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妇幼卫生健康读本-常见营养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农村妇幼卫生健康读本-常见营养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时间:2024-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常见营养性疾病的防治第一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俗称“软骨病”,它不仅导致骨骼的畸形,还直接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佝偻病的治疗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畸形和复发。

农村妇幼卫生健康读本-常见营养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第三章 常见营养性疾病的防治

第一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俗称“软骨病”,它不仅导致骨骼的畸形,还直接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因为婴儿期这一特殊年龄段所具有的某些特点,才使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成为婴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如果坚持母乳喂养,为宝宝创造条件多晒太阳,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就能促进宝宝健康成长。

一、什么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一种小儿常见病,典型的表现是生长的长骨病变为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佝偻病虽然很少直接危及生命,但因发病缓慢,易被忽视。一旦发生明显症状时,机体的抵抗力低下,易并发肺炎、腹泻、贫血等其他疾病。那么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到底有哪些呢?

(1)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维生素D,可满足出生后一段时间的生长需要。

(2)皮肤的光照合成:这是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皮肤产生维生素D的量与日照时间、波长、暴露皮肤的面积相关。

(3)食物中的维生素D:天然食物含维生素D很少,母乳含维生素D少,谷物、蔬菜水果不含维生素D,肉和鱼中含量也很少。

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产生的原因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我国婴幼儿的常见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以北方地区为多。习惯上称本病为“缺钙”是错误的,应称为维生素D缺乏症。婴幼儿期生长发育旺盛,骨骼的生长发育迅速,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骼病变。当维生素D缺乏时即可引起本病,维生素D缺乏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母亲妊娠期严重营养不良、肝肾疾病、慢性腹泻以及早产、双胎均可使得婴儿体内维生素D贮存不足。

(2)日光照射不足。室外活动缺乏者会因接触阳光少而易患本病。

(3)生长速度快。如早产及双胎婴儿生后生长发育快,需要维生素D多,且体内贮存的维生素D不足。婴儿早期生长速度较快,也易发生佝偻病。

(4)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少,即便是纯母乳喂养,婴儿若户外活动少亦易患佝偻病。

(5)疾病或药物影响。胃肠、肝胆疾病、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或糖皮质激素以及严重肝、肾疾病可干扰维生素D及钙的代谢。

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表现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见于婴幼儿,特别是小婴儿。

1.早期

活动早期(初期)多在生后3个月左右起病。早期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易惊、夜啼、多汗。因出汗刺激常摇头擦枕,致枕后环形脱发,形成枕秃。骨骼改变不明显,若不适当治疗则发展为活动期(激期)。

2.活动期(激期)

在这一时期,除有上述神经、精神症状外,主要是骨骼改变。

(1)骨骼改变。

头部:3—6个月患儿可见颅骨软化,表现为“乒乓头”,8—9个月以上患儿出现方颅,前囟宽大、闭合延迟、出牙延迟、牙釉质发育差。

胸部:多在第7—10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骨样组织增生,呈钝圆形隆起,称肋骨串珠;因肋骨软化,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牵拉内陷,肋外翻,形成肋膈沟(赫氏沟),1岁左右可出现鸡胸或漏斗胸。

四肢:6个月以后小儿腕部和踝部骨骺处膨大形成“手镯、足镯”。走路后下肢可见弯曲,形成“O”形或“X”形腿。

严重者有脊柱后突或侧弯畸形及扁平骨盆

(2)肌肉关节松弛,坐、立、行功能发育缓慢,腹肌张力差,腹部膨隆呈蛙腹。

(3)重症患儿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落后,免疫功能低下。

(4)辅助检查:血钙稍低,血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低于正常值,碱性磷酸酶增高。X线检查:呈佝偻病改变。

3.恢复期

这一时期,临床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4.后遗症

多见于2岁以后,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四、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

要判断是否有佝偻病,如有患病,应及早诊断属于哪个期、是否需要治疗。正确的诊断必须依据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血清水平和骨骼X线的检测为最可靠的诊断标准。

