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的图像转向:视觉文化下的理论阐述

建筑的图像转向:视觉文化下的理论阐述

时间:2024-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关于“视觉文化”的理论阐述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的数十年间,人类越来越切身感受到文化形式的历史性变革:占据强势话语权若干世纪的“语言文字文化”正逐渐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蓬勃发展的“图像视觉文化”。一言以蔽之,我们正处于一个人类历史上空前的视觉张力时代。但是,我们认为将视觉解释为“视觉思维”更为合适。“视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征是心理过程中高层次的认知现象。

建筑的图像转向:视觉文化下的理论阐述

1 关于“视觉文化”的理论阐述

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的数十年间,人类越来越切身感受到文化形式的历史性变革:占据强势话语权若干世纪的“语言文字文化”正逐渐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蓬勃发展的“图像视觉文化”。视觉文化是以图片与影像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它突破了传统视觉艺术的边界而向人们的日常生活渗透,波及人类生活的每一寸空间,加上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数字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影像技术等高科技的广泛运用,导致了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态的更新。当下,视觉愉悦和快感体验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因素,几乎每一个生活在当代的人都察觉到了这种变化,切身的感受就是人们不再从抽象的文字中去解读概念,而更乐于在比文字更直接、更直观的图像中去理解存在的客体。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从家居装饰形象设计、从影视娱乐到广告形象,人为化的视觉环境造就了新的视觉生态,这些视觉图像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的视觉感官,人们越发地感受和追求视觉的刺激和快感,也越发地体验到“图像视觉文化”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的主导形态。

在视觉文化中,图像因素凸显出来,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强势话语权,因此,有人把我们所处的当下称为“读图时代”(图1-1),这恰恰说明视觉文化下“图像叙事”的影响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某种程度说,人的潜意识早已认可了这种文化形态的转变。不堪重负的观看状态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我们越来越依赖“视觉”来接触世界,了解真相,一方面是视觉行为的过度重负,另一方面则是对视觉行为的过分依赖。一言以蔽之,我们正处于一个人类历史上空前的视觉张力时代。海德格尔早就预言:“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整个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世界图像并非指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不如说,根本上世界变为图像,这种转变就是现代的本质。”[1]虽然这种说法有绝对化的嫌疑,但就现代社会而言,图像确实在整个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图像不仅仅影响我们思考的过程,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甚至可以看成是思维的实体,它们对我们的依赖与我们对它们的依赖是一样的,两者间是一种互为的关系。

图1-1 读图时代

1.1 视觉文化的涵义

1.1.1 关于“视觉”

一般而言,所谓视觉,即视知觉,传统心理学认为,知觉(或感知觉)是对客观刺激物的直接反映,是人的心理过程中低层次的认知现象,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哲学家甚至认为直接的视觉和感知是智慧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源泉。据统计,一般人每天接触和交流的信息有60%~80%靠视觉,10%~20%靠听觉,余者如嗅觉信息、触觉信息等。英国文学评论家艾迪逊曾做过如此评述:“我们一切感觉里最完善、最愉快的是视觉,它用最多种多样的观念来充实心灵;它隔着最大的距离来接触外界的东西……我们想象里没有一个形象不是从视觉进来的。”[2]因此,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方式之一。

