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城记》:法国大革命下的爱与冒险

《双城记》:法国大革命下的爱与冒险

时间:2024-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23部双城记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双城记》是以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历史小说,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联结起来,叙述曼内特医生一家充满了爱与冒险的遭遇,中间穿插了贵族的残暴、人民的愤怒、审判间谍等等。这个情节恰好是《双城记》的核心情节。1859年问世的《双城记》以风起云涌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直接反映了革命前后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表现了作者对待暴力革命的矛盾态度。

《双城记》:法国大革命下的爱与冒险

第23部 双城记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英国1812~1870)

《双城记》是以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历史小说,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联结起来,叙述曼内特医生一家充满了爱与冒险的遭遇,中间穿插了贵族的残暴、人民的愤怒、审判间谍等等。狄更斯用他的生花妙笔写来,历历如在眼前。尤其写到对人生感到绝望的青年律师卡尔顿,最后发挥“爱即牺牲”的精神,代人受刑的经过,给予读者难忘的感触。

——《双城记》译者

★BBC百部最受读者喜爱的文学作品得票数第一

★影响世界历史的100部名著之一

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最有影响的书之一

★狄更斯创作中首屈一指的杰作

19世纪是英国小说走向成熟与繁荣的时期,当时的英国小说不仅取代了诗歌戏剧在文坛独占鳌头,而且已经成为欧洲文化景观中璀璨的一页。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英国小说在他的笔下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高峰。他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而著称。他在道德寓言流浪汉小说、个人成长小说、历史小说乃至当时少有人涉及的悬念小说等广泛的艺术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不仅内容丰富、深刻,而且以其艺术上的创新对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双城记》是狄更斯后期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以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全书结构严谨,情节错综复杂,真实传达了大革命时期的恐怖,也对于“集体意志”加诸自由的戕害有着深刻的体认。这部作品是狄更斯诸多鸿篇巨制中最短、最精练,然而故事情节最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小说。

旷世杰作

KUANGSHI JIEZUO

英国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汤玛士·卡莱尔的《法国革命》是狄更斯写《双城记》的重要参考书。书里引用了一份在攻陷巴士底狱后从牢房中发现的秘藏手稿,作者是个叫格瑞·德默里的囚徒。其中有一段说:“若是大人为了上帝和最神圣的三位一体的缘故而给我安慰,把我亲爱的妻子的下落告诉了我——哪怕只是用一张卡片写上她的名字、通知我她还活着——那也是我所能得到的最大安慰,我也要永远祝福大人的伟大。”这一段话虽不多,却以其冤苦扣人心弦。这个可怜的人显然是叫人秘密囚禁了,否则为什么连他妻子的消息也不告诉他?可他却还要“永远祝福大人的伟大”,可见威胁着德默里的那位大人有多么大的权势!

这个情节恰好是《双城记》的核心情节。一个被人秘密囚禁10年的囚徒在狱中含血带泪写出了自己不幸的遭遇,并要求向仇人清算,而十多年后这封控诉书恰好控诉了自己无辜的女婿。围绕这个情节,作者写出了一个涵盖了那个时代社会风云的波澜壮阔的故事。这就是《双城记》。

1859年问世的《双城记》以风起云涌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直接反映了革命前后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表现了作者对待暴力革命的矛盾态度。无论从反映作家思想的发展,概括社会生活的广度、深度,还是从表现生活的艺术技巧来看,都是狄更斯后期创作中首屈一指的杰作。

华文精选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像,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1775年12月的一个月夜,寓居巴黎的年轻医生曼内特散步时,突然被埃佛瑞蒙德侯爵兄弟强迫出诊。在侯爵府第中,他目睹一个发狂的绝色农妇和一个身受剑伤的少年饮恨而死的惨状,并获悉侯爵兄弟为了片刻淫乐杀害他们全家的内情。他拒绝侯爵兄弟的重金贿赂,写信向朝廷告发。不料控告信落到被告人手中,医生被关进巴士底狱,从此与世隔绝,杳无音讯。两年后,妻子伤心过度而死。幼小的孤女露西被好友罗瑞医生接到伦敦,在善良的女仆普洛丝的抚养下长大成人。