五、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自限性疾病,一旦婴幼儿有足够时间到户外活动,可以治愈。佝偻病的预防关键是抓早、抓小。预防要从怀孕开始,孕妇从妊娠28周开始服维生素D1000IU/日。预防佝偻病,平时应多晒太阳,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也可每天口服400单位的维生素D。一旦确诊为佝偻病,要积极治疗。小儿满月后,即应开始户外活动,从每日15分钟逐渐增加至2小时以上;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2008年《婴幼儿及少年儿童维生素D的缺乏和佝偻病的预防》建议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IU/日,3个月后改预防量;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日,均补充至2岁。北方地区补充至3岁。夏季阳光充足,可在上午和傍晚进行户外活动,此时,暂停或减少服用维生素D。一般可不加服钙剂,但乳类摄入不足和营养欠佳时可适当补充微量营养素和钙剂。

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治疗

佝偻病因缺乏维生素D所致,故应通过补充维生素D加以治疗,具体的剂量应由医师决定,一般以口服为主。除药物治疗外,最重要的是合理营养,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及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每天到户外活动。另外,应注意衣服宽松,不要让小儿过早、过久地坐与立,但可训练其俯卧、抬头、展胸、爬行等动作。佝偻病的治疗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畸形和复发。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综合治疗是很重要的。在采取上述治疗措施的同时,再给予适量的钙剂,治疗后3个月不好转者,应去医院查找原因。切不可持续过多使用维生素D,以防中毒。

恢复期,在夏秋季多晒太阳即可,冬春季节口服维生素D400 IU/日。

后遗症不需药物治疗。应加强体格锻炼,骨骼畸形可采取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胸部畸形可作腹卧位抬头展胸运动。下肢畸形可作肌肉按摩(O形腿按摩外侧肌群,X形腿按摩内侧肌群),增加肌张力,协助恢复。必要时可进行手术矫正。

第二节 缺铁性贫血

一、什么是小儿缺铁性贫血

铁是人体最容易缺乏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铁缺乏可导致缺铁性贫血,它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世界性营养缺乏病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公共营养问题。据调查,在我国,7个月—7岁儿童缺铁总患病率为40.3%,其中婴幼儿缺铁率高达44.7%。身体对铁需求量高,加之生长发育迅速,铁的摄入不足,成为引起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大脑对缺铁最为敏感,和不缺铁的健康儿童相比,缺铁的孩子不活泼,比较爱哭,对新鲜事物反应不灵敏,不能长时间关注一样事物,易怒不安,智能指数、智能商等均较正常对照组低。经铁剂治疗后能改善。

二、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期多在6个月至3岁,大多起病缓慢,开始多不为家长所注意,致就诊时多数病儿已为中度贫血。症状的轻重度取决于贫血的程度和贫血发生、发展的速度。

(1)一般表现:开始时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皮肤黏膜变得苍白,以口唇、口腔黏膜、甲床和手掌最为明显。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此时可自述疲乏无力。

(2)造血器官的表现:肝、脾和淋巴结经常轻度肿大。

(3)除造血系统的变化外,可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增长减慢、舌乳头萎缩、胃酸分泌降低及小肠黏膜功能紊乱。

(4)神经精神的变化逐渐引起重视。现已发现,在贫血尚不严重时,婴幼儿会烦躁不安,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通过智力测验发现病儿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慢。婴幼儿可出现呼吸暂停现象。学龄儿童在课堂上表现行为异常,如多动等。

(5)缺铁性贫血病儿较易发生感染。

(6)当血红蛋白降低至70g/L以下时,可出现心脏扩大和杂音。当血红蛋白下降至40g/L以内时,合并呼吸道感染后,心脏负担加重,可诱发心力衰竭。

三、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以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又称为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婴儿时期,如果体内储存的铁被用尽,饮食中铁的含量不够,消化道对铁的吸收不足,即可发生贫血。其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出生时体内铁储备不足

足月儿的储存铁是早产儿的2倍多。因此出生体重越低,体内铁的总量越少,发生贫血的可能性越大。分娩中胎盘血管破裂等情况,都可能影响新生儿体内铁的含量,引起缺铁性贫血。

2.生长速度过快

小儿生长迅速,早产儿对铁的需要量远超过正常婴儿,早产儿生后1年内铁的需要量比足月儿多177%,如不及时供应足量的铁,势必发生贫血。

3.饮食缺铁

婴儿以乳类食品为主,此类食品中铁的含量极低。母乳铁的含量与母亲饮食有关,一般含铁为1.5mg/L。牛乳中的铁含量比人乳低,羊乳更少。人乳中铁的吸收率比牛乳高,生后6个月的婴儿若有足量的母乳喂养,可以维持血红蛋白和储存铁在正常范围内。不能用母乳喂养时,应喂强化铁的配方奶,并及时添加辅食,否则易发生贫血。

