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艾凡赫-外国文学经典

艾凡赫-外国文学经典

时间:2024-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21部艾凡赫瓦尔特·司各特Walter Scott瓦尔特·司各特的《艾凡赫》的主要魅力在于,它们使我们熟悉了过去的时代,不是通过历史的庄严堂皇,而是以现时感、家常的方式,使我们熟悉过去的时代。司各特一共创作出27部历史小说,《艾凡赫》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他们战胜了布里昂等人,救出了罗文娜、艾凡赫还有塞得利克、艾萨克。最后,艾凡赫作为她的代理人取得了胜利。蕊贝卡感谢艾凡赫并流露出不愿透露的感情。

艾凡赫-外国文学经典

第21部 艾凡赫

瓦尔特·司各特Walter Scott(英国1771~1832)

瓦尔特·司各特的《艾凡赫》的主要魅力在于,它们使我们熟悉了过去的时代,不是通过历史的庄严堂皇,而是以现时感、家常的方式,使我们熟悉过去的时代。

——俄国文学家 普希金

★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100种译作之一

★开欧洲历史小说之先河的经典之作

★描写中世纪生活的历史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

瓦尔特·司各特是19世纪初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也是整个19世纪英国小说黄金时代的开创者。他以一系列取材于欧洲历史的小说闻名于世,被誉为“欧洲历史小说之父”。《剑桥英国文学史》评价说,“司各特具有突出的品质,那就是集幽默大师和传奇作家于一身,集老于世故的人和热爱大自然并崇拜历史的人于一身。对他来说,传奇主要不是爱情传奇,而是人生传奇,世人及其活动的传奇,特别是历史上的战争和历险的传奇。”司各特在历史小说创作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后来许多著名作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英国的狄更斯、萨克雷和斯蒂文森,而且法国的巴尔扎克、大仲马、雨果梅里美、意大利的曼佐尼,甚至俄国的普希金、美国的库柏都曾从中受益匪浅。

《艾凡赫》是司各特的代表作,以12世纪的英国历史为背景,叙述了骑士艾凡赫为囚禁在外的英王理查回国重新执政而建功立业的故事。作者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的方法,将真实的历史和极具想象力的人物形象、斗争场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图景,揭示了社会尖锐的矛盾和人民生活的苦难并表现出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在宏伟的历史画面构成的大背景下,血与火的战场、骑士与美女传奇式的爱情得到栩栩如生的演绎。

旷世杰作

KUANGSHI JIEZUO

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是极具创新性的。他首先运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融合的方式,将历史和传奇较好地结合起来,开欧洲历史小说之先河。司各特一共创作出27部历史小说,《艾凡赫》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

故事发生在12世纪末。当时的英国在诺曼征服者的统治下,国王“狮心”理查发起十字军东征,却在归途中被奥地利大公囚禁。因此国内由他的弟弟约翰亲王摄政。

一天傍晚,诺曼贵族圣殿骑士团统领布里昂和他的几个手下来到罗泽伍德的撒克逊贵族塞得利克家投宿。晚饭时,布里昂被塞得利克的养女罗文娜的美貌迷住了。这时,犹太人艾萨克也来到塞得利克家,请求留宿。在谈话中,一位在座的游方僧人讲述了骑士艾凡赫打败圣殿骑士的事情,布里昂曾被艾凡赫打败过,他发誓要在比武大会上向他挑战。第二天早晨,游方僧人听到圣殿骑士密谋要把艾萨克绑架到诺曼贵族的堡垒里,他就帮助艾萨克逃走了。艾萨克知道游方僧人要去参加比武,就送给了他最好的马和马具。

华文精选

一个人只要不怕死,就什么也难不倒他!

傻子到底还是傻子,聪明人缩头的地方,只有傻子才肯伸头。

但凡一个人在急难之中,最容易流露真情。在太平无事的时候,由于拘谨,有些强烈的情感即便不能压制下去,至少也会想法遮掩,可是处于心烦意乱的境况中,人就不会做作,无意中会将真实感情暴露出来。

