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位优势
一、区位优势的理论渊源
区位优势源于“区位论”。经济活动在不同的场所获得不同的利润,于是区位就有了优劣之分。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区位论的基础性理论,对基础性区位理论的学习,目的在于掌握分析区位优势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的发展成果,准确地分析区位所具有的优势。
(一)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en,1783—1850)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孤立国》),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1.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法等国走上工业化道路后,农产品价格上涨,一些目光敏锐的德国农场主通过与英国的农产品贸易而获利,于是尽量多买土地,扩大生产规模,德国农业开始向大型化、商品化的企业型农业生产过渡。杜能农业区位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其目的是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2.“孤立国”的假定条件
杜能设想了一个“孤立国”,“孤立国”的假定条件是: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4)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他地区隔绝;
(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
(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此外,企业经营型农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农业,因此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需要指出的是,杜能的假设是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抽象。
孤立国的农业生产的利润V=P-(C+T),其中P为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为农产品的生产成本,T为运费。杜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为了利润最大化目标,农场生产的品种选择与经营方式的首要决定因素是距离,即生产地与市场的距离。农场种植什么作物获利最大,主要不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而与特定农场与中心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密切相关;农业经营规模,也与距离密切相关,增加投入必须使价格与边际成本之差能偿付追加的成本与运费。当生产成本一定时,离中心城市越近,追加的运费越低,边际产量需偿付的越少,生产规模扩大的可能性就越大。杜能的理论离不开对土地利用和地租的研究,他认为地租与距离是负相关的,随着可耕地与市场的距离的不断增大,可耕地的地租是不断下降的,这样便可形成一个个以城市为中心的同心圆环,在半径距离小的环上土地昂贵,宜种植运输成本大或单位面积产值高的作物,而在半径距离大的环上则种植土地密集型或运输成本小的作物。
3.农业生产方式的区位原理
第一,农业生产方式空间配置的基本原理,即区位原理是: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这就是著名的“杜能圈”。
第二,“杜能圈”结构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图3-1 杜能圈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为最近的城市农业地带,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如蔬菜、鲜奶。由于运输工具为马车,速度慢,且又缺乏冷藏技术,因此需要新鲜时消费的蔬菜、不便运输的果品(如草莓等),以及易腐产品(如鲜奶等)等就在距城市最近处生产,形成自由式农业圈。这一圈大小由城市人口规模所决定的消费量大小而决定。
第二圈——林业圈。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由于重量和体积均较大,从经济角度必须在城市近处(第二圈)种植。
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没有休闲地,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六区轮作:第一区为马铃薯,第二区为大麦,第三区为苜蓿,第四区为黑麦,第五区为豌豆,第六区为黑麦。其中耕地的50%种植谷物。
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为谷物(麦类)、牧草、休耕轮作地带。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七区轮作。同第三圈不同的是总有一区为休闲地。七区轮作为: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燕麦,第四、五、六区为牧草,而第七区为荒芜休闲地。全耕地的43%为谷物种植面积。
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此圈是距城市最远的谷作农业圈,也是最粗放的谷作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将农家近处的每一块地分为三区: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休闲。三区轮作,即为三圃式轮作制度。远离农家的地方则作为永久牧场。这一农业圈内全部耕地中仅有24%为谷物种植面积。
第六圈——畜牧业圈。此圈是杜能圈的最外圈,生产谷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牧草用于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等供应城市市场。据杜能计算,这一圈位于距城市51~80km处。
此圈之外,地租为零,则为无人利用的荒地。
4.影响地租的因素
一般地租收入公式如下:R=PQ-CQ-KtQ=(P-C-Kt)Q
其中:R——地租收入;
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C——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
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农产品的运费率。
5.杜能农业区位论的结论
杜能认为,决定农业经营空间形态的因子是地租,地租的高低与运费有关,运费与距离成正向关系,因此与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距离不同,运费就会不同,地租也不会相同。运费最低的区位就是地租最高的区位,故在农业经营方式上,并不是集约程度越高越好,离中心城市越近,集约化程度越高,离中心城市越远,经营越粗放;在农业布局上,并不是哪个地方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与距离有关的地租、运费倒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杜能农业区位论揭示了一个问题:不是任何区位都具有优势,一个区位是否具有优势要看区位所具有的优势因素。
(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868—1958),于1909年撰写了《工业区位论》,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
