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学》导言
及第一章
导言——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管理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马克思说:“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1]这种指挥、协调和执行生产总体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就是管理。它把共同劳动中每个人的活动协调一致,使之为实现集体目标做贡献。
企业是人们共同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场所。管理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创造物质财富的成就,管理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兴衰。“美国银行”1973年出版的《小企业通讯》中写道:在美国90%以上的破产企业之所以失败,是由于它们管理上的无能与缺乏经验所致。
企业管理的演变历史告诉我们,企业管理总是适应生产力提高的要求而变革的,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发展的,总是随着企业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的。总之,企业管理应当不断地实行现代化。我们所要探讨的是中国现代企业管理学。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企业管理也是个系统。它具有目的性,即为了实现企业管理任务所转化的目标;它具有相关性,即它是由许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激励等)所组成的;它具有整体性,各项管理职能都必须为实现企业整体目标,设立自己的目标,积极发挥各自特定功能的作用;它具有环境适应性,要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以及其他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
管理系统的运行,涉及人、财、物、技术、信息等各种生产经营要素,涉及投入、转换、产出生产经营全过程,涉及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相统一的商品生产过程,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涉及企业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国家、企业外部相关群体的关系等。总之,企业管理是适应外界环境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它的内容是非常繁复的。但是,从理论上概括起来,主要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方面的问题。
生产力方面,主要是指生产力合理组织。马克思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2]现代企业进行生产,必须使具有一定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的劳动者,采用机器体系,应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各种技术,来加工劳动对象,使其发生预定的变形、变位、变性等各种变化,生产出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产品或劳务。它实际上就是人们自觉应用自然科学规律,改造自然的过程。为了保证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采取合理的组织形式、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断地把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应用到生产中去,使各种生产工具、机器设备更好地配置起来,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实行最优化的结合,达到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和占用,创造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物质财富,获取更多的盈利。
生产关系方面,主要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即要合理调整和正确处理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既包括企业内部各种人员之间的关系,如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系,机关与基层之间的关系,各部门、单位之间的关系,行政组织、党组织、工会组织之间的关系,等等;也包括企业外部的关系,如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国家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企业与所在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各经济部门(如金融、物资供应、交通运输、商业)的关系,等等。所有这些关系中,从内容来看,既有分工协作的责任关系,又有权力关系、经济利益关系等。为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争取更大经济效益,必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
上层建筑方面,主要是指理论观念、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章制度、价值标准、道德规范、思想作风、行为准则等方面。为了维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迅速发展生产力,必须解决好这些方面的问题。
现代企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就是以上所述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方面的问题,而这三个方面又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所以,我们不仅要研究生产力合理组织,推动生产力发展,同时要研究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就是说,应当按照这种要求,来研究管理系统的运动规律,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管理,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以泰罗为代表的“古典管理学派理论”到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企业外界环境的巨大变化,适应管理实践不断发展的要求,管理理论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看法不一样,从而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学派。美国管理学者孔茨认为,现代西方管理理论可以划分为以下11个学派。
——验主义学派,也称条例学派。它认为管理科学应当把研究重点放在研究经验,即研究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并且加以概括和理论化。
——人际行为学派。它认为管理工作就是通过人去把事情办好,人的行为是管理的关键因素。所以,管理科学就是要研究人的本性、需要和行为的动机,尤其应当集中研究人际关系。
——组织行为学派。它和人际行为学派密切相关,认为管理学主要是研究如何使组织行为变得更加有效。
——社会系统学派。它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即由相互进行协作的各个人组成的系统。一个正式组织的存在必须有三个要素:信息联系、协作意愿、共同的目标。非正式组织也有重要作用。经理人员,即各级主管人员的任务,就是在一个正式组织中维护好一个协作系统,使整个组织形成一个整体,并在各种矛盾的力量和事物之间取得最好的平衡。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它认为把一个组织只看作社会系统是不够的,应当把一个组织看成为两个系统,即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这两个系统又是相互作用的。组织效果不仅取决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还取决于他们工作的技术环境如何,同时还要把这两者协调好。对以上这些问题,都是该学派研究的内容。
——决策理论学派。它认为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的本质就是决策,管理要以决策为中心,管理主要是研究合理的决策,即从各种可能的抉择方案中选择一种行动方案。
——系统方法学派。它认为应用系统理论来研究管理,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它能使各个相关因素构成一个网络,有助于提高效率,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总目标。
——数学法学派,也称管理科学学派。它把管理工作主要看成是数学运算、概念、符号和模型,认为管理学研究的重点是数学模型。
——权变理论学派。这是随机制宜或因情况而异的方法。它认为在管理工作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世上没有在各种具体情况下都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管理任务学派。它认为管理学本质上就是观察和研究企业各级领导人员实际上在做什么,并从中得出结论,明确什么是管理活动或任务。
——经营管理学派。它认为管理工作是一种经营过程,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对管理职能的分析与剖析,形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
以上这些西方管理学派,都有其各自的代表人物和著作,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对管理学的研究作出了贡献。但是,由于它们都未能抓住管理科学的最本质的东西,因而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缺乏一定的理论深度。
