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 喻良文(1) 陈文锋 游江河源市隆街镇党委 叶国仕
贫困是当今世界的三大难题(贫困、人口和污染)之一,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贫困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消除,而且日益严重,成为阻止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广东省处在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经济发达,物资丰富。但省内贫富差距却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全省农村平均每天收入低于2美元的绝对贫困人口比例达到10.28%,农村贫困人口总比例为18.6%(2),贫困问题十分严重,由此导致社会心态的不平衡,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不容忽视。省委省政府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开展“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扶贫,创新了扶贫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深入调研,充分了解贫困村、贫困户的贫困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现脱贫,推进贫困村建设持续发展的工作路径。在扶贫工作中,尤其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加快推进贫困村各项工作快速、健康的发展,让广东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把贫困村建设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贫困村和贫困户的现状分析
在2009年我省启动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时,我省有省定贫困村3409个,贫困户70万户(含非省定贫困村),贫困人口316万人(含非省定贫困村)。笔者参加“双到”帮扶所在地河源市连平县隆街镇是典型的山区乡镇,农村人口比例占85.3%,农业生产水平落后,是广东省粤西、粤北山区农村的一个缩影。第一作者作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驻村干部,亲眼目睹了当地的贫困现状,并对其贫困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连平县隆街镇贫困户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连平县隆街镇贫困户基本情况
隆街镇共有20个行政村,农村人口38685人,贫困人口7571人,贫困人口比例达19.6%,与全省18.6%的贫困人口比例相近。由表1可见,在5个省定贫困村中,贫困人口达3889人,占全镇贫困人口的51.4%,贫困人口相对集中。贫困村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比例在35.2%~44.2%之间,远高于全镇19.6%的贫困人口比例。
对贫困户人口的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连平县隆街镇贫困户人口构成
由表2可见,在5个省定贫困村中,贫困户家庭人均收入£1500元的人口占60%以上,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因病致贫在贫困人口中所占比例最大,接近50%。劳动技能不高致贫和子女多,支付就读费用大致贫的贫困人口分别26.4%和22.4%。无劳动能力的低保户、五保户和因开展个体经营失败或发生意外等其它原因致贫的贫困户较少,均在2%左右,对此类贫困户可通过政府补助或临时救济加以帮扶。
5个贫困村中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18<年龄£65)共有2338人,对其文化程度和参加种养技能培训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劳动力文化程度和参加种养技能培训情况
由表3可见,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中,文盲人口占到了29.8%,初、高中毕业者仅28.3%,且没有大专以上较高素质人才,贫困人口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参加种养技能者较少,没参加过种养技能培训者达33%,参3次或以上的培训人数仅20%。
二、贫困原因分析
贫困村具有贫困人口比例大、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参加种养技能培训少的特点。笔者对贫困原因,特别是导致贫困人口高度集中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调研,认为致贫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体经济收入少而单一
在5个省定贫困村中,均只有出租少部分山林和在政府引导下入股河源市富民工业园的分红两项收入,一般在1~2万元之间,与全省其它贫困村收入相当。有的地区贫困村集体收入甚至低于1万元或者基本没有。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缺乏,难以进一步开展村公益事业和带动群众致富。经济条件好的相邻村,多有自己的村办企业、加工厂或其它经济来源,如有发电厂或自建厂房出租等。
(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贫困村的村道没有实现硬底化,泥泞的道路严重影响村民出行、耕种和农产品运输的状况。同时,农业灌溉设施缺乏,防旱防涝能力差,农业收成基本靠天。遇到洪涝等自然灾害,常常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使本来经济基础就十分脆弱的贫困户难以从农作物损失造成的经济亏损中摆脱出来。
(三)销售渠道单一
5个贫困村中无一成立农业合作组织,所有农业产品都靠贫困户自产自销。由于信息来源少、消息闭塞,加之单兵作战等因素,常导致农产品仅限于贫困户在自家所在村镇销售,无法走出山区。但贫困山区乡镇的购买能力十分有限,农产品滞销情况严重,且价格十分低廉。
以上三个方面与每一个家庭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导致贫困村贫困人口高度集中的主要因素。
(四)劳动技能低
贫困户劳动技能缺乏,生产能力低下,农产品附加值低也是致贫的主要原因。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33%没有参加过种养技能培训,其中多数为文盲,他们学习能力低,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掌握新的生产技术,寻找新的经营门路。
(五)因病因学致贫现象严重
因病致贫在贫困人口中所占比例最大,接近50%。主要是由于乡镇卫生条件较差,群众生病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有部分群众患病后因为贫困而不敢就医,小病拖成大病,并逐渐丧失劳动能力,加上病情恶化后加倍的治疗费用,使家庭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在隆街镇,有22%的贫困户就是因为子女多并均就读大中专院校致贫,大量的学费生活费开支使靠农业收入的家庭难以维持。
(六)因超生致贫现象不容忽视
在一些贫困村,群众“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并没有彻底改变,他们想尽办法“偷生”,党的“少生快富奔小康”富民政策在一些地方成了一句空话。随着孩子入学,多个孩子的读书费用对原本贫困的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使原可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的精力财力用在了N个孩子身上,让他们得不到合理的教育和精心培养。越生越穷,越穷越生这个规律将成为脱贫致富的瓶颈和桎梏。
三、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的有效路径探讨
要实现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必须从人才、产业、资源、组织管理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确保贫困村和贫困户在“双到”工作后不返贫。实现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贫困村建设人才(www.xing528.com)
人是农村建设的第一资源。除了全面提高村民素质,必须加强培养农村建设的拔尖人才。一是管理人才的培养。新农村的建设,特别是由贫困村建设到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自然条件差、资源少、困难多的实际情况,如果没有一支好的管理干部队伍,是难以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改变贫困面貌的。因此必须培养一批政治坚定、依法办事,在群众中有威信的村干部,建立一个具有卓越领导才能、综合素质高的村“两委”班子。在当前“双到”工作中,各帮扶单位应结合单位优势,帮助村党支部加强组织建没,促进城乡党支部协调发展,培养贫困村的致富领路人。二是生产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掌握相关农业知识、有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农民,敢想敢试、大胆创新,能适应科学种养的需要,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并对其它贫困户有较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引领大家一起致富。