1.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19世纪末,德国完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第二次产业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发展及对利润的追求,使得产业迁徙和工业布局非常活跃,这些问题开始为学者们所重视。当看到规模庞大的产业迁徙和企业重新布局时,韦伯试图回答:什么原因使某个产业或企业从一个区位移至另一个区位呢?决定迁徙的一般经济规律是什么?这就是韦伯工业区位论的目的所在。
2.区位因子——韦伯工业区位论的重要概念
(1)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locational factors)
区位是人类经济活动占有的场所,不同的场所有着不同的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是区位所具有的属性。[2]人类选择活动场所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位条件。如果一个场所具有劳动力、资本、原料、能源、市场、运输等资源条件,说明该场所具有从事工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如果一个场所具有光、热、温度、土壤、劳动力、市场、交通等资源条件,说明该场所具有从事农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区位条件一般属于自然禀赋范畴,只是说明这个场所有什么以及这个场所具有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可能性。(www.xing528.com)
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被称为区位因子。韦伯将区位因子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3]。也就是说,区位因子是特定产品在此场所的生产费用比在彼场所生产的费用减少,或在此场所生产得到的利益比在彼场所生产得到的利益增加。区位因子说明这个场所具有从事某项活动的现实性。
(2)区位因子类型
区位因子类型繁多,特别是随着区位理论的发展,区位因子越来越细化。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区位因子主要有以下类型:一是经济因子和非经济因子。前者有价值标准,可用货币度量;后者无价值标准,不可以用货币度量,是“纯粹的个人因子”[4](purely personal factors)。在经济因子中,成本因子是区位理论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区位理论研究的传统思想。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都认为,农业和工业活动的场所主要取决于生产成本的大小,特别是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将成本归纳为运费的高低、劳动费用的多少和集聚与分散所带来的成本变化。二是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前者与所有工业有关,例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后者与特定工业有关,例如空气湿度等。三是集聚因子和分散因子,前者是指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后者是集聚的反作用力,可归结为伴随工业集聚而带来的地租的增长,它消除集聚所带来的成本降低。
3.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构建步骤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假定条件基础上的:
(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阶段: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即影响工业区位基本格局只有运费一个因素。运费指向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条件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最小的区位。
第二阶段: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此时,影响工业区位基本格局有运费和劳动费两个因素。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节约的劳动费大于增加的运费,也就是说,工业在低廉劳动费地点布局带来的劳动费用节约额比由最小运费地点的运费增加额大时,劳动费指向就占主导地位。劳动费指每单位质量产品的工资部分,不仅反映了工资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劳动能力的差距。如果单位质量产品的工资部分很大,那么工厂企业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费区位的可能性就大。
第三阶段: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此时,影响工业区位基本格局有运费、劳动费和集聚三个因素。集聚可以是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即规模经济所产生的集聚;也可以是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即通过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及共用基础设施所产生利益的集聚。当集聚的利益或集聚的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一般而言,发生集聚指向可能性大的区域是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韦伯用聚集经济来描述企业外部经济,并指出聚集能否产生效益,既取决于聚集的企业种类与结构,也取决于聚集的规模。工业在某个地方集中是集聚力和分散力相互作用直至均衡的结果。
4.韦伯工业区位论的结论
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韦伯从费用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经营者的区位决策,认为企业一般选择所有费用支出总额最小的空间进行布局,即费用最低的区位是企业选择的最佳区位。韦伯认为工业区位的形成主要与运费、劳动费和集聚(分散)因子有关。运费具有把工业企业吸引到最小运费地点的趋势,而劳动费可以使在运费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偏移,集聚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发生偏移。韦伯对区位费用的分析时至今日仍是区位理论研究的基石。韦伯工业区位论认为,区位因子决定区位优势。
二、区位论中的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
从区位论出发,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是影响区位优势的重要因素。
