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卡拉马佐夫兄弟-外国文学经典

卡拉马佐夫兄弟-外国文学经典

时间:2024-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30部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yevsky《卡拉马佐夫兄弟》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成就达到了新的高峰。旷世杰作KUANGSHI JIEZUO《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俄国国内外评论界大多认为它是作者一生总结性的作品。最后他冷酷地杀害了亲生父亲老卡拉马佐夫并嫁祸于人。这就是《卡拉马佐夫兄弟》这部小说构思的煞费苦心

卡拉马佐夫兄弟-外国文学经典

第30部 卡拉马佐夫兄弟

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yevsky(俄国1821~1881)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成就达到了新的高峰。作家按照自己称之为“接近虚幻的现实主义”的美学观点,“选取最奇特的现象”(畸形的父子、兄弟关系和弑父案)作为创作素材,把主人公放到“最奇特的外部的和心理的境界”,然后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惊人的准确性刻画人物的精神状态。小说取得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著名翻译家 刘开华

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最有影响的书之一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

★20世纪俄国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每当社会形态急剧变更的时代,总会有一些伟大的艺术家脱颖而出,比如但丁莎士比亚高尔基鲁迅等,都是出现在社会变革动荡时期的文坛精英。俄国19世纪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是如此,他是一位有着世界声誉的天才作家,也是一位思想错综复杂而艺术风格独具魅力的艺术家。他在作品中寄予了被欺凌被侮辱的小人物深沉的人道主义关怀,始终坚信人类拥有美好的未来。他以崭新的艺术表现手法为现实主义文学开拓了道路,成为现实主义文学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许多现代派作家把他“看成是自己的先驱和自己的支柱”。高尔基认为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两个最伟大的天才,他们以自己的天才的力量震撼了全世界,使整个欧洲惊愕地注视着俄罗斯,他们两个人都足以与莎士比亚、但丁、塞万提斯卢梭歌德这些伟大人物并列。

长篇巨著《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创作的总结,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在他创作中出现过的几乎所有的思想和艺术主题,在这里都有高度凝练的体现。他通过描写卡拉马佐夫一家的历史,真实地展现了俄国社会的生活图景,并继续探索着俄国和人类的命运。而小说中对人物精神世界和心理活动所做的分析对现代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旷世杰作

KUANGSHI JIEZUO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俄国国内外评论界大多认为它是作者一生总结性的作品。

卡拉马佐夫一家是“偶然组成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充满了矛盾和对立。老卡拉马佐夫年轻时是一个寄人篱下的食客,常常扮演小丑的角色,到了晚年成了富有的地主和高利贷者。他是个纵欲又贪婪的家伙,冷酷自私,厚颜无耻。他两次结婚都出于谋求财产和地位的私欲,而生活又不检点。他甚至可以在刚刚接到第一任妻子死亡的噩耗之时强奸了疯女人丽萨维塔,并且在晚年时还在专门的寝室与一个名叫格鲁申卡的女人保持着暧昧的关系。正因为他的这种卑劣的所作所为,他的儿子们都极其蔑视、憎恨他。

老卡拉马佐夫一生有四个儿子:长子德米特里为前妻所生,他是个退伍军官。他的性格是复杂的,一方面,同父亲一样,他追求肉欲,性格残暴。在军队时,他就曾经企图利用卡捷琳娜·伊凡诺夫娜的父亲的窘境而占有她。回到家乡后,为了财产和格鲁申卡,他又与父亲明争暗斗达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并扬言要杀死他;另一方面,他的内心又有向善的地方。他真诚地爱着格鲁申卡,他曾为自己的野蛮行为忏悔过,他努力克制着自己不对父亲行凶。最后,当他被误认为杀父凶手时,他甘愿受到惩罚,因为他曾有过这样罪恶的想法。他想通过苦难来实现自己灵魂的净化。