约翰亲王为了继承王位,他一边勾结理查的死敌法兰西国王菲力,怂恿奥地利大公延长他哥哥的羁押期,一边在国内扩充自己的势力。为了争取人心,他宣布举行盛大的比武会。他希望依附于他的圣殿骑士和圣约翰派骑士获胜,结果一个自称为“被剥夺了继承权的人”的骑士五战五胜,让全场拥护国王理查的观众为之欢呼不已。约翰也不得不把一匹战马赏赐给这位不愿显露自己面孔的骑士,并让他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作为“美和爱的皇后”。这位骑士将皇后王冠放在了罗文娜小姐的脚边。第二天,“被剥夺了继承权的骑士”和圣殿骑士布里昂比武,布里昂带着两个手下一起上场了。在“被剥夺了继承权的骑士”陷入困境时,一个“黑甲骑士”帮助了他,然后不等封赏就走了。于是,“被剥夺了继承权的骑士”又一次当上了冠军。当他摘下头盔的时候,塞得利克发现竟是自己的儿子艾凡赫。原来,塞得利克希望罗文娜和阿泽尔斯坦公爵结婚,因此他反对艾凡赫和她相爱并把儿子赶出了家门。紧接着是射箭比赛。洛克司雷赢得了这场比赛并拒绝了约翰亲王的拉拢,他表示要为国王理查服务。洛克司雷就是绿林豪杰罗宾汉

华文精选

一个有骨气的人应该做的,一个有血肉的人也就可以做。

必须使用试金石,才能发现真金

受了挫伤的自尊心最容易引起泄恨的念头。

艾萨克和女儿蕊贝卡救出了受伤的艾凡赫,恰巧在树林里遇见塞得利克、阿泽尔斯坦和罗文娜。结果他们不幸被布里昂的手下绑架了。艾凡赫在懂得医术的蕊贝卡的护理下得到康复。“黑甲骑士”和罗宾汉聚集几百人营救他们。其实,“黑甲骑士”就是回国的理查王。他们战胜了布里昂等人,救出了罗文娜、艾凡赫还有塞得利克、艾萨克。阿泽尔斯坦死了。蕊贝卡也被垂涎她美貌的布里昂带走了。

艾萨克为了救出自己的女儿找到骑士院的总枢机。结果总枢机限蕊贝卡三天之内找一个代理壮士和布里昂比武,如果失败,她将被处死。最后,艾凡赫作为她的代理人取得了胜利。这时,理查王带领人马赶到。他宣布了约翰亲王的叛逆行为,并告诉总枢机,英格兰皇家旗帜已经代替了他们圣殿的旌旗。

撒克逊人塞得利克归顺了理查王,理查王还化解了他和儿子的矛盾并亲自参加了艾凡赫和罗文娜的婚礼。约翰亲王得到了哥哥的宽恕。蕊贝卡感谢艾凡赫并流露出不愿透露的感情。她即将到格兰纳达去,决定终身不嫁,献身慈善事业。

经典导读

JINGDIAN DAODU(www.xing528.com)

欧洲中世纪的历史画卷

《艾凡赫》是司各特最出名的小说,也是他描写中世纪生活的历史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它的卓越成就在于它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12世纪末英国封建主义全盛时期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复杂的矛盾。自从1066年诺曼的威廉公爵征服英国后,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受到异族的压迫,广大的农民沦为农奴,原撒克逊封建地主也受到诺曼封建贵族的欺凌。当时的统治阶级主要由两个阶层所组成:封建贵族和僧侣。封建贵族中还建立了各级骑士的食邑制度。在12世纪末,封建主们经过100多年的休养生息,在各自领地上的统治已比较巩固,日趋骄横自满,有的相互兼并,有的公然反叛国王。他们为了满足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需求,不断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迫使部分农民铤而走险。当时的教会则自成一股势力,直接归罗马教廷管辖,拥有全国1/3的土地。一些有势力的教派如本书中的圣殿骑士派,甚至敢于跟王室对抗。这些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在小说中都有生动的描写和反映。

作者在小说中再现中世纪英格兰生活的时候,虽然描绘了一些富于浪漫色彩的比武、决斗等场面,但并没有把中世纪社会美化,而是用生动的文笔,揭露了封建贵族和僧侣们的腐化堕落,并在书中意味深长地指出:“小说里的描述,还未将那一时代中黑暗悲惨的实况完全揭露出来。”

小说对被压迫的撒克逊农民充满同情,不仅写出了他们深重的苦难,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斗争。书中的农奴葛尔兹、小丑汪巴,都刻画得血肉丰满,尤其是自由农罗宾汉和他手下的绿林豪杰们的形象,更是跃然纸上,生动有神,是司各特塑造得最成功的农民英雄群像。罗宾汉原是民间歌谣里的传奇人物,作者将民间传说的材料加以提炼,用自己的想象力加以补充,塑造出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叛逆者英雄形象。作者从各个方面突出了他那叛逆者的鲜明性格,表现了他与诺曼封建主势不两立的阶级立场。这一形象始终写得虎虎如生,富于叱咤风云、疾恶如仇的英雄本色。然而在小说结尾部分,他忽然莫名其妙地替诺曼王室效起忠来,随后又悄悄退出小说的叙述范围之外,不知去向。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政治偏见给他艺术形象所带来的损害。

