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7月,艾森豪威尔政府决定贷款给埃及政府,帮助其修建尼罗河上的阿斯旺高坝工程。但几天之后,国务卿杜勒斯又突然宣布美国取消了这一援助项目。美国的这一做法激怒了埃及总统纳赛尔,导致英法联合入侵埃及的严重后果。
中东是一个极为敏感的地区,自古以来,这里便似乎没有过长时期的稳定与和平,而总是与动荡、混乱、仇恨、矛盾等联系在一起。这一方面由于其内部的民族、宗教方面的纠纷,更由于外界势力的积极介入。
这里蕴藏着世界上最丰富的石油资源,陆海交通四通八达,既是一个经济上的要地,又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正因为如此,50年代中期,冷战的阴云便不可避免地笼罩了这一地区。
在此之前,西方国家在中东的利益,主要由英法两国维持,但冷战的不断升级,苏联也开始了向中东的渗透,美国也利用这一有利的时机,寻机加强自己在中东的地位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
阿拉伯人对西方国家的不满,大概可以追溯到 1947年。阿拉伯人一贯主张他们对整个巴勒斯坦地区拥有主权,但这一地区的犹太人却坚决反对,声称要建立犹太人自己的国家。
1947年11月,联合国投票赞成在巴勒斯坦地区实行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分治。1948年5月,组成了新的犹太复国主义政府,即以色列国家。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立即承认了这个新的国家,接着西欧的其它国家也相继予以承认,这造成了阿拉伯国家对欧美的怨恨。
1952年,埃及发生政变,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上校夺取了政权,组成新的革命政府。纳赛尔是个强烈的民族主义者,也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铁腕人物。他上台后,便联合其它阿拉伯国家发动了对以色列的攻势,扬言要把以色列赶下海。为了保卫刚刚获得的独立,以色列人进行了顽强的抵制和反击。双方之间的突然袭击和残酷的恐怖活动时有发生,使中东地区陷入连绵不断的战乱之中。
与此同时,埃及与英国在苏伊士运河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1954年10月,在杜勒斯国务卿的调解之下,英国与埃及签订了《英埃条约》。条约规定,英国放弃它在运河基地的权利,并同意在20个月内撤走运河区的全部军队。埃及则同意保持该军事基地的战备状态,并在土耳其或任何阿拉伯国家受到外来攻击时,允许英国军队重新进驻这一地区。
这一条约的签订,使艾森豪威尔政府以为阿拉伯国家与西方的关系有所缓和,为进一步密切与埃及的关系,美国立即答应对埃及提供经济及军事上的援助。
经济上的援助主要表现在美国表示援助阿斯旺高坝的修建。
早在1902年,埃及便在尼罗河上修建了一个水坝,但规模不大。1947年,埃及政府开始计划修筑一个更大规模的水坝,即阿斯旺高坝,但由于资金等方面的种种原因,这一计划未能付诸实行。1952年,纳赛尔政府再次提出了这个计划。1954年,由于《英埃条约》的签订,在美国主管近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亨利·A·拜罗德和美国驻开罗大使杰弗逊·卡弗里的积极倡议下,艾森豪威尔政府拨出了一部分专门款项,用以勘察这一工程。
计划修建的这一水坝将是全世界最大的,坝中心高达250英尺,宽3英里。水坝建成后,将使埃及的耕地面积增加25%,这既可以扩大作物的种植面积,促进农业的发展,还可以每年发电100亿度,这将对埃及的工业起到巨大的刺激作用。纳赛尔本人则还有其它的希望和期待,水坝的建成将使他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袖人物,更可以使他名扬全球。
美国则期望通过经济上的援助,进行政治上的渗透,阻止苏联势力的进入。另一方面,他们还希望这一计划的实施可能减少纳赛尔对外扩张的狂热,使他把主要精力用在国内的建设上,而不是致力于对以色列的连续不断的挑战。
但艾森豪威尔政府却在对埃及的军事援助方面提出了严格的条件,其中包括:这些武器只能用于防御的目的,而不能用它对以色列进行侵略;美国还要在开罗设立军援办公室以监督这些武器的使用。这些条件当然是纳赛尔不能接受的,他需要武器的目的就是用来进攻以色列的。
