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特殊的佛教造像
佛教艺术中,有几种特殊的造像:既有姿态特殊的“卧佛”,形象特殊的“双头佛”,组合特殊的“双佛”,还有制作工艺特殊的“夹纻像”和“擦擦”,以及来历特殊的“旃檀佛”,位置特殊的“摩崖造像”。
卧佛
佛像的姿态有坐有立,分别叫做“坐佛”、“立佛”。坐佛一般有三种姿态:第一种叫“结跏趺坐”(又叫“金刚跏趺坐”),左足放在右大腿上,右足放在左大腿上,足心向上,即前面提到过的“莲花坐式”;第二种叫“半结跏坐”,左足放在右大腿下,右足放在左大腿下;第三种叫“善跏趺坐”(又叫“倚坐”),两足下垂。立佛一般是游化乞食的形象。
麦积山石窟第36窟中的坐佛,呈“结跏趺坐”姿态。
除了“坐佛”和“立佛”,还有一种姿态特殊的“卧佛”——释迦牟尼入涅槃时的形象。
四川省大足石刻中的一尊坐佛,呈“半结跏趺坐”姿态。
公元前485年,释迦牟尼已经是80岁的高龄了。这在气候炎热、生活条件恶劣的古代印度,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奇迹。一天,当他与12名弟子从摩揭陀国前往拘萨罗国的途中,感到身体不适。在末罗国都城拘尸那迦郊外的跋提河畔,弟子们在两棵娑罗树上系了一张绳床,释迦牟尼躺了下来,向右侧身而卧,对弟子们做了最后一番嘱咐后,就溘然长逝了。佛经中的《佛遗教经》,就是释迦牟尼临终前的言教记录;佛教艺术中的“卧佛”,就是释迦牟尼临终时的形象。
山东省淄博市普照寺中的露天石坐佛,呈“善跏趺坐”姿态。
佛像的手,有不同的姿势,叫做“手印”。双手相迭放在小腹前,掌心向上,叫做“禅定印”,表示禅定;左手放在脚上,右手举起,屈指作环形,叫做“说法印”,表示说法;曲右臂,掌心向前,手指向上,叫做“施无畏印”,表示除众生苦;伸左臂,掌心向前,手指向下,叫做“与愿印”,表示满足众生愿望。因卧佛是释迦牟尼临终时的形象,与一般佛像不同,不结手印,而是右手曲臂托头,左手自然地平放在腿上。
宋代的一尊佛陀立像。
北京西山的卧佛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当时寺里供奉着一尊檀木雕造的卧佛。元代英宗皇帝即位以后,动用上万人大规模扩建了这所古寺,并铸造了一尊巨型铜卧佛。史载:为铸造这尊长达5米的大卧佛,冶铜54万斤,用钱1000万贯,役人7000名,工程极其浩大。现在,这尊全国最大的铜卧佛安卧在寺院的卧佛殿里,双目微合,神态慈和安详。身后是12名弟子的泥塑彩绘立像,垂眉低目,情诚意哀。卧佛寺原名“兜率寺”,随着朝代变迁而不断更名,自清代雍正年间开始,名为“十方普觉寺”,人们却一直俗称它为“卧佛寺”。
重庆市大足石刻中的卧佛。
除了北京卧佛寺里的铜制大卧佛,国内还有不少卧佛造像。其中,福州西禅寺里有一尊用整块翡翠雕成的卧佛,长4米,重10万斤,是全国最大的玉佛。北京法源寺里7米多长的木雕卧佛,上海玉佛寺里从缅甸迎来的玉质卧佛,也都是很名贵的造像。四川省安岳县的唐代石雕卧佛,长20.7米;甘肃省张掖县的西夏石雕卧佛,长34.5米;四川省潼马县马龙山上的石雕卧佛,长度竟达36米!
