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片3 情比钻石坚
钻石的成分就是碳,由于它内部巧妙的结构,使它呈现出奇特的形状和美丽的颜色。虽然煤球木炭也是主要由碳构成的,但是由于它们没有那样的内部结构,只能被人们用来取暖了。
天然钻石的形成过程非常曲折, 黑炭要在地下经过高温、高压和地质运动等一系列磨难,才能改变内部结构,蜕变成美丽的钻石。所以,天然钻石很少见,也很珍贵。
古希腊人认为钻石是从天空坠落到地面的星辰。而在现代人眼中,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出自地心熔炉的淬炼。钻石不仅象征着财富,也象征着权力。
钻石
印度的王公贵族经常佩戴豪华的珠宝,其中一颗宝石的价值相当于整个世界半天的开销,东方的皇室曾经为了它发动战争。
波斯皇帝纳弟尔占领印度后,莫卧儿王朝的末代皇帝试图把这颗宝石藏在自己的头巾里。但纳弟尔并不愚蠢,他要求交换头巾。他把到手的钻石称为“科依诺尔”,意为大山之光。这就是它名称的由来。
如今,它在英国女王的皇冠上永放光芒。
1946年,在苏丹国王穆罕默德登基50周年的庆典上,他的子民为他献上了重量相当于他体重的钻石,总共价值2300万美元。
南非有着全世界最为丰富的钻石资源,但是一直到19世纪60年代,人们才发现了南非这样一个聚宝盆。
1863年,人们对钻石的渴望使南非出现了同样的钻石热。
有一天,有收集漂亮石头嗜好的丹尼·乔可伯来到距金伯利120公里的霍普敦走访他在德考克农庄的朋友雅克布斯一家。当时雅克布斯的小儿子正在和一群小孩玩耍,丹尼发现他们玩游戏的石块中有一颗很特别的小石子,于是就问是从哪捡到的,雅克布斯的小儿子说是自己从奥兰治河边捡的。
丹尼很喜欢这颗小石子,正张口想问时,雅克布斯夫人大方地说:“你如果喜欢,就拿去吧。”于是,丹尼·乔可伯拿走了这颗注定要载入南非史册的“小石子”。后来,格雷厄姆斯敦的地质学家阿瑟斯通博士鉴定后,确认这是一颗重21.25克拉的钻石。丹尼转手就以8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政府。不过,后来在南非引起寻觅钻石狂潮的并不是这颗被命名为“尤蕾卡”的钻石,而是3年后丹尼·乔可伯获得的第二颗钻石。
这次丹尼不可能像上一次那么幸运了,他是花了500只羊、10头牛和1匹马的代价才从格里夸地区一个牧羊人手中换得这第二颗“小石头”。这个代价随后被证明是值得的——经鉴定那是一颗重达83.5克拉的钻石。
这颗钻石后来被命名为“南非之星”,它的发现令当时英国在开普敦的殖民大臣迫不及待地向全世界宣布:南非将来的成功就建立在这颗石头上。
1905年,世界上最大的一颗钻石在南非出现了。一名矿工在落日的余辉中发现了它。
矿主卡利南一直坚信在老头威廉·普林斯罗的农场能找到钻石,因为老头的儿子在玩耍的时候曾经找到过小块的钻石。他一直要求老头出让农场,但是这位老先生惊奇地说:我不管什么钻石,这是我的家,我要在这里安度晚年。
老先生手拿猎枪,不许卡利南进农场。卡利南恨透了他,但是也只好等待。一直到1898年老先生逝世,他才把农场买下来,随后开始在这一带寻找钻石。
1905年1月25日下午5点,一个黑人矿工发现了那块“石头”,他叫来白人矿监韦尔斯。韦尔斯高兴地拿着石头去告诉同事们,大家看了一眼,就扔到了窗外,因为“个头太大,不可能是钻石”。韦尔斯不死心,拍电报给在外地的老板卡利南,卡利南表扬了他的负责精神,同时也告诉他,那可能只是块水晶。
但送去检验后,马上就得到了证明——真的是块钻石!
