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妇幼卫生健康读本-儿童心理卫生

农村妇幼卫生健康读本-儿童心理卫生

时间:2024-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章儿童心理卫生第一节儿童期的心理特征儿童心理是以遗传素质为物质前提、大脑的发育为生理基础,在一定的教育与环境影响下,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一生中心理发展较迅速的关键时期。

农村妇幼卫生健康读本-儿童心理卫生

第六章 儿童心理卫生

第一节 儿童期的心理特征

儿童心理是以遗传素质为物质前提、大脑的发育为生理基础,在一定的教育环境影响下,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一生中心理发展较迅速的关键时期。其主要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智力的发展

1.感觉、知觉特点

婴儿时期,儿童有了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萌芽,到学龄初期,儿童知觉的目的性、有意性、持续性得到了较好发展,但分析与综合水平仍很低;从5岁以后,儿童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观察,可以按成人的要求,按照预定的任务,有意识地进行感知和观察活动。

2.注意的特点

注意带有情绪色彩,易受新异刺激影响,被外部明显特征所吸引。注意的各种品质在不断改善,小学儿童平均能看到的客体为2—3个,而成人能看到的为4—6个;7—10岁儿童可集中注意20分钟;10—12岁儿童约25分钟;12岁以上为30分钟。

3.记忆

整个儿童期,无意识记、机械识记、具体形象识记仍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有意识记、理解识记、抽象逻辑识记正迅速发展。从7岁到11岁这一期间记忆能力开始显著增长。

4.思维

儿童期,思维发展经历了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3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学龄初期,儿童处于一个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阶段,而且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感性经验的成分,形象理解能力强于抽象理解能力。7—8岁已能默默思考问题,9岁以后,开始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及历史时代概念。

5.想象

婴儿期是儿童想象产生的萌芽期;学前期儿童以无意想象、再造想象为主,而且经常将想象与现实相混淆(特别是学前早期)。进入学龄初期后,儿童想象有意性、创造性、现实性在日益发展,幻想也从远离现实的幻想逐步向现实主义的幻想发展,常可从小学生作文、日常谈话中反映出来。

二、情感意志的发展

婴儿期和学前初期儿童的情感主要是受生理需要的支配,情绪情感极不稳定,但是已具备了人类的一切基本情感,有了明显的喜、怒、哀、乐。5岁时儿童的情绪明显分化,可明显地表现出羞耻、忧虑、嫉妒、失望、嫌恶、希望等情绪,同时出现了社会性情感,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学龄初期儿童的情感内容更丰富和富有社会性,情感更深刻、复杂。特别是第三个学年以后,情绪变得复杂,腼腆减少,抑制能力增强。总的说来,儿童期的情感是很不稳定的,控制能力也不强。

两三岁的儿童已出现了意志的最初表现,可为了较近的目的而有意抑制或延缓自己的行为,如为了吃到苹果可以短时间地坐好等待老师分配等。整个学前期,儿童的各种意志品质如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都有了一些初步的表现,但水平还很差。虽然能按成人的要求去完成某项任务,但缺乏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抗干扰能力,遇到困难或其他刺激便中止了正在进行的活动,他们的坚持性和自制力明显地受儿童对活动目的的理解和活动内容的兴趣影响。儿童进入小学中、高年级后,意志品质有了明显的发展,开始自觉地、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行动的动机和目的。其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比较具体,且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能力在逐步提高。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

儿童在1岁末便有自我意识的萌芽,即把自己和自身以外的客观区分开来,使自己成为活动的主体。3岁左右,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活动能力的增强,知识的增多,言语的发展,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发展,开始由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信号发展到掌握人称代词“我”。其独立性也开始大大地增长,常常说“我自己来”,进行一些自行其是的活动,并表现出不听话,拒绝成人的帮助和干预,甚至言行执拗,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反抗期。这种反抗是要求扩大活动领域来增强自主活动能力的表现,是有积极意义的,成人应注意引导和培养。

5—6岁时,儿童自我评价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其评价不再完全是成人评价的翻版,而是对成人的评价持有批判的态度;6岁儿童可以说出一些较抽象的语言,进行一些内心品质的评价。进入小学后,儿童的评价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二年级以上的儿童不但能指出自己的优点,还能指出自己的缺点,并力图改正这些缺点。

在整个儿童期,儿童的评价能力都不是很高,特别是自我评价的能力,一般都落后于评价他人的能力。往往评价别人时讲得头头是道,表达清楚,而自我评价时则言语模糊。因此,成人对儿童评价时,一定要慎重,过高或过低都是对儿童有害的。

第二节 儿童心理保健常识

儿童心理保健是指根据儿童生长发育发展过程中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进行健康教育和训练,以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灵活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提高儿童整体健康水平。

