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 德伯家的苔丝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英国1840~1928)
《德伯家的苔丝》不仅仅被看成是哈代最伟大的小说,而且也被看成是英国文学中的伟大的作品之一。
★1985年美国《生活》杂志评选出的“人类有史以来的20本最佳图书”之一
★19世纪“性格和环境小说”杰作
★一部站在世纪交叉点上的经典杰作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后一位文学大师,也是继狄更斯之后19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被称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卡尔·韦伯语)。他独具风格的“威塞克斯小说”和可以与歌德的《浮士德》相媲美的诗歌使他获得了崇高的世界声誉。
哈代和但丁一样一生跨越了两个世纪,并有着同样承前启后的地位,他突破了19世纪维多利亚主义的窠臼,努力用一种更高的概括来表现近代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对生活的感受,他回到了异教主义的悲剧观,与现代主义精神息息相通,成了英国小说中现代主义的一个先驱。20世纪的英国小说家在思想意识方面受哈代的影响可说多于其他任何一个维多利亚小说家,尤其是由他开启的心理道德小说,对后来的詹姆斯·乔伊斯、劳伦斯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主要作品之一,是他创作的新阶段的标志,并奠定了他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的地位。在小说创作中,哈代吸取了狄更斯等人的写作经验,并开辟了新天地,在《德伯家的苔丝》这部小说中,他将原始的激情和自然的法则展现在读者面前。他摒弃了客套的礼仪,漠视小说的传统,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学财富。
旷世杰作
KUANGSHI JIEZUO
19世纪是英国小说的黄金时代,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就属于这个时代,因为他的所有小说都创作于这个时代,但是他又绝不仅仅局限于这个时代,他在“性格和环境小说”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意识和艺术表现方法都体现出现代主义的新气息。《德伯家的苔丝》就是这样一部站在世纪交叉点上的经典杰作。
农村姑娘苔丝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小贩家庭。一个乡村牧师告诉她的父亲约翰·德伯,约翰是德伯氏的嫡派子孙。这个消息让约翰一家人感到振奋。德伯太太提出让17岁的大女儿苔丝到一个有钱的德伯老太太那里去认本家。正巧那时苔丝正为由于自己的疏忽,使自己家的老马被邮车撞死而感到内疚。为了帮助家里摆脱困境,她答应了母亲的提议。德伯老先生已经去世,他的儿子亚雷接待了她。亚雷是个花花公子,他对单纯美丽的苔丝产生了不良企图,所以对苔丝十分热情。并且在苔丝走后立即以母亲的名义给她家去信,表示欢迎苔丝到他家的养鸡场工作。苔丝为了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只得勉强同意了,结果亚雷奸污了苔丝。
华文精选
这样一幅美丽的女性材料,像游丝一样敏感,事实上当时还像白雪一样纯洁,为什么偏偏要在那上面画了这样一种粗野的图画,像它命中注定要受到的那样呢?为什么粗野的往往占有精美的,丑恶的男人往往占有纯洁的女人,或者丑恶的女人往往占有纯洁的男人?好几千年的分析道理的哲学,都未能按照我们对于哲学的观念解释清楚。
她这个人充满了诗意,她一举一动都有真正的诗意,我想我可以这样比方。诗人的诗,不过笔下写写就是了;她的诗,完全表现在生活里。
苔丝回到家中时已经怀孕了。周围的人对她的偏见和敌意使她生活在痛苦、孤独和压抑中。几个月后,她生下一个孩子,不久孩子就死去了。苔丝离开家乡,到几里之外的塔布篱牛奶厂当了挤奶工。她在这里遇见了年轻好学的安吉·克莱。他们在接触中彼此都产生了好感。克莱几次向苔丝求婚却都没能得到肯定的答复,苔丝没有勇气把自己的遭遇说出来,她陷入矛盾之中。可她最终还是被克莱的真情所打动,答应了他的求婚。苔丝觉得自己应该把真相告诉克莱,于是写了一封信放在他的房门底下。而克莱没有任何反常的举动,苔丝就以为他原谅了她。当苔丝后来发现那封信原封不动地在地毯底下时,他们马上就要结婚了,苔丝只好把信撕毁了。苔丝想当面向他讲清楚,但是克莱根本不给她机会。新婚之夜,克莱先向苔丝坦白了自己曾经有过的放荡生活。苔丝马上表示了原谅,并将自己的事情告诉了他。没想到克莱认为苔丝是一个骗子,一个淫邪的女人,他抛弃了苔丝。
华文精选
批评一个人作出判断,至少要设身处地,深入了解关于他的感情、不幸和思想的秘密;只想就事件的物质方面去了解他的生活,这是写编年史,是给傻瓜们作传记!