华文精选

美好的回忆,特别是儿童时代,从父母家里留下的回忆,是世上最高尚,最强烈,最健康,而且对未来的生活最为有益的东西。

男人应该宽宏大量,这是不会使男人丢脸的。

神和魔鬼在交战,战场就是人们的心。

次子伊凡和小儿子阿辽沙为第二个老婆所生。伊凡大学毕业后,成为一个评论家。他崇尚理智,研究自然科学,善于分析、思考、力求理解生活的意义,同时他是个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他同情遭受苦难的孩子,认为他们是无辜受害者。但是,伊凡对光明的未来没有信心,也不知如何改造这个社会。这使有着人道主义思想的伊凡内心充满了痛苦。后来,他成了一个无视任何道德原则的极端个人主义者。他也憎恨父亲,但他并不露声色,而是收买了白痴斯麦尔佳科夫,向他灌输无所不为的犯罪思想,唆使他犯罪,而没想到德米特里却因此枉受20年苦役的冤狱。这使伊凡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最后神经错乱,走向了自我毁灭。阿辽沙则是个天真善良的年轻人。他仰慕修道院院长佐西马,后来为了追求爱的理想,摆脱“世俗仇恨”而当了见习修士。他受到大家的信任和喜爱,但是他所信奉的基督教思想却无法“治愈”伊凡的“病症”。最后,阿辽沙孤身一人离开家乡,继续用基督教的博爱去拯救“迷途”的灵魂。

华文精选

不仅做一个卑鄙的人活着不行,连作为一个卑鄙的人而死也是不行的。

深深地爱上,并不就是爱,因为即使一面憎恶,一面也照样能深深爱上。

而斯麦尔佳科夫是老卡拉马佐夫在妻子死后丧心病狂地奸污了一个名叫丽萨维塔的年轻疯女人生下的“私生子”。他由仆人格里戈里抚养长大,后来成为卡拉马佐夫家里的厨子。斯麦尔佳科夫有着一个肮脏卑鄙的灵魂。他仇恨一切俄国的东西,并可以为了个人利益背叛自己的信仰。他既胆小又狠毒、贪婪,是个十足的小人。最后他冷酷地杀害了亲生父亲老卡拉马佐夫并嫁祸于人。但在审理案件之前,他精神崩溃而自杀了。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19世纪7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作家在其一生中对哲学政治伦理、心理等各方面所做的苦苦探索的艺术总结。

经典导读

JINGDIAN DAODU

宗教道德解决“左右两难”的问题

小说主人公之一的德米特里·卡拉马佐夫被指控犯了杀父罪。他犯罪不但有动机有行动,而且人证物证一应俱全,他自己供认有杀父企图,但却矢口否认他杀了人。根据法律条文判定他是杀人犯,但事情本身却告诉人们他的确没有杀任何一个人。这是一个矛盾。要在一部作品中把需要表现的这个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同时都写得充分,这就需要技巧,艺术上更要求作者有自我排障的魄力,和在思想内容上对这一棘手问题从法律与道义两个方面提出一个能最后使其统一起来的圆满解释,这就造成了叶尔米洛夫专著中所谓的“左右两难”的格局。作为天才艺术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怎样通过自己的描写来表现这“左右两难”和解决这“左右两难”的呢?作为伟大思想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又是怎样把这一切最后统一起来的呢?这就是《卡拉马佐夫兄弟》这部小说构思的煞费苦心之处,因而也是全书的最精彩的传神之笔。当然,它也就自然成为理清情节来龙去脉的一个起点,认识结局悲剧实质的关键,启开全书内容,揭示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如果说分析《白痴》须从开头“邂逅”入手,那么解剖《卡拉马佐夫兄弟》就只宜从结局“审案”开始。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规模宏大而有社会哲理内容的小说。书中人物众多,线索繁杂。但严谨的结构和曲折离奇的情节,深刻的哲理探讨和“美好人物”的魅力,卓越的心理描写和对人的灵魂的无情剖析,独特的创作方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所有这些都紧紧地吸引着每一个读者。它们构成了一个光怪陆离、博大精深的艺术世界,对各国许多文学流派、作家和读者都产生了极其复杂的影响。(www.xing528.com)

——《俄罗斯文学研究》

《卡拉马佐夫兄弟》英文版封面

这是一桩难以洗刷清白的冤假错案!杀人凶手,不是别人正是斯麦尔佳科夫。他制造了假现场,嫁祸于人。那天夜里,当米卡举起铜锤听见隔壁房里发出响动往后院逃走之后,这个狡猾的狐狸便立即溜进主人屋里,把他杀死,从圣像后面把三千卢布拿出来。米卡想杀死父亲,也的确举起了铜锤,只是由于白痴装癫在床上摆动才把他吓跑了。“偶然”制止了一场“必然”。而斯麦尔佳科夫则钻了一个空子。“必然”却又是通过生活中的各种“偶然”才得以揭示。老仆人格里戈里追赶到后院,米卡照着来人又举起了铜锤……他之所以没有匆匆逃走,作家解释是因为在这一瞬间感到了“圣灵的亲吻”,是上帝使其灵魂与良心有了自我发现。米卡既然从墙上越入越出,可后花园的门一直开着,这当然又是熟悉暗号的奥妙的知情人所制造的假凭证。事情真相大白,米卡的兄弟伊凡即是见证。原来这一切,是在出事不久伊凡从契列马什尼亚归来,斯麦尔佳科夫向他坦白出来的。凶手忏悔了自己的罪行,三千卢布也交了出来,然后上吊自尽了。