幼儿群体调查研究资料表明,幼儿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占5%—15%,其中约5%的幼儿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心理治疗,6岁以前是发现心理问题与进行矫正的最佳时机。3—6岁的儿童一旦出现行为偏异(如与大多数同年龄的小朋友相比,活动过多、恐惧、过分害羞、有抽动症、口吃、注意力不集中、爱啃咬指甲、吸吮手指、梦游、抱怨、行为冲动等),应找出原因,尽早矫正。下面介绍几种3—6岁幼儿中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矫正方法。

一、抗拒入园

刚上幼儿园的幼儿因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园的一切感到陌生,加上有些家长平时的溺爱或娇纵,对外交往过少,短时间内难以适应群体生活等,都会使幼儿对入园感到陌生和不适应,甚至有些幼儿会对新环境感到恐惧。这些问题只要家长、幼儿园之间相互配合,采取相应的措施便不难解决。

二、孤僻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部分幼儿有可能因为自小缺少玩伴而养成喜欢独处的习惯。防止的方法是进行教育与训练,越早越好。自幼培养儿童参加集体活动的兴趣,通过与周围小伙伴广泛交往来纠正孤僻的性格。幼儿园是辅助治疗幼儿孤独症、培养群体生活的最好场所。

三、咬指甲

经常咬指甲可使被啃咬的指甲短小变形,个别指甲有可能发生出血或感染。这可能是幼儿发泄内心紧张的一种方式,大多是因为父母或老师要求过高、对幼儿批评过多、态度粗暴所致,致使幼儿只好用咬指甲来减轻内心的压抑。这种现象可以采用行为治疗,让幼儿意识到咬指甲的害处,培养和强化良性行为,增加幼儿自我控制能力。

四、任性

任性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难于克制自己。纠正方法以心理治疗为主,改进教育方法,坚持正面教育,对孩子既要关怀体贴,又要严格要求。

五、进食问题

进食问题主要表现为偏食、挑食、厌食以及进食行为异常。进食行为不良可以直接影响幼儿对营养的吸收和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纠正方法是改变幼儿错误的饮食习惯,培养幼儿正确的进食技巧,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

六、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现为爱动,难以安静下来做好一件比较简单的事。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培养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等方法来培养幼儿注意力。如果幼儿多动症状较为明显,必要时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接受相应的治疗。

第三节 婴幼儿期孩子的特殊心理现象

婴幼儿期的孩子,在心理发展方面具有许多特有的现象,了解这些特有的心理现象,对父母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婴幼儿期出现的一些特殊心理现象作分析,以便年轻父母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教育自己的孩子。(www.xing528.com)

一、不是说谎的说谎

一个4岁多的女孩,非常喜欢邻居小朋友的长毛绒娃娃,在她的再三要求下,妈妈答应在她生日的时候送给她一个同样的娃娃。可是,第二天她就告诉幼儿园的小朋友:我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漂亮的长毛绒娃娃,可漂亮了。事实上,她妈妈还没有给她买长毛绒娃娃,因为那时离她的生日还有3个多月。

这是三四岁孩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过程性的心理现象,到孩子六七岁或者更大些时,这种现象就会自然消失。这时候的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心理现象,是因为他们能力有限,往往把想象中的事物与现实中的事物混淆,不能清楚地把它们区分开来,因而会把童话故事当成真的,也会把自己臆想的事情、渴望的内容当做真的,并以肯定的形式加以叙述。

孩子出现这种“叙述与事实不相符”现象,并不存在“虚荣”和“故意说谎”的成分。因此,我们不能将之视为“不诚实”的品德问题,否则,这个“不诚实”的标签将会成为孩子今后发展过程中难以逾越的障碍。我们要做或者应该做的是:耐心地帮助孩子把事情弄清楚,把现实的东西和愿望中的东西区分开来。

二、孩子哭闹的选择性

许多孩子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慈祥的母亲面前常以哭闹来进行“威胁”,进而达到目的;但在严肃的父亲面前,却变得十分乖巧,不敢尝试以哭闹来达到目的。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独生子女的一种心理现象:哭闹的选择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哭闹的选择性主要是因为孩子从小在不同的人面前哭闹,受到不同的强化所致。比如,孩子从小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母亲面前,只要一哭闹,想要什么,肯定就能得到——这是对孩子哭闹任性行为的一种正强化;而在严肃的父亲面前,以哭闹作“威胁”,不但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反而会遭到父亲的责骂甚至有时还挨一顿打——这是对孩子哭闹任性行为的一种负强化。由于大人的不同强化,所以孩子的哭闹任性行为也就有了选择性。

当孩子向我们提出要求时,如果他的要求是合理的,他不哭闹,我们也要想办法满足他,不要等到他哭闹后才给予满足,否则就会强化孩子以哭闹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的倾向;对于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任凭他怎么哭闹,也不能满足他——大人的做法一定要一致且坚持到底,否则也会强化孩子以哭闹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的倾向,给以后的教育带来障碍。