华文精选

酒是红酒;它染红了的是巴黎近郊圣安托万的一条窄街,也染红了很多双手,很多张脸,很多双赤足,很多双木屐。锯木柴的手在柴块上留下了红印;用酒喂过婴儿妇女的额头也染上了她重新裹上的头巾的红印。贪婪地吮吸过酒桶板的人嘴角画上了道道,把他画成了老虎。有一个调皮的高个儿也变成了老虎。他那顶像个长口袋的脏睡帽只有小部分戴在头上,此时竟用手指蘸着和了泥的酒渣在墙上写了一个字:血。

后来,曼内特医生获释。这位精神失常的白发老人被巴黎圣安东尼区的一名酒贩、他旧日的仆人德伐日收留。这时,女儿露西找到了父亲,专程接他去英国居住。旅途上,他们邂逅了法国青年查尔斯·达尔内,受到他的细心照料。

原来达尔内就是埃佛瑞蒙德侯爵的儿子。他憎恨自己家族的罪恶,毅然放弃财产的继承权和贵族的姓氏,移居伦敦,当了一名法语教师。在与曼内特父女的交往中,他深深地爱上了美丽善良的露西。为了女儿的幸福,曼内特决定埋葬过去,欣然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在法国,达尔内的父母相继去世,叔父埃佛瑞蒙德侯爵继续为所欲为。他放纵自己的马车疯狂飞驶,若无其事地轧死了一个农民的孩子,终于被孩子的父亲持刀杀死。法国的土地上,一场革命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德伐日的酒店就是革命活动的联络点。达尔内的妻子不停地把贵族的暴行和联络的事项编织成不同的花纹,记录在围巾上,渴望复仇。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风暴终于袭来。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昔日的贵族一个个被推上断头台。远在伦敦的达尔内为了营救家中的老管事,冒险回国,一到巴黎就被捕入狱。曼内特父女闻讯后星夜赶到。曼内特医生出庭作证,使达尔内回到妻子身边。可是短短几小时后,达尔内再次被逮捕。在法庭上,德伐日宣读了当年医生在狱中写下的血书——向苍天和大地控告埃佛瑞蒙德家族的最后一个人!法庭当庭宣判:判处达尔内死刑。

就在这时,一直暗暗爱慕露西的律师助手西德尼·卡尔顿来到巴黎。他买通狱卒,混进了监狱。他的面貌和达尔内十分相似,于是顶替了昏迷中的达尔内,把他替换出了监狱。曼内特父女早已准备就绪,带上达尔内立即出发,一行人顺利地离开法国。

德伐日太太在达尔内被判决后,又到曼内特医生的住所搜捕露西和她的幼女,在与普洛丝的争斗中,因为枪支走火而毙命。而卡尔顿安详地走向断头台,从容献身。

小说以真实而又形象的描绘告诉我们:革命是必然的,是正义的。而这种结论的得出缘于作者对当时法国社会的深刻刻画和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生动描述。作为现实主义的历史小说,该书在狄更斯的作品中占有着独特的位置,它集中而全面地反映了作者思想的发展过程,同时它又具有巨大而又神奇的概括能力。《双城记》在反映社会历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上是其他同类描写法国革命的小说无法比拟的。

经典导读

JINGDIAN DAODU

狄更斯《双城记》赏析

华文精选

死亡之车在巴黎街上隆隆驶过,声音空洞而刺耳。六辆死囚车给断头台小姐送去了那天的美酒。自从想象得以实现以来,有关饕餮颟顸不知饱足的种种恶魔的想象便都凝聚在一个发明上了,那发明就是断头台。然而在法兰西,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土壤和气候,却没有一棵草、一片叶、一道根、一条枝、一点微不足道的东西的生长成熟条件能比产生了这个怪物的条件更为一成不变的了。即使用类似的锤子再把人类砸变了形,它仍然会七歪八扭地长回它原来那受苦受难的模样。只要种下的仍然是暴戾恣睢与欺凌压迫的种子,那么结出的必然是暴戾恣睢与压迫欺凌的果实。

《双城记》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早在创作《双城记》之前很久,狄更斯就对法国大革命极为关注,反复研读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的《法国革命史》和其他学者的有关著作。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浓厚兴趣发端于对当时英国潜伏着的严重的社会危机的担忧。1854年底,他说:“我相信,不满情绪像这样冒烟比火烧起来还要坏得多,这特别像法国在第一次革命爆发前的公众心理,这就有危险,由于千百种原因——如收成不好、贵族阶级的专横与无能把已经紧张的局面最后一次加紧、海外战争的失利、国内偶发事件等——变成那次从未见过的一场可怕的大火。”可见,《双城记》这部历史小说的创作动机在于借古讽今,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给英国统治阶级敲响警钟;同时,通过对革命恐怖的极端描写,也对心怀愤懑、希图以暴力对抗暴政的人民群众提出警告,幻想为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的英国现状寻找一条出路。

