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经济发展现状-区域经济视域下的天津经济发展

天津经济发展现状-区域经济视域下的天津经济发展

时间:2024-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津市立足于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优化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发展,有助于天津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光荣使命,有助于天津完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成为排头兵、走在全国前列的历史重任。天津市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等尚处于探索过程中,方方面面都有提升和完善的空间。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足是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的不足,是通过发展能够得以弥补的不足。

天津经济发展现状-区域经济视域下的天津经济发展

第三节 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就

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确定为我国现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从天津市资源禀赋、科技水平、产业基础出发,以确定优势产业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口,完全符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天津市立足于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优化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发展,有助于天津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光荣使命,有助于天津完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成为排头兵、走在全国前列的历史重任。

十一五”以来,天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大项目建设为支撑,不断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高端、高质、高新产业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航空航天产业从无到有,迅猛发展,形成了以大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大推力火箭卫星和空间站为核心的“三机一箭一星一站”产业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位居世界前列的天河一号超算中心、亚洲最大的腾讯云计算中心集聚天津;新能源产业迅速崛起,其中风电装备生产能力占全国市场的30%以上,绿色能源产业自主研发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生物技术健康产业注重创新载体的建设,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中科院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建设正使天津成为汇聚全球生物医药的创新资源平台和研发转化产业化创新基地;高端装备制造业初步形成了轨道交通、汽车制造、海洋工程、造修船等重点产业,轿车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辆,成为全国重要轿车生产基地;电子信息产业聚集了一批以曙光计算机、中兴通讯等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IC设计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化基地等。

天津市委、市政府在《天津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要以优化结构为重点,打造高端产业高地,加快培育壮大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对我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优势地位日益凸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具体表现为:

1.在发展速度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品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逐年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大。

2.在发展态势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附加值不断提升,高端态势不断巩固,产业链不断延长,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

3.在发展水平上,高端、高质、高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内涵,集聚资源的能量和组织要素的能量不断释放,提高自身现有生产要素品质的能力不断增强,保证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高水平。

4.在投入规模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规模大,厚积而薄发。“十一五”期间,天津每年都有一大批产业规模大、层次高、技术先进的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项目投入,投入强度高,投入产出高,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5.在空间布局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滨海新区集中分布,集聚效应明显,为我市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梯度推移打好了基础。

6.在区际竞争关系上,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先发的位置,具有经济上和战略上的优势,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凸显。

7.在竞争优势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在我市的“八大优势产业”中得到一定的体现,说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我市产业结构的中心位置,能够集聚资源和要素,能够引领天津经济的发展方向。

二、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形成时期,不论是产业发展规模还是产业发展水平都有扩大和提高的潜力。天津市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等尚处于探索过程中,方方面面都有提升和完善的空间。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足是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的不足,是通过发展能够得以弥补的不足。(www.xing528.com)

(一)先导、特色和优势尚不突出,带动能力不强

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整体上发展势头很好,产业发展具有一定规模,产业发展也有一定水平,但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性不突出,在结合天津市自身的发展基础和条件、表现天津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方面尚不突出,优势地位尚不巩固,能够引领带动天津市产业发展的作用不强。主要原因是,在做大还是做强的选择中,难以割舍任何一个选项,于是在现有的资源和要素的条件下,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要素品质不高、高级要素数量不足、关键要素投入不充分,要素流动存在一些阻碍,某些关键资源相对匮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综合竞争优势尚未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释放的带动天津经济发展的能量尚不充分。

(二)发展路径尚不明确,战略引导和自主创新较弱

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于注重在市场主导下内生拉动和政府培育下外生推动的结合以及内源式发展和外源式发展的结合,不太注重结合的主次,发展路径尚不是十分明确。于是导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引导力量不足,虽然研发投入力度较大,但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缺乏核心技术。先有技术,后有产业;没有技术,就没有产业,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普遍规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核心技术的突破,路径不明确,难以产生有效的技术创新,难以形成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三)空间布局不够完善,科技资源和市场机制的有效配置不充分

我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上同时具备了科技资源和市场两大基础要素,要素相对比较完整。造成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不够完善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使得科技资源和市场机制未能充分有效地配置。天津市空间发展的总体战略确定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为天津城市空间发展的“双城”,但在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区位上,尚未形成依托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两大轴心,结果造成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的辐射强度不大,在短期内难以形成梯度推移,没有发挥均衡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市空间布局中的作用。

(四)园区建设的科学性不足,辐射、渗透、影响和引领方向的能力不大

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除了要求园区内的生产活动具有明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之外,还要求企业集聚且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但我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规划不够科学,项目不是因规划科学而进驻,更不是通过规划科学而集聚,因而造成园区作为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载体和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度融合载体的作用未能充体现,使得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不够开放,辐射力、渗透力、影响力和引领方向的能力不强。天津市要科学地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的建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否则我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会因企业数量少而造成产业链较短,产业的关联度较低,龙头企业难以起到对上下游和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影响产业间有机联动,产业规模与产业附加值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五)对人才的认识水平不高,激励机制有待创新

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我市对人才的认识水平不高的表现是:重引进人才轻培育人才,重海外人才轻本地人才,重领军型科技人才轻基础性科技人才,重科技型人才轻企业家人才。人才使用重在激励,我市目前对人才的激励机制有待创新,尚不能起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用。我市因人才结构不尽完善,已经造成核心技术支撑力度不够;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缺少自主品牌,竞争力不强;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业务,本市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对接速度慢;产业整体获利能力弱,特别是长期获得利润的能力不稳定。这不仅制约了天津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多元化,也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远发展。

(六)政府的能动性不能有效发挥,发展的“瓶颈”需要突破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具有引导、服务、保障、激励的能动性。目前政府在支持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能动性不能有效地发挥的关键是没有找准“切入点”,政府该管的管了,不该管的也管了。政府的资源也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资源去管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诸多事物,结果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瓶颈”仍然没有突破,制度障碍依然存在,区域创新体系仍需完善,资金短缺依旧掣肘。因此,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能动性有效发挥的关键是找准“切入点”,在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瓶颈上找准“切入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