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讲解词:陵区地面建筑遗址一览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讲解词:陵区地面建筑遗址一览

时间:2024-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陵区地面建筑遗址秦始皇帝陵内外城垣布局1.城垣建筑遗址大家已经知道,秦始皇陵园建有内外两重城墙,为外城套内城、南北长东西窄的一个回字形状。有关专家研究分析认为,这可能是陵园的礼制性建筑即陵寝建筑遗迹,并将这一建筑群分为甲、乙、丙组三部分。秦东陵一号陵园的两座亚字形大墓封土附近,发现4处夯土建筑基址,出土有板瓦、筒瓦及部分陶器残片。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讲解词:陵区地面建筑遗址一览

(一)陵区地面建筑遗址

秦始皇帝陵内外城垣布局

1.城垣建筑遗址

大家已经知道,秦始皇陵园建有内外两重城墙,为外城套内城、南北长东西窄的一个回字形状。内城垣南北长约1337米,东西宽约598米,周长约3870米,外城垣南北长约2187米,东西宽约972米,周长约6318米。内外城南北墙的间距为420米,东西墙的间距为185米。内城的中部由东向西有一道长330米、宽约8米的隔墙,将内城分为南北两个半区,陵墓封土位于南半区,北半区自内城北门到陵墓封土有一条宽约80米的通道,通道的东西两侧是用南北向墙垣隔开的相对独立的东区和西区。内外城垣的四面都有城门,门上有门阙建筑;内城垣一周的内外两侧建有廊房与石散水。在东西内外城门之间有司马道相通,东司马道东西长173米、南北宽113米,西司马道东西长180余米、南北宽118米,靠东、西司马道的南北两侧建有宽窄不一、长度不等的廊庑(wū)建筑。所谓廊庑,类似回廊甬道,窄者为廊,宽大者为庑,古代又叫曲阁。司马道南北两侧的中部,又有两个高大的三出阙南北相向,均衡对称。廊庑建筑与前中后三阙连为一体,在建筑格局上形成大小、高低与虚实、明暗的对比,体现出整齐宏伟又变化多端的艺术效果。

“阙”出现于春秋,盛行于汉代,是一种高等级的礼仪制建筑。《白虎通义》说:“阙者,所以饰门,别尊卑也。”阙有三等,即单阙,二出阙,三出阙。一般官员用一对单阙,二千石以上的官员用一对二出阙,皇帝使用三出阙。除了城门、宫殿门外,祠庙、邸第、陵墓的茔域都可建阙。汉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独立双阙,其间无门;另一种是门、阙合一形制的阙。秦始皇陵园建筑中,两种阙都已使用,说明秦代就出现了两种形制的阙。而秦始皇陵园的门阙,是考古资料中所见时代最早的三出阙的实物例证。

那么,从整个秦始皇陵园建筑形制来看,这是一座模仿都城建筑的宏大陵园。陵墓封土处于核心位置,周围环绕内外两重城垣,城垣四面有门,门上有门阙。以陵墓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面各有一条司马道延伸,形成东西一条主轴线和南北一条副轴线,陵园方向朝着东方。

2.礼制建筑遗址

【陵寝建筑遗址】 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考古勘探,在秦始皇陵封土以北发现了一批大型宫殿建筑群遗址,建筑密集,规模宏阔,总占地18.75万平方米。有关专家研究分析认为,这可能是陵园的礼制性建筑即陵寝建筑遗迹,并将这一建筑群分为甲、乙、丙组三部分。

甲组宫殿遗址位于陵墓封土北部偏西53米处,距离原先封土的北边沿仅有3米,可以说是紧靠着封土北侧。它是一座近似方形的大型地面建筑,南北长65米,东西宽55米,面积3575平方米;建筑四面有散水,并绕有环廊,高出环廊1.2米的方形台座上为主体建筑。遗址上部覆盖有残碎瓦片及红烧土、灰土等。据此分析,这座建筑结构可能是重层、瓦顶,中心建筑为双层或三层的大型台基建筑。

乙组宫殿建筑遗址位于甲组的北侧10余米处,向南距离陵墓封土北边沿130米,西边与内城西墙相邻。此遗址东西长240米,南北宽20米,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遗址内有6座建筑基址由东向西分布在一条直线上,而且面积从东到西逐渐增大,呈梯次形,大者有1000平方米,小者只有60余平方米。其中有的建筑规格较高,装饰华贵,设有环廊和散水;有的建筑基址内出土了彩绘俑头残片及铁铤铜镞等兵器

