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帝王陵中最大规模和最丰富的陵园

中国帝王陵中最大规模和最丰富的陵园

时间:2024-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秦始皇帝陵秦始皇帝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中规模最大、埋藏物最丰富的一座大型陵园。秦始皇陵园内设置陵寝建筑进行专门的祭祀活动,汉因而不改。这是秦始皇陵园陵寝制度的一大创新。而秦始皇陵园,除了地宫内的陪葬品,地宫之外已探明20多座,根据已掌握的线索,地宫外肯定还有陪葬坑发现。所以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园发展史上,秦始皇陵承上启下,对后世帝陵的建制有着深远影响

中国帝王陵中最大规模和最丰富的陵园

(二)秦始皇帝陵

秦始皇帝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中规模最大、埋藏物最丰富的一座大型陵园。其建造时间之长、用工数量之多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少有的。

1.秦始皇陵园的布局

秦始皇帝陵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它继承了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王陵制度的因素,如战国中晚期的河南辉县固围村魏王室墓地、河北邯郸赵王陵及平山县中山王陵园的长方形两重城垣制度都对秦始皇陵园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秦始皇陵园又在布局结构上有了一些重大发展,其内城垣中不太规整的空间分割就是对秦国传统陵园以自然或人工壕沟为茔域标志制度的一种变革;同时始于陵园的“陵侧出寝”对后世历代帝王陵园建制有着深远的影响。秦始皇陵园内设置陵寝建筑进行专门的祭祀活动,汉因而不改。唐代及至明清,帝王陵墓上一直建有寝殿。

经过近50年的考古实践证明,秦始皇陵园的遗迹基本分为地面建筑与地下建筑两个层面。地面建筑由封土、内外城垣、城门及附属设施、礼制性建筑如寝园、园吏寺舍、食官遗址等构成。我们从秦始皇帝陵园平面图上可以看出秦始皇陵的基本布局。图中这个近似方形的墓冢就是秦始皇陵,陵墓封土周围建有内外两重城墙,为南北纵长方形的回字状。秦始皇陵位于内城的南半区,体现了“西南为尊”的古代礼制。内城北半区的西部为一处大面积的整体建筑区,其中封土北侧、面积3575平方米的一部分由主殿、侧殿、回廊、门道几部分组成,结构考究,推测可能为寝园的正殿。其北侧有多组建筑,一组为6座自东向西排列,一组为4座东西向排列的建筑,有学者推测为便殿;陵西内外城之间的北部也分布着大面积的建筑遗址,有的遗址内出土刻有“丽山食官”的饮食器,判断可能为食官遗址。根据2010年的最新考古调查,得知内城北半部东西两区的中间是内城北门通往陵墓封土的一条通道,改变了以往由一道南北向夹墙将内城北半部分隔为东、西两区的看法。内外城垣的四面都有城门,东、西内外城门之间有司马道相通,形成一条以封土为中心,向东西方延伸的主轴线;而南、北内外城门与陵墓封土又形成一条贯通南北的副轴线,这样就遵照了古代帝王陵园建制中均衡对称的布局规律,也与古代城邑建制相同。整个陵园的方向似为坐西朝东,继承了秦先公先王墓葬制度的传统。当然,也不排除少数学者认为坐南朝北的观点。他们认为秦陵是依照这里南高北低的自然地理形势,向南紧靠骊山,向北俯瞰渭河,陵园正门朝向北方,视野非常开阔。究竟陵园的正门是东向还是北向,我们相信随着秦陵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资料一定会为专家们的研究提供更加充分有力的证据。

秦始皇陵园布局示意图

秦始皇帝陵以封土堆为核心,内外两重城垣呈南北向长方形回字状,东西南北有城门、司马道通向陵墓,形成东西一条主轴线和南北一条副轴线,陵园正门似向东开。

秦始皇陵园内外的地下建筑布局主要有封土下的地宫、陪葬坑、陪葬墓以及地下阻排水系统等。迄今为止,陵区内发现的地下陪葬坑已有180多座,它们分布在陵园的外城以外、内外城之间、内城以内三个相对区域。