小说对受歧视的犹太民族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小说中的犹太女子蕊贝卡,是司各特笔下最成功的正面人物形象之一。这一形象的真实动人之处,在于作者一反前人和同时代人对犹太民族所持的偏见和鄙薄心理,以充满同情的笔触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一个柔中带刚的可爱的女性形象。作者一方面在她身上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弱女子的悲惨遭遇,一方面又通过她的一系列行动,逐步展示出她那种不畏强暴、不向恶势力低头、敢于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反抗的鲜明性格,因此这一形象是有较大的社会意义和典型意义的。

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对欧洲文学的发展是有很大的贡献的。俄国的进步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认为司各特“给最新的欧洲文艺指出了历史的和社会的方向”。欧洲的不少大作家如法国的巴尔扎克和司汤达德国歌德、意大利的孟佐尼、俄国的普希金,都很推崇司各特的历史小说,肯定他在探索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谈到苏格兰氏族制度的克兰时说:“在瓦尔特·司各特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苏格兰高地的这种克兰的生动描写。”据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艾威琳·马克思和她姐夫拉法格回忆,马克思是很喜欢司各特的优秀历史小说的,不仅经常阅读,而且给予很高的评价。 (施咸荣)

司各特:用艺术之笔再现历史真实

《艾凡赫》是司各特最著名的一部作品,在他的历史小说中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首先,这是他第一次跨出苏格兰题材的范围,从而为他今后扩大创作视野奠定了基础。其次,他的苏格兰小说虽然称为历史小说,实际它们反映的时代都离司各特所生活的社会不远,有的甚至涉及了他的童年,以至青年时期。可是在《英雄艾凡赫》(以下称《艾凡赫》)中,他却把他的故事一下子推前了几百年,把中世纪中叶的英国作为历史背景。这样,可以说,随着《艾凡赫》的问世,司各特才真正成了名副其实的历史小说家。第三,司各特作为一个浪漫主义作家,富有传奇色彩的中世纪正是最适合他的创作才能发挥长处的时期。因此,正如他在本书的导言中所说,它“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可以说,自从作者得以在英国和苏格兰小说中运用他的虚构才智以来,他这才真正在这方面取得了游刃有余的支配能力”。毫不奇怪,巴尔扎克正是在读了《艾凡赫》之后,才对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发出了由衷的赞美;也毫不奇怪,小说发表后立即不胫而走,成了司各特最畅销的一本书,人们谈到司各特时,都会把《艾凡赫》与他联系在一起,它理所当然地成了他的代表作品。

司各特是一个奇特而强有力的天才……他的小说《艾凡赫》,把历史所具有的伟大灿烂、小说所具有的趣味和编年史所具有的那种严格的精确性结合了起来。

——法国著名作家 维克多·雨果

司各特把小说提高到历史哲学的地位,这种文体每百年间把一些不朽的金刚石镶嵌在修文习艺之邦的诗的王冠上面。他在小说里面表现了古代的精神,他把戏剧、对话、画像、风景、描写结合在一起;他把奇妙和真实——史诗的两种元素放进小说里面,使穷室陋巷亲切的语言和诗情画意互相辉映。

——法国文学家 巴尔扎克

《艾凡赫》英文版封面

司各特是浪漫主义作家,他的创作方法归根结底一句话,便是历史真实与大胆想象的结合。他的小说并不拘泥于历史事实,尽管他有时不惜用大量的繁琐考证,说明他所写的一切似乎都凿凿有据,然而在更多的场合,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处理上,他却是靠大胆的想象取胜的。为了说明自己在历史小说创作上的一些观点,他还专门虚构了一个考古学家德赖斯达斯特博士,让他作为自己的观点的对立面,出现在他的一些小说的导言中,本书也是这样。在第二篇导言(致德赖斯达斯特博士的致敬信)中,他明确说明历史小说不是考古学著作,重要的不是细节上的真实,而是展示历史的风貌。他提出了“虚构和真实相结合”的原则,认为他这么做没有超出“一部虚构小说的作者所理应享有的特权”。这篇导言对我们理解司各特的创作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司各特在本书中,用淋漓酣畅的笔墨描绘了中世纪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他在真实的历史氛围中为我们塑造了大量虚构的人物,这些人物尽管出自虚构,却栩栩如生,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的进程,他的成功主要便来源于此。因此英国19世纪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在谈到司各特的历史小说时指出,它们让我们看到的“不是历史书和文件记录中的那种抽象的人”,而是“真正生活在过去的时代中的活生生的人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司各特才被公认为西方历史小说的创始人。 (佚 名)

