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

时间:2024-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46部第五交响曲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肖斯塔科维奇音乐创作的分水岭★一部体现贝多芬精神的交响乐★作曲家的心灵投影《第五交响曲》不仅是肖斯塔科维奇的代表作,也是作曲家创作生涯的转折点,甚至是作曲家“而立”的标志。他多次受到当局的整肃,虽然从那部让他绝处逢生的《第五交响曲》开始,其声望已稳坐苏联乐坛的第一把交椅,但之后仍不断遭到无端的责难与攻击。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

第46部 第五交响曲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苏联1906~1975)

★肖斯塔科维奇音乐创作的分水岭

★一部体现贝多芬精神的交响乐

作曲家心灵投影

《第五交响曲》不仅是肖斯塔科维奇的代表作,也是作曲家创作生涯的转折点,甚至是作曲家“而立”的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作曲家以前自由创作的生涯就此结束了,他30岁以前大胆、闪亮而具有现代感的音乐创作结束了,代之以具有多重性含义晦涩的作品,成为他那个时代最深刻的人文思想的历史印记,直至其生命的最后10年。

——法国巴黎夏特莱剧院院长 蒂莫茜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曾被纳粹德军围困900天。经历过这段艰难岁月的每一个战士、每一位公民心中,都深深地铭记着一位伟大作曲家的名字:肖斯塔科维奇。作为现实主义艺术家,肖斯塔科维奇从不旁观生活、回避矛盾,而是置身于社会生活之中,以满怀激情和鲜明的爱憎反映生活。他的音乐语言和风格自成一家。他的旋律常以古调式为基础,降音级的频繁运用,形成一系列具有特殊表现力的音乐语汇。他扩展了传统的复调技术,给赋格、帕萨卡里亚等古老复调形式注入了现代内容。肖斯塔科维奇的15部交响曲使他享有20世纪交响乐大师之誉。他是一个非常动人的音乐创造者,因为他的音乐充满了生命的张力,丰富、坚定,又那么轻而易举地抓住了每一个听众的心灵。他的音乐创作,对前苏联音乐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在20世纪的音乐家中,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可谓异数。他身处一个荒诞时代的畸形社会。音乐本来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并不直接表达具体的内容。但当时那里的音乐家们的创作不但在题材的选择、情感表达上受到诸多限制,连具体作品用什么样的技法也要有严格的规定,创作自由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当西方乐坛上各种“主义”此起彼伏、各种技法推陈出新时,偏隅东欧的肖氏只能严守着他的“传统”。在人生际遇上,肖斯塔科维奇亦是一生坎坷历尽沧桑。他多次受到当局的整肃,虽然从那部让他绝处逢生的《第五交响曲》开始,其声望已稳坐苏联乐坛的第一把交椅,但之后仍不断遭到无端的责难与攻击。他忽而被捧上云端,忽然又被贬进地狱,一次次被迫做出违心的自我批判才侥幸过关,心灵受尽了折磨。

也许,《第五交响曲》的问世对于肖斯塔科维奇本人而言,除了音乐上的成就、个人心灵的宣泄,还代表着许许多多复杂的含义。然而不管怎样,那纯音乐的演绎,糅杂着浪漫与激情的曲调,早已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传世经典。

旷世杰作

KUANGSHI JIEZUO

《第五交响曲》按作曲家自己的描绘是“一个苏维埃艺术家对公正评论的回答”。这是一部混合了严肃、忧郁、悲哀气氛的音乐,演出后一举获得成功。它摆脱了过去风格上的不稳定性,创造了个人的新风格,并在以后的作品中继续予以发挥。

全曲共分4个乐章:第一乐章,从容的快板。这个大胆跳动的主题,令人联想起贝多芬的大赋格曲主题;大提琴低音提琴以八度奏出的主题,阴沉而森严。第二乐章,稍快板,为传统的诙谐曲乐章。低音弦乐展开了急促的主题,并由木管乐器对此句作应答,时而插入令人炫目的法国号乐句。第三乐章,最缓板。这是全曲中最纯美的乐章。全部铜管乐器都不派用场,而是用弦乐器展示出柔和动人的旋律线。声部的处理简单明了,效果始终清新透明。室内乐般微妙的配器法体现了肖斯塔科维奇独特的作曲风格。第四乐章,不太快的快板。这一乐章鼓乐长鸣,由小号、长号和大号在猛烈的定音鼓声之后奏出一连串雷鸣般的回旋曲迭句,有着火山爆发般的力度。