陵园外城以外共发现107座。外城以西600米外的砖房村有1处似为车马坑;以北有鱼池动物陪葬坑和0007陪葬坑;以东有上焦村马厩坑101座和兵马俑坑3座。

内外城之间共发现60余座陪葬坑,其中西侧有51座,如曲尺形马厩坑、珍禽异兽坑(31座)、双门道陪葬坑、小型陪葬坑(16座)等;西南侧新发现0004、0005陪葬坑等;东南侧发现10多座,有9801、9901及9902等陪葬坑。另外在9902陪葬坑北面司马道北侧还发现一些小型陪葬坑,内涵尚不清楚。

内城以内的陪葬坑一般都紧靠封土,对其数量和结构还有许多不清之处,根据钻探材料显示,封土的北侧有8座。有的坑通向了地宫边缘,坑底发现了类似于铜车马上的伞弓、策辍、鞍具等构建;另外在封土的北侧和东侧还新发现了一组由众多小型陪葬坑联合组成的大型组合式陪葬坑,内含0101、0201、0202、0205陪葬坑。封土西侧有铜车马坑1座、长方形坑1座及0003陪葬坑,南侧自西向东有0006、0002、0001陪葬坑,封土东侧自南向北为0204、0203陪葬坑。

另外还有大量的陪葬墓也以三个层次分布在秦陵周围。一是内城以内、陵墓封土以北;二是东、西两侧的内外城垣之间;三是外城以外的东侧和西侧,共有7处。陵墓封土西北角有1处甲字形墓,内城东北小区发现100多座小型墓葬;陵东内外城之间发现3座、陵西内外城之间发现61座中小型墓;外城以东上焦村发现17座墓葬,秦兵马俑三号坑以西有1座甲字形墓;外城以西砖房村发现数十座大中小型墓葬,甚至有中字形贵族墓葬,还有5座甲字形墓等。这些陪葬坑、陪葬墓只是陵区内目前为止所发现的,在今后的考古调查中可能还会有重要发现。可以看出,秦始皇陵园的整体布局基本体现了古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和“若都邑”的设计理念,是秦始皇帝至高无上权力的再现,表现了秦始皇帝生前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幽深的地宫就象征着皇宫;内外两城象征着京城的宫城和外廓城;兵马俑可能就是守卫京城安全的宿卫军;铜车马象征着皇帝的出行车马;还有为皇帝饲养骏马的厩苑;游猎用的苑囿;以及供皇帝娱乐的百戏水禽、兵备武库和动物牺牲等。加上地宫内的奇器珍品,构成一幅封建帝王理想的宫城图,是秦始皇帝生前京城咸阳宫的缩影。

总之,秦始皇陵园是一座规模宏大、埋藏非常丰富的大型帝王陵园;它的陪葬坑的规模、数量、表现形式都大大超越了前代。这是秦始皇陵园陵寝制度的一大创新。湖北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还没有发现独立的陪葬坑,河北战国中晚期的中山国王墓发现两座车马陪葬坑,1座杂殉坑,1座船葬坑,开始形成与墓室相对独立的格局。而秦始皇陵园,除了地宫内的陪葬品,地宫之外已探明20多座,根据已掌握的线索,地宫外肯定还有陪葬坑发现。不仅如此,内外城垣之间、外城以外都发现了数量众多、规模宏大的陪葬坑。像这么大规模范围的陪葬坑分布现象史无前例。地宫周围面积较大的陪葬坑内,均是由铺地木、侧板、棚木构成,结构完全是椁的构造方式。因而可以说,汉代以后陵寝制度中的外藏椁系统很可能就起源于此。所以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园发展史上,秦始皇陵承上启下,对后世帝陵的建制有着深远影响。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1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们相信,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进行,秦陵区域将会有更多的遗址、遗物被发现,也将会有更加精美的文物呈现在广大观众的面前。现在请各位随我一起去参观秦始皇帝陵。

2.秦始皇帝陵

进入陵区,大家看到了这个偌大的石碑竖立在我们面前,上面醒目地刻着“秦始皇帝陵”五个大字,以及右上角“世界遗产”的标志。标志内方外圆,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表明世界遗产是由文化遗产(里层的方形)和自然遗产(外层的圆形)共同组成。而秦始皇陵是属于人类创造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表示的是经过人类精心雕琢而成。截至2011年6月底,全世界共有910多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其中中国有41处,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名列世界第三。秦始皇帝陵(含兵马俑)是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它是我国首批世界遗产地之一。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丽山园