4.长期少量失血

常见的慢性失血有胃肠道畸形、膈疝、息肉、钩虫病、鼻衄、少女月经过多等,长期少量失血也是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

四、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预防婴幼儿缺铁,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要从妈妈和宝宝两方面抓起。一方面,妈妈在孕期就应该定期抽血检查是否缺铁,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增加宝宝早期的铁储备。孕妇补铁,红肉是最佳食物选择。此外,动物血液、贝类、动物肝脏含铁也很丰富,建议孕妇从妊娠3个月开始,按元素铁60mg/d口服补铁,必要时延续至产后,同时补充小剂量叶酸和其他维生素、矿物质。对初生婴儿来说,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铁的吸收率要高于牛奶。但母乳同时却是“贫”铁食物,母乳中的铁含量偏低。加之一些年轻母亲担心发胖,为了在产后能够保持苗条,不愿多吃,或错误地认为多喝汤水就能产生足够、优质的奶,不知道大部分营养物质,包括铁元素等还是在“汤渣”里。也有些母亲的饮食比较单调,对含铁食物摄入很少。诸如此类情况都会使母乳含铁量进一步降低。哺乳的妈妈要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以保证乳汁中铁的含量。另一方面,对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应从4周龄开始补铁,按2mg/kg/d元素铁补充,直至1周岁。纯母乳喂养的足月宝宝从4个月龄开始补铁,按1mg/kg/d元素铁补充。因为在宝宝满4个月后,婴儿的铁需要量增加(每日的需铁量为10毫克),而出生时从母体带来的铁用到4—5个月已基本耗尽,这时就应针对宝宝的实际情况,可以按不同月龄、不同生理特点以及不同的喂养方式给宝宝添加一些含铁多的辅食,先从菜水、蛋黄开始,以后逐渐添加新鲜菜泥、肝泥、肉泥、鱼泥及铁强化食品(如铁强化米粉、配方奶粉等)。当宝宝的食物从辅食过渡到正常膳食后,妈妈可将其食谱内容扩大,增加动物血、黑木耳、紫菜、芝麻大豆及其制品等含铁丰富的食物,并让宝宝多吃新鲜蔬菜(尤其是深色蔬菜)和水果。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促进铁更好地吸收,因此,半岁后的宝宝在摄入高铁食物的同时,不妨让宝宝喝点番茄汁、草莓汁、柑橘汁等。当然,如果出现缺铁性贫血,根据需要也可服用一些铁剂,这需要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五、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1.铁剂治疗

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其种类很多,一般认为,口服无机盐是最经济、方便和有效的方法。注射铁剂的治疗效应并不比口服快,故须慎用。铁剂治疗一般按元素铁2—4mg/kg/d口服,须用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后至少6—8周,以储藏足够的铁,以备后用。铁剂治疗无效的,须鉴别是否为其他类型的贫血。

2.去因治疗

发病的原因多数是饮食不当,故必须改善饮食,合理喂养。幼儿与儿童必须纠正偏食,给予富含铁质、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对于因服用大量鲜牛奶而致的慢性肠道失血,应将牛奶的量减至每日500ml以下,或改用奶粉、蒸发奶或代乳。对肠道畸形、钩虫病等,在贫血纠正后应行外科手术或驱虫。

第三节 营养不良(www.xing528.com)

一、小儿营养不良的症状

营养不良是由于热量、蛋白质不足而致的慢性营养缺乏症,多见于婴幼儿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不良发病率已显著下降。目前所见营养不良多为婴儿期喂养方法不当或疾病因素所造成,而且程度多较轻。现在儿童常见的“营养过剩”导致的营养相对缺乏也属于营养不良。

儿童营养不良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体重减轻,消瘦,皮下脂肪减少,皮肤弹性降低,毛发干涩,面色焦黄,精神不振,活动减少,肌肉无力。轻度营养不良对孩子的早期身高没有影响,长期营养不良尤其是重度营养不良则可使孩子的身高增长迟缓。

二、小儿营养不良的原因

1.喂养不当

长期摄食不足,如母乳不足又未能及早添加辅食;人工喂养者,食物的质和量未能满足需要,如乳类稀释过度,或单纯用淀粉类食品喂哺;突然断奶,婴儿不能适应新的食品等。

2.疾病因素

迁延性婴儿腹泻、慢性肠炎痢疾、各种酶缺乏所致的吸收不良综合征、肠寄生虫病、结核病、麻疹、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等;某些消化道先天畸形(如唇裂、腭裂、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或贲门松弛等)和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均可导致喂养困难;某些遗传性代谢障碍和免疫缺陷病也会间接造成营养不良。