第一乐章是最戏剧性的,它尖锐地提出带有悲剧性的问题,主要矛盾充满动力的发展,但是它们都没有解决。在这里作曲家第一次创作了交响曲的大型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它的呈示部进展使用适中的或稍慢的速度,这种情形在交响曲中很少见。主部的规模颇大,在它的发展中又出现了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在奏鸣曲式的再现部里起很大的作用,它还被运用在交响曲以后的乐章中。副部以比主部稍快的运动进行,表现出一种概括的、净化的倾向,好像既摆脱了日常生活的抒情的因素,又摆脱了激动——浪漫主义的情感的流露,转而以崇高性质的抒情为主;接下来是以竖琴的和弦和简单的音型弦乐伴奏为背景奏出。

《第五交响曲》具有强烈的色彩效果和火山爆发的力度,它从头到尾的构思都是抒情性的,其主体呈现出一种个性的稳定化。从这部作品中,你可以品味到一种饱经沧桑的感觉

——世界著名指挥家 艾森·巴赫

《第五交响曲》规模宏大,风格鲜明,是肖斯塔科维奇的一部代表作。虽然此曲的直接理念被认为是“人性的设定”,但是乐曲并不设标题,而是以纯音乐构成。由于具有“贝多芬精神”,因此此曲经常被比拟为《命运交响曲》,或被评为“新贝多芬风格”的交响曲。

——奥地利萨尔茨堡莫扎特管弦乐团指挥 胡伯·桑达

也许正如第一乐章受到了尼尔森《第五交响乐》的一些影响,马勒也给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第二乐章一些灵感,其中稍显笨拙的谐谑曲充分显示了作曲家那种蕴涵在辛辣讽刺中的幽默。位于独奏中心的小提琴首先响起,然后其他乐器好像被感染似的纷纷模仿。第三乐章广板是这部交响乐情感的灵魂所在,这个乐章以弦乐开始,弦乐器被分成了7组,从而收到了一种异常丰满、明亮的效果。乐曲一步步被推向高潮,然后又逐渐地缓和下来,使我们不由在赞叹作曲家高超技巧的同时,又深深感到他内心的痛苦和压抑。

展开部的速度一开始比呈示部的速度快,之后逐段地继续加快,最快的速度是在再现部之前。在进行曲之后紧张的二重卡农中,悲剧得到了发展。整个乐章的高潮是紧凑的、加强的和变形的主部的再现部,近似于悲壮的宣叙调。这个宣叙调,一下子明显地使速度缓慢,好像抑制了展开部的动力并体现了对它所表现的“事件”的集中的反映。最高的紧张以后是明显的衰退,出现了明朗的副部。在不大的结尾中音乐重新变得阴沉,逐渐停止下来,乐章在由钢片琴敲出冷冰冰上行音阶的声音中结束了。

经典赏析

JING DIAN SHANG XI

我的灵魂属于你

喜欢在深夜看书时听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几分钟后,注意力又重新被书中的情节吸引。有时在寂寞的夜里,思绪会如潮水般涌来,手里捧着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这时我往往会倾听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此时心里总会漾起一阵轻飘飘的温暖。肖斯塔科维奇用他的音乐语言,让人听到每一个细节的内涵,使我们在这部音乐中,看到了当时的苏联。那流畅跳动的音符,优雅细腻、强劲有力,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作曲家的激情给当时的乐坛带来了激情和活力。

知道么,《第五交响曲》就像一个笼子,它可以把你拘禁,让你的身体失去自由,但同时,它又可以把你隔离在混乱之外,不让你受到侵害。我现在习惯于待在笼子里,而且知道必须小心翼翼地保护这笼子,就像爱护家庭一样爱护它。是的,家庭也是这样一个温暖和禁锢的地方,你必须保护你的妻子和孩子,于是你要付出代价,肉体被禁锢的代价。不过,好在我们还有思想,还有心灵,还有音乐,还有肖斯塔科维奇的这首《第五交响曲》。(www.xing528.com)