现在大家拾级而上所看到右侧的这个碑,是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碑,旁边的一个是1962年3月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立的“秦始皇帝陵”碑。大家左侧的这个碑是秦始皇陵被列为国务院总编号第164号、古墓葬第3号的碑,它是陕西省人民委员会于1962年12月9日立的。墓前的这个大广场是一个活动舞台。为了配合古朴庄重的秦始皇陵园的文化氛围,秦陵博物院特别聘请了《大秦帝国》的作者孙皓晖,专门策划导演了一场反映秦代文明的历史歌舞剧,已于2010年10月1日秦陵遗址公园开放之际正式演出。专业演员参与,演技精湛,内容高雅。在旅游旺季,每天上下午共表演四场至五场,使远道而来的观众在旅途劳顿时可一享眼福,带来身心上的愉悦。我们站在广场中央,仰望眼前这个高大如山的陵墓,它就是秦始皇帝陵,原名叫做“丽山”。丽山一名,周代就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就发生在骊山之上的烽火台。秦始皇陵叫丽山便是因山而名,它就在骊山北麓,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境内。

【选 址】 秦始皇帝为何将他的陵墓选在这里?首先,从地理环境看,古代的陵墓一般都选择在地势较高且环境优美的地方。骊山北麓正符合这个条件,它是骊山山前的洪积扇和带状黄土台,海拔高度在500米左右。陵南紧靠骊山,骊山山林葱郁,谷峰相间,好似盛开的莲花,秦始皇陵就像莲蕊。陵北面临渭河,渭河横贯关中平原,到始皇陵处逶迤曲转,又似银蛇横卧。这里自古就是山水俱佳的风水宝地。所以郦道元在《水经·渭水注》中说:“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丽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而葬焉。”山南从古到今盛产蓝田玉,山北土层中含大量云母碎片,阳光照射遍地金光闪闪,古人误以为是金。另外,秦始皇把陵墓选在骊山北麓,也与秦的政治中心东移有关,秦自秦襄公立国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全国共经历550年,早期秦的政治中心在今甘肃天水一带,后逐渐向东迁移,秦先公先王的陵墓也形成了自西而东的四大陵园发展趋势。早期以西垂为发展中心的西垂陵园,其中有大堡子山秦公墓地,这是秦襄公之墓还是秦宪公或是秦德公之墓,学界尚存在争议。迁都雍城后形成了雍都陵园区,发掘的凤翔秦公一号大墓被学界认为可能是秦景公之墓。秦孝公迁都咸阳,秦王及族人的墓地也移到咸阳直至东边的骊山一带。咸阳有秦恵文王、秦悼武王陵,骊山则是秦后期的王陵区域,宣太后、昭襄王、悼太子、孝文王、庄襄王等就葬在这里。秦在这里设有芷阳邑。芷阳邑的位置,约在西安市临潼区韩峪乡的地窑及油王村附近。西安东郊灞河以东到骊山,都属芷阳所辖。近年在芷阳考古调查,发现了几座大型秦墓,有学者认为是宣太后、昭襄王和庄襄王的陵墓。人们所说的秦东陵就是这里。秦始皇便是顺着这条由西向东的秦王陵带为自己造陵,将自己陵墓选在了离东陵不远的骊山北麓。

【督建者】 秦始皇什么时候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谁都主持修建了这项浩大的工程?据《史记》记载,秦王政13岁继位不久,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到他50岁死时整个陵园工程还未竣工,直至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逼近时才草草收工。总体分析,秦始皇陵的营建可分为前后三个阶段:(www.xing528.com)

第一阶段,自即位为王到统一全国,为陵园初建时期,工程规模较小。

第二阶段,统一至公元前210年始皇死,为大规模修建时期。这时他已登上帝位,要维护皇帝威严,把死后亡灵世界装扮得和生前一样,如马克思所说:“生前认为最宝贵的物品,都与已死的占有者一起殉葬到坟墓中去,以便他在幽冥中继续使用。”所以这一时期,集中全国物力财力和人力,动用数十万人加大规模地修建陵园。