夔纹大瓦当

丙组宫殿建筑遗址位于乙组北侧仅2米处,南边距离陵墓封土150米。遗址内共有4座建筑基址,东西向做横一字形排列,成为一个建筑组群。建筑基址内出土有铺地及贴墙用的大批青石板,有瓦当、板瓦、脊瓦、筒瓦等建筑材料,锛、锸、凿、铲、铺首、栓板等铁质器物,陶井圈、陶灶门及残铜器等。其中一件巨型夔纹瓦当呈大半圆形,直径达61厘米,高48厘米,背面带有残长32厘米的半圆形筒瓦,这件夔纹瓦当被称为“瓦当王”。其名叫“遮朽”,瓦当背后的半圆形筒覆扣于房脊的一端,瓦当遮住脊部的檩(lǐn)头,起到很好的防朽保护作用,同时又具有美观装饰的效果。

在丙组建筑遗址以北,还有大批的建筑基址,并有石子路面、成排的石下水道及大量的碎瓦、红烧土等遗物发现。分布情况好像与乙、丙组建筑遗址一样,也是由多座基址作东西向排列成组群。从而和甲、乙、丙三组一起构成由南向北一组组的大型建筑群。这批建筑群被专家笼统地称为秦始皇陵的陵寝建筑。

秦汉时期陵园内的礼制性建筑,有寝和便殿。寝内有正殿,以像平生的路寝,是墓主灵魂的主要居处;路寝之后为燕寝,又称小寝,是供墓主灵魂像生前一样休息、闲晏之处。对照始皇陵园的甲、乙、丙三组宫殿建筑遗址,甲组建筑基址紧靠陵墓封土北边沿,且面积大,四周有环廊,显然居于主要地位,应是陵寝中的正殿,即正寝或路寝;乙、丙组建筑离陵墓较远,也比较小,为附属建筑,即燕寝或小寝。

文献记载陵侧出寝的制度创始于秦始皇时代。蔡邕《独断》载:“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寝,起之于墓侧,汉因而不改,故今陵上称寝殿。”目前见到的最早的考古资料,是秦东陵及始皇陵墓侧的建筑。秦东陵一号陵园的两座亚字形大墓封土附近,发现4处夯土建筑基址,出土有板瓦、筒瓦及部分陶器残片。有学者认为一号陵园可能是秦昭襄王的陵园。说明陵侧设寝的制度创始于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一套墓祭的礼仪制度,并且为汉代所继承。《汉书》中记载:“园中各有寝、便殿。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寝,日四上食;庙,岁二十五祠;便殿,岁四祠。”《后汉书》载:“寝有衣冠几杖等象生之具,以荐新物。”秦始皇陵园内的陵寝建筑规模宏阔,正殿内日四上食供灵魂享用,庙内每年祭祀25次,便殿每年祭奠4次。并且正寝内应当与汉代一样有衣冠几杖等象生之具。陵园西内外城之间发现的飤官遗址,是掌管寝园祭祀供应膳食的处所。而且和汉代一样,每日都要为寝园上食及荐新物,并有专人理被枕,像对待活人一样照料始皇灵魂的日常生活

随着秦陵遗址公园的对外开放,2010年~2011年,考古工作者对陵园内城北部西区的这批建筑群又进行了系统勘探,发现这是一个建筑整体,建筑群总体南北长692米,南起原封土北侧3米处,北至内城北垣南侧18米~20米处,东西宽为228米,分别距离此区域的东西两侧城垣各6米左右。

这一建筑群整体上自南向北可分为十一排,每排建筑内再细分为1~2组建筑单元。从建筑单元的平面形制与建筑结构上可将其分为两类建筑。

第一类:大型的夯土台基式建筑。即建筑群最南端的第一排,其北邻的建筑虽与其相连,但建筑形式已有变化。

第二类:院落式建筑。自第二排建筑开始,均为此类建筑。目前明确的院落建筑有十排,分布在第一类建筑北侧。每排南北宽55米~60米左右,南北间有散水或墙垣分隔,中间又有南北通道为中轴,使其呈东西对称分布。此建筑群组内的建筑单位有主次之分,一般以大型的夯土台基作为中心,辅以其他类型较小规模的建筑,基址周围设有围墙,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院落结构。从建筑结构上看,第一类的大型台基式建筑可能为台、殿形式,第二类的建筑为宫室建筑。