《卡拉马佐夫兄弟》强烈地吸引了我,使我陷入某种内心的陶醉之中。我面前展现出从未有过的人性和我过去一无所知的、像无底深渊那样吸引着我的深刻感情。我们怀着多么胆怯而又惊喜的心情去深入体验这一形象世界,这些形象是如此之宏大,以至于超越了它们自身的界限,也超越了人类一切平庸的界限……

——奥地利著名作家 茨威格

人们一般都把《卡拉马佐夫兄弟》评价为19世纪后半期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其实,作品的思想内容十分复杂,作家的创作意图也深远得多。小说酝酿了十几年,写于从1878至1880年,即在作家去世前几年。陀思妥耶夫斯基想要在这部作品中对自己的一生探索做个总结,在人的灵魂深处,对人的心理做了真实的、鞭辟入里的现实主义分析,从而为世界文学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外国文学史》

这是一场动魄惊心的父子兄弟之间的仇杀案!然而现在法庭上的人证物证,却十分不利于德米特里·卡拉马佐夫,这就使问题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加剧了人物命运的悲剧气氛。为其申辩的两人,却都驳不倒各种见证。断定米卡不是凶手的阿辽沙·卡拉马佐夫,虽然正确,可是拿不出任何凭据来加以证明;伊凡再三说老卡拉马佐夫是斯麦尔佳科夫所杀,并且交出三千卢布的赃款来作证,但经医生诊断,伊凡神经已经错乱,因此证词失去了法律效力;其次,所指凶手已上吊自杀,死无对证;最后,难以认定它一定是赃款而不是其他什么。因此法庭断定米卡是杀父凶手,动机和犯罪事实俱在,被处以20年苦役的徒刑。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展开了多组发人深省的矛盾:法律与事情真相的矛盾、假罪犯与真罪犯之间的矛盾。在真真假假的矛盾错置中,人物与事实真相都具有双重性。欲杀父却并未杀父;不直接出面者却通过他人间接地达到了目的;不承认杀了人却承认良心上犯了罪;没干杀人勾当却在事实上教唆别人犯罪。在事理与良心,社会罪犯与宗教道德之间,作者选择了以良心与崇高道德来解释现实社会冲突的错误方案。这就是用一个统一的“自圆其说”来解决“左右两难”问题的全部症结所在。 (刘 翘)

我在故我爱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部由家庭中的父子关系入手探讨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出路的杰作。作者自称,这部作品在头脑中孕育达30年之久,其中伊凡的自白“宗教大法官”一章,甚至“在自己的心里几乎酝酿了一生”,可见作者用心之苦,写作态度之谨严。的确,这部作品的分量是沉重的,就个人的阅读经验而论,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哪一部外国文学名著如此强烈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思想型的作家,他要探讨的是俄罗斯的文化重建以及人类和谐的生活秩序的建立问题。他所看重的宗教性质的“我在故我爱”,也许不无虚幻性与抽象性,所流露的对暴力革命的否定态度亦不无偏颇,但若像许多学者因此而断言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敌视俄国革命,甚至将其斥之为“反动”,怕也失之简单粗暴。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暴力革命也许是必要的,但却不见得是人类社会变革唯一可取的方式,革命的目的更不是为了加剧人间的仇恨。事实上,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对于人类的社会发展而言,对爱的呼唤,对他人与社会承担责任的呼唤,都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正如《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所展示的,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多么可怕。令人不安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个多世纪之前冥思苦索的问题,仍在困惑着当今的人类。以我国目前的现实来看,经济发展与法律建设固然是重要的,但正如佐西马长老当年所意识到的,仅此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全部问题的,我们同时还要重视的正是“我在故我爱”这样一种人生哲学的建立。