国外也有卧佛造像。其中,泰国哈雅奈寺的卧佛,全长35米,中空,游人可以爬进这尊卧佛的胸部。曼谷老皇城的涅槃寺中,有一尊长46米、高15米的卧佛,全身贴满了金箔,两只脚掌上用珍珠母镶嵌出108种图案。这尊全世界最大的卧佛,吸引着各个国家的游人。
北京西山卧佛寺中的琉璃牌坊,正面题额为“同参密藏”,背面题额为“具足精严”,是清代乾隆帝的“御笔”。
江苏省江都市开元寺中的这尊佛像,手结“施无畏印”。
双头佛
中唐时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穷人毕生心愿是在佛寺中画一幅佛像。拿着千辛万苦积攒的一枚小金币找到画师,画师被他的诚意感动,虽然这枚小金币连买颜料都不够,还是答应了穷人的请求。几天后,又有一个穷人拿着一枚小金币来找画师,画师也答应了。不久,他在一所新建的佛寺中画出一幅庄严逼真、栩栩如生的佛像。画师对前来观看的两个穷人说:“这是我大半生中画得最好的佛像!”两个穷人面面相觑:“我们有两个人啊,可是只有一幅佛像。谁是这幅佛像的供养人呢?”话音刚落,画面上出现了奇迹——佛像的光环闪烁起来,佛像变成了两尊。随后,两尊佛身合为一体,两头四臂,微笑地注视着跪拜在脚下的两个穷人。
由于这个传说,佛教艺术中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双头佛,号称“双头瑞像图”。
敦煌石窟第237窟壁画中的双头佛。
双佛
《妙法莲华经》,略称《法华经》,集大乘思想之大成,是一部重要的汉译佛经,是汉地佛教各宗派共同信奉的一部佛经。“妙法”,形容佛法的精妙;“莲华”即莲花,比喻佛法的清净。这部佛经的内容是:释迦牟尼成佛以后,呈现各种化身,为各种人说法。
曼谷涅槃寺中卧佛的双足。
《法华经·见宝塔品》中说:居住在东方极远之处“宝净净土”的多宝佛,为了听释迦牟尼说法而来到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为众人说法时,多宝佛乘坐宝塔出现了。见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教化众生,多宝佛赞叹而敬仰,“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请释迦牟尼佛入座。于是,释迦牟尼佛“入其塔中”,与多宝佛并列“结跏趺坐”。
佛像的组合形式,或三尊一组(大乘佛教的“三世佛”或“三身佛”),或五尊一组(密宗的“五方佛”)。或七尊一组(小乘佛教的“过去七佛”);根据《法华经·见宝塔品》塑造的“双佛”,是汉地佛教造像中仅有的二佛组合。
麦积山石窟中的“双佛”造像。
夹纻像
佛教史上,曾经有过一种盛大的佛事活动——用车载着佛像在街道巡行。这种活动叫做“行像”。
“行像”活动起源于古印度,据说是为了让景仰释迦牟尼的在家信徒都能看到佛像,聊慰思念之情。东晋法显的《佛国记》中说:摩揭陀国的巴连弗邑,每年都举行“行像”活动,20辆装载着佛像的车通过街道。后来,这种活动传入了西域。法显西行时,曾特地在于阗国(今天的新疆和田一带地方)停留,观看当地的“行像”活动。《佛国记》中记载:从四月一日到十四日,于阗的14所大佛寺,依次用车载着佛像进城。高大车子如同可以移动的宫殿,缓缓进入城里,国王和王后站在城门楼上迎接礼拜,从门楼上撒下无数花瓣,盛况空前。唐代的玄奘也在屈支国(今天的新疆库车)亲眼看见过那里的“行像”活动盛况。《大唐西域记》中描述:当地的“行像”活动在每年秋天举行,全国的僧人都聚集到大城的西门外,道路两旁的佛像高达九十余尺,上自君王、下至百姓,都停止其他一切事情,赶到西门外瞻仰佛像,聆听佛法。
敦煌石窟第98窟壁画中的于阗国王。
东晋、南北朝时,“行像”活动由西域传入汉土,并曾经有过很长时期的显赫发达。北魏散文家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中,记录了宣武帝元恪景明年间的一次“行像”活动:佛诞日的前一天,京师各寺院的佛像都集中到景明寺里;第二天是佛诞日,大队佛像开始巡行,依次进入宣阳门,聚集到皇宫前面,接受皇帝散花礼敬。这时,只见“金华映日,宝盖浮云;幡幢若林,香烟似雾;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名僧德众,负锡为群;信徒法侣,持花成薮;车骑填咽,繁衍相倾”——灿烂的阳光照耀着金色的花朵,车子一辆接一辆,华丽的车盖连成一片,好似飘浮的彩云;旗子密集,好像树林,香烟缭绕,如同云雾;佛曲齐奏,天地都被震动了;各种戏曲、杂技都来献艺,演出的场子一个挨一个;手持锡杖的名僧大德,三五成群,信徒们手里的鲜花汇成了一片花海;来来往往的车辆马匹互相交错,堵塞了道路。这样的盛况,从西域来的沙门见了,也“叹为佛国”(惊叹这里是佛国)!