在古希腊,我们今天所说的“理论”一词指的是“事物于其中显露自身的外表、外观”。“理论化”最初指的是“专注的观看某物,仔细端详”。实际上,海德格尔发现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对视觉的强调,即所谓的“视觉中心主义”的基本因子早已蕴含在古希腊人对于存在生成的参与当中了。“‘技艺’一词实际上是指一种认识方式。在看的最广阔意义上,认识即意味着已经看到。”“西方哲学传统从一开始就倾向于将‘观看’当做进入存在物和存在自身的方式。”[3]从巴门尼德斯到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就倾向于一种基于固定凝视的同时体论,它假定人作为主体可以毫无遗漏地看到一切事物,作为客体的世界完全呈现于这样的观察。这种认知方式深刻地影响了古希腊的艺术理论和实践,并对随后整个西方艺术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我们认为将视觉解释为“视觉思维”更为合适。“视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征是心理过程中高层次的认知现象。它能将不同事物在大脑中所形成的形象作为思维元素,以体验、想象、模拟等方法,在大脑中进行艺术形象的塑造活动。美国德裔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他的《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写道:“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知觉活动在感觉水平上,也能取得理性思维领域中称为‘理解’的东西。任何一个人的知觉,都能以一种质朴的方式展示出艺术家所具有的那种令人羡慕的能力,这就是那种通过组织的方式创造出能够有效地解释经验的图式能力。因此,视觉思维也就是悟解能力。”[4]在阿恩海姆看来,“视觉思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比起“视知觉”来还是要深、广得多。正因为如此,视觉思维不是简单地观察事物和再现事物,而是将所观察到的图像经过选择、思考、整理、重构,组合形成新的内容,即具有理性意念的新形象,所以,它是复杂的纵向上升运动,这种复杂性使得人们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逐步掌握其使用方法;同时,视觉思维有其特殊性,在运用视觉思维的时候,只是在脑海中浮现对既往经验的模糊再现,无法看清楚每个对象,看到的只是一些具有典型特征的抽象形态。因此,要更好地理解建筑这门视觉艺术,我们就有必要了解和把握视觉及视觉思维的特性。

1.1.2 关于“文化”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意思是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中为Horticulture),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文化概念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提出的,他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5]英国文化研究学者威廉在泰勒的基础上将文化的定义扩大到人类日常生活方式本身,指出:“关于文化的(当代)用法,常见的大致有三个:①描述知识、精神与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②指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团体或整体人类的特定生活方式;③指知识,尤其是艺术活动的实践及其成品。”[6]他概括了文化的三种界定方式:第一种是理想的文化定义,它是人类完善的状态或过程;第二种是文化的文献式定义,文化成为艺术活动及其产品的整体;第三种是社会的定义,文化被当做整个人类的特定的生活方式。

此后,文化的定义层出不穷,在其概念的历史发展中,人们经常将它与“文明”相提并论,给它一个精确的定义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自20世纪初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

美国的《剑桥百科全书》从社会学的角度将“文化”定义为: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其包含后天逐代相传的行为模式及思想,诸如信仰、价值观、语言、政体、经济活动以及器具、技术和艺术形式(后三项即所谓物质文化)。[7]

中国大百科全书》则将其定义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解释,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物质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8]

据此可知,文化的种类繁多定义不一,特别在今天,凡是与人有关联的活动都被认为是文化,从吃到穿、从住到行、从写到读、从听到看,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名目各异的文化。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反之,被人类创造的文化又塑造了不同于以往的文化中的社会人。不管各种文化是否具有权威性,它都将向人们传达不一样的含义和地位,就如文学发展史中常说的一句话: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文化形态发展史或许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代的文化。而今,加拿大传媒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对文化划分的观点已经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他认为,技术媒介是人体感官的延伸,因此,他根据人类文化史上传播手段的不同以及不同文化传播模式对个体感知方式的不同影响程度,将文化划分为口语文化时期、印刷文化时期和视觉文化时期三个不同阶段。

1.1.3 关于“视觉文化”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1990年代出现了“视觉文化”的概念,从字面上理解,视觉文化综合了“视觉”和“文化”两个层面的含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视觉方面的文化”。“视觉文化”是映射在视觉中,并在视觉中得以存留和内化的文化形态,许多学者用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审美泛化、媒介技术等概念与此相系。

