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 茨 冈
★来自塞纳河上的浪漫声音
★一曲近乎完美的天籁之音
这是一首煽情、炫技、风情万种、难以抵挡的小提琴曲!拉威尔的《茨冈》,全是让演奏者展示滑奏、拨弦、泛音技巧的曲目。但难以抗拒的不是技巧,而是吉卜赛人的幽怨浪漫,茨冈的艳丽风情,拉威尔的热烈奔放,让人忘乎所以、神采飞扬。
——世界杰出小提琴家 劳伦·柯西亚
提起茨冈人,大部分人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这样的形象:热情、奔放、洒脱,在城市与城市之间流浪。确实,流浪是茨冈人的天性,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他们的悲伤。茨冈,仿佛就是神秘的化身。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作曲家拉威尔从军,在军队里充当一名小司机。战争期间,这个深深挚爱音乐的法国人就已经为弦乐创作了好几部作品,其中有小提琴奏鸣曲、为纪念德彪西而作的奏鸣曲等。然而,这些作品似乎是专门为了等待一部巨作的问世一样,它就是后来几乎成为拉威尔的代名词的《茨冈》。《茨冈》,这首仅供音乐会演奏用的小提琴狂想曲是拉威尔为一位名叫达隆尼的匈牙利出生的英国女小提琴家所作,曲子充分吸收了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和匈牙利吉卜赛音乐的特点,从狂放到柔情,从激情到淡雅,让人感到艺术欣赏的满足。每个人听到这首曲子的时候,内心都会激荡着吉卜赛火焰般的热情。琴声中所迸发出的旋律是如此的激烈,充满了对于生命的狂热,让演奏者和欣赏者心中同样澎湃着对生命的渴望,感受着迸发的生命的旋律,那是一种对抗命运的美丽。
《茨冈》是一首演奏难度极高的炫技作品,是很多小提琴家演奏生涯中的雷区。音乐表现了吉卜赛人狂热无拘的生活和性格。此曲对演奏家的要求也很高,它要求演奏家疯起来。所以有人说,只有在完全驾驭了演奏这首乐曲的技术难度后才敢疯,也只有在完全驾驭了演奏这首乐曲的技术难度后,才能够达到音乐上的疯狂,否则必踩爆地雷,将演奏家炸翻在演奏台上。
《茨冈》成就了许多优秀的演奏家,也成就了拉威尔的不朽。有人在猜测,也许是茨冈人那奔放洒脱的美感,在拉威尔的脑际倏地一闪,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从而让他在乐谱的第一行写下了“茨冈”,作为乐曲的主题,也作为纪念的痕迹。
旷世杰作
KUANGSHI JIEZUO
《茨冈》,也译作《吉卜赛人》,拉威尔称之为“匈牙利狂想曲风格的技巧性乐曲”,所以《茨冈》有吉卜赛人的意思,尤其是指匈牙利吉卜赛人。小提琴曲《茨冈》完全打上了这位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创作特点的印记。它极敏感地、绘声绘色地,像剖析吉卜赛人的内心世界一样展示了一幅流浪者的音画。
音乐一开始那大段的独白式的散板,沉重、粗犷的音调,是在G弦上奏出的音乐,这是拉威尔的“即兴式”。音乐一层一层深入,带着戏剧性的激情在G弦的高把位上一次比一次紧张,直到紧张得使人颤抖。这一段音乐的情绪很鲜明,从中可以听到流浪者无依无靠的悲苦和焦虑,痛苦到使人不安甚至发狂的情绪。在它的情绪高潮中,即这段独白音乐结尾的时候,竖琴以大幅度的琴音出现并为主要的音调做了引子。主要音调在这个乐曲中多次出现,最初是在独白式的结尾处即已显露,后来在整个作品中以不同的情绪形式多次出现。先是缓慢的舞蹈节奏,曲调的附点音型和装饰音使得它带有很放纵的色彩,这是茨冈人的舞蹈形象,并不因为节拍慢的就失去粗犷的性格而变成“文雅”,它在G弦上演奏时仍然有最初那一段独白中的气氛——无依无靠的悲痛和焦虑。但当它被转到高音区以后,很快就倾泻出粗野的狂喊乱叫一样的情绪。
