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典音乐:《义勇军进行曲》

经典音乐:《义勇军进行曲》

时间:2024-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49部义勇军进行曲聂耳★中华民族永恒的象征★时代的最强音★中国人最熟悉的旋律被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使聂耳成为不朽的名字。1982年12月4日,经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决定,《义勇军进行曲》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35年5月16日,《电通画报》第一期刊出《义勇军进行曲》全版。今天,《义勇军进行曲》已经成为我国的国歌。

经典音乐:《义勇军进行曲》

第49部 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中国1912~1935)

★中华民族永恒的象征

时代的最强音

中国人最熟悉的旋律

被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使聂耳成为不朽的名字。这首乐曲产生于特定的时代,然而它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衰亡,恰恰相反,它的音乐生命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年轻,越发富有朝气。我们应该怀着崇敬的心情,去聆听这样一首堪称中国音乐乃至世界音乐经典的音乐作品。

——日本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 中岛健藏

只要你是中国人,无论你是谁,有一首曲子,你必须站直了听。这首曲子就是中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这首凝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民族精神的歌曲,在中华大地上整整回荡了70多年。70年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它的激励下为中国的崛起抛头颅洒热血,又有多少有志儿女在它的感召下为新中国的富强生生不息、奋斗不止!

聂耳,是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名字,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乐曲就谱自于这位天才音乐家之手。虽然他的音乐创作生涯只有两三年,但他却创作出许多影响几十年的歌曲,郭沫若曾赞誉他是“中国革命之号角”。聂耳23岁的短暂生命所留下的乐章,奏响了中华民族解放的最强音,激励着一代代国人“前进!前进!前进!进!”只有23岁的短暂生命,却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他做过学生、士兵,还做过店员、演员。他是天才的音乐家,又是革命者。恰恰因为后者,才把他音乐家的才艺引向辉煌。

《义勇军进行曲》在银幕上首次响起时,不幸正逢聂耳去世,但这首乐曲作为民族革命的号角,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心声,抒发了人们反帝爱国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吹响了抗日救亡的进军号角,不仅响彻中华大地,还享誉全球。抗日战争爆发后,这首歌曲在国内外流传更广。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英、美、印等许多国家电台经常播放此歌。战争结束前夕,美国国务院还批准将其列入《盟军胜利凯旋之歌》中,把它与美国的《美丽的美利坚》、法国的《马赛曲》等定为同盟国胜利之日预定的音乐节目的广播歌曲。

新中国成立前夕,征集国歌时,周恩来就提出用这首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国歌未制定前的国歌,这个提议在新政协会上一致通过。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和此后每年的国庆节,这首不朽乐章一次次雄壮地奏响,这足以告慰聂耳亡逝于异国的英灵。1982年12月4日,经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决定,《义勇军进行曲》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旷世杰作

KUANGSHI JIEZUO

聂耳的音乐创作生涯虽然只有1933年至1935年这短短的两三年,但他却创作出《大路歌》、《码头工人歌》、《开路先锋》、《新的女性》、《毕业歌》、《卖报歌》、《铁蹄下的歌女》等几十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的歌曲。能够取得这些辉煌成就,除了他个人的天才,最主要的是由于他深入社会生活的最底层。他在1933年6月3日的日记中总结说:“音乐与其他艺术,如诗、小说戏剧一样,它是代替大众在呐喊,大众必然会要求音乐新的内容和演奏,并要求作曲家的新态度。”

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寇侵占东北后又把铁蹄伸向华北,国内的反动腐朽势力却仍沉溺于纸醉金迷中,社会上充斥着《桃花江》、《毛毛雨》、《妹妹我爱你》一类萎靡丧志的淫歌艳曲。共产党员作家田汉找到聂耳,认为如此“唱靡靡之音,长此下去,人们会成为亡国奴”。二人就此议定,要创作一首歌来战胜“桃花江是美人窝”。二人研究了《国际歌》、《马赛曲》和《船夫曲》,认为很有气势,可以借鉴。此前,受左翼文化运动影响的中国电通影片公司决定拍摄一部电影,片名叫《风云儿女》。这部影片描写青年诗人辛白华因受当时革命斗争影响,逐渐从梦幻艺术生活中觉醒过来,最后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抗日民族解放的战场。1935年初,田汉改编了这部电影,并写了一首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由于发现国民党特务已来追捕,他仓促间在一张小小的香烟包装纸上写下歌词,就被抓进监狱。歌词写在一张香烟纸的衬纸上,被茶水濡湿了,字迹有些模糊。夏衍拿到田汉留下的剧本,在里面发现了那张写着歌词的香烟衬纸,他和孙师毅两人很仔细地一个字一个字誊抄下来。不久,聂耳来找夏衍,听说此事后,主动提出:“作曲交给我,我干!”聂耳根据同田汉一起提出的构想,带着满腔激愤,只用两天时间便谱写了初稿,随即因躲避追捕到了日本。在那里,他一方面受到友好人士的热情接待,一方面也看到军国主义分子大肆鼓噪“扩大在支(那)利益”,并磨刀霍霍。聂耳由此更激发了创作灵感,迅速将歌曲定稿寄回国。在谱曲过程中,聂耳与孙师毅、导演许幸之等商量,把原词中的“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改成“冒着敌人的炮火”,末尾因旋律的需要,聂耳收不住,又在“前进,前进”之后加了“前进,进!”1935年5月16日,《电通画报》第一期刊出《义勇军进行曲》全版。今天,《义勇军进行曲》已经成为我国的国歌。

