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结语改为带钩的分类工作尚需完善

结语改为带钩的分类工作尚需完善

时间:2024-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当承认,还有一些不大常见的带钩并不能完全包纳在这八类之列,这个分类工作还有必要继续做下去,使它更加完善。不论从带钩的时代、造型特征、分布、传播以及名称等方面,我们都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带扣比之带钩有使用方便、结构合理、结实牢靠的特点,它的使用延续更久,直至当今,已有两千多年之久。

结语改为带钩的分类工作尚需完善

八、 结 束 语

绝大部分带钩形体虽然很小,但它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却占有一定的地位。“窃国者侯,窃钩者诛”,这足以见带钩的使用及其影响渗透到了古代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带钩的文化意义在古代军事、民族关系、手工制造业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来,所以进行带钩的考古学研究是必要的。

本文对带钩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分期,将目前所见的带钩划作水禽形、兽面形、耜形、曲棒形、琵琶形、长牌形、全兽形和异形八类,这不一定是最理想的分类方案。应当承认,还有一些不大常见的带钩并不能完全包纳在这八类之列,这个分类工作还有必要继续做下去,使它更加完善。关于带钩的四个发展时期—始作期、鼎盛期、普及期、衰亡期,它们各自的具体时限随着今后材料的增加,也会多少有些改变。如始作期现在划在春秋中至战国早期,以后始作的时代还可能会往前提,在春秋早期发现更多的原始型带钩,这将是指日可待的事。

中国带钩是在本土起源的,它不是舶来品。在始作期和鼎盛期,带钩的地区性特征比较明显,这说明带钩在一个地区出现以后,并不是毫无改变地传播到其他地区。只是进入普及时期,各地带钩的共性才愈趋明显。带钩最早很可能出现在关中地区,现在见到的两种原始型带钩都是在那里发现的,带钩的发明权大概属于春秋秦人。不过,三晋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地区,不能完全排除晋人始作带钩的可能性。以为带钩为外来文化因素之一,过去不仅国外学者这么说,我们自己也作如是观,并且还认定这是古代中国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范例,这一观点有误。带钩其实是我们的“国粹”,是我们自己的发明创造之一。不论从带钩的时代、造型特征、分布、传播以及名称等方面,我们都得到了这样的结论。

关于带钩的研究,还有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没有解决。例如带钩起源的契机是什么?现在还无从知晓。始作期带钩分布范围已比较广大,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以及东部长城以北都有发现,它们都是春秋战国之际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是五霸逐鹿的主要区域。带钩在这里起源是很自然的。虽然很大一部分带钩是用于束系革带和嵌于革带上,但也有一部分是用于丝带上的,尤其在早期更是如此。如前所引,楚简明言丝带有钩,长沙陈家大山还出土过用带钩勾系的丝带[213]。现在还不能确认丝带钩在先还是革带钩在先,从功利角度上看,我们也不明白带钩发明的真正动机。这是今后还要深入考察的问题之一。

还有一个带钩被取代的契机问题。带钩从春秋中叶起,一直使用到逐渐被带扣取代止,经历约六百年之久。带扣比之带钩有使用方便、结构合理、结实牢靠的特点,它的使用延续更久,直至当今,已有两千多年之久。尽管带扣作为马具在东周早已有之,可是它并没有被中原及周围各国用于人身束带,这确实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从汉末开始,尤其是魏晋时期,带钩被带扣几乎完全取代,可能与北方胡族南下入主中原有关,胡人有使用带扣的传统。令人不解的是,早先匈奴强大时为什么没能把这个传统输入到中原来,它也曾多次入侵中原。带扣取代带钩的契机,是今后深入考察的又一个问题。

现在的带钩研究虽然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不过有些结论不一定很确切,甚至可能存在根本性的错误。这一方面是因为笔者的能力和水平有限,另一方面则是资料不够翔实,有的带钩断代不确切,都可能影响到结论的准确程度。许多有关带钩资料的报道过于粗略,有的甚至不见附图,不作描述,给带钩的分类以及工艺学方面的研究带来很大困难。相信这种状况能逐渐有所改善,带钩研究将会建立在越来越坚实可靠的基础之上。