《第五交响曲》的主题是写个人的发展,作品的中心思想是反映个人遭受到的磨难。在苏维埃艺术中,悲剧性的描述是否属正统范畴?人们习惯认为悲剧总是混淆着顺从和悲观主义,我认为真正的苏维埃悲剧应有其生存下去的权利,但它必须充溢明确的灵感,有如莎士比亚悲剧中那种从生活中肯定的伤感。我们知道,在世界音乐宝库中有许多杰作,如威尔第、莫扎特的安魂曲中那些严峻、充满灵感的音乐语言,它们充实人们灵魂的不是软弱无能,也不是悲观失望,恰恰相反,却是勇气百倍和战斗意志。

说实在的,有时候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自己选择了《第五交响曲》,就像是音乐选择了我。这里空气很窒息,光线很暗,我靠燃烧自己心中的火焰来照亮笼中的世界,然而笼子里的生活更接近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人,我想强调,就是需要生活在土地上的,他要考虑为了生活而妥协,为了不离开大地而改变站立的姿势。

笼外的人也许并不知道我可以兀自在笼中燃烧,他们会认为那里面的光是太阳光的反射。我乐意让他们这样认为,这给他们歌颂太阳带来了理由,也带来了方便。而我则可以借此把火烧得更旺。只有我知道,这火属于我自己,属于大地,唯独不属于天空。

知道么,朋友,有时我想,笼子是一种必然的命运,今天和昨天,你的和我的,并没有什么差别。

(佚 名)

“欢颜”下的孤寂灵魂

爱乐的自由可能被当权者恶化为政治的迫害,来自意识形态方面的对音乐的强制解释,使肖斯塔科维奇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也限制甚至是误导了我们对《第五交响曲》的欣赏和理解。

让欣赏自由,让爱乐者自由地欣赏,不要压制自由,反对自由,因为欣赏本来就应该是自由的。反过来说,自由也压制不了,反对不了。他的精神世界,你消灭得了吗?黑格尔就高呼过,“打倒妄想绝对统治心灵的暴政!自由万岁!”虽然我们爱好自由,向往自由,但“自由”也不全都是可爱的。当“一个人的自由”实现在一个实行专制和独裁的人的身上的时候,自由会带来灾祸。当个人的理解变成了或上升为集体的、乃至国家的理解的时候,他人有口难辩,他人不再有他自己的理解,他人不再有他自己的意义。肖斯塔科维奇就是这样一个“他人”的典型。在《第五交响曲》里,虽然重节奏的音乐声曾吵得邻居都不能入眠,但我在聆听时经常想到他的沉默——大音希声的沉默,我也常常沉默于他的沉默。那是一种需要用心去聆听的情感,它隐藏在欢快的背后,而且隐藏得很深很深。

在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里,你的欢欣不是他的欢欣,你的悲哀不是他的悲哀,就产生了麻烦。讲到欢欣,著名的苏联指挥家姆拉文斯基曾抱怨肖斯塔科维奇在《第五交响曲》中“为什么没有欢欣的结尾呢?”肖斯塔科维奇冷静地回应道:“我哪里有欢欣?”他还说,有了战争,才“给了我们悲伤的权利”。事实的确是,在战争之前,连“悲伤”都不自由。

正如有些评论家对肖斯塔科维奇在复杂条件下的生存之道作出的分析那样,肖斯塔科维奇很多作品的真实含义仅向家人和可信赖的朋友披露过。在政治上正确的伪装下,肖斯塔科维奇继续表现了他本人的英雄主义,写作深切感人和真诚的音乐,它们将超越那些官僚们继续控制他创造精神的企图而长存下去,这种可能的确是存在的。

(鲁成文)

大师传奇

DASHI CHUANQI

1906年9月25日,苏联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诞生于圣彼得堡的一个工程师家庭,很小就显示出极高的音乐天赋。5岁时,他看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歌剧《撒旦王的故事》之后,便能正确地哼唱出其中的部分曲调。他9岁时从母亲学习钢琴并开始作曲,10岁时进入格拉泽尔音乐学校。1919年,肖斯塔科维奇进入彼得格勒音乐学院,从尼古拉耶夫学钢琴,此时作管弦乐《谐谑曲》。他在音乐学院上学时,父亲不幸死于肺炎,家境十分艰难,一家人全靠母亲打字为生,冬天时,还不得不典卖大衣家具。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肖斯塔科维奇课余便在一家电影院里弹钢琴,为无声电影伴奏。