唐宋时代,中国仍盛行“行像”活动,并且由京城一带传到了边远地区。东传日本后,流传至今。
既然要用车载着佛像出来巡行,而且所载的佛像越高大越好,僧人们势必就会感到铜、铁铸造的佛像太重了,即使是泥塑木雕的佛像分量也不轻。为了适应“行像”活动的需要,“夹纻像”应运而生了。《法华经》中记载了古印度造像的情况:“或以七宝成,(黄铜)石赤白铜,白(铅锡合金)及铅锡,铁木及与泥,或以胶漆布,严饰作佛像。”其中,“胶漆布”制作的佛像,就是“夹纻像”。
“夹纻像”又叫“脱空像”、“干漆像”、“漆沙像”等——先用泥在木架上塑成胎,晾干以后用漆把“纻”(麻布)一层一层地贴在上面,干了以后再把泥胎和木架从底部掏掉。这种造像轻便而坚固,便于在“行像”活动中抬着游行,所以也叫做“行像”。晋代高僧法显的《佛国记》中,记录了他在西域于阗国见过的夹纻像。到了唐代,僧人法云造了一尊一丈六尺高的夹纻像,柔和、逼真,备受称赞,这种造像由此很快流行开来。
日本奈良市今日的“行像”盛况。
元代以后,中国南方的“行像”活动开始减少;到了明清时代,北方也很少有“行像”活动了。然而,“夹纻像”并没有因此消失。保存至今的五台山碧山寺的“十八罗汉”,就是用这种工艺制成的,人称“漆沙罗汉”。武汉归元寺中的五百罗汉,也是“夹纻像”。1954年,武汉发大水,归元寺被洪水淹没,五百罗汉东倒西歪地泡在了水里。不料大水过后,500尊罗汉竟完好如初,无一损坏!
古代还有一种“金鍱像”,是用薄薄的铜片槌打而成的,分量当然不很重。东晋太和年间,吴地沙门竺道壶,造过1000尊“金鍱像”。这种佛像后来传入了西域,史籍中有关于龟兹国金鍱像的记录。不过,比起“夹纻像”,这种佛像不仅造价昂贵,而且制作麻烦,所以远不如“夹纻像”流行。
五台山碧山寺罗汉堂中的“漆沙罗汉”。(www.xing528.com)
“擦擦”
“擦擦”是藏语音译,意思是“脱模泥塑”,指用模具与泥土制成的各种小型佛教造像,大的有一尺高,小的不过一方寸,是藏传佛教(喇嘛教)艺术的一个种类,但也曾在汉地流行过。近年,西安出土了不少造型不同、题材丰富的“擦擦”,令人瞩目。而且汉地也有喇嘛教的寺院,诸如北京的雍和宫、黄寺,五台山的碧山寺、菩萨顶,都是著名的喇嘛寺,其中也存有这种小型佛像。
“擦擦”起源于古印度,是印度大乘佛教的一种造像形式,唐代时传入中国内地以及吐蕃。当时,赴印度求法的僧人将制作“擦擦”的模具带回国后,由于制作简便而流行开来,尤其在统治者不遗余力经营佛教事业的吐蕃,这种小型佛像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无量寿佛“擦擦”。
从制作原料看,有四种不同的“擦擦”:第一种是用混合青稞粒、麦粒等普通泥土制作的,这是最常见的“擦擦”;第二种是把活佛圆寂火化后的骨灰混合在泥土里制作的;第三种是将藏红花、珍珠、玛瑙等名贵药物混合在泥土里制成的;第四种是在班禅、达赖等极少数高级活佛圆寂后,将其法身的血水搀上盐、藏红花等,和上泥土制成的,这种“擦擦”最为珍贵。
陕西省西安市出土的“擦擦”。
从题材方面看,有佛像、菩萨像、护法神像、祖师像以及佛塔、莲花等各种不同的“擦擦”。
旃檀佛
“旃檀”,是梵文音译Chandana的音译“旃檀那”之略,即檀香,是一种香味浓郁的珍贵木材。