聂耳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开拓者和奠他的《义勇军进行曲》,以崭新的内容和创新的形式,鲜明生动地塑造了作为历史推动者的工农群众的战斗形象,深刻有力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对人民的奴役和压榨,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

——人民音乐家 冼星海

聂耳的作曲之所以如此迅速地受到人民的欢迎,首先是由于他有饱满的政治热情,他不是为作曲而作曲,他是自己真正站在痛苦的人民中间,喊出了他的愤怒与要求,他的创作是把革命的世界观和进步的创作方法结合得很紧的,这也正是艺术创作无往不胜道路。

——中国作曲 家 田

聂耳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同他努力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刻苦钻研艺术技巧分不开的。理论修养的提高,使他确立了正确的创作思想,刻苦钻研艺术技巧,又使他获取创造性地运用音乐手段的自由。他第一次塑造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形象,为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中国另一位杰出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写道:“聂耳的创作精神和不断的努力是中国一般青年音乐家中我最佩服的一个……我被他的大众歌声所感动。他给我们力量,他给我们鼓励、希望。”中国许许多多后来的优秀音乐家、艺术家,都是沿着聂耳的道路前进的。

经典赏析

JING DIAN SHANG XI

重温《义勇军进行曲》(www.xing528.com)

我们身边不乏各式的音乐,在体魄健全的人看来,音乐不外是装点生活的一种方式,一种人性的张扬,甚至是一种招徕。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人们用音乐来表述民族精神。西方会因有《马赛曲》而热血沸腾,我们东方也会因这首《义勇军进行曲》而将一个民族凝聚在一起。那是一片五星红旗海洋,那是一串《义勇军进行曲》的强音,浑厚激荡的旋律萦绕在中国人的心头。倾听那昂扬激越的旋律,每个人心中无不充满了神圣、尊严、崇高的情感,这首乐曲,震撼着一代又一代的心灵。一种尊严、一种神圣、一种自豪和一种一往无前的强大力量在人们的心底升腾!而它的旋律,也足以开启中国新音乐的先河。透过它,我们即可窥见一个民族的全部精神力量。即使跨越千山万水,漂洋过海,这首乐曲中最终极的能量没有变。

每一段都是那样高亢,那样激昂,没有华丽的技巧,没有夸张的修饰,却以单纯明快、雄浑有力的音符反映了军民精诚团结、同仇敌忾的国家民族意识和激越昂扬的战斗精神。听这样一首乐曲,不但可以使人想到战士们患难与共、救国图存、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让人仿佛听到誓师出征的呐喊,看到舞戈挥戟、威武雄壮的队列方阵,更能激起人们崇尚军功、献身国家的情怀。

说起来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我体内居然也积蓄了那么多的泪水,并在隐藏了24年后,如开闸之水,在偶尔听这首《义勇军进行曲》时来了个总泄洪,滔滔之势令人难以自止。我的泪水都是在强忍之后才掉的,虽然不一定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流出来的,但是也都那么有感染力,都饱含着深深的感情。

这首扣人心弦的《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的20世纪30年代前半叶出现,恰如鲁迅所期待的“于无声处”的“惊雷”,震撼了中国大地,在中国现代音乐的历史发展中,开辟了一条新的音乐道路,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首乐曲既是中华民族永恒的象征,更是中国音乐史上的永恒旋律!

(佚 名)

触摸《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歌曲了,我们每位中国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忘记它熟悉的旋律。每当它那铿锵有力的节奏响起,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跟着旋律歌唱;每当它伴随着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上空回荡时,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无不升腾起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和骄傲。每一次听到《义勇军进行曲》,都像是第一次听到的一样,那样亲切,那样昂扬,那样震撼肺腑。它的旋律是那样嘹亮雄浑、激越悲壮,似冲锋的号角,如进军的战鼓,激励着我们的勇气、斗志和信心,和着我们心灵的节拍一起震颤。

几乎不用老师专门传授,在人们传唱之间,《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就已经深深刻在我幼时的心中。催人奋进的号子,铿锵有力的大鼓声,以一种势不可挡的豪迈,以一种庄严激昂的力度,敲进了我孩童时期懵懵懂懂的记忆当中。多年以后,我北上求学。当我终于站在天安门广场,亲眼看见五星红旗从地平线上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缓缓升起,当《义勇军进行曲》第一个音符飘进我的耳朵的时候,我忽然明白了幼时自己的那种震撼的心情。没有任何言语可以诠释那时的感觉,那一刻,盘旋在脑子中的只有一句话:我是中国人!从来没有哪一刻让我如此切身地体会到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从来没有另外一首乐曲,能在漫长的岁月中让我如此一如既往地感觉到震撼。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中,一种发自内心的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随着倾泻而下的泪水就这样不经意地流露出来。