附记:本文承黄展岳先生多所指正,谨致谢忱。

又记:本文讨论带钩起源时,良渚文化玉带钩资料尚未刊布,关于这个问题的重新研究,请参照本书“良渚文化玉带钩”的研究文字。

附表:带钩发现统计略表(长度单位:厘米)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 1. 本表所列带钩大多数都有确切的时代和出土地点,但并不包括全部考古发现的带钩。

2. 材料依时代顺序排列,同时代的以现行省区相对集中排列。材料的断代,绝大多数作了审定;个别材料报道简略,未及校核。

3. 资料截至1983年年初。

注释:

[ 1 ] (汉) 王逸:《楚辞章句》。

[ 2 ] (晋) 鱼豢:《魏略》,(清)王仁俊辑本。

[ 3 ] (晋) 张勃:《吴录》,(清)王仁俊辑本。

[ 4 ] 《史记》、《汉书》之《匈奴传》注。

[ 5 ] 见(宋) 赵希鹄《洞天清录》:“古铜腰束绦,钩有金银碧填嵌者,有片金商者,有用兽而为肚者,皆三代物也;有羊头钩、螳螂捕蝉钩,金者,皆秦汉物也。”

[ 6 ] (清) 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一○。

[ 7 ] 王国维:《观堂集林·胡服考》。

[ 8 ] 高去寻:《战国墓内带钩用途的推测》,《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3本下,1952年。

[ 9 ] 包尔汉、冯家升:《“西伯利亚”名称的由来》,《历史研究》1956年第10期。

[10] 肖兵:《犀比·鲜卑·西伯利亚》,《人文杂志》1981年第1期。

[11] 干志耿、孙秀仁:《关于鲜卑早期历史及其考古遗存的几个问题》,《民族研究》1982年第1期。

[12] 白鸟库吉著,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商务印书馆,1934年。

[13] 江上波夫:《師比并びに郭落带に就きこ》,《東方學報》(东京版)1931年第2期;《エウテシア古代北方文化》,1948年,京都

[14] 藤田丰八:《犀毗和郭落带问题》,《剑峰遗草》,藤田金之丞,1930年。

[15] 長廣敏雄:《帶鈎の研究》,京都:东方文化研究所,1943。

[16] 長廣敏雄:《戰國式帶鈎についこ》,《東方學報》第32册,京都,1962年。

[17] Bernhard Karlgren,“Chinese Agraffes in two Swedish Collections”. EMFEA,No.38,1966.

[18] 陈仁涛:《金匮论古初集》,香港亚洲石印局,1952年。

[19] A. Salmony Sino,Siberia Art in the Collection of C. T. Loo. Paris,1933.

[20] N. Palmgren,Selected Chinese Antiquities,Stockholm,1948.

[21] 山东省博物馆:《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1期,图五。

[22] 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图一九。

[23] 随县擂鼓墩一号墓考古发掘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7期。

[24] 南京博物院:《江苏涟水三里墩西汉墓》,《考古》1973年第2期,图二、四,图版一二。

[25] 南京博物院:《铜山小龟山西汉崖洞墓》,《文物》1973年第4期。

[26]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图一○六、一○七。

[27]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报告》,《文物》1979年第1期,图三二。

[28]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6年,图一二三。

[29]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五里牌古墓葬清理简报》,《文物》1960年第3期。

[30]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

[31][32] 同[22]。本文发表时尚未发现早于春秋时期的玉带钩,特此说明。

[33]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1期。

[34] 同[23]。

[35] 同[26],图一○六、一○七。

[3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

[37]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定县北庄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

[38]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孝义张家庄汉墓发掘记》,《考古》1960年第7期。

[39] 广州市文物管理处:《广州淘金坑的西汉墓》,《考古学报》1974年第1期。

[40] 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59年。

[41] 甘肃省博物馆:《武威雷台汉墓》,《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42] 同[25]。

[43] 南京市博物馆:《南京象山5号、6号、7号墓清理简报》,《文物》1972年第11期。

[44] 驻马店地区文管会等:《河南泌阳秦墓》,《文物》1980年第9期。

[45] 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八旗秦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3期,1980年。

[46]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南郊砂子塘汉墓》,《考古》1965年第3期。

[47] 湖南省文管会:《湖南长沙西汉墓清理简报》,《考古通讯》1957年第4期。

[48] 甘肃省博物馆:《酒泉、嘉峪关晋墓的发掘》,《文物》1979年第6期。

[49] 河北省文管会:《河北石家庄市市庄村战国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50] 郭宝钧等:《一九五四年春洛阳西郊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6年第2期。