我们认为,必须应用辩证法,从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出发来研究管理问题,才能抓住管理的本质,形成管理科学。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充满着矛盾,一切事物都是在自身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企业也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认识企业、研究管理的根本方法。在企业管理中,既有人和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又有人们之间的矛盾关系;既有上下各方面的矛盾关系,又有左右、前后各环节的矛盾关系;既有局部和整体的矛盾关系,又有当前和长远的矛盾关系;既有各项管理职能之间的矛盾关系,又有职能管理同基层工作的矛盾关系;既有企业内部的矛盾关系,又有企业同外部的矛盾关系;等等。总之,企业管理存在着多元化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只有善于观察和分析管理中的各种矛盾关系,运用正确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解决各种矛盾关系,才能调动企业的一切积极因素,推动管理系统顺利运行和发展,为社会需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目标。因此,坚持唯物辩证法,按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理论,从分析矛盾出发,来研究管理问题,是我们研究管理科学的基本方法。如果划分学派的话,我们就是矛盾分析理论学派。
那么,我国现代企业管理中,有哪些主要矛盾关系呢?主要是:关于物质生产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关系,企业内部工作同外部环境的矛盾关系,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者利益的矛盾关系,企业同职工的矛盾关系,行政组织、党组织、工会组织的矛盾关系,集权和分权的矛盾关系,机关和基层的矛盾关系,各项管理职能之间的矛盾关系,商品生产中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关系,分配中的公平和效率的矛盾关系,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矛盾关系,管理和技术的矛盾关系,等等。总之,应当从企业实际出发,对各种复杂现象及其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地分析研究和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归纳出影响各方面积极因素的、决定企业生机和活力的、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效能的各种主要矛盾关系,并且上升为理论,指明正确处理和解决有关各种矛盾关系的方针、政策和方法,再用以指导实际工作。这是创建中国现代企业管理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我们探讨管理学、写作此书的基本思路。
对企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看法不同,书的体系结构也不一样。现在国内外有关管理学的书籍,有的按管理职能安排体系结构,有的按管理技法安排体系结构。根据前面所讲的管理学研究对象与方法的基本观点,本书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第一、二、三章),主要阐述当前企业面临的新形势和如何认识中国社会主义企业,以及企业管理任务、指导企业管理的两个基本原理和必须把管理任务转化为企业目标等。第二部分(第四章至第十二章),主要是围绕企业管理任务,应用矛盾分析法,阐述一些有关的矛盾关系问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我们有了前面讲的创建现代企业管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思路,但是究竟应当归纳出哪些主要矛盾关系,以及如何阐明各种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等,还需要从企业改革的实际出发,博采古今中外的一切好经验,融合提炼,使之不断地深化,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以便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学。
第一章 概 论
研究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学,首先要明确当前我国企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企业管理的指导原则以及企业管理的任务等带根本性、综合性的问题。
第一节 中国企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企业管理是随着企业及其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当前,我国企业及其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要使企业管理适应新形势,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学,首先必须研究这种新形势,认清这种新形势。
一、中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两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随着企业及其外部环境的历史性的重大变革,主要经历了两个大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规模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企业管理,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当时,国家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人民政府接管了这些企业后为了解放生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迅速铲除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这些企业中的残余势力,破除那些奴役和压迫工人的组织制度;对那些修配性的、量小质差的、简易的生产结构和布局进行了合理调整。为此,接管后即在这些企业中开展了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运动。同时,在企业中还建立了体现职工群众主人翁地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制度。另外,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是采取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等方式进行管理。这样,我国企业广大职工群众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到1952年底,我国胜利地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工农业生产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这期间我国新建了一大批现代化的骨干企业,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对个体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样,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形成了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即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这一时期,在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管理上,我们学习和引进苏联的经验,逐步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的、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及建立在这种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内向型(封闭式)的、执行性的、以生产组织管理为主的一套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制度和方法,如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生产作业计划、定额管理,技术标准管理、原始记录、统计、技术检查、厂内经济核算、经济活动分析、以一长制为核心的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等。企业内部建立起正常的生产管理秩序。这些对于企业生产发展,对建立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曾经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当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套经济体制及其企业管理体系和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之1957年以后,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的影响,把搞活企业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种种正确的观点和措施当成“资本主义”来批判。这样,就使经济体制上过度集中统一的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长达20年中不能解决,企业一直处于国家行政机构的附属地位。这一时期在企业管理上,实行的基本上是单纯执行性的内向型的以生产组织管理为主的企业管理模式。这就是第一阶段我国企业管理的基本特点。
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现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同时着重提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10年多来,由于破除了脱离我国国情的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传统观念,坚决推进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使得企业及其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主要是:经济体制的变革;企业地位的变革;所有制结构的变革;经济模式的变革。这既是对我国企业管理的严峻挑战,也是突破过去僵化的经济体制和旧的企业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极好机会。它要求我国企业管理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管理现代化。
二、我国企业管理的新形势