可以说在很大范围内,狄更斯用自己的小说的道德影响力,塑造了英国这个民族。

——法国传记作家 安德烈·莫洛亚

从这个目的出发,小说深刻地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深深激化了的社会矛盾,强烈地抨击贵族阶级的荒淫残暴,并深切地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尖锐地指出,人民群众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贵族阶级的残暴统治下,人民群众迫于生计,必然奋起反抗。这种反抗是正义的。小说还描绘了起义人民攻击巴士底狱等壮观场景,表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然而,作者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即反对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也反对革命人民反抗暴政的暴力。在狄更斯笔下,整个革命被描写成一场毁灭一切的巨大灾难,它无情地惩罚罪恶的贵族阶级,也盲目地杀害无辜的人们。

《双城记》英文版封面(www.xing528.com)

这部小说塑造了三类人物。一类是以埃佛瑞蒙德侯爵兄弟为代表的封建贵族,他们“唯一不可动摇的哲学就是压迫人”,是作者痛加鞭挞的对象。另一类是德伐日夫妇等革命群众。必须指出的是,他们的形象是被扭曲的。例如德伐日的妻子狄安娜,她出生于被侮辱、被迫害的农家,对封建贵族怀着深仇大恨,作者深切地同情她的悲惨遭遇,革命爆发前后很赞赏她坚强的性格、卓越的才智和非凡的组织领导能力;但当革命进一步深入时,就笔锋一转,把她贬斥为一个冷酷、凶狠、狭隘的复仇者。尤其是当她到医生住所搜捕露西和小露西时,更被表现为嗜血成性的狂人。最后,作者让她死在自己的枪口之下,明确地表示了否定的态度。第三类是理想化人物,是作者心目中以人道主义解决社会矛盾、以博爱战胜仇恨的榜样,包括曼内特父女、达尔内、劳雷和卡尔登等。曼内特医生被侯爵兄弟害得家破人亡,对侯爵兄弟怀有深仇大恨,但是为了女儿的爱,可以摒弃宿仇旧恨;达尔内是侯爵兄弟的子侄,他大彻大悟,谴责自己家族的罪恶,抛弃爵位和财产,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赎罪”。这对互相辉映的人物,一个是贵族暴政的受害者,宽容为怀;一个是贵族侯爵的继承人,主张仁爱。他们中间,更有作为女儿和妻子的露西。在爱的纽带的维系下,他们组成一个互相谅解、感情融洽的幸福家庭。这显然是作者设想的一条与暴力革命截然相反的解决社会矛盾的出路,是不切实际的。

《双城记》有其不同于一般历史小说的地方,它的人物和主要情节都是虚构的。在法国大革命广阔的真实背景下,作者以虚构人物曼内特医生的经历为主线索,把冤狱、爱情与复仇三个互相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情节错综,头绪纷繁。作者采取倒叙、插叙、伏笔、铺垫等手法,使小说结构完整严密,情节曲折紧张而富有戏剧性,表现了卓越的艺术技巧。 (徐人望)

《双城记》是一部社会小说、历史小说。它用一连串引人入胜的故事作为框架,描写了法国大革命的前因和后果、成就和错误,用宏伟的画面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巴黎和伦敦、法兰西和英格兰。法国大革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过程。

——著名翻译家 孙法理

《双城记》有其不同于一般历史小说的地方,它的人物和主要情节都是虚构的。在法国大革命广阔的真实背景下,作者以虚构人物曼内特医生的经历为主线索,把冤狱、爱情与复仇三个互相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情节错综,头绪纷繁。作者采取倒叙、插叙、伏笔、铺垫等手法,使小说结构完整严密,情节曲折紧张而富有戏剧性,表现了卓越的艺术技巧。

——《英国文学史》

阅读狄更斯

80多年前,弗吉尼亚·伍尔夫就提到当年英国读者中有一种误解:有人在读莎士比亚,有人在读司各特,奇怪的是我们很少碰到这种时刻:有人在读狄更斯。

同样的误解也发生在30年前的中国读者中。在封闭了几十年后,有外国文学学者访问英国,回来告诉国人说:狄更斯已经死了。这话在当时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此前我们能够读到的英国文学,只有马克思肯定过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如狄更斯等,对20世纪以来的作家知之甚少。