美国视觉文化理论先锋尼古拉·米尔佐夫在他的《什么是视觉文化》一文中谈道:“视觉文化研究的是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如何强调视觉表现经验,而并非短视地强调视觉而排除其他一切感觉。视觉文化不依赖图像,而是依赖对存在的图像化或视觉化的这一现代趋势。”[9]在他看来“后现代主义即视觉文化”,他认为,后现代主义经常被定义为现代主义的危机,即广泛复杂的种种表征观念和模式的危机。后现代是现代主义和现代文化因面临自身视像化策略的失效而引发的危机,他甚至认为,“视觉文化是一种策略,用它研究后现代日常生活的定义和作用。”[10]

我国较早研究“视觉文化”的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宪认为,视觉文化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一个文化领域,它不同于词语或话语的文化,是视觉性占主因的当代文化;二是用来标志一个研究领域,是广义的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11]延安大学赵维森教授在《视觉文化时代人类阅读行为之嬗变》一文中把视觉文化定义为:“以影视图像符号作为基本表意系统,凭借光电信道的影视及电脑多媒体作为传播媒介,与传统印刷文化相应的新型的文化艺术形态。”[12]

视觉文化的基本含义在于视觉因素,特别是影像因素,它们占据了文化的主导地位。强调视觉文化在今天的地位和作用,并非仅仅是用视觉文化的符号学表征来处理图像史,它的真正意义正如同美国学者尼古拉·米尔佐夫所讲的“要用视觉文化瓦解和挑战任何想以纯粹的语言形式来界定文化的企图”[13]

1.2 历史进程中视觉文化的三种形态

历史学的研究表明,文化的发展总是和技术的进步联系在一起。视觉文化也同样离不开视觉媒介的变革和创新,波斯特指出:“从延伸和替代手臂的棍棒演变到赛博空间(cyber space)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对现实进行模仿、倍增、多重使用和改进。”[14]也就是说,在当前视觉文化的转向过程中,“技术性观看”的革新和转变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赫伯特·里德也曾说道:“整个艺术史就是一部关于视觉方式的历史,关于人类观看世界所采用的不同方式的历史。”[15]根据南京大学周宪教授的观点,这种“技术性观视”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图像制作技术,从原始社会的洞穴壁画,到今天的电脑图像制作;二是图像的呈现技术或者说是观看技术。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视觉文化的观念、历史与文化。根据技术手段的不同,可以把视觉文化区分为三种不同的历史类型:模仿(再现)的文化,复制的文化和虚拟的文化。

1.2.1 视觉文化早期形态——“镜子”式仿像

图1-2 图腾

视觉文化的最早范式应该是原始社会的图腾,原始人将他们的信仰寄托于图像造型之中,图腾象征了一种神秘、神圣的力量(图1-2)。这个时期被认为是视觉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因为那时人类的思想还没有被后来出现的文字体现出来的概念所束缚。人类将自己看到的世界转译为图像,主要以绘画、雕塑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说道:“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永远把它所反映事物的色彩摄入进来,前面摆多少事物,就摄取多少形象。……真实模仿眼前一切就会变成好像是第二自然。”[16]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达·芬奇的表述,作为图像制作者的画家的内心应该没有什么导致客观事物变形、扭曲的东西,它应该是清澈的、透明的,完整而逼真地再现所反映的事物。虽然这种创造出来的图像与显示之间建立了某种逻辑关系,但这种反映却是一种“模仿”式的表现形式,绘画、雕塑在反映大千世界万物形态的时候往往与世界图像不能一致,最写实的绘画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只能是尽可能的接近现实世界,并不能与客观自然一致,这正是传统模仿说的核心,一种认识论上的“相似论”。而在希腊哲学家看来,“模仿”被视为艺术的起源更是知识的来源。在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著作中对我们现代所谓的“美的艺术”——绘画、雕刻等叫做“模仿”或者“模仿的艺术”。可见,视觉文化的早期形态与当时的艺术生产力——“手工仿制”相适应,这些艺术创作过程普遍受到了观看方式、观看手段的限制。