1923年,肖斯塔科维奇又师从格拉祖诺夫和斯坦伯格学作曲,1927年在华沙参加国际肖邦钢琴比赛获荣誉奖,但后来他就不再追求演奏大师的生涯,作为钢琴家公开露面时只演奏他自己的作品;甚至早在华沙取得钢琴演奏的成就以前,他即以《第一交响曲》而在作曲领域一鸣惊人,作品很快驰誉全世界。这部交响曲的风格由多种根源形成,风格迥异的柴可夫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等作曲家的影响都彰然可见,显示出肖斯塔科维奇惊人的早熟。这部乐曲于第二年由列宁格勒交响乐团首演,肖斯塔科维奇的母亲生动地记下了当天的情景:“5月12日这一天终于到来。从早晨起来,一家人就都很兴奋。米佳(肖斯塔科维奇的爱称)更是激动不安,他一夜未曾合眼,连东西都吃不下。晚上8点半,我们换好衣服,前往剧场。9点时,剧场已坐满了。指挥走上舞台,我屏住呼吸静静等待他开始。多么好的音乐,多么棒的音乐会!听众们情绪高涨,《谐谑曲》乐章奏了两次。最后,米佳谢了好几次幕。音乐会后,老师们都来家里向米佳祝贺。格拉祖诺夫虽然未能来家里,但也抱病出席了音乐会。”

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

肖斯塔科维奇其后几年的作品多为政治性的,如《献给1917年十月革命的第二交响曲》、《第三交响曲》等。此后,他成功地创作了几部具有国际影响的作品,证明自己是一位经得起考验的作曲家。其中《第七交响曲》、比较严肃的无标题的《第五交响曲》、沉思冥想和热情激动交相辉映的《第十交响曲》、反映可歌可泣的1905年革命的《第十一交响曲》等都是现代交响音乐的力作,第十三、第十四和第十五交响曲显露出苏联音乐中少有的悲观情调。他的弦乐四重奏数量也不亚于交响曲,同属现代四重奏音乐优秀作品之列,如《c小调第八弦乐四重奏》等。

1937年,肖斯塔科维奇被任命为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作曲教师。1941年他在列宁格勒被德军的围困中完成了《第七交响曲》,作品很快获得声誉。1943年他在莫斯科安顿下来,担任音乐学院作曲教师,1945年起又在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兼课。1949年他出访美国,1958年作长时间的西欧巡回演出,到过意大利和英国。1966年他被授予皇家爱乐学会金奖。尽管他的很多音乐作品都表现出典型的沉思冥想特点,可能会使人觉得他的性格很内向,但是他却以善于交友闻名。肖斯塔科维奇在苏联几经沉浮,直至1953年普罗科菲耶夫逝世之后,才一跃而成为俄罗斯音乐界无可争议的领袖。

肖斯塔科维奇1953年创作的《第十交响曲》,像16年前《第五交响曲》一样,以其纯正的特性和率真而获得人们承认。此后肖斯塔科维奇的传记基本上就是一本他的作品目录。他可以放手从事创作活动,基本上不再受到官方的限制。1975年8月9日,肖斯塔科维奇卒于莫斯科。

悠扬清音

YOUYANG QINGYIN

《第七交响曲》是一部诞生于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伟大音乐作品,题名《列宁格勒》。1941年12月27日,肖斯塔科维奇在古比雪夫完成了《第七交响曲》,并把作品题献给被围困中的列宁格勒。这部大型交响曲的创作前后仅用了3个多月时间,在当时极端恶劣和困苦的战争环境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1942年3月5日,在古比雪夫“文化宫殿”的礼堂,这部作品由隆莫斯德指挥,莫斯科国立剧场管弦乐团演奏,同时对全国及国外听众作现场直播,之后又在首都莫斯科演出。

※ ※ ※ ※

1930年至1932年,肖斯塔科维奇根据俄国作家列斯科夫的同名小说写作了歌剧《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又名《卡捷琳娜·伊兹迈洛娃》),剧情描写一个商人的妻子为追求自由爱情而杀人犯罪,并惨遭毁灭。作者称该剧为“讽刺悲剧”。歌剧于1934年1月在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首演,随即又在欧洲许多剧院上演。这部歌剧标志着肖斯塔科维奇在艺术上臻于成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