英国现在还有多少人在读狄更斯,我不清楚。但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20世纪80年代曾去伦敦住过一个月,白天足不出户,在公寓里写他的小说,晚上有时去看场电影或去听音乐会。他去看了狄更斯小说《小杜丽》改编的电影,发现观众很多是亲子档,“英国人大概是把这当做一种成长必要的仪式般,让小孩去看狄更斯的电影,而且看完后可能又好好地把原作拿给小孩读。可见英国人和狄更斯的文学之间,就像这样俨然拥有如此顽强的长期关系”。我敢说,这位日本作家的观察要比我们的专家所发现的要准确些。

三年前我去伦敦时,有位英国朋友问我为什么喜欢英国。我说,可能是从小读狄更斯的缘故吧。那位英国朋友说:“你读了狄更斯,怎么还会喜欢英国?”确实,狄更斯笔下的英国“充满了各种各样冲突和不和谐、怪癖、压抑”,他笔下的伦敦更是道路泥泞、雾气弥漫,充斥着阴暗、肮脏、疾病、残忍、腐化、精神异常……,但与此同时,他创造了最善良、朴实、幽默、充满生命力的人物,即使在艰难时刻的荒凉山庄,狄更斯从来没有放弃希望,就像《大卫·科波菲尔》里的密考伯先生。在伦敦狄更斯故居里,我看到来自世界各地参观者的留言,一位荷兰游客在留言簿中写道:“对有史以来最伟大作家的朝圣。”一个美国人说:“这下我必须读完所有他的作品。”

我一直在断断续续地读狄更斯,这次是《双城记》,读得兴趣盎然,妙趣横生,但读完却发现书尾有我自己的笔迹:十年前就已经读过。狄更斯是值得反复阅读的。 (柳 叶)

伟大的文化总是在激荡中生成的

狄更斯被称为伟大的英国写实主义作家。他早年生活非常穷困,并没有进过什么学校,完全靠自修习得学问。不过,这种困苦的生活,使他能够与最下层的社会接触,则是他后来把这种经验写进他的小说里的好机会,作家的生活经验的确是他的灵感的最佳土壤。

《双城记》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小说。透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再现了19世纪初叶,欧洲各国的社会生活、政治风暴和历史风貌。小说里描写了贵族如何败坏、如何残害百姓,人民心中积压了对贵族的刻骨仇恨,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国大革命。全书的巧妙之处可以分两点来说:情节结构、人物刻画。

华文精选

我看见躺在她怀里的以我命名的孩子长大成人,在我曾走过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我看见他业绩优异,以他的光耀使我的名字辉煌。我看见我染在那名字上的污迹消失。我看见他站在公平正直的法官和光明磊落的人们的最前列。我看见他带了一个又以我命名的孩子来到这里。那时这里已是一片美景,全没了今天的扭曲和丑恶。那孩子长了个我所熟悉的前额和一头金发。我听见他告诉孩子我的故事,声音颤抖,带着深情。

情节结构方面,如果理性地看整体故事情节,其实安排得有些夸大和巧合,然而因为狄更斯的处理技巧十分高明,因此读者也就不会发现其中值得质疑的地方,而是陶醉在那引人入胜的情节中,随着故事的发展节奏而起伏激荡,仿佛此事是发生在己身,有着无比的真实感和感动。

人物刻画方面,十分生动而准确地表现出每个人物的特性,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故事情节格外地具有说服力。例如德伐日的热心、德伐日夫人就相对地显得冷漠,罗瑞先生忠实认真的态度,露西的坚强和卡尔顿的智慧与勇敢,都令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地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发挥了巧妙的功能,让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地发展下去,又不失真实感,从这些人物上,处处可见作者精心独到的刻画天才。

本书以文学的方法呈现出一个伟大而动荡的时代。贵族与教会的横征暴敛、奢侈荒诞,而相对于此的,是农民和一般下层人民的生活困苦、备受压迫。于是,在人民的忍耐到达极限后,法国大革命就是这无数民众的怨气的爆发。“自由、平等、博爱”是革命的理想,人人皆怀抱着伟大的抱负,以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和对自由无比的渴望,为期待一个全新时代的降临而激昂雀跃。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它所带来的剧烈的动荡与不安,以及随之而至的恐怖统治,让民众陷入了恐慌、惶惑及黑暗。一时之间,对与错、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全混杂在这难分难解的时代,也混杂在千千万万的人心中。这种强烈的对比恰与《双城记》这个书名形成了呼应。假如以此种角度来看,“双城”除了在实际故事中指伦敦与巴黎,又何尝不是指这一个混杂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及许许多多原本对立分明的事物的城市呢?

