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在建兴四年(316年)灭亡。第二年,琅邪王司马睿在南渡的官僚、士族地主集团和江南豪族势力的支持下,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晋王,次年称帝,标志着东晋王朝的开始。
在此前后的北方广大地区,内迁的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少数民族统治集团,以及西晋的残余势力,经过长期的混战,相继成立了许多割据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各国都提倡佛教,而在后赵、前秦、后秦、北凉等大国,由于受到国王的信仰和支持,佛教最为盛行。这一时期,佛教对于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于统一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后赵是羯族石勒建立的政权。石勒在历史上以残忍滥杀而著称,他死后,其侄石虎夺得帝位,更是严刑酷法,滥杀无辜。正是在这种充满战乱、杀戮的背景下,宣扬善恶报应、生死轮回和慈悲戒杀的佛教,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欢迎。西域高僧佛图澄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了洛阳,发誓要拯救一方苦难。
佛图澄先是结识了石勒的将领郭黑略,暗中为其出谋划策,使郭黑略屡建功勋。石勒本知郭黑略为人平庸,却屡建奇功,觉得有些奇怪。一问,方知为其出谋划策的是位高僧,于是就拜佛图澄为师。石勒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首领,正需要“胡神”做精神支柱,佛图澄因此而大受恩宠。
佛图澄深知石勒乃一介武夫,听不进高深的佛教理论,只能用一些神奇变幻的法术,使他对佛教深信不疑。一天,石勒问:“佛法有何灵验?”佛图澄回答说:“佛法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他拿了一只碗盛水,烧香念咒。不久,碗中出现了一朵光彩夺目的青莲花,石勒对此佩服得五体投地。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障眼法而已。
石虎继位后,对佛图澄更是异常敬重,事无巨细,无不请佛图澄代为筹划,预卜吉凶。由于佛图澄把巫术、参与政事与佛教教义融为一体,使得石虎正式下令把佛教纳入国家保护之下,明令汉人可以出家,这在中国佛教史上都是先例。佛教在中央政权的支持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在后赵短短的数十年间,汉人和少数民族大都信奉佛教,出家为僧的人也在迅速增加。在朝廷和各州郡的资助下,佛图澄与弟子们一共建立寺院八百九十三所,是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的最高记录。佛图澄还培养了不少有才干有学问的门徒,其中如道安、法雅、法和、法汰、僧朗等人,对以后中国佛教的流传和发展都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
西域高僧佛图澄(明赵用贤绘)
道安俗姓卫,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人。道安的祖先是大儒世家,他七岁就能读儒家经典,过目成诵。十二岁出家,后拜佛图澄为师,研究禅观之学,同时也研究般若学。佛图澄讲经之后,道安都能复述一遍,还能解答疑难。当时的人都说:“漆道人,惊四邻。”隋唐以前,和尚被称为“道人”,道安皮肤黑,因而有了个“漆道人”的绰号。
石虎死后,民族纷争复起,中原大乱,田地荒芜,瘟疫四起。道安率领数百名弟子辗转避难,最后来到了襄阳(今湖北襄樊)。十五年后,前秦苻丕攻陷襄阳,俘获了道安,将他送到长安。前秦国主苻坚十分敬重道安,把他看作是“神器”,奉为上宾,请他辅助治国。道安被安置在长安五重寺,有僧徒数千人,成为前秦的佛教领袖,同时又是苻坚的高级政治顾问。苻坚打算南下攻打东晋,受到道安的劝阻。道安经常劝苻坚实行仁政,以仁义感化新征服的百姓。
石虎与佛图澄(敦煌壁画)
当时的佛教戒律很不完备,僧人猛然增加,僧团内部出现了不少问题。道安为此制定了“僧尼轨范”,内容包括讲经说法的仪式和方法,有关日常修行、饮食住宿的规定,还有每半月举行一次的说戒忏悔仪式等。道安制定的清规戒律,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人称道安制定僧尼轨范一事是凿空开荒,是中国僧团有僧制之始。道安还主张佛教僧人不用俗姓,以“释”为姓,起到了增强僧人宗教意识、巩固僧团统一的作用。
道安作为当时佛教界的领袖,在长安主持翻译佛教经典,并得到了朝廷的保护和资助。他同时还组织人手对流传的各种手写佛经进行整理编目,并总结了几百年来译经的经验和教训。道安编的经录,后来被称作《综理众经目录》,对后世影响很大,奠定了中国佛教目录学的基础。
道安学识渊博,当时长安一带流传着一句谚语:“学不师安,义不中难。”意思是说做学问如果不以道安为师,学问就不可能精深,经不起人家的质疑问难。道安着力研究和宣扬大乘般若学说,各种著述达四十八种之多。为了便于中国人理解,道安使用了不少儒、道,尤其是玄学的语言、概念来阐释佛教教义,建立了“本无宗”的般若理论体系,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道安还确立了“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原则,使佛教主动承担了对社会实行“教化”的责任,增强了佛教的政治色彩。(www.xing528.com)
苻秦时代的写经
