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勋伯格作品《升华之夜》的代表性及演变

勋伯格作品《升华之夜》的代表性及演变

时间:2024-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35部升华之夜阿诺德·勋伯格★勋伯格最受欢迎、上演最多的一部作品★现代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无调性音乐的始祖《升华之夜》的无调音乐所呈现的是不协调音的解放及其自由漂浮。如果将勋伯格的作曲风格划分为前中后3个时期的话,这个弦乐六重奏版的《升华之夜》应该是他前期的代表作了。原来的《升华之夜》是一个弦乐六重奏,几十年以后正式改编成弦乐队版。

勋伯格作品《升华之夜》的代表性及演变

第35部 升华之夜

阿诺德·勋伯格(奥地利1874~1951)

★勋伯格最受欢迎、上演最多的一部作品

★现代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无调性音乐的始祖

《升华之夜》的无调音乐所呈现的是不协调音的解放及其自由漂浮。在这部作品中,勋伯格试图在最简短的乐句里,显现出内心的情绪波折。整章作品调制出深邃美丽的现代音乐,仿佛在心灵里开拓出一片平坦宽阔的纯粹空间,具有一种厚度感,一种立体感,其中徜徉流连的感受,令心绪反应五味杂陈。

——世界著名钢琴家、指挥家 尤斯图斯·弗朗茨

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是20世纪音乐发展史中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作为音乐领域表现主义风格的开拓者,他用音乐揭示了真实的现实与人生,触摸到了人的灵魂中更加深沉、痛苦的一面。勋伯格一直都是作为音乐界的一位特殊人物出现的,因为他的“十二音体系”是纷繁复杂的现代音乐中的一个重要派别。作为十二音序列作曲法的首创者,他展示了不同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提供了全新的音乐组织手段。今天,勋伯格音乐的意义仍在不断地被人们领悟,并发挥着强大而深远的影响。

1899年,勋伯格创作了弦乐曲《升华之夜》,这部被誉为勋伯格“现代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改变了我们对音乐约定俗成的想法和印象,让我们耳目一新。这首乐曲脱胎于一首著名的诗篇《净化之夜》,诗歌描写的是一对情人在月光下漫步,女人向男人坦白怀上了别人的孩子,但她最爱的是这个男人,这是她发自内心的真爱。男人由此了解了女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了爱的真谛,并且原谅了她。诗歌的韵律和氛围深深笼罩着音乐家的创作思路,忠贞与背叛,隐匿与表白,文学性的迂回转折,都被当时年仅25岁的勋伯格用立体的方式呈现在音乐中。《升华之夜》是一首令人着迷的音乐,无论从创作的初衷、主题,还是技巧和风格,都体现出勋伯格作为一个成熟的、老练的、富有感染力的浪漫主义音乐家的特质。他具有的深厚功力和创作热情,把他的音乐自然而然地推向了一个高峰。

旷世杰作

KUANGSHI JIEZUO

德国浪漫派诗人德默尔自然没有想到,他的诗集《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会诱发出一部传世音乐名作的诞生,这个音乐作品就是勋伯格的《升华之夜》。作品的第一稿完成于1899年,是一个单乐章弦乐六重奏作品,曲子长约30分钟。管弦乐版的《升华之夜》是勋伯格在1917年改编,并在1943年修改而成的。如果将勋伯格的作曲风格划分为前中后3个时期的话,这个弦乐六重奏版的《升华之夜》应该是他前期的代表作了。

音乐的开始是两人行走于月夜下的森林的主题,在这个主题出现后,随着主题的变化逐渐出现一个又一个新主题,犹如诗中出现的对话一般。和声处理上可以感受到勃拉姆斯等后期浪漫派的影响。勋伯格使用对位的复调手法描绘两人不停顿的行走和闪烁其词的对话,让人感到清晰明了和精练。乐曲重新回到两人行走于森林的动机,像是微风中的林间响声一样,用琴音将全曲结束的部分无疑是勋伯格在这个作品中最动人的一笔,寂静、明亮而感人肺腑。

勋伯格的《升华之夜》是单乐章作品,可以按照表情标记分成5段,分别描绘5个场景,这正好和德默尔的五节诗相对应。音乐的高潮应该在第四段,这段用的笔墨最多,也就是“男人”的场景,这是升华的时刻。男人怀着博大而高贵的爱,接受了一个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可以感受到此时音乐中流动着的一股温暖之意。原来的《升华之夜》是一个弦乐六重奏,几十年以后正式改编成弦乐队版。有趣的是勋伯格在乐谱上明确标注的表情术语都带有一个“非常的”,如“非常宽广的”、“非常缓慢的”、“非常有表情的”等,同样让人感到表现主义风格在早期的勋伯格身上有相当的显露。

