品到女方家,俗称送席,此时女方家要设盛宴款待送席的人。同时举行新娘束发仪式和新郎新娘接受亲友们的佩彩,即赠送礼品仪式。最富特色的是新娘束发仪式,束发仪式开始时,其母一边唱《解发词》,一边解开女儿发穗少许,接着伴娘引领新娘进入新房,伴娘在新房中边唱《束发歌》边把新娘多辫的少女发型梳成6条发辫的“新娘发型”,之后给新娘佩戴各种首饰;再戴上白羔皮镶边的圆锥形黑缎帽,把姑娘袍换成马蹄袖小斜襟式的袍子,外罩蓝色缎面的连衣裙,外面再套上一件四开裆的坎肩裙,脚穿高统牛皮靴,衣服上再佩带些各种装饰品,梳妆打扮好之后,举行配彩就是赠礼品仪式。待日落时,新郎及客人返回自己家中。(www.xing528.com)
翌日,举行娶亲仪式。娶亲队伍由新郎父母和伴娘等组成,新郎在新房附近等待。娶亲由撒“萌恩”、喇嘛抚顶、新娘新郎拜天地、入新房压襟、给“哈德幕”、磕头、打火、婆婆给新媳妇传交勺把和新郎拜谢岳父母等仪式,所有这些仪式都由固定的颂词、赞词、祝词,除主持“礼宾”的祝词人外,双亲、主婚、伴郎及来宾都参加祝词咏唱,以对唱形式为主,一咏百应,委婉悦耳,优美动听,婚礼极富蒙古族特色,充满了浓厚的草原和浪漫气息。
(三)丧葬
甘肃蒙古族一般举行天葬,当天出殡,出殡时间多在夜间。凡家中遇有丧事,在家里用黑色布蒙盖死者的脸,将尸体停放在原来睡觉的地方,立刻焚香并点燃酥油灯,称为“长明灯”,供在佛龛前,再把蒙古包天窗盖住;通知亲友前来吊丧;请喇嘛诵经超度亡魂,同时确定出殡的方向和天葬的地点。死者停止呼吸后亲戚不能当面哭泣,据说这样做是为了死者的亡魂不致在哭泣呼叫中踌躇留恋,以碍早日升天。如果当天不能出葬,可延至翌日,尸体停放在蒙古包内,夜间由儿孙们守护,其他人在另备的蒙古包里休息。出殡时忌尸体从蒙古包正门抬出,必须从围墙底部慢慢抬出,或从围墙上部抬出,驮在骆驼或马背上,接着由送葬者护送,向天葬场出发。到天葬地后送葬的人绕着天葬场走一圈,解下尸体,使之舒展侧身而卧,头朝北、面向西,左手枕于头下,其状颇似睡佛模样。据说头朝北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来自北方,面向西是佛祖来自西天,也是灵魂进入天堂的正道。尸体摆好,喇嘛开始念经,一边给尸体从头到足洒下“圣水”。接着送葬的人返回蒙古包,留下死者躯体让飞禽走兽就食。蒙古族认为尸体被吃掉得越快越好,这样死者的灵魂可早日升入天堂。出殡后,家人要服丧49天,期间妇女卸去头饰佩戴,男子不剃头刮须;死者亲属见人低头闭眼而过,不行见面礼节和问候;不待客、不串门、不杀生;不参加歌唱、跳舞等活动。服丧期满,请喇嘛念经和宴客。此外,将死者生前所穿衣物或用品送给喇嘛,有通过喇嘛转交死者的寓意。
(四)服饰
甘肃蒙古族的服饰既保留了蒙古族传统款式,也吸收了藏族的服饰风格,和东部地区的内蒙古服饰有所不同。
肃北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袍子样式与藏袍相似,但比藏袍瘦短,其镶边花纹图案也和藏族不一样。袍子有皮袍、布袍、绸缎袍等,皮袍分为搭面子的羔皮袍和不搭面子的老羊皮袍,袍面的面料有棉布、绸缎或毛料等,袍子讲究肥大宽敞,袖子长,下摆不分叉。除光板皮袍,其余各式袍子的袖口、领口和襟摆的边缘都有镶边,镶边常用彩线、布条、刺绣装饰点缀,尤其讲究用一指宽的水獭皮镶边。男袍的款式为大斜襟,长领条,喜欢枣红、蓝色、青色或咖啡等颜色;少女袍子的款式为方襟方领,以大红大绿为主;成年女性袍子款式为小斜襟、方领子,颜色以枣红、紫红和青色为主。蒙古族男性劳动时一般穿短褂,女性则不同,无论劳动与否一律穿长袍。