佛教传说:拘萨罗国的优填王,是释迦牟尼的信奉者。曾让工匠用旃檀木雕造了一尊释迦牟尼佛像。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死后转生到“三十三天”——梵文Trayastrirnsa的意译,音译“忉利天”,是“欲界”六重天之一。释迦牟尼佛为超度母亲,准备升入“三十三天”为她说法。优填王知道自己将有很长时间看不到释迦牟尼佛,肯定非常想念。于是,他向释迦牟尼佛请求:让工匠用旃檀木雕造一尊佛陀的等身像,见到这尊佛像,可以缓解思念之苦。释迦牟尼佛同意了。可是,由于佛身光芒四射,工匠们难以仔细观看。于是,释迦牟尼佛走到一条大河旁边,站在岸上,工匠们按照水里的倒影雕造出一尊佛像——右手结“施无畏印”,表示解除众生一切恐怖,左手结“与愿印”,表示满足众生一切愿望;身披的袈裟上面有水波纹的倒影。这就是“旃檀佛”,又叫做“照佛”或“优填王造像”。释迦牟尼佛预言:“我涅槃一千年以后,东土佛法兴盛,这尊佛像将传入汉地。”
观音菩萨“擦擦”。
这当然只是传说:释迦牟尼的在世时间是公元前565—公元前485年,而佛像是在公元1世纪上半叶以后的贵霜王朝时期才开始出现的,差着几百年呢!不过,佛教史上确实有过一尊传入了汉地的旃檀佛像。
护法神“擦擦”。
东晋十六国时代,西域名僧鸠摩罗什(梵文Kumarajiva的音译,略称“罗什”或“什”)来到汉土。他祖籍印度,母亲是龟兹国王女,后来出家为比丘尼。鸠摩罗什幼年随母出家后,博览大小乘经典、论典,熟知“中观学派”的典籍,对于大乘理论有极高的造诣,尤其精通“般若学”,声誉很高,名满西域。前秦的苻坚派吕光率兵攻打龟兹国,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得到鸠摩罗什。吕光打下龟兹国时,苻坚却已经败于淝水之战了,于是吕光在西域自立凉国,将鸠摩罗什留在凉国16年。后秦姚兴灭了凉国以后,立即以“国师”之礼将鸠摩罗什迎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鸠摩罗什译场共翻译出佛教经论35部294卷,系统地向汉地介绍了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理论。在鸠摩罗什以前,汉译佛经的文句多有不通之处,义理多有不明之处;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文句通顺,义理畅达,标志着中国译经事业的新水平。正是这位大翻译家,将一尊珍贵的旃檀佛像带到了长安。
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擦擦”。
几经流转,元世祖忽必烈将这尊旃檀佛像迎入当时规模最大的皇家寺院——大圣寿万安寺(即今天的北京白塔寺)。元亡后,这尊旃檀佛像先后安置在北京的庆寿寺、鹫峰寺、弘仁寺。1900年,弘仁寺在“庚子之乱”中毁于火灾,弥足珍贵的旃檀佛像也就此下落不明了。不过,清代乾隆皇帝的生母纽祜禄氏,曾出资让工匠仿照弘仁寺的旃檀佛像铸造过一尊铜像,大小、形象与原作完全相同,也称之为“旃檀佛”。现在,这尊铜制旃檀佛像供奉在北京雍和宫的照佛楼中。
摩崖造像
“摩崖造像”,指在山崖石壁上雕造的佛像。这种造像,不在石窟里面,而在露天的崖壁上面。