有关考古专家结合文献记载,认为这种大型的台殿建筑应该对应着如上所述的正殿路寝,体现着皇帝治事之功能,而院落式的宫室建筑则为燕寝,处于正寑之后,作为休憩场所。

总之,该区域建筑遗存的重新勘探为秦始皇陵园地面建筑,特别是礼制性建筑提供了最新考古资料,有利于对秦始皇陵陵寝制度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园吏寺舍遗址】 目前共发现有三大块:第一块在始皇陵园西侧、西城门以北的内外城垣之间,发现有3处夯土建筑基址,分别是西城门以北至临马公路北侧的一号建筑基址、临马公路北的晏寨缝纫机机架厂至宴寨村南的二号和被压在宴寨村下的三号建筑基址。另两大块位于陵园外城西侧及北侧,西侧发现两处、北侧发现1处建筑遗址。西侧的两处都在外城垣西侧约40米,临马公路的南北两边。临马公路以南约170米1处,临马公路以北、宴寨乡医疗站西边1处;北侧的1处位于外城北墙外40米处,向西距离外城墙西北角170米。据有关专家分析,类似的建筑遗址在陵园外城垣的南侧、东侧也应该有,这样在布局上才均衡对称,形成四周拱卫之势。

陶 瓮

多年来考古工作者在这些大面积房屋建筑遗址内发现了一些生活用品陶盆、陶瓮、陶钵、瓷壶盖、鸭蛋形壶;生产用具铁铲、铁锸、铁锤、铁栓板;兵器铜镞、铜矛、铁剑等,以及大量建筑材料板瓦、筒瓦、脊瓦、瓦当、方形砖、条形砖,圆筒形下水道、拐角形下水道、五角形陶水道,石柱础、方石、砺石等;还发现错金银铜钟、铜权、铜鼎足、铜朱雀灯残件等遗物。一些板瓦、筒瓦及陶瓷残器上发现有刻文或印记。残陶瓷器刻文有“丽山飤官左”“丽山飤官右”“丽邑五升”“丽邑九升”“六厨”“八厨”等,瓦上的印文有“左司空”“右司空”“宫水”“寺水”等。铜权上有秦王政二十六年和秦二世元年诏书铭文。错金银铜钟上刻有“乐府”二字。从遗址内出土的遗迹遗物及残陶瓷器上的铭文来看,这些建筑遗址可能是主管陵园各类事务官员的寺舍,叫做园吏寺舍。(www.xing528.com)

先秦时管理公墓和邦墓的有关人员有“冢人”“墓大夫”,战国时代出现了以国君墓为中心的陵园建制,也就有了专门看守国君墓的守冢户,秦国称为甸人。秦简《法律答问》有:“可(何)谓甸人?甸人守孝公、献公冢者也。”说明这时秦国已有了守冢户。秦汉时期,随着陵园规模的扩大以及礼制建筑和祭祀礼仪的发展完善,产生了一套管理陵园的官吏制度。《关中记》载汉武帝茂陵有:“守陵、溉树、扫除,凡五千人,陵令属官五人,寝庙令一人,园长一人,门吏三十三人,侯四人。”说明汉代帝陵设有陵园令、丞、校长、食官令等官吏,守陵人员是非常多的。秦始皇陵园的这几处建筑,都是守陵官员的房舍基址,也应和汉帝陵一样设有陵园令、丞、校长、食官令等,负责陵园管理、扫除、保卫、祭祀等事宜,并配有数量巨大的下属服务人员。

【飤官遗址】 在园吏寺舍中内外城垣之间的一号建筑遗址内清理发现了一组四合院式的房屋建筑基址,东侧房屋基址呈南北向长方形,残长24.5米,东西宽6.1米;南侧房屋基址呈东西向长方形,长37米,南北宽14米。室内西端有渗水井1眼,连接一条五角形陶水道,以便把水排出室外。西侧、北侧房屋基址因残破严重,未做清理。