一切有生之物,都有一种“寻求快乐的本性”,那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凡是血肉之躯都要受它的支配,好像毫无办法的海草都要跟着潮水的涨落而摆动一般,这种力量不是议论社会道德的空洞文章所能管得了的。
苔丝的处境更加艰难,她靠给人家做些零活维持生计。后来来到一个农场干活,没想到那个农场主竟然是曾经调戏过苔丝并被克莱打过一拳的人。农场主让苔丝道歉,而苔丝坚决不从,于是,农场主让苔丝做繁重的工作。让苔丝感到更痛苦的是,她遇见了亚雷并又被纠缠。无奈之下,她给克莱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帮助。克莱这时经过在巴西生活的艰辛,也为自己当初的鲁莽后悔了,但他却没能及时接到苔丝的信。
苔丝的父亲去世了。因为她家的房子住到父亲这一辈正好期满,所以他们不得不搬出去住了。结果亚雷乘人之危说服了苔丝的母亲,逼迫苔丝和他同居了。这时,克莱接到苔丝的信,从巴西赶回。苔丝无法忍受内心的凄苦绝望和亚雷的讽刺挖苦,她杀死了亚雷并告诉了克莱。克莱决心保护苔丝,在一起逃亡的路上,他们度过了5天5夜难忘的时光,最后在午夜时分来到一处荒凉的地方。疲惫不堪的苔丝建议在这里休息一下。苔丝一定要克莱答应自己如果自己死了,帮助自己照顾妹妹,克莱不得不答应了。曙光微露,苔丝睡着了。这时,克莱发现他们两个人被追捕者包围了。他请求他们等她睡醒再带走她。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苔丝醒了,她没有惊慌和恐惧,和他们走了。
7月的清晨,苔丝被执行死刑了,一对手挽着手的年轻人默默地为她祈祷。
小说发表后虽遭到旧传统道德维护者的责难,但却深受读者的喜爱,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小说连出了4版,成为哈代最受欢迎的作品,并且迅速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欧洲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
经典导读(www.xing528.com)
JINGDIAN DAODU
苔丝命运中的“撒旦”和“天使”
撇开社会环境这个因素不论,造成苔丝人生的毁灭的直接因素无疑是“撒旦”亚雷与“天使”克莱。前者作为苔丝悲剧的始作俑者和一生痛苦的渊薮,是一个漫画式的扁平人物,这一点小说中是一目了然的。而最富悲剧性的是,苦苦地逼苔丝毁灭的因素中一个致命的砝码却是“天使”克莱。克莱始终没有走出他所反抗的旧的道德观念的藩篱,也没有摆脱他所鄙视的阶级的偏见与束缚,他爱的是一种理想化了的抽象的概念,而不是一个鲜活的女人,他把苔丝看成童贞、纯洁与完美的化身,而对现实中的苔丝不能相容,因此在情爱上他始终无法超越历史的障碍。他唤醒了苔丝对新生活的憧憬,而后又无情地将她抛弃,这种精神的打击和压迫对苔丝更为致命。在这一点上,他跟“撒旦”是如出一辙——事实上,苔丝从克莱那里所受到的打击和产生的绝望并不亚于亚雷的灾难,而最终苔丝就是被这种精神的灾难和迫害所摧毁。因此,无论克莱内心是如何充满了美丽与神圣,这个苔丝爱得销魂蚀骨的“天使”还是以他的自私与虚伪充当了残害苔丝凶手的角色。哈代在苔丝被绞死后写下了一句惊心动魄的话:“那众神之首结束了他跟苔丝的游戏。”而这场游戏他借助的主要工具就是安吉·克莱。 (富 华)
苔丝悲剧命运的真正根源
苔丝的形象是哈代的一个杰出成就,她比哈代塑造的其他女性形象更富有热情、女性美和青春的活力,富有高贵的女人气质,坚强的意志和热烈的感情。苔丝的灵魂是纯洁的,道德是高尚的,但是在资产阶级的道德面前,她却被看成是伤风败俗的典型,被奉为警戒淫荡的榜样。她本是被侮辱被损害的人,可是在陈腐无聊的世俗偏见中反而被视为奸淫罪人,被看成侵犯了清白领域的罪恶化身,遭到残酷无情的迫害。
哈代非常敏锐地观察了小土地所有者和自耕农生活阴森惨淡的解体过程,他根据这些观察作出了极其广泛的概括,而且体现出一种坚定的世界观。
卡尔·韦伯曾说:苔丝的“故事是对慈悲的乞求,对宽容的渴望,对社会伪善的批判”。哈代显然站在同当时的社会偏见完全对立的立场上,通过苔丝的形象对当时虚伪的道德标准严加批判。苔丝“在世人眼里,是一个罪人,一个堕落的女人,一个受人供养的情妇,最终又是一个杀人犯。但是在哈代看来,苔丝的一切天赋都是她最伟大的美质,她是一个纯洁的女人”。哈代坚持道德的纯洁在于心灵的纯洁、品德的高尚,把苔丝看成是一个纯洁的人。社会则坚持传统的偏见,认为一时的过错就是不可挽救的堕落,苔丝是一个犯了奸淫罪的罪人。哈代认为世界上没有完人,人的完美体现在对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对爱情的忠实上。但是,一切以利己主义为基础的资产阶级伦理道德,都是同人类美好的理想完全对立的,是扼杀人性美的罪魁祸首。哈代通过苔丝的悲惨遭遇无情地揭示出这种伦理道德的伪善及其劣根性,把它的残酷内容暴露出来,证明它的宗教和封建的性质。