1.经济体制的变革。这一变革的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由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经济体制,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新体制。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学习苏联,实行了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不承认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这种体制的特点是把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政企职责不分,国家机构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企业的人、财、物均由国家统一安排,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原材料由哪里供应、产品生产出来以后销售给谁等,都由政府部门统管。企业利润全部上缴,需要资金再向国家申请。这样,企业也就不可能有承担经营好坏的经济责任。同时,与此相适应,国家对职工必然实行统一分配制度,统一规定工资等级和标准,统一规定调资晋级的时间和比例。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经济的体制,在当时用以对付帝国主义封锁,集中大量财力、物力、人力进行重点建设和增强国力,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情况的变化和生产力的发展,它越来越不利于发展生产力,其弊病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它割断了企业经营好坏同企业和职工的物质利益的直接联系,企业缺乏动力;同时它也割断了企业同市场的联系,企业不能直接接受广大消费者的评判和检验,也没有竞争压力。总之,它严重地束缚了企业主动推进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生机和活力。
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变革这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经济体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新体制。什么是新体制?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管理,必须有一定的计划性,这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列宁说:“大机器工业和以前各个阶段不同,它坚决要求有计划地调节生产和对生产实行社会监督……”[3]社会主义经济实行计划管理的目的,最根本的是经常地、自觉地保持经济发展的平衡,以便更好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实践告诉我们,国民经济计划不可能搞得很细,管到每一个企业、每一种产品。这是因为社会需求十分复杂,并且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企业条件千差万别,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错综复杂,任何国家机构都不可能完全了解和迅速适应这些情况。正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所指出的: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曾经在制定电气化计划的时候产生这样的思想:现在对我们来说,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等于官僚主义的空想。“不要追求这种空想”。今天我国同当时俄国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已大不相同,但是我们的实践经验证明列宁的这个思想不仅适用于当时条件下的俄国,而且具有长久的意义,必须实事求是地认识到,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国民经济计划就总体来说,只能是粗线条的和有弹性的,只能是通过计划的综合平衡和经济手段的调节,做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保证重大比例关系比较适当,国民经济大体按比例地协调发展。因此,必须充分发展商品经济,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这两种形式和手段,建立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内在统一的体制。逐步建立符合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原则的,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综合运用的宏观调控体系,形成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这样,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促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新旧体制交替更换的时期,一方面,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旧体制已经被破除了一部分,但是还没有彻底破除;另一方面,新的体制已经开始建立,但是还很不完善,处于一种胶着状态。例如计划体制,过去只有国家指令性计划;现在既有国家指令性计划(计划内的),又有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计划外的)。又如价格,过去是单一的国家计划价格;现在既有固定价格(计划价格),又有浮动价格和市场自由价格(非计划价格)。再如物资分配,过去是由计划、主管部门分配,物资部门按批条发货;现在既有计划分配的(按计划内低价),又有市场调节的(按计划外高价)。还有劳动用工制度,过去只有固定工人,现在既有固定工,又有合同工,等等。总之,现在经济体制是双轨运行,具有双重特点,所以矛盾和难办的事情很多。
2.企业地位的变革。过去,企业实际上是国家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国家行政机构是企业运转的“第一推动者”,在这种运转机制下,企业处于被动地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改变企业的这种附属地位,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其自身运转的“第一推动力”(原动力),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在市场竞争中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实现企业地位的这种变革,同前面讲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的。
目前,在进行企业地位的这种变革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企业还没有适应客观需要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简称“五自”能力)。据山东省对2000户预算内工业企业调查,1985年企业名义上的税后留利占企业实现利润的42%,经过七折八扣,真正留做生产发展基金的只占企业留利的6%,很多企业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企业没有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即使是先进企业,也会逐渐落伍的。
3.所有制结构的变革。企业的所有制正在由单一的公有制,变革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
我国传统的公有制主要有两种: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过几年的改革,现在公有制经济本身也存在多种形式,除了原有的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以外,还发展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联合建立的公有制企业,以及各地区、部门、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的公有制企业。另外,还发展了私营经济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它们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我们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要让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都面向市场,使整个经济走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轨道,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以上所讲的经济体制的变革、企业地位的变革和所有制结构的变革,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与条件,那就是我国经济模式的变革。
4.经济模式的变革。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正在由过去的高度集中统一的、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产品经济模式,变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