与那些重在叙事的传统作品相比,《卡拉马佐夫兄弟》不是一部轻松易读的小说,需要沉下心来,通过那些意蕴丰富的文字,体悟人性的奥妙,与人物、与作家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作品中,虽然因其凶杀的悬念与破案的曲折,不乏引人入胜的故事结构,但作家显然不是重在传统式的讲述故事,而是从拯救人性的伟大使命出发,重在以精微犀利的笔触,通过人物灵魂的拷问,破译人性的密码,呼唤人间之爱,探索人生的出路。读着这样一部作品,会令人愈加感到我们的当代文学中精神内涵的贫乏与苍白,而这也许正是我们缺乏真正惊心动魄的优秀之作的重要原因。而事实上,与陀氏生活的时代相比,面对物欲纷繁的现实,我们是多么地更加需要这样一种精神的沉思与探索。 (杨守森)

大师传奇

DASHI CHUANQI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在俄国社会的专制农奴制度急剧瓦解、资本主义制度迅速发展的过渡年代登上文学舞台的一位伟大艺术家。

1821年11月11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莫斯科贫民区一个医生家庭。他的祖父是位神职人员,当医生的父亲有不大的田庄,并取得了贵族身份。由于生活环境的原因,陀思妥耶夫斯基从小就接触到一些平民阶层的人,并感受到农奴的痛苦生活。

1838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进入彼得堡的军事工程学校读书,1843年毕业,在工程局绘图处工作一年后辞职,开始专门从事文学工作。1844年,他翻译的巴尔扎克长篇杰作《欧也妮·葛朗台》出版了。接着在果戈理倡导的自然派影响下开始了创作。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穷人》(1845)获得了成功,受到别林斯基的赞赏。而在第二部小说《双重人格》(1846)里已经显示出他刻画病态心理和性格的独特风格。他还创作了中短篇小说《女房东》(1847)、《脆弱的心》(1848)、《诚实的小偷》(1848)和《白夜》(1848)等等,刻画了许多市民阶层的小人物,并展现出心理分析才能。

1847年初,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文艺观上的分歧而同别林斯基及其文学友人分裂。他受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影响,成为彼特拉舍夫斯基小组成员。1849年4月沙皇政府以曾宣读别林斯基致果戈理的反对农奴制的信为由,剥夺了他的贵族身份并判处死刑。后改判为到西伯利亚服苦役及期满后当兵。从1850年到1859年底回到彼得堡,这9年的苦役和军旅生活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产生了很大影响。他既对社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同时产生了思想危机。他逐渐放弃了共产主义信念,并试图用宗教精神来寻找现实社会的出路。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

20世纪50年代末和整个60年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黄金时代,他先后发表了中篇小说《舅舅的梦》(1859)和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861)以及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第一部描写苦役犯尤其是政治犯的文献性作品《死屋手记》(1861~1862)等等。而真正给他带来世界性声誉的是1866年问世的长篇小说《罪与罚》。之后,他还创作了长篇小说《赌徒》(1866)、《白痴》(1868)、中篇小说《永久的丈夫》(1870)和攻击了俄国革命运动的长篇小说《群魔》(1871~1872)。从1873年开始,一直到188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连续在《公民》杂志上发表的《作家日记》,是他晚年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874年,涅克拉索夫和谢德林主动恢复和他的接触,使他的思想有所触动。他创作了一些思想比较健康的优秀作品,如《追忆与别林斯基的交往》(1873)、《一八七三年俄国艺术家画展述评》(1873)、《悼念涅克拉索夫》(1877)、《温顺的女性》(1876)和《一个荒唐人的梦》(1877)等等。他的最后两部长篇小说是《少年》(1875)和《卡拉马佐夫兄弟》(1879~1880)。

188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参加了普希金纪念像揭幕典礼,并发表了演说,这也是他的最后一篇作品。

1881年2月9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彼得堡逝世。

延伸阅读

YANSHEN YUEDU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最先给作者带来了空前的声誉。这是一部社会心理小说,以社会犯罪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后果为题材,描绘了当时俄国可怕的社会贫困和社会生活的无出路状态,显示出金钱对于人类性格的毁灭性影响。

※ ※ ※ ※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早期作品。这部长篇小说描写了贵族资产者瓦尔科夫斯基公爵和一些受他欺凌的人们之间的冲突。小说对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罪恶进行了揭露,对被侮辱被损害的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时,反映出俄国在资本主义冲击下产生的动荡不安的气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