三、正常的自言自语

在孩子3—5岁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做游戏时常常一边做着各种动作,一边叽叽咕咕地说话。比如有位4岁多的小女孩假装给布娃娃打针,并对着布娃娃说:“你生病了,我给你打针,要勇敢,不要哭。”又如,在下棋的时候,在走棋之前,有的孩子也常常自言自语地说:“应该这样……不对……先走那个……这就好了。”

对孩子的自言自语,许多父母很担心,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精神有问题。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种自言自语是孩子发展的一个阶段,自言自语是孩子思考问题过程中的一种“伴奏”,到6—7岁时大多数孩子能将这种“伴奏”转变为“默默的思考”——像我们成人一样,只有当思考发生困难时,才会再次出现自言自语现象。

孩子的自言自语有两种:一是游戏语言,一般3—4岁的小孩子会一边游戏,一边自言自语;二是问题语言,它往往发生在孩子5岁左右,孩子遇到困难而产生怀疑时就会出现自言自语。对这个时期孩子出现的自言自语现象,做父母的没必要担心,一般7岁以后,它会自行消失。

四、百听不厌和百看不厌

许多年轻的父母都有这样的经验,三四岁的孩子对一个生动的故事往往会百听不厌,故事刚讲完又要求再讲下去,有的故事孩子听得很熟了,甚至大人讲错了他都会纠正,但他还是乐意听爸爸妈妈给他讲。这既不是因为他们娇气、喜欢缠人,也不是因为他们关心故事中主人公的命运,而是因为在听故事时,孩子头脑里会呈现出生动的形象,因而感到满足的缘故。这是这个时期小孩想象发展所具有的一个特点: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同样的道理,孩子对喜欢看的动画片总是百看不厌也是这个道理。

孩子的这种“百听(看)不厌”的心理是许多年轻父母不能理解的,也是许多缺乏耐心的父母所无法容忍的,又是许多年轻父母与孩子发生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孩子的这种“百听(看)不厌”的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地消失。

第四节 如何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一、良好心理状态的表现

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够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和谐,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

二、维护好孩子的心理健康

轻松愉快的情绪能使孩子顺利地进行各种活动,父母应使孩子经常处于一种兴高采烈的状态。幼儿情绪的发展具有易受感染的特点,为使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父母要做到以下几点。

1.营造良好气氛

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时时处处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孩子。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默契的关系,以便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脸是父母关系的晴雨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要对孩子进行情感投资

美国精神病专家坎贝尔提出,要使孩子心理健康,父母要做“精神投资”。深情地注视孩子,和孩子进行温馨的身体接触,一心一意地关心孩子。

3.要对孩子宽严并济

父母既不能为了赢得孩子的开心和笑容,就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熟视无睹、听之任之,不合理的要求也予以满足;也不能苛求孩子,经常把孩子与同伴进行横向比较,甚至拿孩子的短处去比同伴的长处,要注意纵向比较,一旦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些许进步,要及时加以表扬。

4.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调查表明,民主协商型父母与独断专制型父母相比,前者培养出来的孩子更通情达理,受同伴欢迎,能与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

尊重孩子,认识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放下做家长的架子,蹲下身来与孩子讲话,以减少“威严感”,使孩子觉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

父母要礼待孩子,对孩子讲文明礼貌,不打骂孩子。无论孩子做了什么好事或有什么成绩,父母都要表示祝贺,绝不吝啬赞赏。

当父母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可能讲错了话、做错了事之后,要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并及时道歉,这不但不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反而会使孩子感到父母更加可亲可敬。

循循善诱,让孩子认识自我。孩子是否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估价自己的能力,是其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发展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父母应使孩子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我”是独特的,有动听的名字、短短的黑发、小小的嘴巴、大大的眼睛;“我”很能干,能用自己的双手吃饭、穿衣、剪纸、绘画、弹琴,能用自己的双脚走路、奔跑、跳跃、攀登,能用自己的鼻子闻出多种不同的味道,能用自己的耳朵听出各种奇妙的声音。“我”有许多优点,当然也有一些缺点,不过,经过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个好孩子。

5.培养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

为使孩子能适应集体生活,从而得到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父母还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要使孩子意识到与人合作的价值,可通过游戏来进行。例如,父母和孩子玩“扶盲人过马路”的游戏,先让孩子扮成“盲人”,由父母扶其过马路;再由父母扮作“盲人”,让孩子扶着过马路。

此外,由于孩子成长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战胜失败、消除恐惧的技能,磨炼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例如孩子怕黑,不敢独自一人睡觉,父母可在3岁孩子的卧室放一盏调光台灯,而对4岁的孩子,父母则可关灯,让孩子边听录音磁带里的故事边进入梦乡。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塑造对幼儿以后的学习有极大的正面影响,因此,父母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