男女穿袍子时,腰带是必不可少的,但举行婚礼的新娘不束腰带,男女袍子的穿法不同。男性穿袍子时,要把袍下摆提起与膝盖平齐,裹起腰带,在前面腹部和后背束起一个垂囊,以掩没腰带为准;女子穿时不留垂囊,下摆长至足跟,然后拉展束紧腰带,显出身条。腰带以布、绸、毛、线编织等为质地,其颜色须与袍子色调相协调;男子的腰带上常佩戴银刀、火镰、鼻烟壶和哈达等日用品,女性多佩挂荷叶包、针线包等。
肃北蒙古族女性婚礼服有“敖格次尔”的连衣裙式和“才格得格”的坎肩开裆裙式两种,前者多用绿色绸缎制作,后者多系蓝、黑丝绸制作,裙边缀以彩带或刺绣。
肃北蒙古族男女多喜欢用紫色布包头,同时喜爱戴帽子。男式冬帽款式是平顶、双层、圆筒形的,内层是棉布,外层是白色羔皮,下端复叠,翻起落下自如;男式夏帽款式是平顶、夹层,内衬是棉布,外层是紫褐的平绒布,帽檐外圈着一条绣带;女式冬帽款式是尖顶圆锥形的,顶端有红穗,内以棉布,外以绸缎,外檐用白色羊羔皮或其他皮子装饰。此外,还有一种男女通用,帽子两边有貂皮护耳的藏式毡帽或大礼帽。
肃北蒙古族男女的长靴款式很多,主要有“安多式软筒靴”和“船型月牙立筒靴”两种。安多软筒靴的靴筒高度接近膝盖,靴子内垫以毛毡,舒适保暖,筒身柔软,靴子的口可以扎系。船型月牙立筒靴是蒙古族传统皮靴,靴身似船,靴底前后向上翘起,靴前翅度较大,形似月牙弯勾。
肃北蒙古族佩饰款式多样,最富特色的是佩挂蒙古袍右襟上首的“哈卜他格”即绣囊。绣囊是用两块浆过的硬布,垫上棉花,裹上绸缎,缝制而成,有椭圆、长方、正方等形,大小约2寸许。囊面以彩色金丝线绣成月牙、金鱼、蝴蝶、桃、杏、石榴、葫芦及各种花卉的图案和花纹。它既可做针线包、番囊、鼻烟壶包,也可做友谊和爱情的信物,送给朋友或恋人。
(五)节日
肃北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大部分与祭祀活动有关,主要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等。
白节。白节因蒙古族称正月为“白月”,加之其崇尚白色,他们认为白色是纯洁、善良、坦诚的象征,意为全年吉祥如意,故有此称谓。肃北蒙古族过春节的习俗,与汉族和其他地区蒙古族的习俗不尽相同。除夕之夜各家吃水饺,相邻各家相互赠送水饺,同时约定拜年的次序,不守岁,睡得早。初一黎明就起床了,男女老幼穿戴一新,成年女性在家负责烧茶,男主人到户外祭天神,先在蒙古包顶上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用炒面摆成吉祥图案,之后在蒙古包外的祭台和祭叉上再“煨桑”。“煨桑”是喇嘛教的一种祭神仪式,即堆起柏树枝叶,撒上炒面、香料点燃,在祭台前面吹海螺,沿顺时针方向绕蒙古包洒酒致祭一圈后,返回蒙古包,在佛龛前供祭品烧香。祭拜仪式结束后,把一只净毛羊头垫在门槛上,掰开上下颌,将掰开的羊头高高举过头顶反复绕几圈后,放入锅内用沸水煮。此仪式结束后,阖家按照长幼秩序在蒙古包内正襟危坐,由女主人给每个人盛上一碗放了红枣的酥油奶茶,称为“年茶”,第一杯茶敬客人,晚辈向长辈献哈达敬酒,家内拜年仪式开始,长辈给晚辈交换哈达后拜年仪式结束。其习俗是夫妻之间不拜年。初二开始,先给附近长辈和亲戚拜年,之后按照约定秩序逐一拜年,每到一家主人客人都要先交换哈达和鼻烟壶,互祝节日愉快。拜到最后一家时,要举行拜年结束仪式,凡相约拜年者都来参加,气氛热闹非凡。正月十五宵夜是过年的最后一天,各家点燃酥油灯,也有人去寺庙观看灯会。
祭敖包。甘肃蒙古族除了年节的家庭祭祀,传统祭祀最隆重的仪式是祭敖包。祭敖包是古代蒙古人信仰萨满教时流传下来的拜物仪式,敖包象征着天地、山神,祭敖包就是祭天神。喇嘛教传入肃北地区后,祭敖包仪式融入了诸多藏传佛教的色彩。