1.2.2 视觉文化中期形态——“克隆”式复像

从“仿像”到“复像”,人类文化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漫长历程,1837年摄影术法国人盖尔发明,意味着世界进入了一个机械复制的时代。在一个以大规模工业化和机械化生产为模式的现代社会,艺术从以往被少数人顶礼膜拜的圣坛上走了下来,转而成为一种被大批量复制的产品。本雅明在1930年代就对复制技术作用于文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一书中他认为,这种通过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克隆出来大批量复制的产品,其实比欣赏原作要容易得多,因为这种复制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人们随时能够接近的对象。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影像的生成由静态的照相术发展到连续的电影摄像电视摄像,大量复制解构了传统的视觉表达,导致了古典艺术中的“韵味”、“诗意”等审美语言的消解。[17]因此,有些学者也对此提出与本雅明不同的观点,认为这种“复像”直接导致了高雅艺术的通俗化,消解了精英文化的本质意义和光环。在工业化大生产背景下这种“复像”取代“元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无数克隆的“复像”与“元像”之间取消了主次之分、不再有中心与非中心之分(图1-3),消解了传统美学观中的等级和依赖关系。

图1-3 “复像”与“元像”

1.2.3 视觉文化后期形态——“数字”化拟像

当今,电脑技术的突飞猛进直接导致了我们视觉观念和视觉经验的深刻改变。借助电脑,人的视觉想象力和空间探索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并在非物质环境中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视觉经验世界——虚拟世界。这个世界中,人们面对的是更加具象的、直接的、多维的、动态的、较少受时空限制而转变速度又极快的以“比特”为基础的“第二现实”。“复像”时代的机械复制必须是建立在客体存在之上,必须从“有”到“有”的转变,摄像术也仅仅改变的是“复像”与“元像”之间关系,而在拟像世界中,彻底颠覆了这种依存关系,数字模拟可以从“无”到“有”,可以不依赖现实世界中的物质“元像”,可以再现历史,更可以预示未来,借助各种拟像软件,可以实现一切现实世界中不可能的视觉时空,让人的直线式的历史思维产生混乱。如好莱坞科幻影片《黑客帝国》、《变形金刚》、《阿凡达》等等(图1-4)中令人叹为观止的各种CG虚拟场景和打斗场面。(www.xing528.com)

图1-4 数字化拟像

1.3 视觉文化与视觉艺术的区别

1.3.1 概念的来源不同

就概念来讲,视觉艺术是人类精英文化内涵和视觉类艺术的自然结合所产生,并为历史所传承的视觉呈现形式,渗透着历代文化精英的思想精髓,是意识形态的历史沉积,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视觉艺术是一种视觉感受的方式,所表现的形态主要为三维立体形态,或者是平面的二维绘画作品,由于色调变化和透视原则的运用,使人们有三维的感觉;视觉艺术的另一特征是它静态的、凝固的特点,是在某一时间断面上凝固的审美客体,不过静态的视觉艺术也可以产生动态的视觉效果,在经典美学体系中,建筑、雕塑、绘画是视觉艺术当中的三大门类。在视觉艺术作品中,不同的形式背后都具有其自身所要表达和阐述的内涵,结合符号学理论也可理解为视觉形式是某种社会形态或个人意识表达的一种载体。西方的视觉艺术在宗教宣传中被长期作为重要手段,也是少数权贵及其生活方式的记录工具。视觉艺术从一开始就与“图像”结合在一起,随着社会文化、价值形态、认知水平的发展以及“观看方式”的转变,记载着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代英国艺术史家哈斯克尔就在他的《历史及其图像》中详细阐述了“视觉艺术如何以图像的方式作为历史研究证据的问题”。[18]在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视觉艺术不断吸收着文化中的精髓并丰富着自身的语言表达和阐述方式。以客体为基础,以“视觉”为媒介,通过有意识的个体或群体创作,把这些视知觉转化为可视的图像,这就是视觉艺术最直接的发生过程。视觉艺术创造的“图式”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形式表达完整含义的艺术语言系统,它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产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积累和沉淀,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而对视觉文化而言,如前面所述,它是一种在“视觉”和“观看”基础上建立的文化形态,是一种社会存在的整体态势和演变状态,包括文化的价值体系、构建体系等等,是一种当前人类生存状况的反映,视觉艺术仅仅是视觉文化中的一个极小元素。