[51] 洛阳博物馆:《洛阳战国粮仓试掘纪略》,《文物》1981年第11期。

[52] 江西省历史博物馆等:《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文物》1980年第11期。

[53] 长陵发掘委员会工作队:《定陵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年第7期,《考古》1959年第7期。

[54]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东北郊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5年第4期。

[55] 同[39]。

[56] 同[15]。

[57] 同[16]。

[58] 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科学出版社,1959年。

[59] 王仲殊:《洛阳烧沟附近的战国墓葬》,《考古学报》第8册,1954年。

[60]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科学出版社,1959年。

[6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洛阳西郊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3年第2期。

[62] 同[33]。

[63] 河南省文化局工作队:《郑州二里冈》,科学出版社,1959年。

[64] 山西省文管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第二次发掘》,《考古》1964年第3期。

[65]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建国以来山西省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果》,《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

[66]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邯郸百家村战国墓》,《考古》1962年第12期。

[67] 同[22]。

[68] 同[45]。

[69] 宝鸡市博物馆等:《陕西宝鸡市茹家庄东周墓葬》,《考古》1979年第5期。

[70] 金学山:《西安半坡的战国墓葬》,《考古学报》1957年第3期。

[71] 秦都咸阳考古队:《咸阳市黄家沟战国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6期。

[72] 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勘查小组:《秦都咸阳故城遗址发现的窑址和铜器》,《考古》1974年第1期。

[73]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韶山灌区湘乡东周墓清理简报》,《文物》1977年第3期。

[74] 河南省丹江库区文物发掘队:《河南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文物》1980年第10期。

[75]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信阳楚墓文物图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59年。

[76] 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湖北江陵三座楚墓出土大批重要文物》,《文物》1966年第5期。

[77] 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肇庆北岭松山古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11期。

[78]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平乐银山岭战国墓》,《考古学报》1978年第2期。

[79] 同[30]。

[80] 同[78]。

[81] 四川省博物馆等:《四川新都战国木椁墓》,《文物》1981年第6期。

[82]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都战国土坑墓发掘简报》,《文物》1982年第1期,图五七。

[83] 同[81]。

[84] 四川省博物馆:《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0年。

[85] 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清镇平坝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1期。

[86] 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威宁县文化局:《威宁中水汉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2期。

[87] 同[40]。

[88] 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

[89] 同[86]。

[90] 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怀柔城北东周两汉墓葬》,《考古》1962年第5期。

[91] 安志敏:《河北省唐山市贾各庄发掘报告》,《考古学报》第6册,1953年。

[92]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易县燕下都44号墓发掘报告》,《考古》1975年第4期。

[93]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怀来北辛堡战国墓》,《考古》1966年第5期,图二、图六。

[94]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三十年来的考古工作》,《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

[95] 崔璿:《秦汉广衍故城及其附近的墓葬》,《文物》1977年第5期。

[96] 辽宁省博物馆等:《辽宁喀左南洞沟石椁墓》,《考古》1977年第6期。

[97] 于临祥:《营城子贝墓》,《考古学报》1958年第4期。

[98] 旅顺博物馆、新金县文化馆:《辽宁新金县花儿山汉代贝墓第一次发掘》,《文物资料丛刊》第4期,1981年。

[99] 沈阳市文物工作组:《沈阳伯官屯汉魏墓葬》,《考古》1964年第11期。

[100]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等:《甘肃灵台县两周墓葬》,《考古》1976年第1期。

[101] 魏怀珩:《甘肃平凉庙庄的两座战国墓》,《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

[102] 四川省博物馆等:《四川绵竹县西汉木板墓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4期。

[103] 同[41]。

[104]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发掘》,《考古》1960年第9期。

[105] 甘肃省文管会:《张掖郭家沙滩汉墓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8期。

[106] 嘉峪关市文物清理小组:《嘉峪关汉画像砖墓》,《文物》1972年第12期。

[107] 同[48]。

[108] 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1948年,图版一一。

[10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新疆吐鲁番艾丁湖古墓葬》,《考古》1982年第4期,图八:3。