肃北地区的敖包有中心、牧地、路标和牧民自设的敖包,这里举行的祭敖包仪式是祭祀本部落的中心敖包,其余敖包不在此次祭祀范围内,早期,肃北地区较大的敖包有色尔腾巴隆、大道尔吉盐池湾和大泉扎克萨敖包等。中心敖包一般建筑在部落中心牧地的丘陵或山地高处,敖包下部垒成直径约4米、高3米的石墩台,下埋珠宝五谷,上设方型木架或实心塔,里面安有神像;顶端立一长杆,杆头系着牲畜毛、角和印有经文的彩色布条;牲畜毛角是萨满教的祭祀用品,而经文布条则是藏传佛教祭祀用品。
最初的祭祀开始时,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经,之后喇嘛诵经。祭敖包的时间一般在农历五六月牧草返青之时举行,以部落为单位,本部落僧俗吏民纷纷赶来参加祭祀活动。祭祀举行献祭品、喇嘛诵经、祈雨、游艺等仪式。
那达慕。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的民族节日,每年七八月间举行,“那达慕”是蒙语意为“娱乐、游戏”,它源于摔跤、射箭、赛马三项竞技活动,逐渐演变成为草原上庆祝丰收、物资交流和民间文体活动等综合性的盛大集会。那达慕起源于13世纪初,起初只进行三项比赛中的射箭一项。历史记载最早的是在成吉思汗征服了花剌子模的返回途中,为了庆祝胜利,在布哈苏齐海地方(今甘、新交界处)举行了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仅有射箭一项。15世纪至16世纪中期,达延汗统一了大漠南北蒙古各部,我国北方草原上步入了相对安定经济发展时期,那达慕大会活动逐步变为固定的射箭、赛马和摔跤三项。
(六)禁忌
外出驮运和打猎野餐后,忌把完整的羊肩胛骨留下或讲不吉利的话;骑马行路的人经过蒙古包附近时,要勒马缓行,忌惊动畜群和围着蒙古包绕圈;如果到蒙古包做客,必须在离其一两百步的地方下马,进蒙古包时忌用脚踩门槛;忌把马鞭、马绊和绳索等物带入蒙古包内,如果背着枪,要把枪取下拿在手中,枪口朝后;进入蒙古包朝左、盘膝而坐,不能伸腿而坐,忌把脚伸向佛位;忌用脚踩火挡、碰锅灶和在火上烤脚;忌用刀触火和在锅里取肉;服丧期间忌请安问好;春节前三天忌使用剪刀和针线,忌杀牲和讲不吉利的话。
三、文学艺术
甘肃蒙古族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其中民族民间文学保存较为完整至今仍在流传。其民间文学形式有英雄史诗、神话、传说、歌谣、祝赞词、童话、格言、谚语等,内容极为丰富,涉及民族历史、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如卫拉特蒙古著名英雄史诗《江格尔》《乌巴什洪台吉的故事》以及后来的《格斯尔传》《卫拉特法典》等至今仍在肃北蒙古族中流传。此外祝赞词、哲理故事和格言等不仅在甘肃蒙古族传统文学领域内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哲理故事和格言,逐渐演变成为蒙古族日常生活所遵循的道德观念准则。如民间发生纠纷时,调解人常用谚语或格言进行劝解,发生纠纷的双方也会因此而消除对彼此的怨气,重归于好。
甘肃蒙古族民族艺术中的刺绣工艺和绘雕艺术源远流长。在肃北蒙古族聚居区,随处可见的蒙古包擎桂浮雕、吊鼓外沿饰圈透雕,家具件物中的圆雕等,雕刻技法以平刻为主。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青海塔尔寺和敦煌月牙泉等寺庙修复工程中,有不少肃北蒙古族能工巧匠参与,其中以乌力吉巴的技术最为著名。
刺绣工艺是甘肃蒙古族的传统手工艺术,工艺制作者以女性为主,她们用五颜六色的丝线或毛线,采用不同的刺绣手法,绣出色彩艳丽,图像逼真的各种艺术品,主要用作装饰,如壁帷,门帘,地毡,男女袍服的襟摆、袖口,带条,针线包,鼻烟旱烟荷包,妇女发辫套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