接着发生的事件刺激了纳赛尔加快军备的欲望。1955年2月,以色列武装部队对埃及的加沙地带进行了大规模的袭击,埃及军队遭到了惨重的打击。以色列军队装备之先进、武器之精良,深深地触动了纳赛尔。
苏联此时也正在寻找进入中东的机会,纳赛尔对武器的需求使他们的关系很快密切起来。1955年9月,在苏联的策划下,埃及与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物物交换的贸易协定。以埃及的稻米和棉花换取捷克斯洛伐克的坦克、飞机、大炮及其它装备。10月,埃及和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缔结了防务联盟和军事协定。
这时,苏联也加快了经济渗透的步伐。1955年10月10日,苏联驻开罗大使丹尼尔·索洛德在开罗宣布,苏联将派出经济代表团、科学代表团、气象代表团以及任何能帮助不发达阿拉伯国家和亚洲国家的其它代表团去支援那里的经济建设。10月13日,索洛德进一步表示,莫斯科将支援水坝和其它工程计划,而埃及则在25年之内以棉花、大米和其它商品偿付。
埃及与莫斯科的关系似乎密切了,而11月份《巴格达条约》的签订,则加速了这种关系的发展。
《英埃条约》签订之后,艾森豪威尔政府担心英国军队从中东的撤退会在中东地区造成给苏联趁机介入的机会。在杜勒斯的积极活动之下,1955年11月,4个亲西方的国家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和土耳其与英国一起组成联盟,签订《巴格达条约》。条约规定在临近苏联边境的地方给英美两国提供军事基地。
这个条约的签订导致以纳赛尔为首的阿拉伯世界的愤怒,也加剧了苏联的恐慌。但狡猾的杜勒斯却没让美国加入这个条约,以避免使美国卷入阿拉伯与以色列的任何争执之中。
纳赛尔政权与莫斯科的密切关系必将因《巴格达条约》的签订而更加紧密起来。美国人担忧苏联人会夺走修建水坝的机会。如果埃及依赖苏联的财政援助的话,苏联将有更多的机会插手到中东地区。因为修建水坝将用15年的时间,苏联的技术人员和顾问便会长期留在埃及,其影响将是深远的,必然不利于西方势力。
艾森豪威尔政府内部存在的一些反对援助埃及的势力也因上述原因而退让了。
1955年12月,国务卿杜勒斯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年度会议,征得英国和法国对援助阿斯旺水坝的一致意见。12月16日,杜勒斯正式宣布:美国、英国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将联合援助埃及修建阿斯旺高坝。15年期间的总投资额为13亿美元,美国和英国政府则先为初步工程提供2亿美元,世界银行同意在初步工程完成后再提供2亿美元,其余的款项将随工程的进展分阶段提供。
此时的纳赛尔政权正进行一场猛烈的反西方宣传运动,宣称以色列的末日已经来临,并极力吹捧苏联政府,渲染与莫斯科的亲密友好关系。
在这种气氛中,1956年1月,纳赛尔政府宣布,拒绝美英的援助建议,说这个计划威胁了埃及的独立。但纳赛尔又立即暗示说,埃及可能接受苏联的援助,而且援助的条件要比美英的联合条件优惠得多。纳赛尔的模糊态度和对美国的轻视,使艾森豪威尔极为恼火。
但为了尽快落实这一计划,在艾森豪威尔政府的督促之下,世界银行董事长尤金·布莱克于1月下旬前往开罗,与纳赛尔政府商谈此事。(www.xing528.com)
2月9日,布莱克在开罗宣称,埃及有可能接受美英的联合援助。
但纳赛尔又于4月1日宣布说,虽然埃及同美国与英国关于以大笔赠款使尼罗河工程得以动工的谈判正在获得进展,但他们不放弃苏联政府为拟议中的阿斯旺高坝工程筹措资金所作出的表示。接着,他又抛出一个诱饵说,苏联的表示是很一般性的,我们其实还没有加以研究。
纳赛尔的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使艾森豪威尔政府左右为难。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都感到,这是纳赛尔与莫斯科的一个阴谋,以苏联的援助为砝码,迫使美国给予更多的款项及更优厚的援助条件。
让艾森豪威尔气愤的是,5月15日,埃及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地位,这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中东国家。反共老手杜勒斯更是暴跳如雷。
