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浙江省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与分析
近年来,浙江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受资源与环境的制约日益加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工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浙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传统发展模式下的工业园区及企业发展所导致的生态环境压力和资源短缺的问题也暴露无遗。为改变传统的、线性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浙江大力倡导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把园区生态化改造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工作。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省园区生态化改造和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究竟如何,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十分关心和关注。
本文根据浙江省统计局开展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统计调查结果和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的开发区(工业园区)统计监测数据,通过建立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在对我省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定量描述的基础上,对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作较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以期为我省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
一、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体系
对于园区循环经济评价问题,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比较多,我们认为园区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中观层面,虽与区域循环经济的宏观层面在评价方面有较大区别,但大体离不开循环经济基本原理和3R原则。从这一共同点出发,两者是一致的,鉴于此,我们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同国家环保部、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2007年制定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浙江园区产业特点和浙江省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同时考虑可行性和资料的来源,制定了一套符合浙江省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实际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该评价指标体系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4个,分别为资源利用效率、循环利用水平、环境保护水平和管理水平,二级指标15个(见表1)。同时,我们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
表1 浙江省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二、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浙江省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价方法,依据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统计调查资料,我们对全省110家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从资源利用效率、循环利用水平、环境保护水平和管理水平四方面作评价和分析。
(一)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资源高效利用具体体现在节地、节水、节能、节电和资源综合利用。这里选择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单位土地产出率4个指标。
据浙江省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统计调查资料计算,2010年,全省110家园区中,有99家园区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低于2009年浙江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1.123吨标准煤/万元),占90%;有61家园区的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比2009年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1176.5千瓦时/万元)低,占55.5%;有95家园区的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09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56立方米/万元)低,占86.4%。全省工业园区资源利用情况良好(如图1)。
图1 全省开发区(工业园区)资源利用情况
从全省110家开发区(工业园区)的排名情况来看(见表2),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的是浙江诸暨珍珠产业园区,指数为99.7%,比所有被调查园区的平均指数84.5%高15.2个百分点;最低的是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指数为41.5%。浙江诸暨珍珠产业园区的资源利用效率、能耗、水耗和电耗均位居全省前三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用水量排名第一,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位居第二;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电耗都位居全省所有园区的第三;而浙江建德经济开发区和浙江金西经济开发区的四项指标排名都比较靠后。
表2 全省园区资源利用效率指标排名情况
续 表
(二)循环利用水平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循环利用对于自然资源、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循环利用包括资源的再次使用和废弃物的再循环。我们从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出发选择固废综合利用率、工业重复用水率、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率3项二级指标组成循环利用评价指标。
由于园区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的资料不全,在此仅根据固废综合利用率和工业重复用水率两项指标的监测调查数据对循环利用水平指数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全省110家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循环利用水平从园区集中度看可分为三个层次(如图2)。
图2 全省园区循环利用水平指数
第一层次,循环利用水平指数大于70%的园区有42家,占38%;第二层次,循环利用水平指数大于50%,小于70%的园区有38家,占35%;第三层次,循环利用水平指数小于50%的园区有30家,占27%,其中,循环利用水平指数小于30%的园区有10家,占9%。
图3 全省园区循环利用水平指数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浙江省110家被调查园区的平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57.5%,有54家园区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已经超过国家“十一五”规划的目标(69%),占49.1%;其中,浙江南浔经济开发区和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最高,基本达到了100%;全省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平均工业重复用水率为46.8%(如图3)。
表3 全省园区循环利用水平指标排名情况