[110] 同[21]。

[111] 同[26],见图九八、一○六、一○七、一○八、一一九。

[112] 苏州博物馆考古组:《苏州城东北发现东周铜器》,《文物》1980年第8期。

[113] 同[24]。

[114] 同[25]。

[115] 江苏省博物馆、泰州县博物馆:《江苏泰州新庄汉墓》,《考古》1962年第10期。

[116] 镇江市博物馆、丹阳市文化馆:《江苏丹阳东汉墓》,《考古》1978年第3期。

[117] 南波:《南京西岗西晋墓》,《文物》1976年第3期。

[118] 浙江省文管会:《黄岩秀岭水库古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8年第1期。

[119] 同[60]。

[120]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马工作站:《山西侯马上马村东周墓葬》,《考古》1963年第5期。

[121] 同[91]。

[122] 同[90]。

[123] 同[22],图一九:2、10、15、16、20。

[124] 陕西省文管会、大荔县文化馆:《朝邑战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2期,1978年,图一一。

[125] 同[71]。

[126] 同[22]。

[127] 同[70]。

[128] 楚皇城考古发掘队:《湖北宜城楚皇城勘查简报》,《考古》1980年第2期。

[129] 同[20]。

[130] 同[81],图五七。

[131] 同[19],图版ⅪⅩ:10。

[132] 同[86]。

[133] 四川省文管会:《成都东北郊西汉墓葬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年第2期,图一一。(www.xing528.com)

[134]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新安铁门镇西汉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2期,图九。

[135] 襄汾县文化馆:《山西襄汾发现汉代铁器》,《考古》1978年第2期,图1:6,原定为西汉晚期。

[136] 王海航:《石家庄市东岗头村发现汉墓》,《考古》1965年第12期,图三。

[137] 同[37],图二二。

[138]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二队:《洛阳晋墓的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139] 同[53]。

[140] 同[81]。

[141] 同[120]。

[142] 徐中舒:《氏编钟图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2年。

[143] 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

[144] 同[7]。

[145] 同[6]。

[146]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3年。

[147] 同[22]

[148] 同[68]。

[149] 同[70]。

[150] 同[30],图二八三。

[151] 同[22]。

[152] 同[79],156页。

[153] 秋山进午:《内蒙古高原的匈奴墓葬》,《富山大学人文学部纪要》第4号,1981年;汪宇平节译,载内蒙古文物队:《文物考古参考资料》第4期,1983年。

[154] 带钩分布的北限还要向北移一些,最近吉林榆树县老河深鲜卑墓(M56)出土铜带钩1件,时代约相当于东汉,见《文物》1985年2期,73页校后补记。

[155] 同[11]。

[156] 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12期。

[157]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杨家营子的遗址和墓葬》,《考古》1964年第1期。

[158]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完工古墓清理简报》,《考古》1965年第7期。

[159]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怀来北辛堡战国墓》,《考古》1966年第5期,图二。

[160] 辽宁省博物馆等:《辽宁喀左南洞沟石椁墓》,《考古》1977年第6期,图二:4。

[161] 田广金:《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的匈奴考古》,《考古学报》1983年第1期。

[162] 孙守道:《“匈奴·西岔沟文化”古墓群的发现》,《文物》1960年第8、9期合刊。

[163] 同[95]。

[164] 程道宏:《伊敏河地区的鲜卑墓》,《内蒙古文物考古》1982年第2期。内蒙古呼盟伊敏河地区鲜卑墓出有两件铁带钩,原文无图照。经与作者联系,从寄来的照片看,由于器物锈蚀严重,还不便确认为带钩。其时代定为东汉晚期。

[165] 同[1]。

[166] 同[6]。

[167] 同[8]。

[168] (明) 都穆:《听雨纪谈》。

[169] 同[9]。

[170] 同[13]。

[171] 同[14]。

[172] 同[12]。

[173] 同[11]。

[174] 青铜透雕牌饰的研究参见乌恩:《中国北方青铜透雕带饰》,《考古学报》1983年第1期。

[175] 同[10]。

[176] P. Pelliot, L Edition Collectivedes oeuvres de Wang Kono,Wei Tung Pao, Vol. XXVI, 1929.