这首《升华之夜》代表了19世纪晚期两种音乐发展趋势的接合点:单乐章奏鸣曲的趋向和单乐章交响诗。勋伯格的改编总的来说遵从了原诗的意境,叙述性的部分和中间情节像是回旋曲式前后照应。第一部分在壮丽而又稠密的动机笼罩之下展开,展现了一派月光照耀、清晰明朗的夜色。在第二部分中,经过女人向男人承认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后,发展成为“戏剧性的情感爆发”。最终,女人屈从于母性的本能,怀上了一个她不爱的男人的孩子,她甚至认为自己因履行了做母亲的义务而值得称颂和被赐福。这一部分以E大调展开,借用先前素材中出现过的主题作进一步阐释,在结尾处有一个明显的休止。然后是一个对照性的带有描影法音色的过渡,作为通向第三部分的桥梁。接着又采用了音乐开始时的主要动机,并以“发展的变奏”风格进行,博爱而高尚的男人的对白在第四部分中转为造成鲜明对比的D大调,弱音与和声在新的音响效果中尽现了“月色的美丽”。根据勋伯格自己的说法,这一段“反映了一个男人具有与大自然的壮丽和光辉一样和谐的爱,他就能够不顾这一悲惨的境遇”。第五部分是总结性的结尾,在将开场主题转为大调的同时又汲取了第三部分主题中的元素。

勋伯格的《升华之夜》仿佛是黄昏的降临,万物开始沉浸到安宁之中,人生来到了梦的边境,如歌如诉,即便是死亡也是温暖的。这时候的勋伯格就像是位和谐的老人,坐在夕阳西下的草坡上,面带微笑地欣赏着自己的音乐。

——瑞典现代钢琴家、作曲家 罗伯特·威尔

在《升华之夜》中,勋伯格寻找的就是像森林和河流那样自然和真诚的音乐,就是音乐中像森林和河流一样完美的逻辑和结构,他接近的是音乐中的古典理想。他从《升华之夜》中看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而他的道路又通向了今天的现代音乐。他的音乐如此完美,好像是上帝差遣他进入那完美的世界一般。

——奥地利著名钢琴家 贝恩哈德·帕兹

1939年末,美国出版商埃德温·F·卡尔姆斯向勋伯格表达了希望出版新版《升华之夜》的意向,而且这是一个有所改进的为弦乐队改编的版本,勋伯格同意了。当卡尔姆斯方面的计划未能实现的时候,勋伯格把目标转向了纽约的联合音乐出版商。弦乐队改编中的调整和修改主要是针对力度和清晰度,还有速度标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听到的最好版本。

经典赏析

JING DIAN SHANG XI

乐音激荡

以前一听到勋伯格的《升华之夜》总是觉得恍恍惚惚,合上眼睛,前面尽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几何图形,冷冰冰的,太抽象。然而随着次数的增加,我慢慢地领悟到作曲家在音乐中所灌注的音乐情感和主题。这部作品不像其他名作,初听就能感受到它的魅力,它需要你细细品味,而且有种越嚼越有味道的感觉。它让我不禁惊叹起这位作曲家勾勒旋律和营造浪漫的非凡才能。《升华之夜》是一个好听的名字,充满诗意和想象,而以“月光下”作为人物出场的背景,又能让人荡漾起许多晶莹而温柔的想象。半音体系的使用给音乐带上了浓厚的艳情色彩和性的意味,犹如置身仙境,目睹着一场凄凄惨惨的爱情剧的上演。一边阅读德默尔的诗,一边听勋伯格的音乐,觉得异常的合拍。第一次置身于诗与音乐交融的境界,已经令我感动不已了。(www.xing528.com)

听惯了和谐悠扬的音乐,听惯了为诗朗诵而作的慷慨激昂或悦耳缠绵的配乐,听《升华之夜》的感觉真是太不一样,得需要耐着性子才能听完它。听完之后,我在想勋伯格那个时代,古典主义盛行了那么多年,浪漫主义和新浪漫主义又主宰了那么多年,一直都是以有调性的创作手法,以优美的旋律、和谐的和声、完美的配器、优雅的交响为人们所喜爱的。突然,有这样的一个勋伯格闯了出来,在一直奉为美丽至极的一匹闪闪发光的丝绸上,“刺啦”一声撕破了一角,也不再用它来缝制精致而光彩夺目、拖地摇曳的晚礼服,而是缝出一件露胳膊露腿的市井服装来,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从这一点上来看,说他是一位富于创造性的音乐家,一点不假……