(一)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区位所具有的属性,一般属于自然禀赋范畴,是某个场所“有什么”。区位条件不仅说明某个场所具有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可能性,而且区位条件也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5]区位主体不同,即人类活动的内容就不同,所要求的区位条件也随之不同;同时,区位条件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即使是同一区位主体,对区位的要求也会随时间的变化、发展阶段的演进而改变,进而要求的区位条件也随之改变。就工业区位而言,由于工艺技术的不断更新,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生产中物耗水平和投入比例的急剧变化,原料、能源、运输等区位条件的地位相对下降,劳动力特别是高技能劳动力、市场、地区智力密集度等区位条件便成为重要因素,其地位也就相对提高。
(二)区位因子
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被称为区位因子、区位要素或区位力量。区位因子不仅说明这个场所“有什么”,而且还说明这个场所“能干什么”,强调这个场所具有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现实性,因为在此场所从事经济活动比在彼场所从事经济活动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将区位因子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6],也就是说,区位因子是特定产品在此场所生产费用比在彼场所生产费用的减少,或在此场所生产得到的利益比在彼场所生产得到的利益的增加。
在经济因子中,成本因子是区位理论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区位理论研究的传统思想。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因子在经济因子中愈发受到关注,因为从事生产活动更多地受到市场的直接制约。以廖什为代表的利润最大化区位理论认为,成本最节约的区位不一定是获得最大利润的区位,正确的区位是纯利润最大的区位,即影响区位的因子不仅包括成本因子,也包括市场因子,确切地讲是二者的差。[7]二战以后,经济因子已不能全面地反映区位选择的目标,重视非经济区位因子,特别是重视行为因素的新区位理论认为,区位的选择既不是成本最低,也不是利润最大,而是某种程度上的满足,[8]是综合优势最显著的区位。因此,理解和把握好区位因子,必须从动态、发展和全面的角度入手。
(三)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关系
第一,区位条件具有人类经济活动场所的属性,它只说明这个场所有什么;区位因子是区位主体可能获得的利益,说明在这个场所从事活动能够得到多少费用的节约。如一个场所具有劳动力、资本和市场等因素,这些内容属于区位条件,意味着该场所可能适合从事某项活动。如一个场所具有丰富的劳动力、充裕的资本和巨大的市场,这些内容属于区位因子,则意味着该场所不仅适合从事某项活动,而且比在其他场所从事活动能够获利。
第二,区位条件说明这个场所具有从事某项活动的可能性;区位因子说明这个场所具有从事某项活动的现实性。如一个场所具有劳动力、资本、原料、能源、市场、运输等因素,可能会从事工业活动,但不是必然会从事工业活动;如一个场所的劳动力廉价、资本低廉、原料供应充分、能源供应充足、市场巨大、运输方便等,这个场所一般会是从事工业活动的区位。
第三,区位条件是区位因子的基础,区位因子是区位条件的优势表现。如果一个场所连劳动力、资本和市场等因素都不具备,也就无从谈起丰富的劳动力、充裕的资本和巨大的市场等优势了。
第四,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的不同而导致生产条件的不同,区位因子是由于场所构成的要素不同而使生产者的生产费用或利益产生差异。
虽然区位论认为区位优势主要取决于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析区位优势,不能只考虑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区位优势是由区位优势因素综合构成的,是区位优势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区位优势因素
(一)区位优势因素的内容及其关系
区位是否具有优势,关键在于构成区位优势的因素。构成区位优势的因素主要包括区域、地理位置、设计、区位条件、区位因子等内容,它们在区位优势的构成中存在如下关系:
第一,构成区位优势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而且不存在顺序问题。如果割裂这些因素之间的必然联系,是不科学的,只是说明某一因素的优势,而不是区位优势。
第二,区位优势可以突出某一因素,但所突出的这一因素也必须是在考虑其他因素基础上的突出,即必须注重与其他因素保持相应的联系,否则也是不科学的,只能说明某一因素在区位中的作用,而不是区位优势。
第三,绝不能以某一因素的优势代替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是由区位优势因素综合构成的,虽然某一因素在区位优势中有比较突出的作用,但这只是构成区位优势的一个方面。如果以某一因素的优势来代表区位优势,只能说明该区位不存在其他优势因素,也就说明不存在区位优势。
(二)区位优势的特征
区位优势是由区位优势因素综合构成的一个概念,是区位优势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区位优势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空间的一个重要的外在条件。所谓区位优势就是人类经济活动占有场所的范围、位置、设计,以及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利的境况和趋势。[9]从这一概念出发,区位优势具有以下特征:
1.区位优势具有有利于经济活动自身发展的因素和条件
人类的经济活动是按照一定的目标选择活动空间的,必定要在某个特定的、能够获得利益的场所进行,因此必然要求该场所本身存在有利于经济活动的因素和条件。如果该场所存在有利于经济活动的因素和条件,能够满足人类经济活动的目的,那么该场所就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
2.区位优势是动态的
经济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区位优势只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才得以表现。没有经济的发展,也就没有区位优势的存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位优势不是固定僵化的,不存在永恒的区位优势。
3.区位优势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存在的
区位优势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存在的,不同的主体要求不同的区位优势。人类的经济活动具有多样性,其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工业活动、农业活动、商业活动、金融活动等。不同的经济活动内容或经济主体对活动场所的获利因素与获利趋势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绝不能脱离人类的具体经济活动而谈区位优势。
4.区位优势本身隐含着一种“能”,它需要借助一定条件下才能转化为“力”
虽然任何一项经济活动作用的发挥都需要有能量的支持,但是隐性的“能”自身不会自主地发挥作用,必须借助一定的条件形成“力”才可能发挥作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必须有包括区位优势在内的能量支持,但仅有能量的支持还远远不够,只有把这种能量转化成为力,形成“能力”,才能达到作用于经济发展本身的目的。也就是说以区位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并不是目的,充分利用和不断获得区位优势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