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存在着一种传统观念,认为商品生产只限于个人消费品,不承认更大量的属于生产资料的产品是商品,从而否定了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换,认为属于生产资料的产品只能由国家直接分配。这样,实际上是把整个社会看作是一个为直接满足自身需要而生产的大“企业”,基层生产单位虽然也叫企业,但它实际上只是这个大“企业”中的不具有经济独立性的生产车间。它们的经济活动由国家通过包揽一切的指令性计划实行统一指挥;它们之间的产品流转,实行统一调拨;同时还把社会主义占有关系的平等视同收益平等,把平等混同于平均,搞平均主义,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就是过去实行的传统的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历史经验证明,这种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模式脱离了我国国情,是不行的。它把整个社会经济搞得很死,压抑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说,它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还存在一个大问题没有解决,就是贫穷和落后,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应当如何解决这一主要矛盾?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那么,发展生产力实现富国之路何在?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农村搞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行,在城市搞不通过市场交换的产品经济也不行,唯一的道路就是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模式。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我国30多年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划了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的纲领和蓝图。《决定》从理论上阐明了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突破了把计划经济视做不具有商品货币关系的产品经济的框框,从而抛弃了把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观念,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我们通常所说的商品经济,是指商品生产一般,即一切商品生产都具有的共同属性,它是区别于自然经济的一种经济形态,是随着社会分工而出现和发展的。有分工就有交换,分工越发展,交换就越频繁。在交换中,必然要承认和区别不同生产者的不同质的劳动(包括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等),否则就会窒息生产者的积极性,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衡量和比较不同生产者的不同质的劳动的尺度只有一个——社会必要劳动,即价值。它通过价格表现出来。在这个尺度面前,一切生产者(企业)平等。这样,就把一切生产者(企业)的劳动耗费同他们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两个生产者(企业)的各自的个别劳动消耗不同,收益就会不同,从而促使他们以极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节约劳动,提高效率。
另外,社会必要劳动(即价值)不仅衡量生产者(企业)的劳动消耗,而且检验他们的劳动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即各种劳动产品的社会需求状况(数量或需要与否),也会通过其价格的涨落灵敏地反映出来,从而把生产者(企业)适应社会需求的状况同他们的利益联系起来,促使他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千方百计地去适应社会需求,以利于社会经济的平衡协调。总之,让生产者(企业)在市场上由社会必要劳动来衡量和检验它们的一切经济活动,促使它们节约劳动消耗,适应社会需求,这就是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这种商品生产一般的属性和特征,是一种普遍的规律,而不论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如何。现代企业管理,必须体现这种客观规律的要求。
但是,任何商品生产总是和某种社会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没有超社会的商品生产,因此,商品生产还有其特殊形态,即要体现这种社会制度的本质要求。所以我们不能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混为一谈,它们是有本质区别的。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即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从根本上消除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因而,有可能更有效地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这两种手段,在全社会自觉地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保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危机,使生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也可使企业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创造适宜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另外,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剥削与被剥削的雇佣劳动,消除了社会内部、企业内部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从而有利于全体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概括起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实行生产的计划性和商品性的统一,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现代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必须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基本特征出发,体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基本特征的要求。
第二节 企业管理的两个重要指导原则
一、坚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念
现代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必须适应由产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转变的新形势,树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念,它是商品生产一般观念和商品生产特殊形态观念的统一。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念指导企业管理,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除了要树立全局观念、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以及国家计划、政策、法律等观念以外,还应树立下列一些观念。
1.自主经营观念。商品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商品生产者(企业)必须是一个以市场为舞台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它要在市场竞争中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它或者发展壮大,或者被兼并、淘汰,完全取决于自身的经营。因此,企业必须具有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和适应市场变化的经营自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规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这就是说,企业如何经营、如何发展,企业财产如何转移,包括相互投资、相互参股、相互转让、相互组合等,都应当由企业依法自主决定。总之,企业必须具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具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权、责、利相统一。企业之间是相互依存而又相互排斥的利益关系。因此,企业的经营者和广大职工必须树立起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所要求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观念,彻底破除产品经济条件下的“等、靠、要”的观念。实行政企分开,确保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反对企业搞非法经营、损害国家和消费者利益的违法现象。
2.经济效益观念。商品经济是一种等价交换的经济。商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所谓价值规律,就是商品的价值是由凝结在它内部的社会必要劳动所决定;商品按照它所包含着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进行交换,即实行等价交换;商品价值是在商品价格随着供求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过程中实现的。总之,商品经济就是要通过市场机制,促使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竞相节约劳动消耗,适应社会需求。为此,必须彻底破除企业经营好坏一个样的观念。企业要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树立经济效益观念,以尽可能少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和占用,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
3.经营战略观念。树立经营战略观念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所谓经营战略,就是研究企业在外界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并且把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联系起来,对企业长远发展所做出的谋划和对策。它是企业统筹全局,内外结合,远近结合,协调企业内部经济活动,规划企业经济行为,开拓企业未来前景的总纲。(www.xing528.com)
经营战略主要包括确定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方针和总目标;制定经营战略及其规划,如多样化经营战略、联合经营战略、投资战略,以及企业发展的总战略;制定经营政策,如市场营销、生产、研究开发、人事、财务等政策;组织实施战略,包括适应战略实施的要求,搞好组织结构调整,配备适当人员,合理分配资源等。总之,经营战略主要是把企业置于动态的环境之中,研究怎样更好地对企业的未来进行有效管理,强调对企业实行总体的管理、综合的管理和未来的管理,以及重视长期的经济效益,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4.市场观念。市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列宁说:“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那里就有‘市场’”[4]。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谁掌握市场,谁就能取得商品生产的主动权。企业生产必须从市场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适应市场环境,而市场的需要及其发展又是千变万化的。所以,树立市场观念,必须认真进行市场调查、分析与预测,掌握市场动态,包括市场供求变化、行情、消费者心理等。因此,要有信息网,搞好信息管理,以便及时地、准确地把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企业的决策层,保证决策的准确无误。同时,还要有销售网。市场中永远充满着各种机会,企业经营者应当善于及时发现、利用和把握它,发展商品生产。
