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国文学经典《百年孤独》:20世纪杰出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外国文学经典《百年孤独》:20世纪杰出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时间:2024-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48部百年孤独加布里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百年孤独》是20世纪下半叶给人印象最深的一部小说,而且是任何一个世纪这类杰出作品中的杰作。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他的代表杰作,也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旷世杰作KUANGSH JIEZUO经过18年的酝酿,马尔克斯终于在1967年发表了轰动世界文坛的杰作——《百年孤独》。它是《百年孤独》的空间实体,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栖息地。

外国文学经典《百年孤独》:20世纪杰出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第48部 百年孤独

加布里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哥伦比亚1928~ )

《百年孤独》是20世纪下半叶给人印象最深的一部小说,而且是任何一个世纪这类杰出作品中的杰作。

——美国文学评论家 约翰·马思

★1969年获意大利基安恰诺奖

★1969年获法国最佳外国作品奖

★1970年被美国文学评论家列为12部优秀作品之一

★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在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中,盛行于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是盛开于其中的一枝奇葩。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领军人物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为确立拉丁美洲文学在世界文坛的重要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并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他被誉为“继西班牙黄金时代的天才们之后,继巴布洛·聂鲁达之后最伟大的天才”。在1996年瑞士《周末》评选的“在世的伟大作家”中,他当之无愧名列榜首。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他的代表杰作,也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的倒叙手法,让人眼花缭乱,但读完全书,读者可以领悟,作者是要通过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使读者从中找寻到摆脱命运的正确途径。小说通过虚构的现实和真实的现实的交融、会合,构成了拉丁美洲社会生活的巨幅图画。作品问世后即引起了一场强烈的“文学地震”,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1982年,马尔克斯因在小说中“把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想象中的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大陆的生活和斗争”而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

旷世杰作

KUANGSH JIEZUO

经过18年的酝酿,马尔克斯终于在1967年发表了轰动世界文坛的杰作——《百年孤独》。这部著作将魔幻现实主义推上了世界文学的高峰,也将马尔克斯推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

小说讲述的是居住在马孔多镇的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坎坷命运,以及马孔多镇从兴建、发展到鼎盛再到最后消亡的百年历史。而马孔多镇就是哥伦比亚,甚至拉丁美洲的一个缩影。

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一代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和表妹乌苏拉的结合遭到了亲友们的反对,因为当初布恩迪亚的叔父娶了乌苏拉的姑母,结果生下了一个长着“猪尾巴”的儿子。乌苏拉婚后因对此恐惧而拒绝与何塞同床。这件事被村里的人知道了,布恩迪亚受到大家的嘲笑。一次,布恩迪亚斗鸡胜了邻居阿及拉尔,阿及拉尔不服,遂拿这件事来羞辱他。布恩迪亚一气之下竟杀死了阿及拉尔。此后,阿及拉尔的鬼魂经常出入布恩迪亚的家,布恩迪亚为了躲避祸患只好带着妻子和一些年轻人远走他乡。

华文精选

这个家庭的历史是一架周而复始无法停息的机器,是一个转动着的轮子,这只齿轮,要不是轴会逐渐不可避免地磨损的话,会永远旋转下去。

一个幸福的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独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这手稿上所写的事情过去不曾,将来也永远不会重复,因为命中注定要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决不会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