大师传奇

DASHI CHUANQI

瓦尔特·司各特是英国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小说家,也是一位诗人。他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多产的文学家之一,不仅勤奋地创作,而且写作速度之快甚至让巴尔扎克目瞪口呆。因此,司各特才得以为世人留下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1771年8月15日,司各特出生于爱丁堡的苏格兰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位律师。他因幼时患病而被送往祖父的农庄养病,祖母和姑姑给他讲了许多充满传奇色彩的苏格兰历史故事和民间歌谣,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培养了他对苏格兰历史的浓厚兴趣。1783年,他第一次进入爱丁堡大学读书。在读书期间,他经常参加一些学者和教授组织的集会,并在集会上见到了著名诗人彭斯。1786年,司各特在父亲的律师事务所当见习生。由于办案的原因,他接触过一些下层民众,还听他们讲起过关于苏格兰侠盗红酋罗伯队伍和1745年詹姆士党起义的故事,为今后的创作积累了素材

1789年,司各特第二次走进爱丁堡大学学习法律。在苏格兰法课程中,他对苏格兰社会风俗习惯的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1792年,司各特大学毕业,成为律师。1799年被任命为塞尔扣克郡副郡长,并开始了文学活动。1802年和1803年,他连续搜集整理出版了两本《苏格兰边区歌谣集》。1805年,司各特创作了第一部叙事长诗《末代歌者之歌》,这部浪漫主义长诗表现了16世纪苏格兰两个古老家族的生活和恩怨,给作者带来了广泛的声誉。1806年,他被任命为爱丁堡高等民事法庭庭长。1808年,他出版了他最优秀的长诗《玛密恩》,它讲述了在1513年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弗洛登战役中,残忍的英国贵族玛密恩最后阴谋败露,丧命战场的故事。1810年,他的第三部长诗《湖上夫人》问世,受到热烈欢迎。一直到1813年为止,司各特共创作了8部长诗,成为著名的诗人。英国王室甚至想要授予他“桂冠诗人”的称号,被司各特婉言谢绝了。

司各特(1771~1832)

从1814年开始,司各特转向了历史小说的创作。1814年,他匿名发表了第一部历史小说《威弗利》,描写了1745年苏格兰詹姆士党人的起义经过。这部小说轰动一时,在6个月内重印了3次。此后,司各特的创作进入了旺盛期。他先后创作了27部历史小说,还有一些中短篇小说,主要表现的是苏格兰、英格兰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历史事件。主要作品有:《清教徒》(1816)、《罗伯·罗伊》(1818)、《密德洛西恩监狱》(1818)、《艾凡赫》(1819)、《肯尼沃斯城堡》(1821)、《昆丁·达沃德》(1823)、《十字军英雄记》(1825)等等。同时,司各特还创作了一些传记,如《小说家列传》(1821~1824)、《拿破仑传》(1827)等。1820年,司各特曾被英王授予从男爵的称号。

1825年,英国发生了经济危机。1826年,司各特的出版公司合股人破产,司各特为了偿还巨额债务而拼命创作,这使他的后期创作显得草率。过度的紧张写作也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1832年9月21日,他因中风病逝于家乡阿伯茨福德。

延伸阅读

YANSHEN YUEDU

和历史小说家司各特处于同一个时代而创作风格截然不同的女作家简·奥斯汀把目光投向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她以女性的敏锐视角关注着周围小小的世界,以轻松、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再现了恬静舒适的田园生活和其中绅士淑女的爱情、婚姻。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通过傲慢的男主人公达西和心存偏见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剧故事,反映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的婚姻关系、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深刻的讽刺和揭露。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 ※ ※ ※

乔治·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女小说家。《安吉堡的磨工》是她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玛塞尔男爵夫人是一位有着崇高社会理想的贵族女人,她厌恶腐化堕落的上流社会生活,毅然放弃了荣华富贵,和机械工人列莫尔结合。主人公磨工格南·路易是个正直善良、勤劳勇敢的年轻人,他赞成用劳动去获得财富。路易和有钱人的女儿罗斯真心相爱,但是却因为贫穷而被罗斯的父母拒绝。最后经过一番努力,路易不仅得到了金钱而且获得了爱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