江苏省的孔望山摩崖造像,大约凿于东汉晚期,被认为是中国年代最早的摩崖造像。在9米多高的山崖上面,用平面浅浮雕的手法雕造了108个佛像,最大的高1.54米,最小的头像只有10厘米。这些造像,头上有肉髻,或右手作“施无畏印”,或双手置于胸前,结跏趺坐,背后有圆光,具备了佛像的基本特征。此外,还有用圆雕手法雕造的一头象、一只蟾蜍以及男女供养人与戴冠执戟的官员。
北京雍和宫照佛楼中的铜制旃檀佛像。
北朝后期,开始流行雕凿大型摩崖造像。《法苑珠林》中所记载的并州城童子寺的佛像,高170余尺;开化寺的佛像,高200尺。这两尊佛像都是北齐时代开凿的。河南省浚县的倚坐大佛,高20余米,也是北齐时代开凿的。甘肃省武山县的拉梢寺大佛,高60米,是北周时代开凿的。隋唐时代,继续流行雕凿大型摩崖造像。麦积山石窟高10余米的摩崖大佛,是隋代开凿的。敦煌石窟高33米的“北大像”,是唐代武周朝开凿的;高26米的“南大像”,是唐代玄宗朝开凿的。陕西省彬县高24米的庆寿寺大佛,甘肃省高28米的炳灵寺大佛,也是唐代开凿的。为保护这些巨大的佛像,唐人还建造了大型楼阁,将大像罩起来。
四川省乐山市凌云山的弥勒佛坐像,人称“乐山大佛”或“凌云大佛”,唐代开元元年(713)开凿,贞元十九年(803)完工,历时90年。这尊大像,从头顶到足底,高达58.7米,如果加上已经毁坏的莲花座,通高70米左右。仅佛头就有11.7米,脸宽7.8米,鼻长3.5米,眼长3.3米,耳长6.43米,肩宽28米,气势极其宏伟,是全世界最大的石雕佛像。笼罩这尊大像的楼阁,高达13层,当时名为“大像阁”,宋代改称“天宁阁”。明代,楼阁圮毁,只有大佛面临大江倚山而坐,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
孔望山摩崖造像。
盛唐以后,密宗僧人在川西与川中一带十分活跃,在这里留下了大批密宗题材的摩崖造像。四川省宝顶山的大足石刻中,有大批精美的摩崖造像;四川省的广元千佛崖,也是著名的摩崖造像群。
四川广元千佛崖的摩崖造像。
【注释】
(1)“布萨”是梵文Upavasatha的音译,意译“净住”、“善宿”、“长养”等,指集会说戒。
(2)这里所说为南传佛教的说法。北传佛教的说法与此不同:一个名叫大天的比丘,对于原始佛教修行的“阿罗汉”果位提出批评。他认为:“阿罗汉”并非完美无缺,而存在五种局限:一、仍有普通人的生理机能和情欲;二、仍有不知道的事情;三、对于四谛佛理的认识仍有不足,在判断是非时仍犹豫、疑惑;四、对自己修行的果位不能证知而需要他人指点;五、仍有痛苦。这五点,佛教史上叫做“五事”(或“大天五净”)。佛教僧团内部对于“五事”有不同看法,双方分别集会,形成了“上座部”与“大众部”。
(3)“波斯匿”,梵文的音译(又译作“钵罗犀那时多”),意译为“胜军”或“胜光”、“梵授”等,是古印度拘萨罗国的国王,释迦牟尼的支持者。
(4)见《大唐西域记》。
(5)见《陔余丛考》。
(6)见《释氏要览》。
(7)见巴黎藏《敦煌文献》第3197。
(8)见《北史·周高祖记》。
(9)见《隋书·李士谦传》。
(10)“四大高僧”之言分别见于《云栖法汇》、《紫柏老人集》、《憨山语录》、《灵峰益大师宗论》。
(11)“四众”,指出家修行的比丘、比丘尼与在家修行的优婆塞、优婆夷。
(12)见《宋史·仁宗纪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