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急决策主体-决策心理干预,预期满意

应急决策主体-决策心理干预,预期满意

时间:2024-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是个体决策还是群体决策,决策者都会受到各种压力。把决策心理干预列为弥补应急决策制度缺陷的重要影响因素。应急决策者在公共危机情境下,制约因素很多,属于有限理性人假设。在各种特殊的约束条件下,当应急决策者进行决策时,所面临的抉择是争取预期目标的效用期望值令人满意。

应急决策主体-决策心理干预,预期满意

三、应急决策主体

应急决策主体也叫应急决策者,是应急决策动作的发出者。根据决策主体中具有人格结构元素的多少,它一般分为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

所谓个体决策,是指危机中决策者为达到某个目的,依据个人掌握的信息、自身价值观和偏好进行的方案抉择活动。所谓群体决策,是指在一个重大而长时间的危机中,决策者为达到某个目的,根据组织内多数人认同的价值观和判断所进行的方案选择活动。还可以根据群体决策中个体之间的关系,把群体决策分为委员会决策、组织决策和社会决策。这三种决策因为决策者的权力、结构、资源和文化背景不同,决策的方式主要有:委托代理、投票表决和谈判协商等。

无论是个体决策还是群体决策,决策者都会受到各种压力。公共危机的突发性、紧急性和不确定性,给决策主体带来高度紧张,要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组织的双重压力,就其内心来说,还要受到自身需求、心理和能力的压力。在多种压力下,决策者的能力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对其综合素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对于决策者的心理影响因素,目前已经有学者提出心理素质差使得许多决策者在面临危机时表现出胆怯、退缩、优柔寡断等不良心理,不能当机立断,贻误了时机。把决策心理干预列为弥补应急决策制度缺陷的重要影响因素。(www.xing528.com)

鉴于上述对决策主体的分析,从理论上讲,决策者一般有两种假设:

一是理性人假设。也就是经济人假设,是指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它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理性人假设是指个人在选定目标后对达到目标的各种行动方案根据成本和收益的差别作出选择。借鉴这种理论假设,认定应急“决策者”假如知道全部可能的行动,知道哪种行动能取得最大效果,就能从所有可能的行动中选择最好的一种。但是,理性人假设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知识是完备的;二是预见、价值和偏好是一致的;三是行动上是择优的;四是人格上是健全和理智的。一般来说,常规决策者基本属于理性人假设,它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下,面对一个决策问题,有充足的时间和保障,能对知识系统进行搜索,制定周全的方案集,并在所有方案中进行全面比较,择优选用。

二是有限理性人假设。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决策理论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继承并发展了巴纳德关于人的决策能力有限性的思想,他认为,要达到完全理性人,就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每一个人作决策时必须了解影响决策的每一个因素;二是每一个人作决策时必须能够完全估计到每一种可能的结果及其发生的概率;三是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对每一种结果的偏好程度进行排序。事实上是没有人能够达到以上三种条件的,因此“完全理性”的人不存在,人的行为动机是“愿意理性,但只能有限地做到”。因此任何个人在危机条件下都只能拥有“有限理性”,人们在决策时不可能追求“最优”的结果,而只能追求“满意”的结果。西蒙主张用“满意”代替最佳,即进行有限理性决策。以有限理性人作为公共管理的人性假设,这既符合人的一般本性,也符合应急决策活动人的特殊本性。

应急决策者在公共危机情境下,制约因素很多,属于有限理性人假设。有限理性人往往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由于生理条件限制,知识不可能很完备;二是由于预期体验和真实体验总是不一致,表现为价值或偏好非一致性;三是面对一个决策问题,不可能作出最佳选择,只能作出满意的选择;四是如果人格缺陷,容易作出偏激的抉择。在各种特殊的约束条件下,当应急决策者进行决策时,所面临的抉择是争取预期目标的效用期望值令人满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