哈代在描写苔丝悲剧的过程中,曾企图通过遗传理论、自然法则、悲剧预兆和因果报应来说明苔丝不幸的原因。但是,哈代敏锐的现实主义观察还是使他透过事物的表面,揭示出了苔丝悲剧的根源:“一道深不可测的社会鸿沟”,即当时的社会才是造成苔丝悲剧的真正原因。
《德伯家的苔丝》英文版封面
在第十二章里,在苔丝回家的路上,哈代让读者同女主人公一起体验了宗教的、道德的、习俗的等各个方面的社会压力。回家以后,苔丝生活在忧郁、孤独中。她面前仿佛有一条崎岖漫长的大道,但她自己只能独自跋涉,没有人同情,没有人帮助,孤苦伶仃地同命运抗争着。并且显而易见,苔丝的孤独感、忧郁、自卑在一定程度上来自自我,来自她长期在社会集体意识中不自觉地形成的心理结构。苔丝给自己织成一张无形的道德罗网,把自己束缚起来。她的自我束缚的意识有其深刻的历史基础,是整个社会意识的具体表现。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个人,她不仅在整个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和道德观念,而且其思想和行动也始终受到历史和社会意识的制约。因此,苔丝遭受痛苦的心理原因,归根结底仍然是当时的社会和时代,她的痛苦是遭到毁灭的农民阶级集体意识的典型表现。
从历史的观点看,苔丝从到亚雷家养鸡一直到棱窟农场种地的苦难历程,极其典型地代表着整个农民阶级向工人阶级转化的过程及其在这个过程中遭到的悲剧性命运。19世纪下半叶,随着资本主义经营农业的迅速发展,威塞克斯这个英国最后的宗法制社会,已经到了它最后的悲剧阶段。这个阶段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农民由于经济结构的改变而引起的经济上的彻底崩溃,那些自食其力的占有少量土地和生产资料的农民,都不得不随之破产。苔丝作为农民阶级的代表,她的悲惨命运就是在这种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她家中的老马被邮车撞死后引起的家中经济生活的改变,表明农民已经不能在他们原来的经济基础上生存下去了。在小说中我们清楚地看到,真正使苔丝无路可走的是她的贫困,无论心理的、精神的、社会的、宗教的原因,都是同她的贫穷联系在一起的,一切内在的、外在的因素都在经济力量的制约下发挥作用。
苔丝是哈代通过观察概括出来的艺术典型,她无法避免毁灭的命运,是因为她赖以生存的那块土地已经完全被资本主义占领,农民阶级已经最终毁灭。这就是历史的进程,就是苔丝命运的真正主宰。 (聂珍钊)
大师传奇
DASHI CHUANQI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最后30年中最优秀的英国文学家,他不仅作为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同时也作为一位卓越的诗人被载入世界文学史册,成为一位和莎士比亚、狄更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的经典作家。
1840年6月2日,哈代出生在英国西南部多塞特郡多切斯特镇附近的一个叫上博克汉普顿的小村庄。多塞特郡是英国的农业郡,在哈代幼年和少年时期,那里几乎没有任何近代工业。这样的自然环境日后成为哈代“威塞克斯郡”的主要背景。哈代的父亲是石匠,后来成为建筑包工头,他和哈代的祖父是当地的业余乐师,经常参加教堂乐队的演奏。这使哈代从小受到音乐的熏陶。而哈代的母亲特别注意对他的教育,在他上学后就让他阅读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诗集,并鼓励他学习古典文学。哈代在9岁时就在学校学习了拉丁文和拉丁文学。16岁时,哈代离开学校,在一个建筑师手下当学徒。建筑师的邻居威廉·巴恩斯是当地有名的语言学家,也是一个诗人。受他的影响,哈代探索了文学、哲学和神学,并自学了希腊文,希望能当一个牧师。哈代在这个时候由于工作的原因随建筑师在乡村间奔走,这使他对农村、农民和他们的家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1862年,哈代来到伦敦,为一个著名的建筑师当绘图员,并曾两次在建筑论文比赛中获奖。同时,他继续研究文学和哲学,还在伦敦大学皇家学院进修近代语言,尤其是法语。1867年哈代因身体不适又回到家乡,一边从事建筑业,一边开始了小说创作。
