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展览会上的图画-音乐经典之迷人艺术展

展览会上的图画-音乐经典之迷人艺术展

时间:2024-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穆索尔斯基是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他于1874年创作的《展览会上的图画》是最著名的俄罗斯钢琴套曲之一。作者去世后,《展览会上的图画》被许多作曲家改编成不同版本的管弦乐曲,其中以法国作曲家拉威尔1922年的改编曲最为流行。经典赏析JING DIAN SHANG XI在图画中漫步《展览会上的图画》由4段在画展中的漫步音乐、一段和亡友对话的音乐和描绘10幅绘画作品的10段音乐组成。

展览会上的图画-音乐经典之迷人艺术展

第23部 展览会上的图画

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俄罗斯1839~1881)

★被后世广泛改编的乐曲之一

★穆索尔斯基的代表性器乐作品

★19世纪俄国最有独创性的乐曲之一

没有人用比较温和而深刻的言辞来形容我们当中最好的人,穆索尔斯基的艺术是浑然天成的,不受枯燥乏味的程式的约束,他的乐曲形式是如此变化多彩,而绝不可能与任何既定的(有人说是公认的)形式相关,因为它依靠的是由直觉和洞察力神秘地连在一起的、连续不断的细微特质,是依靠这些连续不断的特质构成的。

——法国著名作曲家 德彪西

穆索尔斯基和其他4位俄罗斯音乐家曾组成过一个“五人强力集团”。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是穆索尔斯基音乐创作活动的全盛时期。他的作品充分地体现出鲜明的民主倾向、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个人风格。他十分厌恶表现风花雪月、爱情至上的贵族音乐。他的作品有不少是鞭挞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情社会底层人民,特别是农民疾苦的作品。穆索尔斯基的作品由于具有深刻的人民性,所以经常遭到反动沙皇当局的查禁,但他从不屈服。他说:“如果今后他们继续查禁我的作品,我将百折不回地破除一切阻碍,我不到声嘶力竭,决不停止。”他的作品不仅是庄严的悲剧,而且具有热情奔放的特点,以及辛辣的讽刺和幽默感

穆索尔斯基是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他于1874年创作的《展览会上的图画》是最著名的俄罗斯钢琴套曲之一。这个作品是他为突然早逝的亡友——建筑家、美术家维克多·哈特曼的遗作展览会中的十幅画而作,出于对挚友至诚的感情,出于对哈特曼作品的强烈印象,整个作品几乎一挥而就。在这个作品中,作曲家用音乐的手法通过一幅幅画面来描绘显示图画中的景物人物,用音乐的手法再现画作的精美构思和意境,给人以身临展厅的奇妙感受。乐曲由与“图画”有关的10首小品,以及有间奏功用的“漫步”主题组合而成。其配合之佳,充分表现了穆索尔斯基所独有的大胆的创造性,因此,这一乐曲时至今日仍然很受欢迎。这种直截了当的表现方式,对后来的法国印象派作曲家有很大的影响。作者去世后,《展览会上的图画》被许多作曲家改编成不同版本的管弦乐曲,其中以法国作曲家拉威尔1922年的改编曲最为流行。

旷世杰作

KUANGSHI JIEZUO

《展览会上的图画》由如下曲目组成:引子——漫步、侏儒、古堡、杜伊勒里花园、波兰牛车、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两个犹太人——胖子和瘦子、利莫日市场、墓穴——为“罗马时代之墓”、鸡脚上的小屋——“妖婆”、终曲——基辅的大门。整个作品由引子与起联结作用的“漫步”主题和10首带标题的乐曲构成。漫步主题平稳庄严,徐缓的节奏好似人们在展厅中款款漫步。

一、“侏儒”原画是哈特曼为一个木制儿童玩具所作的素描。这个玩具是在一个木制的胡桃夹子上雕了一个矮小跛足的侏儒。穆索尔斯基的音乐谐谑性地表现了跛足小侏儒的动态,满怀同情的刻画了侏儒复杂的内心世界

二、“古堡”原画是一幅色调明朗的抒情风景画。画面上是一个中世纪的古城堡。穆索尔斯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抒情、悲伤的音调描绘出一幅“古堡墙边的吟唱诗人”的音画。拉威尔采用萨克管演奏游吟歌手悲伤的旋律,使这段乐曲具有一种田园诗般的风味。