两年后,受梦的指引,布恩迪亚决定定居在一个小河边,并按梦境中的名字“马孔多”命名。此后,随着人口的增多,马孔多日益繁荣,而布恩迪亚家族也世代在此繁衍生息。多年之后,布恩迪亚突然发疯,人们把他绑在了一棵栗子树上,他居然又活了半个多世纪才死。而妻子乌苏拉身体健壮,活了100多岁,为他生了两男一女。大儿子何塞·阿卡迪奥生在他们来马孔多的旅途中,长大后和他们家的帮工、会算命的女人庇拉·特内拉发生了关系,并生下一个孩子,叫阿卡迪奥,而他则在内战时被政府军抓去枪毙了。二儿子奥雷连诺生在马孔多,他和政府派来的镇长的女儿雷梅苔丝结婚,而他在婚前也和特内拉发生过关系,他们生的儿子取名为奥雷良诺·何塞。一天晚上,雷梅苔丝突然暴死。布恩迪亚夫妇的女儿叫阿玛兰塔,他们还收养了一个孤女叫雷蓓卡。雷蓓卡后来嫁给了何塞·阿卡迪奥。第三代中除了庇拉·特内拉的两个儿子阿卡迪奥和奥雷良诺·何塞以外,还有奥雷良诺内战时期按照古老风俗和17个女人生的17个奥雷良诺第四代都是被政府军枪毙的阿卡迪奥的后代。女儿非常俏丽,名叫俏姑娘雷梅苔丝。两个孪生遗腹子叫何塞·阿卡迪奥第二和奥雷良诺第二,这两个兄弟都生活放荡,并都与一个叫佩特拉·科特的女人厮混。家族第五代都是奥雷良诺第二的孩子。两个女儿分别叫雷梅苔丝和阿玛兰塔·乌苏拉。而雷梅苔丝的儿子奥雷良诺·布恩迪亚爱上了姑姑阿玛兰塔·乌苏拉,他们结婚后生下了一个带有“猪尾巴”的孩子,这是这个家族的第七代,也是最后一代。阿玛兰塔·乌苏拉生下他之后,因为流血过多而死去,而这个孩子不久就变成了一张皮并被蚂蚁拖到洞穴里吃掉。

华文精选

(吉卜赛老人)他拽着两块铁锭挨家挨户地走着,并当众做了惊人的表演,大伙儿惊异地看着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因铁钉和螺钉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甚至连那些遗失很久的东西,居然也从人们寻找多遍的地方钻出来。“任何东西和有生命,”吉卜赛人声嘶力竭地喊着,“一切在于如何唤起它们的灵性。”

奥雷良诺·布恩迪亚喜欢研究吉卜赛人写他家家族历史的“羊皮书”,他发现上面所写的“这个家族的第一个人将被捆在树上,而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吃了”都得到了应验。他又从“羊皮书”中预见到自己永远不会离开这间房子了。这时,马孔多被一阵飓风卷走,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

《百年孤独》一直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之一,读者常常称赞瑞典文学院,因为是他们独具慧眼发现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这部伟大的著作,其中所蕴涵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都是无与伦比的。

经典导读

JINGDIAN DAODU

一个哲学命题

马孔多先是一个村子,后是一个小镇,再后来是一座城市。它是《百年孤独》的空间实体,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栖息地。它与卡夫卡笔下的那座山冈上的城堡一样,是作者设计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孔多”只是一个抽象的名词。

《百年孤独》把西班牙语的浪漫底蕴以及骨子里面那种超现实的感觉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我认为将西班牙文化发挥到极致的并非《堂吉诃德》,而是《百年孤独》。

——博尔赫斯

这部作品通过精心设计的怪诞情节、古老的神秘故事、不可告人的家族秘事以及独特的内在矛盾揭示出其意义,通过这种种直接的途径给人以快感。

——《纽约时报

《百年孤独》在拉丁美洲引起了一场文学地震。评论界及读者一致公认它为一部经典著作。

——秘鲁著名作家 略 萨

马孔多的历史便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马孔多是孤独的象征,布恩迪亚家族必然是孤独的。《百年孤独》无数次地使用了“孤独”以及与“孤独”同义的单词。“孤独”既是题材,也是主题。我们阅读《百年孤独》,也便是面对孤独的世界:老布恩迪亚无休止地熔铸金鱼,又熔化金鱼;雷蓓卡无休止地织就裹尸布,又拆散裹尸布;俏姑娘雷梅苔丝几乎整天泡在浴池里打发时间;人物的对话互不相关,各说各的;……孤独的氛围如同热带雨林中的迷雾始终笼罩着我们。(www.xing528.com)

“孤独”的主题并非是一个新鲜的主题。但马尔克斯对“孤独”的理解却是空前深刻并且是独到的。我认为,这里的孤独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也不完全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从根本上讲,它的主题是哲学性的。我们不妨将“百年孤独”看成是一个哲学命题。