哈代(1840~1928)
在此之前,哈代曾经写过一些诗歌,从1867年开始写小说,1871年自费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铤而走险》,1872年出版第二部小说《绿树荫下》,从这篇小说开始,哈代创作了一系列“人物与环境的小说”。1873年出版《一双蓝眼睛》之后,他听从妻子的劝告,放弃了建筑,专心从事文学创作。1874年,哈代的第四部小说《远离尘嚣》引起了文学界的注意,受到赞扬。这部小说的成功鼓励了哈代,1878年他的重要作品《还乡》出版了,1886年他又发表了另一部重要小说《卡斯特桥市长》、1887年发表了《林地居民》。1891年的《德伯家的苔丝》和1896年的《无名的裘德》是哈代最后两部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的长篇小说,也是他最优秀的作品。但因为这两部小说受到旧道德的维护者的强烈攻击,哈代不得不放弃了小说创作,转而开始了诗歌创作。出乎他的意料,诗歌创作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他成为当时英国最杰出的诗人。他的史诗剧《列王》(1903~1908)是他诗歌创作的顶峰。1901年,英国皇家文学会授予他金质奖章;其后,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分别授予他荣誉学位;最后,他又被选为英国作家全会第三任主席。
1928年1月11日,哈代去世。人们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皇室成员出席了追悼仪式,首相亲自为他扶灵。他的遗体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诗人墓地,他的心脏则葬于故乡斯廷斯福德教堂墓地。
延伸阅读
YANSHEN YUEDU
哈代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无名的裘德》被认为是《德伯家的苔丝》的姐妹篇。小说的主人公裘德是一个由穷亲戚抚养长大的孤儿。他是石匠的学徒,却一直梦想着将来成为一名牧师。后来裘德和表妹淑相遇,两个人情投意合,越过重重阻挠而同居生子。虽然他们的爱情是美好纯洁的,但是他们的行为却为礼法不容,遭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嘲笑和敌视。裘德求职无路,一事无成,而他们的孩子也自杀了。最后,淑不得不重回原夫身边忍受屈辱的命运,而裘德则以慢性自杀殉情。小说以裘德的理想毁灭的悲剧和婚姻悲剧深刻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婚姻制度和道德传统以及宗教的虚伪,并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叛逆女性淑和现代工人裘德的形象,是“英国文学中第一部现代小说”。
※ ※ ※ ※
高尔斯华绥是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曾因在代表作《福尔赛世家》中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获得193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长篇小说《福尔赛世家》分为《有产业的人》、《骑虎》和《出租》三部曲,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社会为背景,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福尔赛家族两代人的爱恨情仇,尖锐地揭示了英国社会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和占有欲望,表现出资产阶级精神上的堕落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对人性的灭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