特别应该仔细地听一下拉威尔特殊的和声语言,他几乎打破了传统的一切和声法则,他用平行四度、五度,连续的不协和和弦及平行的和弦,使得和声的运用完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他的根本思想在于把一些本能的直观的感受表达出来,采用了过多不规则的和声联结。同样的音调从缓慢转到快速度这种手法在古典主义音乐中并不多见,或几乎没有,而在浪漫主义时期,这种手法则成为借以改变音乐性质的手段。拉威尔在这首《茨冈》中,借助这一手法把同样的音调变成各种各样的色彩,轻佻得像是一面打着响板,一面吹起口哨来的放荡的舞女。这些都一个连一个地绘出茨冈人生活的各种图画,没有任何掩饰和造作地将吉卜赛人的内心赤裸裸地表达了出来,成为这首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
吉卜赛人身上所具有的那种特有气质在《茨冈》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亮丽的音色中,散发出灼人的激情,节奏的随意中透射出丰富的想象,所有这一切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使我们在音乐中得到极大的享受与满足。
《茨冈》有种魔力,使你着迷得挂上泪珠,每次的感觉都会不同,有时甚至会找到失却已久的东西。那种消失殆尽的勇气与幸运,也能使你的回忆逐渐清晰。作为拉威尔,他可以将古典音乐的华丽与优雅传神再现;作为拉威尔,他又总是能在琴键的颤动中蒸发出沁香的西方情韵。他的《茨冈》同时融合着古典与浪漫的两种特质,蕴涵着永远是一种只让全世界都舒服的味道。
——维也纳交响乐团指挥 奈杰尔
从演奏小提琴的技巧上来看,它的创作也是大胆的,它运用了一根弦演奏戏剧性的音调,使节奏达到很紧张的地步,几乎要从指板的最高音的一端把手指滑跌下去。他用了小提琴和弦的奏法,用他特殊的“和弦”技巧,发出特殊的音响效果,在终结处又使用了从慢到快的演技把音乐推到激昂的高潮,使整个作品中压抑、低沉的焦虑不安的情绪来了一个近似“摆脱干净”的骤然终止。
拉威尔于1924年完成这部作品,献给当时一位名叫达隆尼的匈牙利出生的英国女小提琴家。这位女小提琴家不仅有辉煌的技术,而且有“吉卜赛人的火热”的演奏风格,从她于1924年在伦敦首演以后,这部作品在音乐会上一直颇受欢迎。狂想的热情和绘声绘色的形象给人强烈的直感,技巧上有一种无所畏惧的尽情发挥之势,它大大地突破了以前小提琴的技巧性作品的成就。
经典赏析
JING DIAN SHANG XI
音乐的慰藉
人,天生是要做梦的。从你生下来的那一刻起,你的梦就开始了。你永远分不清一切究竟是现实还是梦境,直到有一天你终于醒来。我的音乐,我的《茨冈》。
我是个喜欢音乐的人,往往孤独的人会非常喜欢音乐,我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众多的音乐作品中,我爱上了《茨冈》。在《茨冈》中步入茫茫的回忆,可以使我忘记现实的痛楚。此刻,仿佛只有音乐能入侵我的心房,我的全部思想也只为《茨冈》跳动的音符打开,我生怕哪一天如果我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它的话,我会步入死亡。(www.xing528.com)
这首曲子令我可以安逸地躺着,感受时间默默逝去的静谧。包围着我的,除了空气,便是音响器材,铝合金的气味夹杂着传说中掌握“跳跃”的音符,恍恍惚惚间,陷入了《茨冈》的漩涡。没人能阻止我,也没有人会来阻止我不停地陷入,再陷入。小提琴的旋律缓缓步入低潮,沉思,似乎有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遥远的童年在面前一幕幕逝过,欢乐的笑脸、童谣、隔壁小学清晨的国歌,还有邻家孩子的嬉闹声、远远港口飘来的汽笛声,最后是父母看着我慈祥的笑脸,温和地无以复加。茫茫然地隔着空气望着咆哮着的功放,它看来触手可及,又似乎千山万水地远跨重洋,沉重的音符在我的脑海之间来回飘荡……而我,也漫不经心地放开黑匣子中的回忆精灵,任它调皮地拨动起我的忧郁。无论痛苦,还是欢喜。
《茨冈》让我们领略了法国音乐作品的魅力。拉威尔每个细微的处理都在音乐中折射出亮点,他想要表达的思绪和情感已经确确实实融化在他所创作的音乐之中了。那种非常富于幻想的,用丰富的音色、变化多端的力度与速度的对比,增强了音乐的紧张度,都展现着特有的魅力。