后秦是羌人姚苌建立的政权。姚苌原是苻坚手下的大将,后杀苻坚称帝,国号大秦,史称后秦。姚氏崇信佛教由来已久,早在西晋时期,秦陇(今陕西、甘肃)一带的氐、羌族就普遍信仰佛教,姚氏也不例外。尤其是姚兴即位后,对前来关中的中外高僧甚为礼敬,于是很多西域僧人陆续来到长安,从事译经事业。其中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在中国译经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使中国佛教从引进移植阶段进入到成长发展阶段。
鸠摩罗什来到长安后,被姚兴奉为国师,在逍遥园和西明阁讲经译经,共翻译七十四部经典。鸠摩罗什的译经,文辞优美,义理通畅,使中国的佛经翻译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由于鸠摩罗什对佛经理解的透彻,又通晓梵、汉语,并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和表达能力,态度又认真严谨。协助鸠摩罗什译经的弟子和助手,都是学识渊博才能出众的人。因而鸠摩罗什的译经,改变了以往朴质的风格,运用了达意的译法,既准确,又有文采,使中国的读者容易接受理解。鸠摩罗什对自己译文的忠实充满自信,他圆寂前发誓道:“如果我的译文不失梵文大意,死后焚身,舌头不烂。”据《晋书》记载:鸠摩罗什死后火化,身体化为灰烬,唯独舌头不烂。此事不一定真实,却足见后人也很称道鸠摩罗什译文的忠实。
鸠摩罗什译经的突出特点是译经与讲经同步进行。译经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讲经、讨论、释疑的过程。这就使译场变成了学府,译主变成了导师。译讲同施的方式实际上是印度佛教的传统在中国的延续。印度讲经法会盛行质疑辩难,法师借问答辩论,引导听众进一步了解经义。
鸠摩罗什舍利塔
鸠摩罗什翻译的佛典,很多都成为后来佛教学派和宗派所依据的经典,为佛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领域,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大小品《般若经》的重译和《大智度论》的新译,由于译文流畅,促成了般若学说在中国的流传,使之成为各学派和宗派建立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由于鸠摩罗什的影响,并随着僧尼数量的增多,后秦率先建立了僧尼管理机构,命僧略为僧主,僧迁为悦众,法款、慧斌共掌僧录,开后世僧官制度之先河。
鸠摩罗什的弟子僧肇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位真正的佛教哲学家。僧肇是长安人,少年时靠替人抄书才得以阅读各种经典。他先是喜欢道家学说,后来读了《维摩诘经》,觉得佛教教义最为高明,于是出家为僧,拜鸠摩罗什为师。他写了《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等文章,准确地阐述了大乘佛教的般若理论,纠正了当时人们对般若理论的误解。
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
大乘佛教的般若理论说明般若是佛教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智慧,空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本性,运用般若智慧就可以观照一切事物的空的本性,达到与佛教真理相一致的理想境界。当时由于受到玄学的影响,般若学的研究在佛门中特别兴盛,围绕着对般若性空的解释,僧人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说法,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派别,有“六家七宗”之说。道安认为空是万物的根本,而空就是无,这就是佛教的最高精神境界。由于他以“无”为“本”,故称“本无宗”。后来又从本无宗中分出“本无异派”,其代表人物是竺法深,他与道安的观点基本相同,但思辨水平却不如道安。支愍度创立的心无宗与本无宗正好相对立,着重从主观意识上强调“无”,至于客观外界事物究竟是“有”是“无”,并未加以明确阐述。支遁创立的即色宗并不直接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而是着重论证客观事物本性并不自有,所以虽有事物现象的存在,但这些现象只是一些假相,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因而是空。识含宗与心无宗正相反,力主空境不空心,认为万法皆因心识所生,如梦中所见;大梦一醒,神识既觉,识悟三界本空,即可成佛。幻化宗认为世间万物本来就是幻化所生,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缘会宗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并无实体,所以是空。
僧肇注释的《维摩诘经》
僧肇在《不真空论》里批评了以上各宗的说法,认为空并不是说事物虚无不存在,而是说事物是虚幻的、不真实的。事物由因缘凑合而成,没有真实的自身,所以说它是无;事物虽然不真实,但并不等于不存在,所以说它是假有。因此,空既不等于有也不等于无,而是非有非无。僧肇的般若理论不仅是佛教哲学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对玄学的深化和发展。僧肇深受庄子相对主义思想的影响,同时又用佛学的中观理论把玄学水平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历程表明:至僧肇时,魏晋时盛行的佛教般若理论完成了它自身的发展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