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佛教宗派的形成与发展(下)
华严宗以崇奉《华严经》而得名。因该宗宣扬“法界缘起”论,亦称法界宗。又因为该宗的实际创始人法藏被武则天赐号“贤首”,所以也称做“贤首宗”。华严宗的先驱,一般上溯至陈隋间的杜顺,他被追认为初祖。二祖智俨著有《华严五十要问答》、《华严一乘十玄门》,对后世影响较大。三祖法藏为了迎合武则天的政治需要,曾住太原寺,成为武则天的家庙和尚。他参与新译《华严经》八十卷,在批评其他宗派的名义下吸取了天台宗、唯识宗的某些观点,自行判教,发挥和充实了《华严经》的思想,著有《华严经探玄记》、《华严经旨归》等,形成了比较完备而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据说有一天法藏在佛授记寺讲新译的《华严经》,当讲到《华藏世界品》时,讲堂的地面震动了。有人把这一情况报告给武则天。武则天立即嘉奖法藏,把地面震动说成是如来佛降迹显灵。以后对他更是倍加赏识。
华严宗的经典《华严经》
法藏还为武则天讲解华严宗教义。当女皇听到“六相圆融”、“十重玄门”时,感到迷惑不解。法藏反应极快,随手指着殿前的金狮子,作了形象而深入浅出的解说:“六相圆融”的理论是用总、别、同、异、成、坏三对范畴说明现象与现象之间错综复杂的缘起关系。拿金狮子来说,金狮子的整体是总相,因为它具足了各种成分,比如有眼、耳、鼻、舌、身;而眼、耳、鼻、舌、身则是别相,因为这些成分有所差别。从另一角度看,眼、耳、鼻、舌、身相依相待,合成一个总体——狮子,是同相;眼、耳、鼻、舌、身各自互生,各不相同,是异相。再从另一角度看,眼、耳、鼻、舌、身缘起而成为狮子,是成相;眼、耳、鼻、舌、身仍旧处在各自的地位,保持分离状态,是坏相。法藏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这六相两两相别相成,同时具足,互融无碍,因而叫做“六相圆融”。
“十玄”的理论是要阐明成佛的境界,它涉及到现象和本体的关系,现象和现象的关系以及现象和心的关系。法藏仍用金狮子作比喻来说明这些关系。比如金狮子的眼和耳等都是由金子造成的,所以狮子眼即狮子耳。也就是说,现象与现象之间虽有差别性,但更有同一性。又比如金狮子的每根毛都是金,所以一根毛中就有金狮子,甚至是无数的金狮子。这就是说,部分和整体的差别是次要的,它们之间的同一是更重要的。如此等等,最后归结为“事事无碍”(大千世界表面看千差万别,但实质却没有什么不同)、“理事无碍”(本体与现象相互容纳,互不妨碍)、“重重无尽”。众生一旦具有了十玄无尽缘起的悟解,那就达到了成佛的境界。
法藏用金狮子作比喻,生动地讲解了华严宗的基本教义,终于使武则天豁然开悟。法藏的弟子将这次精彩绝伦的讲学记录整理成书,称为《华严金狮子章》。此书集中而简要地概括了华严宗的基本观点,成为华严宗典籍中权威性的论著。
法藏的三传弟子澄观
法藏为了使听众理解“重重无尽”,还特地在一间很大的房间里设置了十面大镜子,八方和上下各一面。每面镜子相隔一丈多,面面相对,在镜子中间安置一尊佛像,并点燃一支火炬。这样一来,每面镜子不但照着佛像和火炬,而且还照着其他镜子中所反映的佛像和火炬,互影交光,光光相涉,层层叠叠,无穷无尽。
由于法藏的循循善诱,使华严宗在统治集团中具有很大的影响,通过他们的鼓吹,又使华严宗很快波及全国,成为当时十分显赫的佛教宗派。法藏还为唐中宗、唐睿宗授菩萨戒,成为皇帝的门师。法藏的三传弟子澄观又是唐德宗的门师,被称为教授和尚,曾任天下大僧录。唐宪宗时,授给澄观金印,要他主持全国佛教。从此华严宗更加不可一世,达到了最高峰。
在圆融无碍思想的支配下,华严宗随着历史的发展,理论上的调合色彩越来越浓。澄观的弟子宗密著有《禅源诸诠集》、《华严原人论》等书,不仅企图糅合佛教内部各宗派,注意吸收新形成的禅宗一派的见解,而且还积极调合佛教和儒、道二家的思想,强烈地表现出企图统一三教九流的倾向,这表明华严宗的形成和流传是适应了融和佛教内部各宗派和迎合教外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由于华严宗的发展主要是凭借的政治势力及其政治活动,所以为了融和各派,义疏也难免烦琐难通,致使华严宗在以后的发展中,虽然对宋明理学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影响,但作为佛教的一个宗派也难免走上被人遗弃的道路。宗密圆寂后四年,发生了会昌毁佛,华严宗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寺院被毁,经籍散失,从而转趋衰落。
