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年,刘裕废东晋恭帝,自立皇帝,建立了宋朝,从此中国形成了南北对立的局面,史称南北朝。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历经北魏(后分为东、西魏)、北齐、北周三朝。北周大定元年(581年),隋灭北周,又灭南朝陈与后梁,从而结束了这一南北分裂对峙的局面。
南北朝佛教在继承东晋佛教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寺院、僧尼的数量猛增,民间信奉佛教的人也越来越多。随着对佛教典籍的研究越加深入,又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学派。在统治阶级的扶持下,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僧官制度和以经营土地为主的寺院经济。从此,佛教逐渐在中国扎下根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无论在思想上或经济上,都为隋唐时期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南朝的佛教盛极一时,尤以齐、梁时期为甚。南朝的每个朝代都是汉族皇帝,每个汉族皇帝却崇拜“胡神”。宋武帝召请僧人在内殿设斋,还朝拜化城寺,度僧一千人。宋文帝最重佛教,他听从侍中何尚之等人的佛法有助教化之说,开始阅读佛经,对竺道生的“顿悟成佛”理论十分赞赏,常与慧观、慧严等僧人一道研习佛理,后来他自己也成了佛教信徒。宋孝武帝崇信僧人慧琳,有关政事都与他商议。慧琳因此成为势焰熏天的政治和尚,宾客盈门。很多人都来走慧琳的门路,为求得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对慧琳的馈赠和贿赂接连不断。慧琳成为当时最有权势的人,有“黑衣宰相”之称。
由于宋代的帝王都采取保护佛教的政策,因而南亚各国的僧人纷纷来到宋地,译经传法,表现得异常活跃。
南齐帝室也都崇佛,最突出的要数竟陵王萧子良。他笃信佛教,常常邀请高僧举行佛法演讲会,从事佛教教义的讲论。每次做佛事,萧子良亲自给僧人送饭送水,表示自己是佛门的奴仆。
制定僧制,是萧子良崇奉佛教的又一活动内容。在崇佛礼佛过程中,他对佛教中的僧尼制度和受戒规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而十分重视佛教戒律。萧子良接受了众多高僧高尼传授的有关佛教律典方面的知识,并进而亲自制定僧制,希望出家僧众都能严守戒律,同时对在家居士也示以受戒的法式。
萧子良崇佛与其他帝王最大的不同,就是以很大的精力投入抄录经文义理的重要部分,其目的就是想把当时流行的佛经要旨,简明扼要地介绍给人们,以进一步弘扬佛法。不过,萧子良在佛教史上影响最大的,当推他在永明八年(490年)编写的《净住子净行法门》一书。该书对中国佛教忏悔法门的创立和健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梁武帝是南朝帝王中崇佛最突出的。南朝佛教在他统治的四十八年间,发展到了顶峰。梁武帝一连写了四篇《断酒肉文》,严令佛教徒遵守,改变了汉代以来僧人吃三净肉(即没有看见、没有听闻、没有怀疑是杀生的肉)的习惯,由此形成了汉族的出家僧尼一律吃素的传统。梁武帝本人也坚持素食,以佛教戒律为准绳,故有“皇帝菩萨”之称。
梁武帝将佛教抬到国教的地位,大事营造寺院佛像。这些佛寺规模宏大,殿宇巍峨,雄伟壮观,为数众多。光是京城建康一地,佛寺就达五百余所。梁武帝多次在同泰寺举办规模盛大的斋会,并四次舍身入同泰寺充当寺奴,迫使大臣们不得不用重金将他赎回宫中。(www.xing528.com)
梁武帝还热衷于佛教教理的研究,著有《涅经》、《大品经》、《净名经》等经文的义疏及问答百卷。他把南朝宋以来的涅佛性说与轮回报应说结合起来,提出了“神不灭”的主张,在南朝佛教信徒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梁武帝
陈代的帝王由于政治上的需要,也大都步梁武帝的后尘而崇信佛教。他们或舍身佛寺,由群臣出重金赎回,或讲经办法会,有的还大写忏文,企图通过带头信佛来扩大佛教的影响,达到巩固王权的目的。由于陈代政权在位时间较短,又经乱世,佛教寺院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故佛教不如梁代兴盛。但陈代帝王对佛教的支持直接影响了隋唐佛教。太建元年(569年),智被陈宣帝迎请住进了瓦官寺。智在该寺讲经说法,标立宗义,为创立天台宗打下了思想理论基础。
南朝有一大批擅长儒学、玄学的文人士大夫与僧人来往密切,一道探讨佛法,促进了佛学的中国化进程。如刘宋时著名诗人谢灵运,曾与慧严、慧观修订北本《大般涅经》,又著有《辨宗论》,阐述竺道生的“顿悟成佛”之义。
佛教造像在南朝很盛行。宋武帝造有无量寿佛金像,宋明帝造有高一丈四尺金佛像。此外,高一丈六尺、一丈八尺铜佛像的制作甚多,小金佛像也铸造了不少,塑像、旃檀像更为普通,而以戴所造最为精妙。齐武帝时,石匠雷卑造瑞石释迦像,镌琢精巧。
佛画在南朝也很流行,其中以张僧繇所绘佛画最为著名,梁武帝所建寺院寺塔,大都叫他作画。当时由于郝骞等人的西行和迦佛陀等人的东来,把印度阴影法的新壁画介绍到中土。张僧繇所画建康一乘寺的匾额,就是运用这种手法的新佛画。
北本《大般涅经》
南朝历代寺院、僧尼之数甚多,造成佛教势力大为扩张,从而与世俗帝王的政治、经济利益及传统文化习俗等发生了矛盾冲突,于是开始出现了裁减僧尼、限制建寺造像和排佛的言论。不过总的看来,由于南朝帝王大都崇信佛教,而皇权的力量对佛教的发展也还能加以控制,因而南朝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毁佛事件,裁减僧尼的诏令往往没有得到真正的实行,各种排佛言论也没有能够阻止佛教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南方经济比较发达,文化较为先进,社会发展的情况与北方不同,因而南朝对佛教偏重于理论的思考和研究。这表明尽管南朝佛教已经摆脱了对玄学的依附,逐渐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但仍旧受魏晋以来清谈之风的影响。
北朝时代的佛教造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