三、“杜伊勒里花园”是巴黎市中心的一所旧花园,是人们游乐休闲的地方。哈特曼的画描绘了一群欢乐的法国儿童在杜伊勒里花园里嬉戏。他的副标题为“孩子们在游戏后的争吵”,主题旋律明快活泼,像一群不停争吵的顽皮的孩子在花园里游玩,充满生动的气息。

四、“牛车”原画是一幅风俗性画面:两头公牛拖着一辆简陋的大车轮的牛车缓慢地走过。乐曲由弱到强再到弱的变化,表现牛车由远而近又由近处走向远方,不断反复的沉重迟缓的和弦好像缓慢沉重的车轮,在两头公牛的拖动下,极不情愿地向前移动,由大号奏出的驾车人之歌具有一种不胜重负的悲戚之感。

五、“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哈特曼1870年曾为彼得堡玛林斯基剧院设计了舞蹈《托里路比》的服装服装设计图上是带着蛋壳扮作鸟雏的形象。穆索尔斯基以生动的音响、欢快的旋律表现了步履蹒跚的鸟雏蹦蹦跳跳、稚嫩欢快的形象,轻巧、活泼,十分可爱。

六、“两个犹太人——胖子和瘦子”。这两个人物是哈特曼旅行中的写生,他们原本不在一个画上。但是,因为这两个犹太人都极有特点,穆索尔斯基让他们在音乐中相会了。胖子富有、傲慢而粗暴,瘦子贫穷、瘦弱而悲天悯人。音乐形象刻画了他们不同的性格、气质,两个不同形象的音调各自陈述后交织在一起,像是喋喋不休的对话,而最后胖子的气质占据了优势,任人去进行想象。

七、“利莫日市场”原画描绘了法国一个古老的县城利莫日的一个市场的情景。一段具有谐谑曲特点的音调,表现了市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杂乱热闹的气氛,很富有生活气息。

八、“墓穴”。哈特曼的一幅水彩画上画着他自己同一位友人在昏暗的光线下参观地下陵墓的景象。画面阴森的气氛触动了穆索尔斯基。乐曲分为两段,第一段低沉、威严,具有一种宗教气氛;第二段作者触动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出现“漫步”主题,明朗、温静的音调似与友人交谈,不过音调变得严肃、神圣,他为这段起了个小标题“用冥界语言与死者交谈”。

九、“鸡脚上的小屋”这首乐曲是根据哈特曼设计的一只钟的图案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的。图案中的钟是用鸡脚撑起的一间小屋,用俄罗斯雕花装饰的钟的字盘在小屋的窗户上,以斯拉夫字母代替数字。穆索尔斯基为这一设计赋予了童话色彩,想象木屋的主人是个妖婆,整个乐曲表现妖婆在树林里飞驰的幻想,音响中不时出现呼啸的风声,折断树干的噼啪声,作者为此取了个副标题“妖婆”。

十、“基辅大门”。哈特曼有一幅基辅城大门的设计图。古老的俄罗斯风格,毗连的教堂,这一切在最后这首乐曲中用进行着宏伟的节日庆典的气氛来描绘。“基辅大门”的主题宏伟庄严,众赞歌的乐声虔诚纯洁,节日钟声把人们带入欢乐的节日庆典中,最后乐曲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经典赏析

JING DIAN SHANG XI

在图画中漫步

《展览会上的图画》由4段在画展中的漫步音乐、一段和亡友对话的音乐和描绘10幅绘画作品的10段音乐组成。“漫步主题”将整部作品有机地贯穿和统一起来。

乐曲开始,“漫步主题”作为全曲的引子由嘹亮的小号奏出,然后铜管乐强有力的合奏支持并呼应着主题。当音乐转换成弦乐器的色彩时,怀念而深情的情绪油然而生。整个引子庄严肃穆而友情绵绵,整部作品的画面和场景便是在这一背景上得以展开。

“一个小侏儒迈着畸形的双腿笨拙地走路”(斯塔索夫语),他身材矮小,八字脚外拐,十分丑陋。音乐紧张而怪诞,充满震撼力的大鼓刻画出侏儒的艰难步履和绝望、复杂的内心世界。弦乐的颤音、打击乐器色彩的加入带来了神秘的意境。侏儒一瘸一拐的步态跃然眼前。“漫步主题”的第二次出现,圆号以变奏形式清淡、悠然、闲逸地吹着,好像作者在画展中信步,在哈特曼的画意中神游。