《百年孤独》英文版封面

孤独是人类的一个基本生存状态。它是永恒的,《百年孤独》是通过循环和重复来揭示这一永恒的。布氏家族七代人的名字不断重复,自然是有意味的重复。这种象征性的设计,其目的在于证明,孤独像一只旋转的轮子,是循环不止的。“奥雷良诺们都离群索居,却头脑出众;而何塞·阿卡迪奥们则感情冲动而有闯荡精神,但都打上了悲剧的印记。”这悲剧便是与生俱来、不可摆脱的孤独。一代又一代,但却没有一个能走出布氏家族孤独的阴霾。似乎无法划入布氏家族的何塞·阿卡迪奥第二和奥雷良诺第二,最终显示出来的,也仍是布氏家族的传统眼神和气质。活了100多岁的老祖母乌苏拉亲眼目睹了这一百年的循环和重复,不禁叫了起来:“怎么世界好像老在打转转啊。”

中国有着无数的马尔克斯的崇敬者,他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影响了无数作家的写作。前些年,《百年孤独》的开篇竟成为许多中国作家竞相仿效的小说开头。

——著名作家 格 非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无可争议的大师,而且生前就已获此殊荣。《百年孤独》塑造了一个天马行空的作家的偶像,一个对想象力尽情挥霍的偶像,其实他在叙述里隐藏着小心翼翼的克制,这是这两者间激烈的对抗,造就了伟大的加西亚·马尔克斯。

——著名作家 余 华

《百年孤独》是一部异想天开的、丰富多彩的小说,离奇和现实主义融会贯通,书中人物像世界上任何伟大作品的主人公一样栩栩如生。

——拉美评论家和文学史家 阿尔贝托·桑切

在这里,时间不是如古典哲学所描绘的那样是一条绵绵不尽的直线,而是一个无头无尾的圆圈。“时间是不会过去的”,“时间的确是周而复始地循环着的。”(《百年孤独》)循环的本质是停滞。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马孔多,其表象虽千变万化,但在哲学意义上,却是一个凝然不动的世界。大大小小的循环,是世界运行的唯一方式,春夏秋冬、生生死死,在物理学上,时间是动态的,而在哲学上,却是静态的。

存在果真如此?马尔克斯的存在确实如此。

最后,这座幻景之城被飓风刮走,并从人们的记忆中完全消失,好几篇文章分析道:这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软弱的表现。瞧瞧,又显出中国式的思维来了。其实马尔克斯有什么好怕的呢?又有什么理由会使他变得软弱呢?团结起来战斗,打倒了美帝国主义,拉美——人类,就能从此摆脱孤独吗?

马孔多本就是无望的。 (曹文轩)

马尔克斯:拉丁美洲的凸透镜

人们以为在20世纪,因为现代派和后现代派文学理论的影响,我们不会再看到宏大叙事的作品了,但是1967年《百年孤独》的问世,改变了这个看法。《百年孤独》几乎写出了拉丁美洲的山川河流、动物植物和所有的人的命运和面孔,光是涉及的动物,就有400多种。同时,他虚构了一个家族的命运来代表一个大陆的命运,由此被评论家称为“魔幻现实主义”的东西也诞生了。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仅仅把他奶奶给他讲述的各种传说,和哥伦比亚的日常生活、民间故事及历史事件综合在一起,就有了这么一个“魔幻现实主义”,所以马尔克斯从来都认为,他写的是真正的现实主义小说。可惜的是,没有人相信他的说法,他们都认为真的有这么一个主义的存在。这样一部关于整个的大陆之书,完全改变了世界文学的版图,把世界文学创新的增长点,转移到了拉丁美洲这个经济并不发达、但是文化和社会问题特别繁杂的地区,这个可能只有摩西才能够完成的使命,被马尔克斯完成了。 (邱华栋)

《百年孤独》与魔幻现实主义

《百年孤独》这本巨著,总是与魔幻现实主义这个名词连在一起,它被人称为魔幻现实主义的顶峰之作,是魔幻现实主义艺术手法的第三个里程碑,标志着这一流派达到了鼎盛时期。

从小说中所表现的发生在马孔多的风风雨雨,读者会感觉到这个建在荒无人烟的沼泽边上,带着象征意义的小镇所折射出来的哥伦比亚社会、甚至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要以这么一个小镇的人群和生活反映这么丰富的内容,不是一般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够达到的。《百年孤独》具体采用了以下一些手法来表现马孔多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艺术夸张的手法。比如小说中写何塞·阿卡迪奥被枪打死,一股鲜血从他家的门下流出,流过台阶、街道,左拐右弯,一直流到乌苏拉的厨房里。当然没有血能流那么长,那样沿路线拐弯,仿佛被施了魔法。更奇怪的是他的身上找不到伤口和出血点,而他尸体上的刺鼻的火药味即使经过6个小时的浸泡也无法除去。这便是魔幻的现实。