第三阶段,始皇死后至秦二世皇帝二年,为草草收尾时期。因陵园工程还未竣工,始皇就在出巡途中猝死,秦二世即位后继续营建,但“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世二年冬,陈涉派遣周章等将领向西打至戏,兵数十万。秦二世大惊,与群臣相谋曰:“奈何?”少府章邯说:“盗贼已至,人很多,今派近县兵卒已来不及,骊山徒多,请赦免他们,让拿上武器去抵挡。”于是,秦二世就大赦天下,以章邯为将,率领他们打败了周章军队,并杀了周章。由此可见,修建陵园的工徒因被秦二世调去打仗,使得工程被迫草草结束。

修建王陵乃国之大事。古代王陵的修建基本都由相邦主持。比如河北战国时期中山国王陵出土的铜版兆域图(即规划图)上的铭文就指明了相邦主持修陵的事实。《汉旧仪》记载说: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率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修陵,按照一定的规划蓝图进行施工,即所谓的“凿以章程”。到始皇三十七年即公元前210年,因为“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天状。”而奉皇命“其旁行三百丈乃止”。就是说,施工到一定程度,因为挖得很深已经凿之不可入,烧之也不燃,敲上去像是空的,李斯便奉秦始皇的旨意对规划蓝图做了修改,使“其旁行三百丈”。有学者认为旁行三百丈是把陵园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了,也有的认为是将地宫或是陵园向旁移动,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旁行在当时可能是向侧方横向移动。就是说在陵园内城垣以南半部的封土为尊位,以东方为正向的基础上向左,也就是向北拓展,便形成了目前的内城形状。从上述记载可知,李斯在任丞相期间主持了陵园的修建工程。但秦王政刚即位为王不久就开始修陵,当时年仅13岁,吕不韦为相邦,秦王称他为“仲父”,国家一切大权都由吕不韦实际操纵。所以刚刚开始修建的陵园工程,从位置的选择到陵园的整体规划,从调配人力物力到陵园施工,都应是吕不韦主持策划的。吕不韦之后,李斯之前,担任秦国丞相一职的还有隗状、王绾、冯去疾等。由此判断,这些人也应主持过陵园的修建工程。然而史书中对此却没有明确的记载。少府掌管修作宗庙、路寝、宫室、陵园木工之事。所以秦陵的后期修建与覆土工程是少府章邯具体负责的。

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如此耗费民力财力去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墓呢?又是根据什么思想理念来设计的?这有三方面的考虑:一是“事死如事生”丧葬礼制的影响;二是遵循国君的陵园“若都邑”的理念;三是体现皇权至上的思想。

古代的葬礼,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文化的进步而逐渐变得隆重起来的。文献记载,古人死后,埋到荒郊野外,不封不树,没有任何标志。到了春秋末期,孔子因为自己常年四处奔走,为使自己能找着父母的坟墓,就为他们筑起了四尺高的土丘,作为标记。从此以后,封土越筑越高,树木越种越多。帝王们则更加讲究,认为“事死如事生,礼也”,就是说,人死后灵魂不灭,到地下世界去继续生存,生前所拥有的一切,死后要照样模拟到地下世界,就像对待活人一样去侍奉死人,这才符合礼制。为显示他们的尊荣与权势,将陵园造得如同都城一样。秦始皇帝将这一礼制发展到了极致,使自己陵园的规模和格局,成为后代帝王建筑陵园的蓝本。同时,秦始皇生前好大喜功、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支配着他干了许多事情,修建高大宏伟的陵园就是其中之一。秦陵修建时间长达38年,动用人力最多时达到72万,成为世界一绝,它比著名的埃及王国第四王朝胡夫的金字塔修建时间还长,修陵人数也比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多出几倍,埋藏之多更是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可以相比的。难怪汉代刘向惊叹道“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