早产和双胎易引起营养不良。宫内感染、孕母疾病或营养低下、胎盘和脐带结构与功能异常均可导致胎儿营养不足和宫内生长阻滞,为婴儿营养不良的先决条件。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导致小儿营养不良,应注意克服。

三、小儿营养不良的表现

体重不增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继之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逐渐出现消瘦,病久者皮肤干燥、苍白,烦躁不安,肌肉松弛,身高也低于正常水平。按病情轻重可分三度。

1.Ⅰ度营养不良

精神状态正常。体重比正常水平低15%—25%,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为0.8—0.4cm,皮肤干燥,身高不受影响。

2.Ⅱ度营养不良

精神不振,烦躁不安,肌张力减弱,肌肉松弛,体重比正常水平低25%—40%,腹壁皮下脂肪厚度<0.4cm,皮肤苍白、干燥,毛发无光泽,身高比正常水平低。

3.Ⅲ度营养不良

精神委靡、嗜睡与烦躁不安交替出现,智力发育落后,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体重比正常水平低40%以上,全身皮下脂肪消失,额部出现皱纹,呈老人样面容。皮肤苍白、干燥、无弹性,毛发干枯,身高明显低于正常值,常有低体温脉搏缓慢、食欲不振、便秘症状,严重者可因血清蛋白降低而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

四、营养不良的治疗

小儿营养不良是因缺乏热量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小儿营养不良多由于喂养不当或继发于其他疾病,那么,小儿营养不良应该如何治疗呢?

1.病因治疗

应查明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迅速改进喂养方法。有肠道寄生虫者在病情许可时进行驱虫。迁延性腹泻或慢性菌痢必须控制感染,调整饮食,加强营养。针对发病病因治疗的同时,应注意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治疗。

2.对症治疗

为促进消化、改善代谢,应给予多种酶(胃蛋白酶、胰酶等)及B族维生素以助消化。重型营养不良,也可选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高能量营养液静脉注射中医治疗,依病症不同,可用消乳丸、保和丸、参苓白术散或八珍汤随症加减。

3.调整饮食

轻型病人以乳类喂养最好,除母乳外可采用牛乳、奶粉。在基本维持原膳食的基础上,较早添加含蛋白质高热量的食物。对重型病人母乳喂养,应以患儿食欲为准,何时想吃奶即何时喂,不予限制,哺乳量要循序渐进地增加。

第四节 肥胖

儿童肥胖症是指儿童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超过按身高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的20%,或者超过按年龄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加上两个标准差以上时,即为肥胖症。

一、儿童肥胖的诱因

1.营养过剩

营养过剩致摄入热量超过消耗量,多余的脂肪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于体内导致肥胖。婴儿喂养不当,例如每次婴儿哭闹时,就立即喂奶,时间长了养成习惯,以后每遇挫折,就想找东西吃,易致婴儿肥胖;或太早给婴儿食用高热量的固体食品,使体重增加过快,形成肥胖症;妊娠后期过度营养等,均可成为儿童肥胖的诱因。

2.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在肥胖症的发生发展上起重要作用,情绪创伤或父母离异,丧父或者丧母,被虐待,受溺爱等,可诱发胆小、恐惧、孤独,而造成不合群、不活动,或以进食为自娱,导致肥胖症。

3.缺乏运动

儿童肥胖一旦形成,由于行动不便,不愿意活动,以致体重日增,形成恶性循环。某些疾病如瘫痪、原发性疾病或严重智力落后等,导致活动过少,消耗能量减少,发生肥胖症。

4.遗传因素

肥胖症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

双亲胖,子代70%—80%出现肥胖。

双亲之一肥胖,子代40%—50%肥胖。

双亲均无肥胖,子代近1%出现肥胖。

单卵孪生者同病率亦极高。

5.中枢调节因素

饱食中枢和饥饿中枢调节失衡以致多食。

6.内分泌代谢失调

在患有某些内分泌疾病时可伴有肥胖,如有甲状腺、性腺下丘脑等病变时可伴有肥胖症。

二、临床表现

肥胖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小儿,以1岁以内、5—6岁幼儿或青少年期为发病高峰。患儿往往食欲极好,喜食油腻食品、甜食,懒于活动,皮下脂肪丰厚,面颊、肩部、乳房、腹壁脂肪积聚明显。血总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均增高。超声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脂肪肝。严重肥胖者可因腹壁肥厚、横膈太高、换气困难、缺氧,导致气促、紫疳、继发性红细胞减少、心脏扩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称为肥胖性肺心综合征。