神话传说的移植。比如美丽超俗的俏姑娘雷梅苔丝有一天被一个床单带上了天,消失在太空里。这使人想起《一千零一夜》中有关飞毯的神话故事。还有那场下了4年多的大雨也与《圣经·创世纪》中上帝为惩罚人类而降的那场大洪水颇为相似。

象征手法。最令人难忘的是有关那场全体村民失去记忆的描写。他们为了沟通和生活,用文学给所有物品都标上标签。这不免会令人感到失去记忆是多么可怕。

另外,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使用的叙事手法也颇为精彩。最能体现作者匠心的是小说开头以及小说中间重复出现的布恩迪亚上校面对行刑队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下午。这一句句重复使小说显得环环相扣,使读者建立起小说自己的时间结构,加深读者的印象。 (周 虹)

大师传奇

DASHI CHUANQI

加布里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他在作品中成功地实践了魔幻现实主义原则,被赞誉为“拉丁美洲人的骄傲”。

1928年3月6日,马尔克斯出生于圣马尔塔港附近的阿拉卡塔卡小镇。他的父亲是一位医生。他在8岁之前一直和担任上校的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母经常给他讲富有幻想的神奇故事,这些带有预言、迷信和历史因素的故事给幼小的马尔克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尔克斯后来曾说:“我要为我童年时代所经受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完美无缺的文学归宿。”也正是这些故事使他从小就受到文学的熏陶,7岁就通晓了全部《天方夜谭》。8岁之后马尔克斯到巴兰基雅和西帕吉拉读中学,在此期间,他阅读了很多世界名著。18岁时,他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法律系,但是他疯狂地喜爱上了文学。由于对法律没有兴趣,他选择了放弃学业,到《观察家》当了记者,并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

马尔克斯(1928~ )

1954年,马尔克斯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周末后的一天》获得了哥伦比亚全国文艺家协会奖。1955年,他发表了第一部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长篇小说《枯枝败叶》,引起文坛的关注。他曾以记者的身份先后到委内瑞拉、古巴和联合国工作,这使他有了接触社会的机会,为今后的小说创作提供了素材。1961年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和《倒霉的时辰》问世。次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格朗德大娘的葬礼》,这些作品都为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7年,马尔克斯出版了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标志着马尔克斯创作的黄金时期,获得了极高的赞誉,评论界称赞这部小说是“20世纪用西班牙文写作的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完全可以和西班牙古典文学名著《堂吉诃德》媲美”,因此获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之后,1975年,马尔克斯完成了另一部巨著《家长的没落》,再一次引起轰动,被美国《时代》周刊推荐为1976年世界十大优秀作品之一。1981年,他发表了中篇小说《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5年出版长篇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可以看出,他的创作趋向现实主义,而魔幻的成分在减少。1994年马尔克斯发表的中篇小说《爱情和其他的魔鬼》受到了文坛的一致好评。20世纪90年代初,马尔克斯的不少作品开始被搬上银幕,影响更加广泛。

延伸阅读

YANSHEN YUEDU

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著名先驱者之一,也是现代拉丁美洲作家中最早步入国际文坛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曾于196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总统先生》和《玉米人》是他的两部代表作。《总统先生》以危地马拉的卡夫雷拉和乌维科的军事独裁统治为背景,揭露和批判了法西斯式的暴君对国家的独裁与对人民血腥残酷的统治。

※ ※ ※ ※

《玉米人》是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以纯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写出的艺术精品。作者在作品中用古老的神话传说描写危地马拉土著印第安人的生活和斗争。通过当地保护玉米的玉米神之口,诅咒了凶狠贪婪的白人庄园统治者,歌颂了淳朴善良的劳动人民。阿斯图里亚斯的文学风格独树一帜,小说想象丰富,语言活泼,并有着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