[177] 《太平御览·服章部》。

[178] 《古今图书集成·礼仪典·带佩部》。

[179] 《隋书·礼仪志》。

[180] 同[7]。

[181] 秋山进午:《内蒙古高原的匈奴墓葬》,《富山大学人文学部纪要》第4号,1981年;汪宇平节译,载内蒙古文物队:《文物考古参考资料》第4期,1983年。

[182] 同[7]。

[183] 同[74]。

[184] 朱德熙、裘锡圭:《信阳楚简考释(五篇)》,《考古学报》1973年第1期。

[185] 同[10]。

[186] 《列子》多以为晋人所作。

[187] 《搜神记》亦收入这个传说。

[188] 王仁湘:《古代带钩用途考实》,《文物》1982年第10期。

[189] 同[84]。

[190] 同[66]。

[191] 同[92]。

[192]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燕下都遗址内发现一件战国时代的铜人像》,《文物》1965年第2期,图一。

[193] 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临潼县秦俑坑试掘第一号简报》,《文物》1975年第11期。

[194] 《汉唐壁画》,外文出版社,1974年,图一二。

[195] 陕西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兵马俑》,文物出版社,1983年。

[196] 同[58]。

[197] 洛阳博物馆:《洛阳西汉卜千秋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第6期。

[198] 礼州遗址联合考古发掘队:《四川西昌礼州发现的汉墓》,《考古》1980年第5期。

[199] 同[22]。

[200]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常德德山楚墓发掘报告》,《考古》1963年第9期,图一九。

[20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7年。

[202] 湖南省文管会:《长沙仰天湖第25号木椁墓》,《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图版三:2。

[203] 洛阳博物馆:《洛阳中州路战国车马坑》,《考古》1974年第3期,图六:1,图版三:5。

[204] 湖北省博物馆:《宜昌前坪战国两汉墓》,《考古学报》1976年第2期。

[205] 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河南陕县刘家渠汉墓》,《考古学报》1965年第1期,图版二五。

[206]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汉阳蔡甸一号墓清理》,《考古》1966年第4期,图二。

[207] 同[134],图九。

[208] 同[73],图五○。

[209]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金塘坡东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79年第2期,图五。

[210]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写作小组:《侯马战国奴隶殉葬墓的发掘—奴隶制度的罪证》,《文物》1972年第1期,图四。

[211] 同[22]。

[212] 同[21]。

[213] 陈家大山所出丝带两端有孔,当为带钩钮座和钩首的穿孔。丝带长73.5厘米,宽约3.3厘米,其长度与常人腰围基本相符。北京历史博物馆:《楚文物展览图录》,1954年,图二一。

[214] 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文物工作组:《湖北江陵拍马山楚墓发掘简报》,《考古》1973年第3期。

[215] 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北武安县午汲古城中的窑址》,《考古》1959年第7期。

[216] 山西运城行署文化局等:《山西闻喜邱家庄战国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1期。

[217] 马得志等:《一九五三年安阳大司空村发掘报告》,《考古学报》第9册,1955年。

[218]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资兴旧市战国墓》,《考古学报》1983年第1期。

[219]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浏城桥一号墓》,《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220] 郭德维:《江陵楚墓试论》,《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

[22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发掘队:《山东平度东岳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与战国墓》,《考古》1962年第10期。

[222] 山西运城行署文化局等:《山西闻喜邱家庄战国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1期。

[223] 东京国立博物馆等:《中山王国文物展》,1981年。

[224] 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江陵藤店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9期。

[225] 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台山楚墓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第5期。

[226] 同[218]。

[227] 湖南省博物馆、益阳县文化馆:《湖南益阳战国两汉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

[228] 曹桂岑等:《淮阳县平粮台四号墓发掘简报》,《河南文博通讯》1980年第1期。

[229] 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年。

[230] 河北省文管处等:《河北邯郸赵王陵》,《考古》1982年第6期。

[231] 河北省博物馆等:《河北省出土文物选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232]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东周殉人墓》,《文物》1960年第8、9期合刊。

[233]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组:《燕下都城址调查报告》,《考古》1962年第1期。

[234] 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湖北松滋县大岩嘴东周土坑墓的清理》,《考古》1966年第3期。

[235]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市东北郊古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12期。

[236] 四川省博物馆等:《青川县出土秦更修田木牍—四川青川县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2年第1期。

[237] 四川省文管会:《成都羊子山第172号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6年第4期。

[238] 秦俑坑考古队:《临潼上焦村秦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2期。

[239] 秦俑坑考古队:《秦始皇陵东侧第三号兵马俑坑清理简报》,《文物》1979年第12期。

[240] 湖北省博物馆等:《云梦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

[241]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东郊罗冈秦墓发掘简报》,《考古》1962年第8期。