在真实的人生中,我们也常遇见这样充满矛盾与冲突的时刻。然而历史证明,伟大的文化总是在激荡中生成的,是数不清的血汗交织成的。我们只要怀抱着那股进取的勇气,相信人人都能挣出自己的一片天,证明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佚 名)

大师传奇

DASHI CHUANQI

查尔斯·狄更斯于1812年2月7日出生在兰德波特的一个海军小职员家庭,家境一直较为困窘。狄更斯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他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狄更斯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

19世纪30年代初,狄更斯以“波兹”为笔名,发表了许多描写伦敦风土人情,城市风貌和各种人物的特写,后收集为《波兹特写集》(1836)。这些作品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更坚定了狄更斯的信心,决定专门从事文学创作。不久,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1837)以画配字的形式出版,并使他一举成名。从此摆脱了贫困的生活,专门从事文学创作。他写新戏,演老戏,四处旅行,结交新的朋友,创作新的小说,在英国和美国的听众面前朗读自己的作品。他买下了盖兹山大厦,住进了父亲在童年时曾对他描述过的那座“宫殿”。他在那里接待了更多的宾朋好友,但和妻子的矛盾却开始激化,在他们结婚22年之后终于分居。

狄更斯对自己的写作有充分的自信,1869年他在遗嘱中写道:“我恳请我的朋友们绝不要为我建立纪念碑、纪念堂或设立奖金,我的作品将足以使我的同胞记得我”,他还强烈要求“把我的丧事办得简单、朴素,不事声张,不要宣布下葬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年,也就是1870年6月8日,狄更斯疲倦地合上了双眼。

狄更斯(1812~1870)

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纵观自己一生丰厚的著述,狄更斯最满意的作品是写于1859年的《双城记》,也许《双城记》充分地表明了狄更斯恪守终生的信念:世上确有历尽磨难而依然傲然不屈的人。

狄更斯的其他作品包括《奥列佛·退斯特》(又译《雾都孤儿》1838),讲述了孤儿的苦难和伦敦贼窟的黑暗;《老古玩店》(1841)描写了小资产者屈兰特老汉从古玩店老板到乡村流浪者的悲惨命运;进入40年代,他写了一系列小说揭发崇拜金钱的罪恶后果,其中《董贝父子》(1848)尤为深刻;《大卫·科波菲尔》(1850)是一部充满人世沧桑之感的自传体作品;接下来的《荒凉山庄》(1853)、《艰难时世》(1854)与《小杜丽》(1857)则更见阴郁;《远大前程》(1861)又译为《孤星血泪》,是一部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小说;而《我们共同的朋友》(1865)则用巨大的垃圾堆来作为英国社会的象征。

延伸阅读

YANSHEN YUEDU

《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第一部长篇小说,叙述商人匹克威克先生和他的朋友们到英国各地游历的故事,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勾画了讼师、法官、法庭、议会选举、穷学生、女学校、债务人监狱、酗酒的牧师等。书中的田园生活带有浪漫色彩,和充满欺诈的城镇生活形成对照。

※ ※ ※ ※

《雾都孤儿》讲述了孤儿奥列佛·退斯特的经历,他出生在济贫院,曾经在棺材店当学徒,逃到伦敦后,不慎陷入贼窟之中。他历尽艰险,却一直保持着善良的秉性,得到老绅士布朗劳先生的保护,最终发现了自己的身世和亲人。这部小说的题材和结构紧凑而集中,描述了济贫院、贫民区的生活,对教区小吏等反面人物作了漫画式的讽刺,深受各国青少年的喜爱。

※ ※ ※ ※

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具有自传的性质。通过一个孤儿的遭遇,对儿童教育、腐败的司法界和好利者的丑恶面貌作了广泛的描述,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小说的中心故事以及支线故事,构成了一幅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的生活图卷,触及人的命运、前途、爱情、婚姻以及教育、法律、政治等许多社会重大问题。狄更斯曾经说:“在我心底深处有一个孩子最为我宠爱,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