5.竞争观念。有商品生产,就必然有竞争。竞争通常表现为市场上卖方为争取用户的竞争,或者买方为争取买到所需商品的竞争。这种竞争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由于商品本身存在着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以及参加市场活动的买卖双方都有各自的经济利益。而商品内在矛盾的解决以及买卖双方经济利益的实现,又都要通过市场交换活动才能完成,卖方为市场提供一种有使用价值的商品,目的是为了实现价值,总是力图使自己的商品在市场上处于有利的地位,争取更多的用户,把商品卖出去。这样,在卖者之间就产生了竞争。而买者所需要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为了使自己能够及时得到价廉物美的商品,在买者之间也产生了竞争。总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竞争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客观存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企业在市场上直接接受广大消费者的评判和检验,优胜劣汰,它有利于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改善经营管理,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
企业树立竞争观念,必须建立具有自己特点的竞争策略。例如可以采取:以廉取胜的策略(即在降低产品成本上下工夫,实行薄利多销);以快取胜的策略;以新(新产品、新款式、新花色)取胜的策略;以优(优质产品或优质服务)取胜的策略;以及以商品多样化取胜的策略;等等。
另外,在竞争中还应注意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竞争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弱肉强食、损人利己、尔虞我诈是根本不同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资本家的本性就是唯利是图,只要有100%的利润,他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的法律,有300%的利润,就可以冒绞首的危险。他们在竞争中往往不惜采取一切手段来打击甚至消灭对方。而在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竞争中,我们必须随时注意排除某些消极现象和违法行为,如以假乱真、以劣充优、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
6.金融观念。商品经济是一种货币经济,企业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树立金融观念。马克思说,“货币经济是一切商品生产所共有的”[5]。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离不开货币。
树立金融观念,就是要求在企业管理中必须注意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率和利用效果。这里有个重要观念,即资金(货币)具有时间价值。所谓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运动状态资金价值与静止状态资金价值之差,也就是货币资金在运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发生的增值。例如,企业从事某项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借入资金90000元,贷款的利息率为10%,按复利计算,借期为2年,2年后一次还清。那么,
两年后应归还的金额=本金×(1+利率)时间
=90000×(1+10%)2
=108900(元)
这就是说,2年后90000元增值18900元。由此可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用资金是有代价的,借债是要付息的。所以必须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必须重视资金作为生产要素的增值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企业的年资金利润率必须大于年利息率,才能使企业的经营收入在抵偿债务后获得盈利。
以上所讲的自主经营观念、经济效益观念、经营战略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金融观念,都是商品经济所要求的企业管理应当具有的观念。企业从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者,首先必须转变产品经济观念,树立起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念。用上述这些观念指导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是我国当前企业管理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
二、坚持管理二重性
企业管理具有二重性,这是马克思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管理实质时所做的伟大贡献。他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企业管理时指出:“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而不是表现为独立生产者的孤立劳动的地方,都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不过它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凡是有许多个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的意志上,表现在各种与局部劳动无关而与工场全部活动有关的职能上,就像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一样。这是一种生产劳动,是每一种结合的生产方式中必须进行的劳动。
“另一方面,——完全撇开商业部门不说,——凡是建立在作为直接生产者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对立上的生产方式中,都必然会产生这种监督劳动。这种对立越严重,这种监督劳动所起的作用也就越大。”[6]
马克思对管理二重性的论述,表明企业管理既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马克思关于管理二重性的原理,虽然是在分析资本主义企业管理时揭示出来的,但它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它不但是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锐利武器,也是研究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条重要理论依据。
从企业管理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来说,主要表现为合理组织生产力(指挥劳动)的管理职能。它是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性质产生的,是进行社会化大生产和组织劳动协作过程的必要条件。马克思说:“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7]企业管理从生产力合理组织(包括同生产力相联系的人们在生产中的分工与协作的组织)来看,这是任何社会制度下都需要的。它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随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分工和协作的深化而发展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生产中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也越发展,它们总是由低到高地向前发展着,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因而,直接同生产力及劳动分工与协作有关的、反映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管理组织形式、方法和手段,也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它同生产力和同生产力相联系的人们在生产中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一样,不仅不会因所有制的变更而消亡,而且还要继续发展下去。就是说,现代化大生产所需要的企业管理,是统治阶级实现自己利益的一种工具,但是它并不具有专属某个阶级或专利于某个阶级的属性。资本家可以利用它来榨取更多剩余价值,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它来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也就是说,任何社会制度下的企业管理,都具有这种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从企业管理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来说,主要表现为维护和发展生产关系(监督劳动)的管理职能,它是同生产关系直接联系的,是由共同劳动所采取的社会结合方式的性质产生的,是维护社会生产关系和实现社会生产目的的重要手段。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管理的“监督劳动”体现为剥削雇佣劳动的职能,具有阶级对抗性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监督劳动”不再是剥削雇佣劳动,而是成为巩固和加强集体劳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服务。
总之,由于企业既是社会生产力的承担者,又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者,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因而企业管理必然既具有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即具有二重性。
如何用管理二重性原理指导我国企业管理呢?