《义勇军进行曲》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庄严,占据在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内心,无论经历多少岁月的变迁,炎黄子孙对它、对祖国的爱,将永不更改。

(佚 名)

大师传奇

DASHI CHUANQI

聂耳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为紫艺,云南玉溪人,1912年生于昆明,为中国著名作曲家。聂耳的父亲是个中医,在他4岁时就离开了人世,母亲靠艰难地经营药铺和帮人做针线养活全家。童年时的聂耳,受到云南丰富而又优美的民间音乐和戏曲的熏陶。喜爱唱民歌的母亲是他最早的音乐启蒙教师。聂耳自幼喜爱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他10岁时从邻居那里学会了吹笛子,后又学了拉二胡、弹三弦月琴,并参加了学生音乐团,担任指挥。

1927年,聂耳考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受到五卅运动和大革命风潮影响,读到一些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杂志。大革命时期他曾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在革命处于低潮的1928年秋,他加入了共青团,并参加了秘密印刷和散发传单等工作。1930年春,中共云南省委遭受严重破坏,聂耳得知有叛徒供出他参加共青团的情况,马上去了上海。到上海后,他为生活所迫去烟店当店员。聂耳19岁才正式开始其艺术生活。因耳朵非常敏锐,别人起了个绰号,叫“耳朵先生”,他索性改名聂耳。次年,他加入明月歌剧社,任小提琴师,并向黎锦晖学习作曲。因不满剧团的方针,他于1932年退出。之后他去北平与李元庆等开展革命音乐活动,组建北平左翼音乐家联盟;后回上海参加剧联音乐小组,发起组织了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并在联华影业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工作,为左翼进步电影、话剧、舞台剧作曲。自此,聂耳以音乐为武器,谱写了一首又一首抗战歌曲,激发和鼓励人民斗争。

1933年,聂耳在创作上初试锋芒,创作了《开矿歌》、《卖报歌》,使人耳目一新。1934年是他的“音乐年”,《大路歌》、《开路先锋》、《毕业歌》、《新女性》、《码头工人歌》、《前进歌》、《打长江》等歌曲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民族器乐曲,都是在这一年完成的。1935年,他又写下了《梅娘曲》、《慰劳歌》、《塞外村女》、《自卫歌》、《铁蹄下的歌女》以及建国后定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他从事音乐创作时间只有两三年,却为8部电影、3部话剧、1部舞台剧写了20首主题歌或插曲,加上其他歌曲15首和根据民间音乐整理改编的民族器乐合奏4首、口琴曲2首,共创作了41首音乐作品。此外还发表了《黎锦晖的“芭蕉叶上诗”》、《中国歌舞短论》等15篇战斗性的音乐论文和《时代青年》等3部电影剧本。

1935年4月初,党组织得知聂耳有被国民党逮捕的危险,且考虑到他有去国外学习的愿望,于是通知他先去日本,再从那里转道去前苏联。聂耳于4月中旬东渡后,受到中国留学生的热烈欢迎,日本一些进步文化人士如秋田雨雀、滨田实弘等也邀请他参观剧团,进行交流。聂耳是抗日斗争的鼓动者,但对日本文化有浓厚兴趣,此前也学过日语,于是计划停留一年。此间,他最后完成了《义勇军进行曲》,把乐谱寄回国内,并在留学生聚会上演唱。同年7月,聂耳于暑假期间赴藤泽市的鹄沼海滨,住在日本友人家中,一面练琴一面天天游泳。7月17日,他不幸在海中溺亡。郭沫若于1954年在为他题词时感慨地说:“不幸死于敌国,为憾至极,其何以致溺之由,至今犹未能明焉。”聂耳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第一次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悠扬清音

YOUYANG QINGYIN

《金蛇狂舞》属于民族管弦乐曲,取材于民间器乐曲《倒八板》。聂耳于1934年根据云南民间音乐《倒八板》整理改编,将其改名为《金蛇狂舞》,并且亲自指挥灌制成唱片。乐曲采用循环体结构,旋律昂扬,热情洋溢,锣鼓铿锵有力;后被改编成琵琶独奏曲,又被改编为吉他曲。全曲以激越的锣鼓伴奏,以热烈、欢畅的旋律和明快、活跃的节奏,表现了人们在欢度元宵佳节时舞龙戏狮的热闹场景,更渲染了热烈欢腾、昂扬激奋的气氛。

※ ※ ※ ※

《铁蹄下的歌女》由许幸之作词,聂耳作曲,作于1935年。它是影片《风云儿女》的插曲。在这首歌曲中,聂耳怀着对那些“到处哀歌”、“永远漂流”的歌女的深切同情,写了这首女声独唱曲。整个作品虽然不是“剑拔弩张”,但它蕴涵着的感奋人心、催人泪下的悲剧力量却是无法估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