——维也纳弦乐独奏乐团团长 格雷厄姆
夜渐渐深了,街上的灯红酒绿泛上我的窗台,洒入的光线折射着都市的繁华。我伫立在窗前,俯视着无边风月,远远的江上油轮驶过,外面的卤素灯光骄傲地划入天际。音乐的旋律愈加舒缓,绵绵不绝地透露渴望温情的信息。此时此刻只要有一双温柔的手臂,又只要有一个期待的眼神,我便会与他分享我所有感触到的惊喜。我期待着他来触及我的梦境,来和我一同去翱翔音乐世界的茫茫天际……
《茨冈》使我逐渐被隔离出正常人的精神世界。钢琴的强音再次回旋而起,我丢掉所有的感觉,只剩下听觉去追随狂奔的旋律,昏昏然,我竟跌坐在床上。继续去聆听着,聆听这段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旋律,我渐渐看到了一个清晰的身影,漫步踏入流转的音波,脚印留下蝴蝶般的印记,轻盈地缓缓飘来。没有时间、空间的界限,也没有忧愁、烦恼,只有快乐,沉没在回忆之海中的快乐。
(郭 云)
小提琴狂想曲
《茨冈》,这是一首供音乐会演奏用的小提琴狂想曲。1924年拉威尔为女小提琴家约阿希姆的外孙女所作,她琴艺高超,为此拉威尔在这首乐曲中吸收了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和匈牙利吉卜赛音乐的特点。乐曲结构与自由奔放的风格,使人联想到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后来,作者又将它配器成为小提琴与乐队的协奏曲,显得更为华丽、辉煌。
乐曲一开始就是小提琴的带有某种悲壮感的独奏,长长的58个小节,没有任何伴奏,让独奏者用小提琴的低音弦奏出刚烈、自由和苍凉的浓重调子,仿佛听到一位历尽沧桑的吉卜赛人在诉说他的艰难生涯。里头的那个主题,将在以后被不断变奏。在独奏小提琴用复杂和华丽的技巧作了痛快的叙说后,又奏出一连串震音,之后乐队用竖琴的加入,表明这位吉卜赛人的小乐队要和它的小提琴领队共同演奏了。自由的节奏、快速的双音进行及泛音音响,使音乐色彩绚丽,性格豪放。小提琴停留在双音颤音上,随后管弦乐进入,以潇洒的琶音进行延续了华彩效果。后面出现的小提琴旋律给人以很深的印象。第二主题的再现亦用泛音奏出,很快变成热情洋溢的倾诉,经过数次变奏,越来越华丽。小提琴的声部与乐队的音响混成一片,犹如吉卜赛艺人奔放的歌舞场景,直达到狂热的顶端,最后以三个有力的和弦结束全曲。
《茨岗》是拉威尔最重要也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创作用的是茨岗人的格调素材。茨岗人,根据他们居住的地点,也被叫做吉卜赛人,因此这首曲子和《流浪者之歌》一样,都是描写吉卜赛人民族风情的,但是《茨冈》显得更为深刻,更加平民化。乐曲一开始由小提琴担当独奏,没有任何伴奏,像是一位历尽沧桑的吉卜赛人在诉说他的艰难生涯,苍凉而沉重,完全是来自当时社会底层的声音。
单就旋律而言,《茨冈》也几乎没有优美可言,即使到了乐曲中部也没有慢速抒情乐章,而差不多是急速往下,便开始了吉卜赛人的舞蹈。在一连串拨奏过后,热烈的舞蹈更显刚猛、粗犷,接着舞蹈的节奏越来越快,直至几近狂野的高潮结尾。虽不优美,但乐曲对我的震撼是远大于《流浪者之歌》,我脑子中出现的影像竟是《巴黎圣母院》中美丽的吉卜赛女郎在街角广场上的热烈舞蹈,来自于底层却又独立坚强,深受生活的磨难又对美好的生活有着积极的向往。不得不承认,这是很地道的茨冈音乐。
拉威尔是配器大师,善于用各种乐器“调制”出特殊的色彩。《茨岗》里最明显的特征,是使小提琴和乐队合作,发出好多新奇的音效来,这也是它使后人大为佩服的地方。
(佚 名)
大师传奇
DASHI CHUANQI
莫里斯·拉威尔是著名的法国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的最杰出代表之一。1875年3月7日,拉威尔生于法国南部靠近西班牙的山区小城西布勒一个工程师家庭,父亲是铁路技师,同时是汽车工业领域里以发明二行程引擎知名于世的人物,母亲则出身于巴斯克地方上的大家族,继承了浓厚的西班牙血统,这或许是拉威尔音乐讲求精准度、同时还带有西班牙风格的原因。在拉威尔出生后不久,他们全家便迁居巴黎。