1.必须正确对待外国企业管理经验。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管理理论、方式和方法,是任何社会制度下企业管理的共性,因此,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经验,我们都应当吸取和借鉴。现代社会化生产要求企业经营必须适应外界环境的发展变化,采用合理的组织结构、方法与手段,使生产要素(包括人、财、物、技术、信息等)在空间和时间上达到最优化的结合,从而,用尽量少的消耗(包括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生产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商品,获得尽可能多的盈利。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演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推进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我们应当向它学习。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曾不止一次地指出:“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8]“只有那些懂得不向托拉斯的组织者学习就不能建立或实施社会主义的人,才配称为共产主义者。因为社会主义并不是臆想出来的,而是要靠夺得政权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去掌握和运用托拉斯所造成的东西。我们无产阶级政党,如果不去向资本主义的第一流专家学习组织托拉斯式的即像托拉斯一样的大生产的本领,那便无从获得这种本领”[9]。
但是对于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即剥削雇佣劳动的职能,对于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我们则必须坚决抵制和批判,这是我们在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经验时必须注意的问题。正如列宁在讲到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古典管理学派的泰罗制时曾指出的:“资本主义在这方面的最新成就泰罗制,同资本主义其他一切进步的东西一样,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又包含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它分析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适当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方法等等。苏维埃共和国无论如何都要采用这方面一切有价值的科学技术成果。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应该在俄国组织对泰罗制的研究和传授,有系统地试行这种制度并使之适用。”[10]由此可见,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管理经验,是改进和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但是,学习和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绝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必须考虑我国国情和厂情,并且要在学习的基础上有所创造,走自己的路。这也是被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所证实了的。
2.必须善于正确处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管理二重性原理告诉我们,企业管理是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地变革和发展。因此,企业管理要实现生产力合理组织,促进生产力发展,就必须研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相适应的东西。在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演变中,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在竞争中获得经营成功,取得更多的利润,资本主义企业在管理中越来越强调要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出现了行为学派,建立了行为科学,研究促使人们努力工作的理论与方法。他们采取的办法,同19世纪相比,甚至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相比,也已经“文明”得多。但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企业的阶级对抗性的本质,是不可能也是不会改变的。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及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研究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相联系的管理思想、经营方式、经营机制、领导体制、民主管理、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等,并使之不断改进,不断调整,正确处理企业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在不同的经济形态及其经济体制下,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实践证明,传统产品经济及其经济体制,不能很好地推动技术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因此,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它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企业必须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样,就必须承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多元化的复杂的利益关系。社会主义企业也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它生产经营的直接目的与动机,与它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必须给企业创造大体公平的进行竞争的外部环境,引导企业在满足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因而,企业管理就必须适应这种要求,从观念上、企业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上,即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进行系统改革。
第三节 企业管理任务
企业是存在于一定环境中的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劳动过程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没有管理只能是一盘散沙而不会是一个企业。管理的好坏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管理是以企业管理任务为导向的执行管理职能的系统活动,因而,研究企业管理,首先必须明确企业管理任务。现代企业管理必须承担和完成下列三项相关的重要任务:(1)为社会需要创造财富,增加积累;(2)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承担社会责任。
一、为社会需要创造财富,增加积累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和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探讨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任务的根本依据。我国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能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列宁说:“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11]每个企业都是社会生产力的承担者,所以,发展生产力也是检验企业管理工作的根本标准,是企业管理的根本任务。企业管理的这一根本任务就表现为为社会需要创造财富,增加积累。这是因为,企业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本身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基层单位,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它的存在,就是为社会需要创造物质财富,增加积累。企业必须把这一管理的根本任务作为自己的特殊使命和宗旨,必须始终把能使企业能动地获取这种经济成就放在首位,必须把它作为确立自己的价值观,作为决策自己的目标、战略和行为准则的依据。总之,不断地为社会需要创造财富,增加积累,是企业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所承担的一项重要管理任务。那么,应当如何来理解这一任务呢?