尽管如此,为了美国在中东的利益,艾森豪威尔还是默默地忍受了这口气。7月4日,美国政府把对阿斯旺高坝工程的第一批拨款,即最初的5600万美元赠款列入了美国联邦预算。
埃及的态度也突然发生了转变。7月16日,纳赛尔宣布欢迎美国的援助,埃及的新闻媒介对此大肆张扬,对美国表示出前所未有的友好。纳赛尔并且宣布,埃及驻美大使艾哈迈德·侯赛因将立即前往华盛顿去接受美国的援助。
纳赛尔的态度之所以转变,或许是因为7月下旬将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的会晤,这是一次中立国三大领袖的会见,即铁托、尼赫鲁及纳赛尔。纳赛尔感到他的声望不如前两位显赫,兴建阿斯旺高坝工程显然能使他名声大噪,这至少使他的虚荣心得到满足。
纳赛尔刚刚兴奋起来,艾森豪威尔便泼了他一盆冷水。
7月19日,杜勒斯国务卿告诉兴冲冲前来华盛顿接受援助的埃及大使侯赛因,美国撤回了他的援助。
这使纳赛尔大为震惊。布莱克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决定弄得莫名其妙。英国政府也处境难堪,因为世界银行的贷款是以英美两国的联合赠款为前提条件的,美国单方面取消,英国也只能于7月20日宣布取消援助。这样,整个贷款计划彻底落空了。
7月26日,纳赛尔宣布将英法所属的万国苏伊士运河公司没收,并将该公司的收入收归埃及,用以资助阿斯旺高坝工程。
这一行动激怒了英法两国。英国人不相信埃及能管理好这条对西欧有重要价值的黄金水道。法国人早就对纳赛尔公开支持阿尔及利亚的叛乱恨之入骨。他们把这一行动看作是对他们威望的打击和安全的威胁,决定出兵干涉。
7月27日,英国首相艾登电告艾森豪威尔:如果埃及不放弃运河的权利,英国准备对埃及动用武力。
艾森豪威尔表示坚决反对侵略的行动,国务卿杜勒斯也主张通过外交的途径解决争端。但杜勒斯的调解活动毫无结果,而且态度模棱两可,捉摸不定,一会儿说不宜动武,一会儿似乎又表示美国支持英法的行动。
10月29日,在英法两国的唆使下,以色列军对西奈半岛发动了攻击,在以色列军队猛烈的攻势下,埃及军队溃不成军。法国和英国立即向交战的两国发出停战的通牒,认为他们的冲突破坏了运河的正常运输,要求以色列和埃及部队后撤到运河两岸10英里外,由英法占领这一地区。以色列很快接受了这一要求,但被纳赛尔拒绝了。
接着,英法空军轰炸了开罗的飞机场及运河一带。11月5日,两国军队在塞得港登陆。
战争发生后,艾森豪威尔严厉谴责了英法的行径,认为这是侵略的行为,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和《北大西洋公约》。 11月2日,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以绝大多数通过了美国提出的停火协议。艾森豪威尔政府再次指责英法的行动是错误的,要求立即停止战争行为。苏联也趁火打劫,扬言要派出军队平息这一地区的战火。
一场国际性的混战一触即发。11月6日,艾森豪威尔下令美国军队处于全球戒备状态。
在强大的压力面前,11月7日,各方面接受了停火和撤军的建议。
危机消失了,虽然不到一个星期,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
英法两国极为不满,苏伊士运河依然留在埃及手中,纳赛尔反而成了民族英雄,地位进一步巩固。而英法两国在中东的地位则明显被削弱了,而且激起了中东各国人民强烈的仇恨情绪。到此,他们似乎才意识到艾森豪威尔的如意算盘,他们指责美国政府为了自己在中东的胜利而抛弃了盟友。
美国因为坚决反对这次战争而赢得了中立地区的一片赞扬声,艾森豪威尔成为和平、公正的象征。伊拉克、伊朗、土耳其都对艾森豪威尔政府表示了热烈的敬意,约旦、黎巴嫩及沙特拉阿伯也对美国的做法表示了有限度的好感。
当然,艾森豪威尔的这一做法也招致了英法两国的不满,尤其是法国,仇美情绪日深。苏联和埃及也指责了艾森豪威尔的帝国主义阴谋。
有人认为,在整个“苏伊士事件”中,作出决策的是国务卿杜勒斯,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在每一项重要的决策作出之前,都是经过艾森豪威尔批准的,他决不是局外人,而是直接参与了全过程的。
从这一事件的处理上,可以又一次看出艾森豪威尔小心谨慎的风格,为了要“和平”,他尽量避免卷入冲突之中,甚至在这一事件结束后,他也把苏伊士运河的争端和阿以争端交给联合国去解决。他不愿意纠缠在这个乱糟糟的纷争中,而是把自己摆到了客观的、公正的立场上,当别人正在争抢得昏头晕脑的时候,他却悄悄地伸出手,去捞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