丽山食官器物盖

经清理发现,南侧厢房的中间地面下铺有大石块,上面铺木板,加之有渗井1眼,还有两个像井一样的地窖,像是储藏祭物所用。再结合里面出土的罐、壶、盆、缶等饮食器及“丽山食官”“丽山飤官右”“丽山飤官左”“丽邑五斗、崔”“丽邑二升半、八厨”等铭文,推测很可能是陵园内设置的“飤官”。“飤”与“食”相通。所谓飤官,就是掌管宫廷饮食的官吏,是秦代九卿之一奉常的属官。奉常,负责宗庙礼仪事务,属官有太乐、太祝、食官。“丽山飤官”就是丽山园的食官,掌管陵寝祭祀的膳食之事,供应始皇陵的祭品。他们如同侍奉活着的皇帝一样,负责每天四次皇帝灵魂享用及祭祀活动的膳食。“六厨”“八厨”反映了陵园供厨数量的众多,膳食供应规模巨大,供厨内服务人员一定很多。而乐府钟的出土,说明祭祀时还有乐府内的乐人奏乐。铜镞、铜矛等兵器的出土,证明陵园内还有校长一类官员负责安全守卫。

二号、三号建筑遗址与一号遗址相类似,是园吏寺舍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都居于寝园之后,和战国中山王陵兆域图中的几大殿所处位置相同。像这种正寝在前、园吏寺舍居后的布局,东汉大多帝陵也与此相一致。陵园外城西侧、北侧的建筑遗址破坏严重,出土文物不多,但有铜矛、铜钺等兵器出土,而且位于外城垣以外40多米处,有关专家推测可能与武备有关,是负责守卫陵园的官吏所处,也是园吏寺舍的一部分。只是因为所管事务不同,他们不居于城内,而居于城外。

3.其他附属建筑遗址

以上建筑遗址是秦陵建设工程规划图中的固有设施,是秦陵建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下要介绍的建筑遗址则是伴随陵园的建设需要而产生的相关附属建筑设施。

防洪堤遗址

【防洪堤遗址】 秦始皇帝陵位于骊山北麓的洪积扇上,它和骊山北侧最大的峡谷——大水沟南北相对。为了防止骊山的季节性洪水及大水沟的水流冲垮秦始皇帝陵,便在陵南修筑了一道防洪大堤,使“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流入渭河。因防洪堤南侧有五条沟壑,沟壑之间有五个山岭,故而又称“五岭遗址”。

防洪堤遗址从骊山北麓的大水沟西边山脚开始,为西南东北方向,终止于庞家沟西南,全长约3500米。现残存东西长约1700米,宽约90米,残高2米~8米。堤身用土夯筑而成,土中含有大量的砂石。这条防洪大堤是陵园工程的一部分,它的修建,使秦始皇帝陵城垣及上焦村马厩坑、兵马俑坑和陵园北侧的一些地面建筑,都免遭水患侵蚀。虽然防洪堤过去也曾被大水从中冲垮,但水从兵马俑坑西侧流过,使俑坑幸免于难。

动物纹瓦当

【丽邑遗址】 位于陵园北侧约2.5千米的新丰街道办事处刘家寨村附近,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约500米,面积约50万平方米。遗址内出土大量板瓦、筒瓦残片、云纹瓦当及成排的五角形陶水管道,还有陶罐、陶盆、豆等一些生活用品,并发现大量陶文。陶文内容可归纳为三类:一类为“大匠、北司”等中央官署类;二类为“安邑禄、宜阳工武、杜秦、下邽”等官营徭役类;这两类陶文大都见于砖瓦上,属于中央官署制陶作坊和从各郡县征调的徭役性制陶作坊的印记。三类是市亭类,如“丽亭、丽市”等。这类陶文一般见于罐、盆、钵、豆等生活用品上,说明这类作坊是专门生产日常生活用器,或供陵园做陪葬品,或供出售。同遗址上又发现汉代新丰城遗址并出土汉代铁锛、铁斧、铜弩机、五铢铜钱等。文献记载:秦王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置丽邑;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移民3万家到丽邑。文献又记载: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改丽邑为新丰。由此而知,汉新丰是在秦丽邑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秦在此设置丽邑,主要是为了负责陵园的修建工程,并侍奉陵园。秦始皇帝修建陵墓前后动用人力最多时达数十万,这么多人集中一起从事陵园建设工程,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以及组织、管理、治安等事宜是十分复杂艰巨的,除有将作大匠、少府等相关官署负责修陵工徒的组织、管理以及建材的供应等,其他相应的服务事项绝不是官府所能全部承包的。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陵邑的创建应运而生。所以,陵邑是因陵而设,服务于陵园,是秦始皇陵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始皇陵原名丽山,陵园为丽山园,陵邑的名称就叫丽邑。正是修陵工程的需要,始皇三十五年,迁徙3万家以充实丽邑的人口。等陵园修建完成后,丽邑仍将为陵园提供常年服务,供其所需。秦始皇帝开创的在帝王陵附近设置陵邑的建制,为西汉王朝所继承。高祖刘邦葬长陵置长安邑;惠帝安陵置安陵邑;文帝霸陵置霸陵邑等等。