马克思指出:“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12],“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13]。所以,企业为社会需要创造财富,首要问题就是要根据用户和社会的需要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就是说,要使产品不仅适合用户的需要,同时还能使用户以尽量低的费用购买到有更高使用价值的商品。这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适用性)总在不断地提高;另一方面,形成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在不断地减少,从而,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也在不断地减少。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在“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14]。又说:“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相反地,劳动生产力越低,生产一种物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大”[15]。
商品的使用价值,既包括商品的数量,也包括商品的质量。一般来说,通过提高商品的质量,比通过增加数量获得的使用价值所消耗的劳动量(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往往要少得多。例如生产反射式蒸铝灯泡同生产石英聚光卤钨舞台灯相比,前者体积大、用料多、光效差、耗电高、光照效果差,同是220V/2000W的一只灯泡,后者是前者体积的1/37、亮度的1.9倍,而二者价格之比是15∶27;同时,节电效果显著,一场中型晚会后者可节电60%。又如机械手表一般的走时误差标准是一个昼夜内不超过30秒;现在电子表的走时标准,一般是一个月内的误差不超过5秒,走时精确度提高了许多倍,而价格反而大大降低了。再如,某炼油厂研制的14号内燃机增压柴油机油,其使用寿命相当于原机油的4倍左右。这样,该厂因销售量减少,一年少获利润60多万元;而用户却因此一年节省230多万元。以上这些实例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不断增长,一种商品,一方面使用价值不断提高,一方面价格降低,这种提高和降低,是实际社会财富增长和社会效益提高的反映。因此,企业为社会需要创造财富、增加积累,绝不能无视产品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的不断提高,而只注重企业自身的利益。企业要通过管理,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来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反对那种不讲求科学,不注重技术的进步、管理的改善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产品质次价高,甚至不惜损害用户和国家利益的做法和倾向。
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是生产力中最有活力的因素。企业的发展,不仅要重视物质因素,如资金、技术装备、原材料等物质条件,更要重视人的因素。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因此,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力也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历来都很重视人的因素。毛泽东同志很早就提出了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在进行企业管理时,同样应强调人的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重视人的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劳动者的比重及其作用越来越大。脑力劳动者的工作成就取决于其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职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文化”成了西方管理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这种理论认为“企业文化”是决定一个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美国著名企业家小托马斯·沃森认为他们父子两代人经营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的成功,就是由于IBM具有“尊重人,注重服务,在所有的工作中都追求最好的坚定信念”。他认为一个企业如果想对付变化中的世界挑战,它就必须准备改变自己的一切,但它的信念在整个公司的生命中却应是固定不变的。他还认为,技术、经济资源、组织机构等因素对于企业经营成功固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经营信念比这些因素更重要。任何一个企业为了生存和获得成功,必须拥有牢固的信念,作为制定政策和采取行动的前提。
人的因素对任何一个组织的活力、实力和生命力,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办企业也是如此。实践告诉我们,这里讲的人,不是指“一般”的人,而是指具有共同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人,是指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的理想、信念而团结一致,充分发挥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的人。因此,研究企业管理,不仅要研究对物、对事的管理,更要研究对人的管理。要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环境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从企业实际出发,建设具有本企业特点的优秀企业文化,用一种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作风和行为准则来统一人心,并使它渗透在企业宗旨、战略目标、经营方针、职业道德、人际关系等方面,反映在厂风、厂纪、厂容、厂誉上,反映在对物、对事的管理上,凝聚职工的向心力,形成职工不断地追求“卓越”的行为规范。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具有其自身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等的一种文化。总之,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软系统”,是激励职工的自主性、积极性和主人翁责任感,办好企业的一种无形的资源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的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同时还要通过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灌输给职工,代代相传形成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同企业领导者发布的行政指令和规章制度等一样,也是调节人们行为,达到企业预期目标的手段,它的不同点,只是不带强制性,而是以“企业文化”为向导,密切结合改革的形势、方针、政策和企业技术经济活动,通过人们的思想意识来启发、疏导和调节人们的行为,其中包括:优良传统教育、观念变革(破除旧观念和树立新观念)教育,提高广大职工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令的自觉性,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能力;培育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强化目标意识、参与意识、成才意识、创新意识、群体意识等。总之,就是依靠优秀的企业文化把广大职工的力量凝聚起来。
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必须把企业命运同职工群众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每个人的工作成果同他的社会荣誉和物质利益密切相关,同时还要研究职工的需要。实践证明,合理的经济报酬,对激发人们的积极性是很重要的,但是人们做工作,不仅限于获得报酬,还有别的期望,如发挥自己的能力、才智和潜力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要(生理的、安全的、归属的、自我成就的需要等等)、不同的欲望、不同的处事态度、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不同的潜在能力等。企业的领导者应当了解职工的心理、个性等,尽可能地满足职工的需要和施展自己的才能,把职工的需要同企业整体的目标和要求结合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中最宝贵的资源——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必须为职工创造发挥其聪明才智、为集体目标作出更大贡献的工作环境、条件和机会。