1.3.2 关注的对象不一

视觉文化和视觉艺术关注的对象有着很大的差别,视觉文化关注的是:“观看主体”与“研究客体”之间的互动;视觉经验对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建构;怎样生产、维护与转变社会的机制;视觉事件发生中视觉媒介的作用;视觉图像的存在形式、意义在客体与主体间互动等等。而视觉艺术关注的仅仅是造型艺术中形式要素和创作者对整个社会文化态势、客观世界的一种自我认知,相对而言,范畴要小,影响也要比视觉文化弱。视觉艺术中关注最多的是“形式”里的“色彩、材质、构成”等等美学要素。

视觉艺术在大众文化之前还只是一种社会上层才能享受的物质实体和意识形态,涉及的主体范围较为狭隘。但对于视觉文化而言,只要是有视觉能力(包括借助技术性媒介)的人,都是视觉文化的发生者和参与者,又因为视觉事件发生在生活当中,视觉文化可以说是生活层面上的文化形态,所以,可以解释为什么当今视觉文化异军突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后现代大众消费文化时代的到来!

1.4 小结

在视觉文化急剧扩张的后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们时时刻刻被媒介,尤其是视觉媒介所引导或控制,不管是接受还是抵抗,都无法拒绝图像符号对当代生活的有效支配。视觉文化的受者从“抽象”媒介中走出,转而对视觉媒介“直露”予以青睐、从“线性阅读”到“视听观看”,这些都在说明文化传播发生着结构性的转变。当然,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技术革新年代,“文化”这一概念也在不断地演进和丰富之中,我们只能从一个阶段去阐述这种文化现象,或者说只能是抓住文化演进过程中的某一片段。在文化这个层面上,所谓一劳永逸的恒久真理并不存在,因此,这种新的文化转向也是即时性的。随着时间推移,人类各个领域的深入发展,“视觉文化”也将不断丰富并得到扩展和延伸。“视觉文化”对建筑领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或许建筑再次革命会因此而始,研究当代建筑所处的文化语境——“视觉文化”,对当代建筑的演变加以考量与研究,是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当今建筑学生存状态的一个重要途径。除此之外,在视觉文化占据文化主导形态的图像社会中,公众审美趣味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必然会影响到建筑师和公众对待建筑的态度。

【注释】

[1][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M].下卷.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899

[2]转引自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网,http://www.fromeyes.cn

[3]转引自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网,http://www.fromeyes.cn

[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

[5]转引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537.html?wtp=tt

[6]转引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537.html?wtp=tt

[7]毛静毅.什么是视觉文化[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9-34

[8]毛静毅.什么是视觉文化[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9-34

[9][美]尼古拉·米尔佐夫;王有亮译.什么是视觉文化[A]//文化研究第三辑[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3

[10][美]尼古拉·米尔佐夫;王有亮译.什么是视觉文化[A]//文化研究第三辑[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3

[11]周宪.文化的转向:当代传媒与视觉文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21-24

[12]赵维森.视觉文化时代人类阅读行为之嬗变[J].学术论坛,2003(3):127-131

[13][美]尼古拉·米尔佐夫;王有亮译.什么是视觉文化[A]//文化研究第三辑[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3

[14][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53

[15][英]赫伯特·里德.艺术的真谛[M].王柯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

[16][意]达·芬奇.达·芬奇笔记[M].张谦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183

[17][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M].李伟,郭东编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10

[18]弗朗西斯·哈斯克尔,孔令伟.历史及其图像[J].新美术,2004,25(1):30-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