花纹方砖

鱼池遗址】 位于秦始皇帝陵北侧,距秦始皇帝陵封土约2.5千米。遗址位于黄土塬上,东西长2000余米,南北宽800米,总面积160多万平方米。遗址横跨鱼池堡、鱼池村、吴东和吴中四个自然村。经过勘察,这里发现断续相连的夯土墙垣、房屋建筑基址、排水管道、水井等大量遗迹遗物。遗址的地面上堆积大量残砖碎瓦。历年来发现的铜、铁、陶等各类遗物近千件。其中铜质遗物有刀、戈、矛、盂、半两钱等,铁器中有斧、铧、铲、锄、刀、锸。陶器中除钵、盘、罐、瓮等生活器皿外,主要是带各种图案花纹的方砖、瓦当、下水道、筒瓦、板瓦等。特别引人瞩目的是出土了大批陶文。一类是有官署名和人名的陶文,如左右司空、北司、宫水等少府的属官,反映了陶器为中央官署制陶工场产品的事实;一类是在人名前加上县邑名称的陶文,如美阳工苍、蓝田工癸等,说明因始皇陵工程之需从各地征召了大批陶工的事实,验证了文献的相关记载。从鱼池遗址发现的遗迹、遗物和陶文可知其时代为战国晚期至秦王朝时代。鱼池遗址位于陵北通往都城咸阳和关东的大路旁,可能是当时修陵期间的官邸所在。

【石料加工场遗址】 位于始皇陵园外城垣西北角的郑庄村南。其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约500米,总面积约75万平方米。分为石料堆放区、材料加工区、房屋建筑区等。遗址西边与南边,分别发现两处房屋基址,有的房屋基址上堆积着瓦砾和灰土。这里可能是石料场监护看守的居住房屋。在石料堆放区内有大量没有加工过的石料。石料加工区内有大量的石质建筑材料,以及半成品和废品等,如石下水道、石渗井盖、石门墩等。在石料加工场遗址范围内,发现了大量的石料、石质建材,出土了铁、石、陶质遗物200余件。铜器有矛、半两钱等,铁器中主要是打石用的生产工具,如铁锤、铁錾、铁铲、抬石头用的铁钩以及锸、镰、匕、削等工具,陶器中有罐、钵、盆、釜、瓮等生活器具,还有打磨工具的磨石和加工粮食的石磨以及许多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构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出土铁刑具10件,其中钳9件、桎1件。在石料加工场的灰坑里还发现肢体不全的人骨两具。结合出土的铁刑具来看,石料加工场还使用了大批的刑徒。另外,多年来在秦始皇帝陵园范围的建筑遗址内,出土了大量的石材,像门墩石、石门槛、铺地用的青石板、砌台阶用的青石条等,它们都是出自石料加工场的产品。

石下水道

铁 钳

郑庄石料加工场出土的石料、石材,以及陵园内出土的各种石质遗物,大都是青石。始皇陵南侧骊山的石质是砂石,比较粗劣,而距始皇陵55千米的渭河以北的北山石质是青石,很适宜作建筑用材。秦始皇帝动用大批人力北山采石,通过人工从渭水甘泉口搬运到陵园,工程量之艰巨,影响之大,在一首长期流传的民谣中有生动的描述:“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钩,金陵余石大如塸(土屋)。”