大日如来佛像
密宗出自印度后期佛教中与显教(通过语言文字明显说出其教法者)相对而言的密教,约在东晋时传入中国。唐玄宗时,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来华进一步翻译传播,受到唐王朝的扶植和提倡,正式形成宗派,一度流行于汉族地区。
开元四年(716年),善无畏来到长安,受到唐玄宗的尊崇,住在兴福寺,翻译了《大日经》等密教胎藏部经典。开元八年(720年),金刚智与弟子不空来到长安,住在资圣寺,翻译了《金刚顶经》等密教金刚顶部的经典。
密宗认为世界万物、佛和众生都由地、水、火、风、空(空隙)、识(意识)所造。地、水、火、风、空为“色法”,属胎藏部,是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的显现,表现“理性”方面,即本来具有的觉悟,但隐藏在烦恼中而不显,故名“胎藏”。识为“心法”,属金刚界,与胎藏界不同,表现‘理德”方面,任何东西都不能破坏它,而它却能摧毁一切烦恼,故名“金刚”。金刚形容佛教真理的坚不可摧,胎藏形容佛教智慧的深藏不露。真理是平等一致的,智慧是千差万别的,这两个方面包含了宇宙中的一切,而且都具备于众生的心中,所以佛与众生也就没有根本差异。只要人们身结手印(特定的姿势)、口诵真言(念诵密咒)、意作观想(观想着佛),使行动、言论、思想“三业”清净,就可与佛相应,当即成佛。
密宗的仪轨极为复杂,对设坛、供养、诵咒、灌顶都有严格的规定,需经“阿梨”(导师)秘密传授。由于密宗具备浓厚的神秘色彩,当时的唐王朝统治者对此特别爱好,一时形成了王公贵族纷纷信奉密宗的风尚。由于密宗的理论与修行法门在很多方面与汉民族的伦理道德不相符合,因而在不空之后,密宗只经数传也就衰落下去了。
禅宗六祖慧能铜铸像(广州六榕寺)(www.xing528.com)
唐代的禅僧(敦煌壁画)
禅宗是中国佛教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宗派,因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行而得名。又因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众生本有的佛性为目的,故又名佛心宗。禅宗尊奉南北朝时来中国的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为初祖,发展到五祖弘忍时,他的弟子神秀和慧能分别创立北宗和南宗。北宗谨守师教,缺少新的创造,渐趋衰落。南宗所传习的不是自古以来所修习的如来禅,而是主张只要明心见性就可顿悟成佛的祖师禅。以后它逐渐取代北宗及其他宗派,中唐以后,在中国成为佛教的主流,一直流传至今。
慧能的《六祖坛经》是禅宗的代表作,也是中国人的佛教著作中唯一被称作“经”的一部。按照佛教传统,只有记叙佛陀言教的著作才能称之为“经”,他的弟子及后代佛教徒无论多么伟大,他们的著作只能称作“论”。
慧能不但认为人人都有成佛的本性,而且把佛性与人性完全统一起来,去除了成佛的神圣性,代之以生机勃勃的人性,把佛性看成是人的唯一本性,看成是人心的主宰。慧能的佛性论扩大了成佛对象,反映了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要求在成佛问题上机会均等的愿望,使禅宗有了广泛的社会现实基础,有利于禅宗的传播。
顿悟还是渐修是禅宗南宗与北宗的主要分歧点。北宗主渐修,认为必须通过长期修行才能逐步掌握佛法而觉悟成佛。南宗则主张顿悟,认为人人自心本有佛性,因而不需要长期修行,不需要施舍大量财物,不需要许多烦琐的宗教仪式,只要自己认识到自己本来具备的佛性,就可以顿悟成佛。