卡利南听说之后,立刻做了那颗钻石的12个复制品,把它们分赠给亲友。他开始卖票展览这块巨大的钻石,有3000人买了票,还有5000人因为场地不够等在外面。(www.xing528.com)
展览结束后,卡利南面临一个安全问题——怎么把钻石送回欧洲呢?他故意造了很多声势,然后用一个普通邮包把这个3106克拉的大钻石邮寄到了英国。
英王权杖上镶嵌的卡利南钻石
后来,矿主托玛斯·卡利南以1500万美元的高价将这颗钻石出售给南非政府,而南非政府又转送给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国王对这颗钻石十分喜欢,请荷兰的著名雕琢师傅阿舍尔来切割这块钻石。
这颗卡利南钻石被切割成几颗毫无瑕疵的巨钻,其中包括著名的“非洲巨星”和“非洲大星”,它如今被镶嵌在英国皇室的权杖和王冠上。
卡利南非常幸运。当年他的祖父原本想从爱尔兰移民到美国,但在途中喝醉了。船只迷失了方向,于是到达了南非。卡利南由于发现了钻石,被英国王室封为爵士,称为托马斯爵士,那座矿场也以托马斯命名。工头韦尔斯因发现钻石而得到了2000英镑的奖金,至于第一个挖出钻石的那个黑人,只得到了马和马鞍的奖励,没人知道他叫什么。
钻石开采是一项利润丰厚的大买卖。为了小小的钻石,采矿人必须想尽办法炸开地下半英里深处的坚硬岩石。早期的采矿人不得不通过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
迪比尔斯兄弟经营的农场中也发现了钻石,他们以97万美元的价格把它出售给金伯利公司。后来,这个农场成为金伯利公司最赚钱的钻石矿。迪比尔斯兄弟让一笔巨大的财富从手心溜走了。
塞西尔·罗德斯在赢得了金伯利钻石矿的控制权后,为公司起名为“迪比尔斯”以示敬意。不久,他就成为钻石行业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后来就任南非总理。
出生于德国的恩尼斯特·奥本海默年轻时曾在一家销售钻石的公司工作过。1902年,他因公来到金伯利矿场。此后不久,他在英国银行的支持下,在南非北部地区成功地开出金矿,赚了一大笔钱。但出于对钻石的热爱,他通过努力踏进了迪比尔斯公司的董事会。
由于深信钻石一定会升值,在华尔街金融风暴期间,他不惜一切想得到这家公司。为此,他投入了全部家当,甚至抵押了住房。这场豪赌终于使他得偿所愿。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空前繁荣,钻石成为人们争相购买的奢侈品。囤积的大量钻石给他带来了14亿美元的意外之财。
时至今日,迪比尔斯公司和奥本海默家族仍然坐拥整个世界近一半的黄金制品和几乎所有的钻石制品,他们的资产共约25亿美元。
不过,尽管南非盛产钻石,但是要想在南非买到便宜钻石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钻石业的高度垄断,任何一个地方的钻石实行的都是全球统一的垄断价格,也就是说真正来路正当的好钻石,无论在南非还是在其他国家的钻石珠宝店里买,价钱都是相差无几的。
钻石和黄金并不总能带来好运。“蓝色希望”是世界上最大的蓝色钻石,它就给拥有者带来了死亡和绝望。这颗钻石曾被作为礼物献给法国皇帝路易十四,结果他死于痛苦难耐的坏疽病。
后来它又落到了一位俄国王子的手里,这位王子在十月革命期间被刺死。他曾用这颗钻石向一位巴黎女演员求爱。紧接着,这位女士被一位追求者枪杀了。
钻石后来的拥有者相继死于船难和车祸。1911年,卡蒂尔珠宝公司以350万美元的价格把它卖给了艾薇·沃尔什·麦克林。很快,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丈夫精神错乱,两个孩子也相继死去。负责投递这颗钻石的邮递员在一年之间先后失去了一条腿、妻子和狗,他的房子也被一场大火夷为平地。
路易十四
“蓝色希望”现存放在华盛顿史密森学会中。
不止是南非,很多非洲国家都出产钻石。之所以有些钻石被人们称作“血腥钻石”,这并不是说开采钻石矿会累死人,相反,钻石矿和金矿煤矿完全不同。钻石矿是从地面露天处向下挖坑,被人们称作“绅士矿”,危险性很小。但是很多非洲军阀都控制着本国的钻石矿,用从中获得的财富来发动内战。这些恶棍为了要民众背叛政府,居然命令士兵杀死村民,焚烧村子,甚至把婴儿的一条腿或一只胳膊砍掉。
他们矿坑里的钻石,和其他钻石一样被卖到美国和欧洲,成为名流富翁的收藏品,这就是血腥钻石。
联合国和一些民间组织已经对这种行为进行了谴责,要求钻石商不购买和出卖血腥钻石。但是,世界和平不是靠钻石业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为了财富,人们还在互相残杀。
不知道哪一天世界能够恢复全面的和平,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也许都无法看到。那就让恒久流传、亘古不变的钻石来做个见证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