音乐流出自己的疆域,能够浇灌、滋润其他的土地。况且,勋伯格孜孜以求的是音乐自身的发展,所以才勇于打破常规,乃至不惜走向极端,向平衡挑战,向传统挑战,向四平八稳挑战,这是一种勇气。

(佚 名)

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勋伯格是从19世纪末德奥晚期浪漫派音乐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从崇拜、模仿瓦格纳、勃拉姆斯以及理查·施特劳斯起步,到逐渐离开传统,最终建造起全新的天地,他经历了长时间的极为艰苦的探索。

勋伯格在20世纪作曲技术方面的贡献在于他建立的十二音列体系。早在贝多芬那里,音乐功能的发展和利用就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人们说贝多芬打开了音乐所有的天地:他把音高向高处和低处开拓到极限,把力度的强弱扩展到极限。此后,作品的篇幅更长了,旋律和节奏更复杂了,配器变得越来越色彩斑斓。可以说,构成勋伯格的创作环境的那一代作曲家继承的正是贝多芬的宝贵遗产。然而勋伯格却力图从音乐艺术形式的功能中开发出新的可能性,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要“探求音乐构成上的新方法,……以代替以前调性和声所引起的结构上的变异”。然而,在音乐中“超出调性”就如同在空间探索中超出地心吸引力而活动和生存一般困难。为此,勋伯格耗费了12年时间探索“在调性的引力作用之外站住脚”的理论方法。其结果便是著名的“十二音列体系”或“序列音乐”。十二音音乐的基本单位是“音列”,它由十二个半音音阶中选出的一列音符组成。在这个音列中,每一个音只与同它邻近的音联系;这构成了一个“型”。在同一个型的音列中,任何一个音在本序列其他音全部出现之前不能重复。这避免了个别音的特殊地位,从而瓦解了调性的感觉。音与音之间的同等地位造成了一种“真正的民主”。有人指责勋伯格是“理智主义者”,然而他早年的《升华之夜》却会使哪怕最不可救药的浪漫派为之倾倒。

勋伯格的早期创作以《升华之夜》为代表。原曲以弦乐六重奏形式演出,作者本人后来又将它改编成弦乐队曲。这部为勋伯格带来最初声誉的从此奠定了其20世纪音乐领导地位的《升华之夜》,表现一对情侣之间洋溢着浪漫主义情致的故事。他俩在月夜散步时,女方向男方坦白了她曾经对他不忠的过失。而在得到他的谅解之后,二人爱得更亲密、更美好,以至于黑夜也变得光明起来。如此情节本来并没有什么精彩,但作曲家在其5个乐章里,大量运用了带有艳情色彩的瓦格纳式的半音音阶,以及带有装饰性陪衬的明亮的旋律,极为细腻且又是体验式地表达了人物的心境、心态,在表现派艺术理想上是极为成功的。何况其中的有些段落还相当美妙,充满温柔的抒情,听来楚楚动人。

《升华之夜》这部作品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女人的坦白,第二部分是男人的宽恕。这两部分之间和乐曲的首尾,都有同样的一段缓慢而富于表情的音乐,其中的主题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的散步,它在全曲中的作用有点类似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中的“漫步主题”,起到了贯穿全曲的作用。

勋伯格由于政治原因于1933年移居美国。在美国时他指挥演奏的自己的作品几乎都是年轻时所写作的这首《升华之夜》。由于勋伯格对许多现代作曲家影响极大,因此在20世纪音乐的发展道路上,《升华之夜》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佚 名)

大师传奇

DASHI CHUANQI

勋伯格于1874年9月13日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商人。勋伯格很小的时候曾和叔叔学过法语,但未学音乐。8岁那年,他开始学小提琴大提琴,并且几乎同时开始练习作曲。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只要有音乐会或者歌剧演出,都要想方设法去听。少年时期的勋伯格生活非常穷困,父亲去世后,他不得不早早就在一家银行当了一名办事员。

19世纪90年代末,勋伯格结识了三位朋友,他们对他有着终身难忘的影响。第一位是小提琴家阿德勒,他使勋伯格知道了音乐理论的存在,激发了他对诗歌及哲学的兴趣,并帮他对古典音乐产生了真正的了解。另一位是文学家、哲学家和数学家大卫·巴哈,他对勋伯格性格的形成发展起过很大作用。最重要的一位,是勋伯格心目中的伟大作曲家捷姆林斯基。勋伯格曾随捷姆林斯基学过作曲理论,并为他的歌剧《萨列马》编写过钢琴曲。在《我的发展》一文中,勋伯格曾谈到捷姆林斯基对他的影响:“在认识捷姆林斯基之前,我曾是一个‘勃拉姆斯派’,他却一视同仁地热爱勃拉姆斯和瓦格纳。认识他不久,我自己也变成一个对这两位作曲家不偏不倚的坚定崇拜者了。所以,当时我所写的音乐中反映着这两位大师的影响,也就毫不足怪了。”