【秦井遗址】 到目前为止,在秦始皇陵地区共发现秦至秦汉时的井址4眼。分别位于陵园封土西北角内外城之间(秦井)、鱼池村(秦汉井)、新丰街道办李家坡村(秦汉井)和新丰街道办长条村(秦井)。其中新丰街道办长条村秦井南距秦陵4500米,东南距秦丽邑故址1500米,北距渭河1650米,因地下水的原因,清理到井下17.7米深处停止了工作,但尚未完全到底。清理过程中,从上到下连续出土了大量废弃的石质甲片粗坯、半成品、废片、砺石及石质磨具,另有一些残断扁铜条、残铁锈块、残瓦碎片、陶器残片、动物骨骼残块等。在甲片和砺石上发现有“二”“四”“十”“十二”等几种刻画文字,与9801陪葬坑甲片上的文字内容基本相同。因此井距离秦丽邑遗址较近,被认为可能是在丽邑管辖下,为秦陵陪葬坑尤其是9801陪葬坑提供陪葬物的制作场所,也就是说,可能是石甲、胄片的制作地点。结合郑庄村石料加工场出土情况看,郑庄加工场是为秦陵加工大型石材的地方,而长条村秦井附近一带应当是为秦陵9801陪葬坑生产石甲胄的场所,二者均是为秦始皇陵提供所用产品(尤其是石质品)的加工场所。

西黄村陶窑遗址

【陶窑遗址】 历年来,在秦始皇陵区内发现了许多陶窑遗址,并对其中的11座进行了清理,它们分别位于陵园东侧的上焦村、西黄村、下和村、陈家沟、山任村,以及陵园西侧的赵背户村、姚池头村。窑址内发现有绳纹板瓦、筒瓦和云纹瓦当以及始皇陵区陪葬墓、陪葬坑常见的陶质器皿、铁工具,还有铁刑具等。山任窑址还发现多层叠压埋葬的人骨。从一些出土砖瓦、陶器上的文字分析,这批陶窑应为始皇时代所建,性质是为秦始皇陵园的修建工程烧造砖瓦或陶器。

这些陶窑均为土壁窑,分为地下式和半地下式两种。地下式型是在原生土上挖成,前室敞口,火门、火膛、窑室挖成横穴的形状完成。半地下式型是先按窑的形状挖成竖穴土圹,窑的顶部采用砖坯或土坯砌筑,形成窑的下部在地下,顶部露于地表。西黄村窑址就属于此种。窑的结构一般都由前室(斜坡道、便道)、窑门、火膛、窑床、烟囱等部分组成。窑室大多近于方形或长方形,面积从5平方米到10多平方米不等,高度近2米。烟囱位于窑室的后部,多数为三孔,个别还有两孔、五孔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在窑床后用砖坯砌一道隔墙,墙下端留有与烟囱数量相等的烟道。隔墙与窑室后壁之间用砖坯筑烟囱,下部为三孔,上部收缩成一孔。西黄村窑便是此例。二是在窑室后壁的原生土上挖凿烟道和烟囱。上焦村二号窑有五孔烟道和烟囱,上部用砖砌筑收缩聚拢为一孔。从已清理窑的火膛内发现的大量呈灰白色并杂有炭化细条的灰烬来分析,当时所用燃料为树枝类的木材及草本植物。通过对砖、瓦物理机械性能的测试,重烧后其强度、吸水率、孔隙率、体积密度、差热失重等各项指数变化的结果说明:砖烧成温度约950℃~1000℃,瓦烧成温度为1000℃~1050℃。

过去,一般都认为秦代陶窑与战国时期的陶窑相比没有多大的改变,到了汉代才有了较大的改进。秦陵周围陶窑的发现,纠正了人们的传统认识。秦代陶窑较先秦时期有了显著的改进和发展。战国时期陶窑已将烟囱移至窑后壁,但它只设计了一孔烟囱。而秦代陶窑普遍在后壁设计了三孔烟囱,还有两孔或五孔的。一孔烟囱的陶窑往往会形成窑炉中部温度高,两边温度低,导致窑炉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影响陶器的质量。而三孔烟囱的陶窑则弥补了这一缺陷,使窑炉内部温度更加均匀,这是秦代陶窑烟囱的一大改进。秦代陶窑烟囱的另一个改进是在窑床后设计了集烟室,将三孔或五孔烟道收缩聚拢为一孔。这种集烟室的设计原理与东汉陶窑的设计基本相同。可见秦代陶窑烟囱的设计是相当进步的。秦代陶窑的又一个显著变化是窑室容积的增大,这为大型陶器的烧制成功提供了理想的窑室环境。数量众多、体型高大的兵马俑的烧制成功就是证明。可以说,如果没有秦代陶窑结构的改进和革新,也就不可能烧制出数以千计的大型兵马俑群,也不可能有世代称颂的秦砖问世。遗憾的是,由于大批窑址已遭破坏,烧造兵马俑的陶窑目前尚未找到,所以关于陵区秦窑的调查和研究,还有待今后做更多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