拉威尔(1875~1937)
拉威尔从小接触音乐,7岁开始学钢琴,14岁进巴黎音乐学院系统学习音乐理论。他20岁时发表《古代小步舞曲》与《哈巴奈拉舞曲》,二者成为他的最初杰作。26岁时,拉威尔挑战罗马大奖未成功,之后四度挑战皆未能如愿。1905年他已到达限制年龄的30岁,拉威尔再度应战,但评审却提出各种限制,连正式选拔都不让他参加,结果引发文艺界的轩然大波,连大文豪罗曼·罗兰也撰文向评审团抗议,最后甚至演变成巴黎音乐学院院长与数名教授的辞职风波,当时新闻界称此事为“拉威尔事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拉威尔和其他人一样,热切、焦虑地期盼投入战争行列为国家服务,但是因为身体瘦弱无法当兵,于是他以驾驶医护车司机的身份出征到前线战场。战争结束后,拉威尔写下《库普兰之墓》。库普兰是法国17世纪最伟大的键盘音乐大师,他对拉威尔来说代表一种音乐理想,此曲等于是双重的致意——在国家遭受莫大危难时,向法国音乐传统致意,同时也向为国捐躯的人致意。库普兰所代表的正是这些英雄以生命捍卫的法国文化理想中的音乐巅峰。
像德彪西一样,拉威尔青年时代在学院环境中已有追求标新立异的创作构思和不同一般的崭新音响的倾向,他的精神气质的发展受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的影响很大。但是即使如此,对现代主义的倾心并没有使拉威尔走上绝路,相反地,人们认为拉威尔却善于在“死胡同的尽头找到通向美丽的新田野的敞开着的大门”。换句话说,在使法国音乐从瓦格纳的“霸道”中解放出来的斗争中,是德彪西最先发难,而拉威尔则是他年幼的同道。拉威尔的早期创作受德彪西革新思想的强烈影响,作品较多地体现了印象派和世纪末的思想,但是在他成熟时期,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他的创作却更加严谨、朴素。由于夏布里埃和萨蒂的有力影响和对法国古钢琴音乐、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配器以及李斯特的钢琴写作的热衷,拉威尔转而追求更明确的音乐语言,于是他决然放弃印象派的那些理想,回到更古老、更纯粹的法国音乐传统中,同民族民间音乐、特别是同西班牙民间音乐保持更为密切的联系,形成了所谓“法国新古典乐派”,并用一些富有独创性的和弦语汇、管弦乐音色、主题和形象以及大胆引进的爵士音乐因素等,丰富了当时法国的音乐。
拉威尔的音乐节奏多半不脱离节拍的约束,用斯特拉文斯基的话说,他像“瑞士的钟表匠”一样精确。此外,拉威尔的作品也更有调性基础,虽然他有时在其精致而大胆的移调中,也像德彪西那样近于无调可寻;但是,也有人认为,尽管拉威尔的一些手法表面上酷似德彪西,他的创作倾向却更接近斯特拉文斯基、米约和萨蒂,他的后期作品是同德彪西背道而驰的。
悠扬清音
YOUYANG QINGYIN
《G大调钢琴协奏曲》被拉威尔称作“是一首按莫扎特或圣·桑的精神写成的协奏曲”,并说:“我认为一首协奏曲可以是明快辉煌的,没有必要以表现深刻内容或戏剧性效果为目的。”首乐章在虚无缥缈的气氛中开始,但独奏短笛于钢琴营造的闪烁透明背景上吹响生机勃勃的主题;独奏小号接过这一主题后,散发出金光灿烂的色彩。中间乐章据说以莫扎特的杰作《单簧管五重奏》为楷模,宛如一首流畅的夜曲。末乐章为轻巧而妙趣横生的回旋曲,包含了爵士乐素材,全曲在此达到光彩夺目的高潮。
※ ※ ※ ※
1928年西班牙芭蕾舞女演员伊达·鲁宾斯坦邀请拉威尔为她写一篇舞蹈音乐。拉威尔心中酝酿着一个构思,他想把这个作品写成一首乐队练习曲。全曲仅仅是一个巨大的“渐强”。在小鼓无休止的三拍子节奏的背景里,由各种乐器演奏的两个旋律不断反复,在以压倒一切的力量奏出尾声之前,音乐突然进入大调,使整首乐曲一下子变得明亮狂热起来,然后戛然而止。这个别出心裁的曲子就是著名的《波莱罗舞曲》。舞蹈《波莱罗》由尼金斯卡编舞,1928年11月22日首演于巴黎大获成功,舞曲也从此被世人所熟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