中世纪的古城堡前,一个游吟诗人在夜幕中唱着他那纯朴忧伤而又动人的歌。中音萨克斯管深情地吟唱,凄美而亮丽。加了弱音器的弦乐使这首悲歌风味的抒情田园诗充满了平静地沉思冥想的氛围。淡淡的哀愁丝丝缕缕,不绝于耳。作为乐曲过渡的“漫步主题”由铜管乐两次奏响,然后放慢、减弱……

欣赏《展览会上的图画》,我们能从作品音响的交织构成中想象栩栩如生的画面,反之当我们面对着维克多·哈特曼那10幅遗作时,又可以图画上所画的物像为依托,由外观的感性认识逐渐深刻地理解音乐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穆索尔斯基以他的杰出音乐才能打通了音乐和绘画这两种艺术间的隔阂,也为我们留下了《展览会上的图画》这样优秀的传世之作。

——音乐评论家 杨 义

在《展览会上的图画》中,穆索尔斯基用音符编织成的优美旋律,让人感觉到仿佛自己也身临展厅,随着人流向前移动观赏展出的图画。并且随着音符的起伏跌宕,音色的强弱高低,一幅幅画面中描绘显示的景物、人物亦不断变幻,用单向性的音乐手法再现画作的奇巧构思和怡人意境,给我们以非常奇妙的感受。(www.xing528.com)

——音乐教授 厉 峰

第三幅画“杜伊勒里花园”。穆索尔斯基为此曲加的副标题是“孩子们游戏后的争吵”。这是巴黎一所王宫的花园,孩子们在花园里游戏着,吵闹着。木管乐器调皮地上下飞驰,好像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喊叫,小提琴的对比乐句更使音乐充满了盎然生机。这是一幅逼真而典雅的风俗性生活画面。作品细致的心理描写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号和乐队沉重、缓慢地进行,描绘牛车不堪重负地艰难行进着,悲戚的音调表现了农民的悲惨生活。“漫步主题”的第四次出现具有全新的形象,木管乐器在高音区开朗地演奏着,临结束前的下行动机为下一段音乐的出现做好了准备。木管乐器尖声尖气地啾啾叫着,小提琴高音明亮的颤音更使音乐活泼而极富幽默感,音乐塑造出一组组优美的舞蹈画面。

接下来穆索尔斯基用威风凛凛、傲慢粗暴的音乐形象和加弱音器的小号那机灵的音乐形象刻画了一富一穷的两个犹太人,使作品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

第七幅画“利莫日市场”。这是法国南部一个阳光明媚的集市。法国号欢乐的叙述,弦乐器愉快的跳动,木管乐器的穿插聒噪,小号喜剧性的喧闹,构成了一个喧哗热闹的市场景象。随后音乐马上一转,沉重的、葬礼似的低音和威严的和弦有时阴森,有时又有着教室合唱般的效果。“漫步主题”的出现似乎是作者与亡友间的对话。音乐进而发展成为一首神圣的悼歌。紧随其后音乐再次转换,小屋的主人是俄罗斯童话中的妖婆。野性发作般的音乐横冲直撞,表现了妖婆在树林中飞翔的幻想景象。

第十幅画“基辅大门”。音乐是一首庄严的颂歌,像巨人一样气势宏伟。乐队的全奏好像民众的欢腾,音乐在辉煌的音乐形象中气势磅礴地结束。

(谢 英)

用耳朵听的图画

《展览会上的图画》是穆索尔斯基参观了他的好友、俄罗斯画家和建筑学家哈特曼的遗作展览后的动情之作。他在作品中倾注了深深的哀伤和思念,作品乐思如泉,一挥而就。就用音乐来描绘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景物而言,这部作品可说是一个辉煌的范例。