【封 土】 秦始皇陵园的中心就是高大的始皇陵封土堆,系夯筑而成。形状呈覆斗形,顶部略平,中腰部有两个缓坡状的台阶,形成三层阶梯。《汉书·楚元王传》里说:“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余。”秦时一尺约为今天的23厘米,五十丈合现在115米,就是说陵墓的原高为115米;秦汉时一里为1800尺(414米),陵墓封土周长“五里有余”,以五里来计算,为2070米。上世纪初,有日本学者测量,原封土底部近似方形,南北长约515米,东西宽约485米,周长2000米,与2070米仅差70米,而根据2011年秦陵考古队的最新实测资料得知原封土南北长约442米~469米,东西宽约474米,周长1832米~1886米,与文献记载稍有出入。当然,日本学者的测量数据其折算标准如何尚待进一步考证。经过两千多年风雨侵蚀,水土流失,加上农民平整土地的切削,始皇陵现存封土堆较原来已大大缩小。现在的封土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周长1390米。封土高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在陵西外城垣中部测量,秦陵封土现存高度为76米。如果在封土北边沿中部测量,陵墓高度是52.5米,再在陵园北边界中部吴西村处测量,陵高为106米,这个高度与记载中“五十余丈”的115米相差9米,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陵墓高度降低9米是有很大可能性的。加之这个测点位于陵园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和陵墓封土的中心点及陵园南门成一条南北向的直线,与陵南骊山的尖峰——望峰也南北对应,可以说是比较合理的测量点。望峰是古人修陵时以此为视点从北向南望准的。果真古人以此为测点测量的话,那么陵高“五十余丈”应是真实可信的。但是另有一种说法认为“五十余丈”很可能是陵墓封土原来的设计高度,只是在覆土工程还未完成时,秦末农民起义军就进攻到距陵墓6千米远的戏水,少府章邯奏请秦二世将陵园建设者武装起来迎战农民起义军,因此覆土最终没有完成。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五十丈”可能是“十五丈”的误写,因汉承秦制,汉代几座帝陵高度均在十五丈左右,所以,秦陵为十五丈的可能性较大。不管怎么说,我们看得见的秦陵高度,就从陵墓北侧平台处测量是52.5米。这个高度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秦始皇陵封土上原来是否种植有树木?《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修陵时“树草木以象山”;《汉书·贾山传》载始皇陵:“上成山林”;唐代许浑在《途经始皇墓》一诗中写道:“龙盘虎踞树层层”。由此人们认为,始皇陵封土上原来种植有树木,唐代时人们看到秦陵周围还是郁郁葱葱。实际上,原来这树木不是种在封土上,而是在封土周围,因为考古勘探在封土上根本没有发现古树根之类的遗迹,而封土周围却发现有。秦陵周围地区的人们流传一种说法,认为始皇陵上的土是从京城咸阳运来的,而且是经过炒熟的土,所以陵上寸草不生。现在人们看到封土上的松树及大片石榴树是1958年栽植的。

文献记载说春秋以前关中地区的墓葬没有封土,也不植树,大约于春秋战国之际开始建坟丘,并逐渐在墓地植树。《商君书·境内》记载:“上至大夫,其官级一等,其墓树级一树。”就是官爵每高一级,墓地种树就多一株,以此作为奖励军队英勇善战的手段。说明秦孝公时坟墓周围已流行植树,并以树的多少作为官爵高低的标志。后来随着厚葬风习的盛行,也为了显示国君的威严,坟墓封土越建越大,植树数量愈来愈多。秦始皇为了突出其至高无上的权势地位,把封土建造得像一座大山,陵园内广种松柏,树木成林,因此,《吕氏春秋·安死》记载说:“其高大若山,其树之若林。”

【地 宫】 高大的陵墓封土之下,便是神秘的地下宫殿。关于秦陵地宫的情况,《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明确的记载: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做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这段记载是说秦始皇的陵墓挖得很深,穿过了几层地下水,里面用铜液浇铸,并涂以丹漆,再放棺椁。地下宫殿中可能还设置有朝宫、离宫别馆或官署,并有大量的珍宝器皿、珍禽异兽,地宫内置有弩机暗器,以防止有人盗掘,墓室顶上绘有天文星宿的图像,底部模拟有山岳九州的地形及水银做成江河大海的模型,以机械动力使之流动,将鱼油做成灯烛,使其长久不息。对于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这段记载,人们历来都持半信半疑的态度,也有人以为是无稽之谈,但现代的考古发现,已部分证实了历史记载的可靠性。1981年和1982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对秦陵封土中水银进行测试,发现12000平方米的封土中有强烈的汞异常反应。含汞量平均值为205PPb,而其他地方土样,含汞量的平均值为30PPb,说明封土中汞的异常反应不是封土固有的,而是地宫中的汞挥发渗透其中所致。以此证实地宫内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是可信的。2002年,作为国家“863”计划项目之一,再次用遥感、物探地球物理综合探查技术手段从外部对秦陵做了探查,获取了重大进展。所谓遥感,就是利用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来感知地下、地面物体的方法,物探是利用声、光、电、磁、热、力、核磁等物理现象来观测地下物体的方法。探测结果显示,秦陵地宫内部空间呈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的一个长方形状,墓室位于地宫中央30米深处,东西约80米,南北约50米,高15米左右。始皇帝就埋在这里。墓室周围用高14米、厚8米的石质宫墙包围。墓室内未浸入水,也未曾遭到破坏。