“顿悟成佛”是禅宗南宗区别于其他佛教宗派的基本学说,它一方面对于急需摆脱现实痛苦生活的穷苦百姓来说,能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满足,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另一方面,这种顿悟理论强调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可以在短暂瞬间使人性与佛性相契合,领悟我即佛、佛即我,佛我一体,从而获得经过长久思索而不得其解之后突然而至的解脱快感,这对于历代的文人士大夫来说,是完全符合他们的精神需要的。这就是历代的文人士大夫喜欢参禅的重要原因,而禅宗又通过历代的文人士大夫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唐以后,禅宗南宗迅速流行,在中国成为佛教的主流。在南宗僧人中,有不少杰出的禅师,他们分布在各地传法,使南宗的势力迅速蔓延开来。他们还把慧能的思想付诸实践,使禅法变得更加自由灵活和不拘一格。各地禅师的教学和实践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于是陆续出现了五个禅宗支派: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从此以后,这些禅宗僧人更为强调自尊、自信、自立,敢于否定佛祖崇拜,敢于离经叛道,在佛门中独具风采。他们互斗机锋、棒喝交加、指天笑月、潇洒风流。那种激烈峻拔、新鲜活泼的禅风,给佛教的生命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形成了一种云蒸霞蔚、波澜壮阔的局面。
净土宗是在南北朝以来在流行的净土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他们提倡念佛往生西方净土,所以称为净土宗。传说西方净土的七宝池中长满莲花,凡往生西方净土的人,先投生在莲花中,经过一定时候,莲花开放,该人便正式生活在净土中。因此,东晋时的慧远组织团体专修净土法门时,曾自命为“莲社”,后人也把净土宗称为莲宗。净土宗与其他宗派不同,没有明确的传法世系。该宗被推为祖师的,大都是因为此人对弘扬净土法门有贡献,而不是像其他宗派那样,前后祖师有一定的师承关系。
净土宗的创始人善导
净土宗实际创始人是唐代高僧善导,他著有《观无量寿经疏》、《往生礼赞偈》等,阐述立宗的理论根据,组成了完备的净土宗的宗仪和行仪,正式创立了净土宗。善导提倡念佛,到处宣扬净土法门,先后达三十余年之久,拥有众多信徒。他本人也是每天念佛,一直念到精疲力尽为止,即使是在严寒的冬天,也要念得身上出汗。净土宗的教义比较简单,没有什么深奥的哲学义理。他们认为修行者的念佛行业是内因,阿弥陀佛普度众生的愿力是外缘,内外相应,便可往生西方净土。善导把修行分作正行与杂行两种,正行是根据净土宗的经典确立的修行内容,包括诵读经典、观想阿弥陀佛的庄严、对阿弥陀佛礼拜致敬、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赞叹供养阿弥陀佛等五种,其中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是正修正业,最为重要,其他四种则是旁修助业;杂行是其他各种积德行善的修行。由于修行者本人信仰程度的不同,往生净土后见佛、成佛有快慢之分,待遇也各不相同,共分成上、中、下三辈九品。
由于净土宗的修行法门简便易行,特别适合文化程度较低的广大下层百姓,故中唐以后广泛流行,并与其他宗派相互渗透。会昌毁佛后,佛教其他宗派趋向衰落,唯有净土宗与禅宗流传至今。晚唐以来,很多僧人都提倡“禅净双修”,这已成为佛教在中国继续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
疏释佛经翻译词汇的《一切经音义》
唐代僧人的诗作
隋唐佛教宗派的创立,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佛教在中国进入鼎盛时期的重要标志。伴随着佛教宗派的出现,中国化的佛教思想体系相继成熟,佛教的文学艺术日趋繁荣,佛教的世俗活动和对外交流空前活跃。中国开始成为亚洲地区佛教的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