这部作品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钢琴杰作,色彩鲜明,意境悠长。整部钢琴曲中,最为耐听的就是全曲的漫步主题,漫步主题从乐曲的第一章就向我们迎面走来,悠缓,但却给人以掷地有声的感觉。俄罗斯的适度快板,不带高兴的表情而稍加持续,让我们感受到了19世纪沉重的历史步伐,穆索尔斯基把我们带到了多彩的历史画廊面前。随之,穆索尔斯基的活泼的音乐谐谑性表现了跛足小侏儒的动态,满怀同情地刻画了侏儒复杂的内心世界。紧接着作曲家以丰富的想象力、浓厚的如歌的行板、抒情悲伤的音调描绘出一幅“古堡墙边的吟唱诗人”的音画,拉威尔采用萨克斯管演奏游吟歌手悲伤之旋律,使这段乐曲具有一种田园诗般的风味。下面以随想的、不太快的小快板表现“孩子们在游戏后的争吵”,主题旋律明快活泼,充满生动的气息。随后乐曲始终是沉重的中庸的速度,由弱到强再到弱,表现牛车由远而近又走向远方,不断反复的沉重迟缓的和弦好像缓慢沉重的车轮,由大号奏出的驾车人之歌具有一种不胜重负的悲戚之感。乐曲再变,穆索尔斯基以谐谑生动、活泼而轻巧的音响、欢快的旋律表现了步履蹒跚的鸟雏蹦蹦跳跳、稚嫩欢快的形象,轻巧、活泼、十分可爱……乐曲经过几度转换后,作者触动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出现“漫步”主题明朗温静的音调似与友人交谈,音调变得严肃神圣,乐曲低沉,威严,具有一种宗教气氛。他为这段起了个小标题“用冥界的语言与死者交谈”。

最后一个乐章——基辅的大门,这是十首小品中最为精彩的一曲,2/2拍子的快板,风格庄严肃穆,威风堂堂。此曲是根据已决定在基辅建造的城市大门设计图所得的灵感而作的。由稳重的主题开始,逐渐增强之后,突然变成了平静的圣咏调。然后先前的主题再度强有力地出现,八度音程的上下移动在此增添了辉煌的色彩。接着经过圣咏调的再现,开头主题更加壮大,最后的尾奏像是再次把主题的精力全部释放出来一样,全曲结束。精彩地重现了哈特曼的图画。

他以组曲开始时的漫步主题作壮丽宏伟的展开来表示。“漫步”主题:这一主题在整部组曲中反复出现,作为连接十首小品的间奏曲,主要用来表现作者漫步欣赏画展的情景,但这一主题在每一次反复时都有情绪上的变化,直接提示着下一幅图画的内容。“漫步”主题作为整个组曲的引子,同时又是联系各曲使之成为统一艺术整体的纽带。每次出现都随着乐曲情绪的转换而加以变化,时而长,时而短,时而严峻,时而抒情。仿佛是作曲家正漫步在画廊之中,深切地思念着他的亡友。

(吴 辛)

大师传奇

DASHI CHUANQI

1839年3月21日,穆索尔斯基生于俄国克雷佛的一个小地主家庭。他很早就熟悉农民生活,幼年和母亲学钢琴,10岁去彼得堡向海尔克学习钢琴。几年后他成了杰出的钢琴家,并进行即兴演奏和创作。由于父亲不同意他成为职业音乐家,在他13岁时就把他送进近卫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服役于军队,在普列奥勃拉斯基军团任官职,充任御前禁卫军。但穆索尔斯基对音乐仍然十分酷爱,从未中断过音乐学习,并在创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很早就显示出惊人的创作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1859年他终于脱离了戎马生涯,投身于音乐事业。他早期的作品不够成功,后从师巴拉基列夫,为创建俄罗斯古典音乐艺术作出了贡献。

在童年时代,穆索尔斯基一直生活在俄国的农村,他不但接受了音乐的启蒙教育,而且接触了极其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同时在与农民的接触中,加深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心。这一切对穆索尔斯基后来的音乐生活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他虽然有志于音乐,但由于家境贫困,一直未进入音乐学院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1863年,穆索尔斯基开始在交通部任职。

穆索尔斯基在1869年改任林业部里的职员,晚年生活潦倒。1881年3月28日穆索尔斯基因癫痫病逝世于彼得堡,终年42岁。1939年前苏联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音乐家,决定把乌克兰国立音乐学院改名为穆索尔斯基音乐学院。

研究穆索尔斯基的专家卡瑞尔·爱默生谈到穆索尔斯基的性倾向时这样说:“穆索尔斯基更像高深莫测、戴着面具的果戈理,不像文雅的柴可夫斯基(他的同性恋是公开的秘密,其行为在传记中有迹可查)。”

事实上,当我们面对穆索尔斯基的肖像,特别是1881年列宾为他画的那副肖像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一个被死亡逼近的天才:一个身体极度虚弱的人,需要别人搀扶,穿着病号服。这幅肖像从某种意义上透射了这位天才艺术家一生被绝望困扰的情境。