三、诊断

最简单又实用的方法是体重测量,肥胖小儿体重达到或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的20%,有营养过度、少动和肥胖史,呈均匀肥胖而无其他异常临床表现者,可诊断为单纯性肥胖症。超过其同龄体重的10%为超重,20%为轻度肥胖,超过30%为中度,超过50%为重度肥胖,超过100%为严重肥胖。

四、治疗

治疗儿童肥胖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强儿童有氧能力,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养成科学、正确、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去除成年疾病危险因素。

在治疗儿童肥胖症时应注意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以控制体重为基本概念,不进行以减轻体重为目标的所谓“减肥”“减重”治疗,禁止使用禁食、饥饿、半饥饿或变相饥饿疗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已成为社会问题,特别是儿童,营养过剩、缺乏运动,肥胖者逐年增多。肥胖症是以身体脂肪含量增多为特征的疾病,往往合并脂肪肝、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及Ⅱ型糖尿病促使死亡。最近出现两种令人担忧的趋势:一是肥胖逐渐向青少年群体发展,二是由第一世界向第三世界蔓延。在我国,研究发现,70%—80%的儿童肥胖症将延续成为成人肥胖症。所以对儿童肥胖症要加以重视。

小儿肥胖症的治疗,最主要的是饮食控制,其次是运动锻炼,如果太胖的则需用药物治疗,关键在于幼儿自身要有决心,家长要监督合作。目前国际上减肥遵循三原则,即不厌食、不乏力、不腹泻。

1.饮食控制

首先是限制饮食,既要达到减肥目的,又要保证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开始时不可操之过急,只要求控制体重增长,使其体重下降至超过该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的10%即可,不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可每周选1—2天以菜汤、水果或1200ml牛奶代替主食。多吃杂粮、鱼类、蔬菜和豆制品,其次为家禽和瘦肉类。土豆、山芋、甜食材料及糖果尽量不吃。重症肥胖儿童可按理想体重的热量减少30%或更多,饮食以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及低脂肪为宜,动物脂肪不宜超过脂肪总量的1/3,并供给一般需要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为满足小儿食欲,消除饥饿感,可进食热量小且体积大的食物如蔬菜及瓜果等,限制吃零食和甜食及高热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等。

2.增加运动

肥胖儿童应每日增加运动,养成习惯,应从参加小运动量的活动开始,尔后逐步增加运动量与活动时间。早期应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增加食欲,常做的运动可有以下几种:每日在进餐1小时后,慢跑30分钟,或爬楼梯、跳绳、打球、在跑步机上跑步、游泳,要做到身体能耐受即可,不提倡做无氧运动。

3.行为治疗

年长儿应学会自我监测,记录每日的体重、活动、摄食及环境的影响因素等情况,并定期总结;父母帮患儿评价执行治疗的情况,并培养良好的饮食与行为习惯。

4.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应严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五、预防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膳食结构的改变,儿童肥胖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肥胖已成为社会问题。肥胖不仅影响小儿的健康,还将成为成年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胆石症、痛风等疾病和猝死的诱因。家长应定期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情况,预防肥胖,对肥胖儿及早诊断并给予相应干预。

孕期避免妈妈营养过度和体重增加过多。

围产期注意对婴儿喂养的指导,强调母乳喂养的好处,给予母乳喂养的具体指导,并宣传过度喂养的危害。在婴儿期,鼓励纯母乳喂养4—6个月。

在生后前4个月不添加固体食物。每月测量并记录体重,如果发现宝宝体重增长过速,要给妈妈及时指导,少给、晚给固体食物,尤其是谷物类,代之以水果和蔬菜。

在宝宝早期要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避免过度喂养和过度保护。

学龄儿童和青春期少年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完善,可对他们宣传营养知识,引导进行正确的食物选择,鼓励多吃水果和蔬菜,去除或减少饮食中多脂、含糖的食物成分。

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或体力活动。

对已经肥胖和潜在肥胖的儿童要进行包括饮食调整、运动处方、行为改善、追踪监测和临床治疗的综合性干预措施,但不主张采取饥饿、手术、物理疗法及短期快速减重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