1.企业领导者不仅要把为社会需要创造物质财富、增加积累的任务转化为企业的目标;同时还要将目标横向展开和进行纵向的层层分解,直至落实到最基层和个人,通过上下结合制定各个部门、单位乃至个人的目标,把企业整体目标和个人目标密切结合起来。个人目标包括质量要求、数量要求和进度要求,应尽可能定量化,以便于考核评价,同时个人目标应略高于本人的能力,以便激发执行者的上进心,主动地进行“自我提高”。确定了目标,也就是明确了责任,还要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下放权限,为企业能在自我控制下独立进行工作创造条件。同时还要有对执行责任情况进行如实报告的义务,以便上级能经常掌握下级工作的状况、进度,切合实际地加以指导,帮助下级完成目标。为了使职工对自己工作成果进行控制,还必须建立信息反馈制度,使其能不断地、及时地同原定的目标和标准进行对比,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另外,还要对目标达到程度(即获取成果状况)进行全面评价,应当实行自我评价和上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来评价成果,并且还要把成果同报酬联系起来。总之,就是要建立起确定目标——下放权限和自我控制——评价成果的科学管理程序和方法。它是增强职工的责任感,调动职工积极性,使其主动、认真负责地获取工作成就的重要条件。
2.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职工获取工作成就,还必须按照工作的客观要求,建立科学的工作规则。为此,应对工作进行分析和综合,研究工作所需的各种操作及其程序和要求,并且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各项操作综合成为一个合理的生产(工作)程序,使工作流程尽可能地最流畅、最经济。同时,还需在生产(工作)程序中,建立起有关控制的方针、数量、质量和标准,以及为最有效地完成每种操作提供合适的材料、工具及所需的信息。例如,泰罗用秒表进行观测和分析研究工人在作业劳动中的各种操作,消除其中多余的不合理的部分,制定最精确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又如甘特图分析研究和确定完成一项任务所需的步骤,以及各项步骤完成的时间和顺序。后来,这些管理技术又发展为网络计划技术,以及现代工业工程等。这种按照工作本身的内在逻辑性进行工作研究,必须从最终产品、从工作的产出出发,综合为生产(工作)程序、设计反馈控制和所需工具等而进行。
3.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生产力,必须搞好职工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人本身的发展程度如何,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必要的自然资源和资金等物质条件,但是起决定作用的是国民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必须搞好职工的智力开发,不断提高职工的文化技术业务水平和能力,这是调动职工积极性、创造性,为实现企业目标多做贡献的必要条件。
4.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保障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加强民主管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必将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职工同企业的命运将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使企业和职工都面临着挑战,一个企业如果经营得好,经济效益就高,职工的物质利益就有保障;反之,企业就会在竞争中失败,甚至破产,职工的物质利益也会受到影响。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会促使职工热切地关心企业经营,关心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地位、作用和前途,要求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要求参与选择企业经营者等。
当然,现代企业必须有集中统一的意志和目的,有严格的劳动纪律,以指导几百人、几千人乃至上万人共同工作。企业中每一职工都必须服从这种统一的意志和目的,遵守劳动纪律。但是,企业的统一意志和目的,也必须尽可能吸取和反映职工的个人意志和目的,保证广大职工和他们选出的代表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把企业的统一意志和目的同职工的个人意志和目的统一起来,把企业领导者的权威同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统一起来,这是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正确、有效发挥的必要前提。
企业的统一意志一般是由企业领导者来代表的,它同职工个人意志的关系往往表现为干群关系,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干群关系融洽程度的影响。为此,干部必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坚持民主作风、平等待人、关心职工、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及时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满足职工的合理要求和需要。同时,由于企业尊重职工是通过各级领导干部实现的,因此必须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教育,加强民主管理制度建设。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规定,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企业通过职工大会或其他形式,使工人或工人代表直接参加各级民主管理。另外,很多企业建立的定期民主评议干部以及领导干部接待日、联系信箱、管理咨询质询等制度,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活动以及领导干部同职工的民主对话活动等,都是有效地加强民主管理的好经验。
三、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的生产目的是为了不断地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企业生活在外界环境之中,它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不仅要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外界环境。企业同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因此,企业经营管理不仅要研究外界环境的发展变化及对其自身的影响,还要研究自己的行为对外界环境的影响。企业行为给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企业对这些影响都要承担责任,应尽量避免对社会产生有害影响。为此,企业必须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必须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严格履行经济合同;不能生产、销售质量不合格的产品,防止给国家、用户或消费者造成财产、人身损害;企业领导绝不能滥用职权、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等等。另外,企业还应根据自己的可能和条件承担一定的社会公益事业。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企业必须把为社会需要创造财富、增加积累的管理任务,同保护生态环境、生态平衡统一起来。生态环境既是物质财富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前提,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那种只顾生产和盈利而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破坏生产力进一步全面发展的行为,实质上是一种犯罪行为。企业不仅应当控制和消除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还应当尽可能采取措施,将其转化为对人类有用、可供销售的产品。
总之,承担社会责任这项企业管理任务,要求企业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价值准则、伦理道德、国家法律以及社会期望。企业为社会服务,不仅要具有创造经济成就、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功能,还应具有创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功能,承担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36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4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列宁全集》,2版,第3卷,50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列宁全集》,2版,第1卷,7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13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43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36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列宁全集》,2版,第34卷,52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9][10]《列宁选集》,3版,第3卷,536、491~49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列宁选集》,3版,第4卷,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13][14][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48、52、60、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