同时,物探也进一步证实了地宫阻排水系统的科学合理设计及所具有的显著效果。秦陵地宫阻排水系统是2000年在陵墓封土周围勘探时发现的。该系统分为前后两段,前段为阻水设施,就是阻断水流进入地宫的设施,它位于陵墓封土之下墓室的东、南、西三侧,由一道“U”形人工地下沟渠组成(参见秦始皇陵园布局示意图)。东侧是从封土的东西中轴线偏北的地方起,向南直到封土东南角,而后西折到封土西南角,再向北拐至铜车马坑处与排水渠相通。如此一来,阻水设施将封土下也就是地宫以东、以南、以西区域与地宫完全隔断,使得不同深度的外围潜水不能进入地宫。阻水段全长778米,它在封土东、西、南三面的宽度和深度各不相同,其中封土南侧的东西向阻水渠长354米,上口宽84米,底宽9.4米,渠中心处深39.4米。水渠上层为21米厚的填土夯筑层,下层是17米厚、质地细密的青膏泥夯层。后段为排水设施,起始于陵墓封土西侧的东西轴线处,由平面呈“Z”形的明井暗渠组成,全长525米,其东端压于封土之下,由封土西侧向西穿过内城西门后,沿内城墙外侧向北,然后再折而向西,到外城城垣后向北延续。目前已探出明井8处、暗渠7处,明井与明井之间,有口大底小、顶部为拱形的地下暗渠相通,暗渠的底宽约为1米,渠内没有发现排水管道。地下水流就是通过这些明井暗渠被排出去的。

地下阻排水系统的走向是随陵园东南高西北低的自然地势而布设的,从排水渠走向、排水效果、阻水成效来看,当年的设计者和施工者对陵区地质状况是非常了解的,并具备了相当的测量技术。选用质地细密、隔水性强的青膏泥作为封堵材料,起到了明显的阻隔地下水的作用,有效解决了陵墓设计者担心陵墓建成后地下水进入地宫的后顾之忧。所以,有关考古专家推测,这项工程的排水和阻水作用是不是文献中所记载的“穿三泉”“下锢三泉”“锢水泉绝之”等疑惑多年的问题的答案呢?

这次探测是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技术成功应用于考古的范例,也是我国有史以来对秦始皇陵所进行的资金投入最多、技术水平最高的地下考古勘查工作。取得的成果是可喜的。

【发 现】 2002年,考古工作者根据秦始皇帝陵遗址公园的建设需要,在过去对秦始皇帝陵园进行多次较大勘探的基础上,又在东至戏水河,南界骊山北麓,北及渭河,西越临潼区的大面积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文物调查。调查范围直线距离东西长14千米,南北宽10千米,总面积140平方千米,涉及代王、新丰、秦陵、行者、骊山五个街道办事处和土桥乡。共发现了秦代遗址16处、陵园外的陪葬坑5处、与陵园建设相关的窑址11处、秦井4眼、秦时期墓葬16处,并确认了2处秦陵文物出土点。一是1958年和2002年分别在代王街办岩王村戏河大桥西南和鱼池发现的带铭文的青铜构件及铜镞,一是1958年在代王街办安沟村发现的“丽山园”铜锺。这些遗址、墓葬、陪葬坑都以秦始皇帝陵为中心,形成向心分布规律,因而确定它们都是伴随陵园建设而形成的。它们的分布不仅仅局限在陵园内2.13平方千米的核心区域,而在骊山北麓广大60平方千米的整个秦始皇帝陵区,也分布着与陵园密切相关的大量文化遗存。目前,陵区内已发现的各类陪葬坑有180多座,各种墓葬数百座,还有陵寝建筑以及大量的陵园附属建筑遗址,出土文物达5万余件。整个陵园像一座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世界遗产公约委员会高度评价:“秦始皇帝陵是世界最大的考古学储备之一”。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陵区主要建筑遗址及陪葬分布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