1899年,勋伯格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这首乐曲根据德国诗人德默尔的同名诗作写成。乐曲深沉凝重,感情浓郁,是勋伯格最受欢迎、上演最多的一部作品,目前常常以弦乐队的形式演奏。第二年,他开始动手写另一部力作《古列之歌》,但因为与捷姆林斯基的妹妹成婚后需养家糊口,他不得不中途搁笔前往柏林,在那里的一家“艺术酒吧”编写轻歌剧并担任指挥。1901年后,勋伯格在柏林和维也纳从事教学活动。1915年至1917年他服兵役,军队中有人听说勋伯格居然是位作曲家,感到十分神秘。他悄悄问勋伯格为什么要当作曲家,勋伯格淡淡地说:“有这么一份职业,总得有人干。别人都不想当,只好我当。”这种因无可奈何才当上作曲家的“解释”,一时间在军中传为笑谈。1918年勋伯格组织维也纳私人音乐演出协会专门演出20世纪新音乐。1925年他任教于普鲁士艺术学院。1933年他因纳粹排犹而移居美国,先后任教于波士顿马尔金音乐学院、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1941年入美国籍。1951年7月13日,在毁誉参半中度过一生的勋伯格老人在洛杉矶离开了这个世界。

勋伯格是从19世纪末德奥晚期浪漫派音乐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从崇拜、模仿瓦格纳、勃拉姆斯以及理查·施特劳斯起步,到逐渐离开传统,最终建造起全新的天地,他经历了长时间的极为艰苦的探索。他创作的第一阶段中最重要的作品包括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大合唱《古列之歌》、交响诗《佩利亚斯和梅丽桑德》以及第一、第二弦乐四重奏;第二阶段的创作以《三首钢琴小品》、《五首管弦乐小曲》、《六首钢琴小品》和声乐套曲《月光下的彼埃罗》为突出代表;第三阶段成果最丰,包括《钢琴组曲》、《管弦乐变奏曲》、歌剧《摩西和亚伦》以及为管弦乐队而作的《华沙幸存者》等。

悠扬清音

YOUYANG QINGYIN

1947年夏天,勋伯格在报纸上读到一篇关于战争期间纳粹迫害犹太难民的报道。其中描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场面:当纳粹士兵强行集合起犹太人,欲将他们送进毒气死刑室的时候,面对死亡的犹太人突然齐声唱起了古老的犹太宗教歌曲《听吧,以色列人》。这歌声激发起了难民们作为人的自尊,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了他们永生的信念。73岁高龄的勋伯格看过这则报道后激动不已,而就在这几天里,他又亲耳听到了一位从华沙犹太难民营里逃出来的人讲述的可怕经历。一种难以抑制的情感促使他拿起笔来,在12天里一气呵成地写完了包括全部歌词和音乐的杰作《华沙幸存者》。第二年,即1948年11月4日,这部作品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阿布圭基首演,获得了巨大成功,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使指挥家和演奏家们不得不将长达8分钟的全曲又重演了一遍,以后在许多次演出中都是如此。

※ ※ ※ ※

《月光下的彼埃罗》是勋伯格在38岁时创作的作品,当时他正沉迷于无调性的发明。乐曲取材于比利时诗人吉罗所写的以意大利喜剧丑角彼埃罗为主人公的叙事诗。彼埃罗这个丑角是非常有名的,据说,他经常恋爱失败,受到月光的引诱而发狂地胡思乱想,以致笑话百出。

乐队一共8件乐器,时而合奏,时而独奏,很难听到悦耳的旋律,也听不到交响的效果,长笛似乎没有了往日的清爽,单簧管没有了往日的悠扬,小提琴也没有了往日的婉转。金属般冷森森的音阶、刺耳怪异的和声、嘈杂混乱的音色,给人更多的不是悦耳优美,而是凄厉,是冷水惊风,寒鸦掠空;令人想起的不是彼埃罗那位丑角在月光下可笑的样子,而是表现主义画家如凯尔希纳那种色彩夸张、几何图形扭曲的画面。在《月光下的彼埃罗》中,那种难以接受的杂乱的音色、尖利的和声,那些怪兽般张牙舞爪的乐器涌动,正是勋伯格要追求的效果。他就是要用这样的音响效果来配制诗朗诵的旁白,让人不适应,同时让人耳目一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