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

时间:2024-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丁永刚在新世纪之初,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实质是党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创新过程。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证明,认清党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既至关重要,又并非易事。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

丁永刚

在新世纪之初,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面对新世纪,实现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的鲜明体现,也是党对自身在新世纪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反映。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党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真正做到“三个代表”的要求,这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而且是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的关键问题。

一、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

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党虽然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却十分注重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也是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在实践中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造。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实质是党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创新过程。因此,能否以与时俱进的姿态不断理论创新不仅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而且也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国际环境以及历史任务的变化,对我们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我党对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都存在着逐步认识的过程。当然,因主观因素的制约或影响出现对有些问题的认识偏差或失误都在所难免,这种认识反映在我党对自身历史方位存在着一个认知和科学判断的过程。可见,对中国社会不同历史时期我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准确把握和科学判断,的确并非易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实际相结合,科学分析和准确地把握了我们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而又是处在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和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具体历史条件下这个历史方位,经过理论创新,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理论,即毛泽东思想。正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彻底改变了近代中国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和人民饥寒交迫的现状,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一化三改”,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为此,我党首先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对自身所处历史方位进行重新把握和科学判断,中国共产党承担的历史任务已发生变化,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领导人民进行国家建设的执政党。这一时期,由于我党对自身所处历史方位的认识发生偏差,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急于求成,违背经济规律,结果出现了“大跃进”、“共产风”和“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失误,从而大大延缓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真纠正了自己的失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以非凡的政治智慧、勇敢的革命胆略,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最终形成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造就是从廓清迷误认清历史方位起步的,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科学判断出我国社会主义还长期处在初级阶段,并进而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同时,邓小平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正因为邓小平同志清醒把握和科学判断新时期我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富于理论思维,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的不平凡品格。2000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西部地区视察时指出:“理论创新就是使党的基本理论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邓小平理论就是党在新时期坚持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其他一切创新都是在理论创新的指导下和推动、影响下进行的。”在2002年“5.31”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不能停顿。”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又一次提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是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科学把握和判断我们党今天所处的历史方位,与时俱进,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的理论创新,最终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证明,认清党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既至关重要,又并非易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面临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和挑战,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客观地把握党在不同时期所处的历史方位,从而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提高我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革命与建设实践证明,我们党的一切重大胜利和发展,其前提都离不开正确认识和把握历史方位;而一切重大迷误和失败,其症结也都同在历史方位问题上的偏差和错误密切相关。

二、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所处历史方位的依据和出发点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我们党所面临的执政环境变化加以综合考虑,这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所处的历史方位的依据和出发点。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把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新挑战概

括为“两个历史性的转变”和“三个重大变化”,即“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国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同时,面临着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队伍状况发生重大变化。“两个历史性的转变”和“三个重大变化”,是研究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所处历史方位的依据和出发点。正是由于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处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国内环境的新变化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才给我党的执政和自身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变化来看,世纪之交的国际环境给我党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一方面带来的是巨大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峻的竞争和挑战。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下,各个国家的执政党都在思考和调整,以求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局势多极化发展趋势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不得不以资本主义世界的规则参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这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人的素质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面对全球化时代,面对将要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难以预料的风险,它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也面临着更高更新的要求。诸如如何提高驾驭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如何提高驾驭和推进民主政治的能力和水平;如何提高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如何提高处理紧急事件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等等。其中不同政治、文化价值体系的冲突和经济上的竞争,都对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共产党本身和它的各级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机遇和风险并存的世纪,对于中国来说更是大有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党必须准确把握世界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局势多极化的角度来考虑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问题。这是科学判断和把握新世纪我们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国际大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政策,顺利实现了从温饱向基本小康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同时应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科技教育的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实现现代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国内来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日趋多样化,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推动了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全面进步,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在进一步显露出来。经济结构矛盾、社会结构矛盾、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矛盾、城乡之间的矛盾等等,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调适各种关系,善于化解各种矛盾,及时解决各种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它既创造了更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的社会条件,也带来了价值趋向多样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如何坚持做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特别是真正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解决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党应立足于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这个国情,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是判断我们党所处历史方位的最根本的基点。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我党肩负着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就必须准确判断我党新世纪所处的历史方位,这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对我党在新世纪对自己所处历史方位进行科学判断后提出的新历史任务,也是我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战略举措。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局势多极化的角度,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国情和新历史任务,重新科学判断在新世纪我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能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关键是中国共产党能否适应新时期“两个历史性的转变”,能否经受“三个重大变化”的考验,这种挑战和考验归根到底是我们党能否真正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只有这样,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www.xing528.com)

三、新世纪的历史方位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提出新要求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三句话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新世纪的历史方位出发,集中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也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正是在科学分析我们党今天所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在与时俱进,这是保证我们党的理论、党的领导、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始终坚持先进性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最广大人民大根本利益,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阶段和时代特征把握自己的历史方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又是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党的领导、党的工作、党的建设与时俱进的武器,同时还是检验党的理论、党的领导、党的工作、党的建设是否保持活力而避免僵化的标准。因此,只有清醒把握历史方位,紧紧抓住与时俱进这个关键,才能深刻理解“三个代表”、自觉实践“三个代表”、坚决维护“三个代表”。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谛和精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历史方位上始终保持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存在、发展和壮大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共产党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有力地推动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也锻炼得更加成熟和坚强。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持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先进性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重大问题。因而,在新世纪、新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面前,党的先进性也应与时俱进,包含新的时代要求。党的先进性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先进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也必须体现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本质在执政为民,揭示了“三个代表”要求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党创立以来始终坚持立党为公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党内一些人不能坚持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放弃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滋长了贪图享乐的思想,出现了以权谋私的现象。腐败由此滋生蔓延,这就势必严重危害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都一定要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为最高标准,始终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始终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语重心长的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包含的一个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警示和告诫,就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而党执政后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在长期执政者的条件下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以权谋私、与民争利,最容易失去民心的是腐败堕落,以致搞所谓“既得利益集团”。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长期树立执政为民的新理念,全心全意为中国各族人民谋利益。

当然,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坚持执政为民三者作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认识。坚持与时俱进的前提在于正确认识时代特征、把握社会前进脉搏、洞察历史发展大势,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能够始终适应迅猛变化的客观实际。坚持党的先进性,要求我们必须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潮流、中国社会前进方向和党自身变化的基础上,使党一直自觉地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前进。而所有这一切都要落实在执政为民的基点上,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四、结论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和判断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时代任务,提出了关键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坚持执政为民的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因此,正确认识我们党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关键看我党能否以与时俱进的姿态,进行理论创新。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所处历史方位的依据和出发点是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国际大背景下,结合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我党执政环境的变化进行通盘考虑,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新世纪历史方位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坚持执政为民。认清我党在新世纪所处的历史方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真正做到“三个代表”要求,既是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能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关键,又是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执政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因此,在新世纪,只要我党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姿态,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新理念,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相信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胜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

江泽民:《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8月。

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2年6月1日。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讲话》,《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学习问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7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