或许正是这样一种绝望激发了艺术家身上那种古老的俄罗斯精神——不同寻常的个性的反抗力,激烈而执拗(如《霍万斯党人之乱》的主题),同时掺杂着脆弱、敏感和矛盾冲突。如果说最能全面展现穆索尔斯基天才个性的作品应当还是《鲍里斯·戈东诺夫》,这部充满历史史诗感的作品几乎倾注了天才所有的思想元素。而《展览会上的图画》这样的作品则呈现了艺术家的另一面生活,或许可以用“快乐”来形容,虽然它们是为了纪念挚友维克多·哈特曼而作。这种“快乐”源自于作曲家对内心思念情绪的尽情倾诉和表现。然而,对死亡的悲情的思索永远是穆索尔斯基不可摆脱的主题,“快乐”不过是短暂而过的春光。

穆索尔斯基创作的作品,包括歌曲、浪漫曲、合唱、管弦乐、钢琴曲,其中以声乐作品为主。在其42岁短暂的一生中作品不算多,却很有分量:钢琴组曲《展览会上的图画》被认为是音乐史上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民族歌剧《鲍里斯·戈东诺夫》被视为世界最优秀的民间歌剧;男低音独唱歌曲《跳蚤之歌》更为中国人所熟悉。他创作的歌剧《鲍里斯·戈东诺夫》、交响诗《荒山之夜》、歌曲《跳蚤之歌》等,都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珍藏。

悠扬清音

YOUYANG QINGYIN

穆索尔斯基最著名的作品除了盛传于世的《展览会上的图画》,可以说就是这部《荒山之夜》了。这部作品穆索尔斯基从酝酿、构想到创作完成共达17年之久。这是一部标题性的单乐章乐曲,叙事和描绘的特点兼而有之,音乐的结构也比较自由。现在经常听到的往往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配器修订的版本。

音乐乍起,小提琴瑟瑟的弱奏上下盘旋,木管乐器的滑奏躁动不安,狂野地呼啸,铜管乐粗野的步伐节奏固执地前进,展现了一幅阴森恐怖,魑魅横行的画面。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称这一段是“从地下传出了神秘的音响”,“黑夜的精灵出现”。紧接着,长号和大号奏出了撒旦王残暴而又不可一世的主题。

引子和撒旦王主题重复后,是群魔乱舞、宴饮纵欲的邪恶的舞蹈风格主题。诙谐的舞曲般的音调和铜管乐号叫似的音型轮番出现并直至交织在一起。几个主题在展开、再现的过程中将魔鬼的喧嚣作乐场面推到了顶点。

突然,乐队一落千丈,几达沉默。远处响起了教堂破晓的钟声。黎明驱散了黑暗,魔鬼们四处溃逃。这是一段非常耐人寻味的音乐,一刹那间一切都变得那样宁静、安详,人们静静地期待着……

在竖琴奏出的天使般的琴声的衬托下,弦乐柔柔地重复着一个简单的动机。终于,单簧管用神秘而甘美的声音唱出了具有乌克兰民间音调的抒情牧歌。光明必将战胜黑暗,新的一天开始了。这是人们质朴而真挚的追求,蕴涵着美好而崇高的情感。当长笛明亮清澈的声音穿透一切,又将这难以言喻的优美旋律接过去演奏时,作者在此曲中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深深地打动着欣赏者的心灵,音乐在无尽的回味中结束。

※ ※ ※ ※

《跳蚤之歌》作于1879年。歌词选自德国诗人歌德的诗剧《浮士德》第一部第五场中魔鬼梅菲斯特与一群朋友在酒店里所唱写成。在他之前贝多芬、里拉、柏辽兹等作曲家都曾为这段歌词谱曲,但都是歌谣风格的分节歌,而穆索尔斯基所作的是一首“通谱歌”,它以鲜明的音乐形象、戏剧性的艺术效果和浓郁的俄罗斯民歌风格著称于世。全曲共分3部分:第一部分是近于朗诵的叙述性的曲调,含有明显的讽刺意味。钢琴伴奏中的顿音则生动地刻画出跳蚤的形象;第二部分的音乐仿佛一支威严的颂歌,描写跳蚤当上大臣后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神态,但随之而来的笑声揭穿了它狐假虎威的丑态;最后一段综合前两段的音乐素材加以发展,将歌曲推向高潮。全曲以掐死跳蚤的胜利者发出的爽朗笑声结束。除结尾外,全曲贯穿了嘲弄和轻蔑的笑声,大大增强了讽刺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