[242] 徐州博物馆:《江苏徐州子房山西汉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4期,1981年。

[243] 临沂文物组:《山东临沂金雀山一号墓发掘简报》,《考古学集刊》第1集,1981年。

[244] 石家庄市图书馆文物考古小组:《河北石家庄市北郊西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第1期。

[245] 马建熙:《陕西耀县战国、西汉墓葬清理简报》,《考古》1959年第3期。

[246] 王克林:《山西榆次古墓发掘记》,《文物》1974年第12期。

[247] 湖北省博物馆:《云梦大坟头一号汉墓》,《文物资料丛刊》第4期,1981年。

[248] 广州市文物管理处等:《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试掘》,《文物》1977年第4期。

[249]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9期。

[250] 冯汉骥、童恩正:《岷江上游的石棺葬》,《考古学报》1973年第2期。

[251] 济南市博物馆:《试谈济南无影山出土的西汉乐舞杂技、宴饮陶俑》,《文物》1972年第5期。

[252] 金祖明:《绍兴离渚出土的青铜兵器》,《考古通讯》1956年第4期。

[253]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等:《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8期。

[254] 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昌平半截塔村东周和两汉墓》,《考古》1963年第3期。

[255]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邢台南郊西汉墓》,《考古》1980年第5期。

[256] 山东省博物馆:《曲阜九龙山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5期。

[257] 南波:《江苏连云港市海州西汉侍其墓》,《考古》1975年第3期。

[258] 江西省博物馆:《南昌东郊西汉墓》,《考古学报》1976年第2期。

[259]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洛阳西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

[260] 江苏省文管会、南京博物院:《江苏盐城三羊墩汉墓清理报告》,《考古》1964年第8期。

[261] 湖南省博物馆、益阳县文化馆:《湖南益阳战国两汉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

[262]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合浦县堂排汉墓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4期,1981年。

[263]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广西贺县河东高寨西汉墓》,《文物资料丛刊》第4期,1981年。

[264] 扬州博物馆:《扬州东风砖瓦厂八、九号汉墓清理简报》,《考古》1982年第3期。

[265] 屠思华:《江苏凤凰河汉、隋、宋、明墓的清理》,《考古通讯》1958年第2期。

[266]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常德东汉墓》,《考古学集刊》第1集,1981年。

[267] 南京博物院:《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文物》1981年第11期。

[268] 昊文信:《江苏新沂东汉墓》,《考古》1979年第2期。

[269] 梁友仁:《广西贵县发现汉墓一座》,《考古通讯》1956年第4期。

[270] 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磴口县陶生井附近古城古墓调查清理简报》,《考古》1965年第7期。

[271] 程应林:《江西南昌市区汉墓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1期,1977年。

[272] 宁笃学、薄朝绂:《兰州东岗镇东汉墓》,《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2期。

[273] 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辽宁盖县九垅地发现东汉纪年砖墓》,《文物》1977年第9期。

[274] 淮南市文化局:《安徽省淮南刘家古堆汉墓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4期,1981年。

[275] 江西省博物馆:《江西南昌地区东汉墓》,《考古》1981年第5期。

[276]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常德东汉墓》,《考古学集刊》第1集,1981年。

[277] 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德庆大辽山发现东汉文物》,《考古》1981年第4期。

[278] 匡达滢:《四川宜宾市翠屏村汉墓清理简报》,《考古通讯》1957年第3期。

[279]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新繁清白乡东汉画像砖墓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6期。

[280] 刘志远:《四川盐亭东汉崖墓出土文物简记》,《文物》1974年第5期。

[281] 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贵州兴义、兴仁汉墓》,《文物》1979年第5期。

[282] 安徽省博物馆清理小组:《安徽合肥东郊古砖墓清理简报》,《考古通讯》1957年第1期。

[283] 李蔚然:《南京南郊六朝墓葬清理》,《考古》1963年第6期。

[284] 江西省博物馆考古队:《江西南昌市郊南朝墓发掘简报》,《考古》1962年第4期。

[285]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安南郊草厂坡村北朝墓的发掘》,《考古》1959年第6期。

[286] 陕西省文管会:《西安羊头镇李爽墓的发掘》,《文物》1959年第3期。

[287] 向开旺:《琢有宣和年号的玉带钩》,《文物》1982年第8期。

(原载《考古学报》1985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