根据全省园区循环利用水平的排名情况(如表3),对排名前三和后三的园区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如表4),浙江嘉兴出口加工区、浙江诸暨珍珠产业园区和桐乡濮院毛衫城工业园区的循环利用水平较低,主要是由于园区规模小,企业较少,行业单一,不能形成循环利用规模和产业链所致。浙江诸暨珍珠产业园区和桐乡濮院毛衫城工业园区,园内企业都以某一行业为主,上游企业所产生的废弃物不能有效地提供给下游企业作为原材料,没有形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循环利用水平较高的是浙江长兴经济开发区、浙江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海盐经济开发区。浙江长兴经济开发区和海盐经济开发区内的企业行业分布较广,能够形成一定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浙江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的企业虽然以石化行业为主,但入园企业的产业集群化明显,上下游企业间的产业链比较突出,如园区内的浙江中天氟硅材料有限公司有下游企业十多家,氟化工企业向深加工电子级氢氟酸延伸,因此循环利用水平较高。
表4 循环利用水平前三和后三园区的行业比较(www.xing528.com)
(三)环境保护水平
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废弃物的合理处置对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因此,对环境保护水平的评价我们选用了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污水处理率、COD排放强度和SO2排放强度4项指标。
COD排放量和SO2排放量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所确定的约束性指标。2010年,浙江省COD排放强度和SO2排放强度的目标分别为5.05千克/万元和7.31千克/万元,实际分别减少到了4.79千克/万元和6.54千克/万元,超额完成目标。根据浙江省开发区(工业园区)统计监测调查数据显示,全省园区环境保护水平总体较好,在全省110家省级及以上园区中,106家园区的COD排放强度小于全省平均水平,占96.4%。其中,49家园区的COD排放强度小于1千克/万元;107家园区的SO2排放强度小于全省平均水平,占97.3%。但由于产业和产品结构等方面的原因,仍有少数园区的COD排放强度和SO2排放强度过高,最高的是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COD排放强度和SO2排放强度分别为22.4千克/万元和28.7千克/万元,远远超出目标要求。
此外,关于管理水平的评价我们选用了科技投入相当于GDP比重、人均GDP增长率、开展清洁生产企业比率和ISO14001认证率4项指标。但是,由于资料的欠缺,本文仅在问题部分对科技投入相当于GDP比重指标作评价分析。
三、园区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省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总体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部分园区高消耗、低附加值的产业产品结构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根据循环经济调查资料,我们对全省园区资源利用效率排名前三和后三的园区企业的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园区内企业的行业结构对资源利用效率有直接影响。在资源利用效率居第一位的浙江诸暨珍珠产业园区,其园区内企业以能源消耗较低,且附加值高的珍珠养殖及附属产品为主;居第二位的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近五成的企业为能耗低、附加值高的仪器设备制造业企业,以及较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而排名靠后的浙江建德经济开发区和浙江金西经济开发区则以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建材、化工原料制造和冶金等行业企业为主,分别占66.7%和27.5%,从而导致园区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制约循环经济深化发展。全省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省园区科技投入水平不高,全省所有园区科技投入相当于GDP比重(如图4)的平均值只有6.8%,其中园区科技投入相当于GDP比重在50%以上的园区只有1家,10%—50%的园区有17家,10%以下的园区有92家,其中56家园区的科技投入相当于GDP比重不到5%,还有3家园区的科技投入量为0。
图4 全省园区科技投入占GDP比重
全省被调查的110家工业园区中,共有10家省级及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科技投入相当于GDP的平均比重为9.2%,比全省所有被调查园区的平均值高2.4个百分点。但是从全省所有园区的科技投入情况来看,单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科技投入比重没有在全省园区中起到领军带头作用,而是部分特色产业集聚区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来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产能,为拉动全省园区的科技投入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科技投入相当于GDP比重最高的是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19.4%,而特色产业园区浙江嘉兴出口加工区和浙江台州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区的科技投入分别为47.0%和27.1%。
三是循环利用水平仍有待提高。调查数据显示,浙江省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工业重复用水率还有待提高。全省110家被调查工业园区的平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57.5%,离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9%的目标还差11.5个百分点,且全省110家工业园区中,仍有10家园区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基本为零。全省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平均工业重复用水率为46.8%,离浙江省“十一五”规划中工业重复用水率达到70%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已经达到规划目标的园区只有31家,仅占28.2%。
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潜力有待开发。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4169家纺织、医药、石化、建材、火力发电、冶金和造纸等可能有余热余压产生的行业企业中,仅有132家企业具有余热余压回收设备,仅占3.2%;全省仅有11家企业利用余热进行发电,有余热发电能力的企业大部分为火力发电行业企业和石化建材类企业,利用余热发电的技术有待在其他行业应用上有所突破。
四、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对策及建议
在发展过程中,部分产业产品高消耗、低附加值,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严重阻碍了我省循环经济的深化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意义深远,亟待解决现存的问题来突破发展的瓶颈。
1.必须提高园区产业层次
应结合园区的发展定位和产业规划,重点引进和发展低能耗、低物耗和高附加值的产业,进一步完善和延伸区域产业链。
2.必须加强园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要建立基础信息库,将园区内各企业的原料、产品、副产品甚至“三废”的供求信息进行公布,为园区内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易构建平台,实现产品、副产品的综合循环利用。
3.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优先贷款;鼓励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通过证券市场上市融资。同时,重点加强高耗能企业的管理,针对该类企业制定产品能耗限额,建立能耗指标,并联合有关部门不定期地实行督促检查。
4.必须重视人才开发,强化技术创新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进步工作,抓好并组织实施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工作。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特别是在生态工业、清洁生产工艺研究、废物循环再生技术等方面具有特长的专业人才开发,以满足生态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
课题负责人:张晟立
课题组成员:胡永芳 戴联英 韦宇洁
执 笔:胡永芳 韦宇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