(二)促进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和就地创业
加强劳动技能培训,特别是为贫困户家庭初、高中毕业的子女提供免费的各类短期技能培训,增强其转移就业能力,加快贫困户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与贫困村建立了定点劳务输出关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引导农户就地创业,以此带动当地贫困户走共同富裕之路。
(三)增加医疗保障
因病致贫严重的现象表明,加大农村大医疗投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为群众提供较好的医疗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只有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才能让农民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才能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四)加大教育投入
针对贫困户子女入学,特别是就读高中以上困难的现状,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帮助贫困适龄儿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资助有困难的高中生、大学生完成学业,如给予学费资助或家庭生活特别补助等,坚决防止因学致贫现象出现。
(五)加快转变观念
贫困人口是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其观念是影响扶贫开发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把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帮助贫困户摒弃旧有的思想观念、增强贫困信心显得尤为重要。思想帮扶虽不需要经费投入,却需要帮扶者大量的付出,做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思想扶贫、观念转变是我们工作的难点,更是重点。
(六)成立贫困村农业合作组织,发展龙头产业
现在贫困村农产品的销售模式多为农户自产自销,使农民处于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所有环节中最弱势群体。一方面是农民地里的农产品价格低廉,甚至卖不出去烂在地里,另一方面却是农产品销售末端价格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农民信息闭塞和无法与资金庞大的采购商建立平等地位。经济基础脆弱的农民,特别是贫困户,难以抗拒市场价格跌落带来的风险,极容易因农产品减产减收、价格降低导致贫困或加重贫困程度。因此,贫困村和贫困户要稳定增收,从根本上脱贫致富,必须成立农业合作组织,整合农业资源,推进产业化扶贫。农业合作组织要发挥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技能的作用,特别是通过与企业或采购商建立对等关系,保护农民利益。农业合作组织应与村“两委”一道,因地制宜的确定可行产业项目,并以产业项目为支撑,建立龙头企业,并使龙头企业逐步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有效地带动和实现贫困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增收。
(七)整合资源,推进贫困村建设稳步发展
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涉及到贫困村的经济、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丰富的内容,单位的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常常受单位属性的制约,难以使各项工作都得到较好开展。因此,应把农业、交通、水利、医疗、教育等单位的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合理分配、科学整合,推进贫困村建设的全面、稳步发展。
四、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探讨
不同地区贫困村的经济水平、生态环境、资源状况存在差异较大,但贫困村和贫困户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却具有共性,即参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开展扶贫工作,促进贫困村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交通、治安、社会保障和环境等方面得到协调持续发展。贫困村和贫困户扶贫工作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贫困户收入富裕,是贫困村和贫困户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
只有贫困村经济得到发展,农民和村集体的收入得到增加,才能为贫困村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生活生产环境明显改善,是贫困村和贫困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贫困村村“两委”办公条件和环境得到改善,可为村“两委”全身心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打下良好的基础。安居才能乐业,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让每户贫困家庭住上安居房,集中精力发展生产。此外,加强道路交通、饮水工程、垃圾处理、机耕道、桥梁水利等与村民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贫困村可持续发展基础。
(三)村民素质显著提高、生产技能增强,是贫困村和贫困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贫困村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村民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村民的素质,包括劳动技能和思想观念。对他们加强农业知识培训,提高种养技能,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农民自主建设家园的技术和能力;同时加强思想观念的转变,摒弃“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等落后思想外。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思想,强化脱贫主体意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定脱贫奔康的信心,并主动有序的参与到乡村事业建设中。
(四)加大医疗教育资源投入,是贫困村和贫困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医疗和教育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贫困地区更显突出。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多途径加大对医疗和教育资源的投入,特别是对贫困地区、贫困户要保证足够的经费投入,并形成长效机制。这是确保脱贫奔康、确保社会公平、和谐的重要举措。
(五)完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是贫困村和贫困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
义务教育、卫生服务、养老保障、文化设施等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需以政府为主导,同时引导村集体和村民积极参与。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贫困村的脱贫和建设,开展的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开创了扶贫新模式。参加扶贫工作的广大单位和个人,更应该以扶贫开发工作为己任,加快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步伐,促进新农村建设,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奉献力量。
【注释】
(1)喻良文(1977-),男,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科员、副教授,河源市隆街镇贵岭村扶贫开发驻村干部、村党支部副书记,主要从事中药鉴定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2)吴明良,凌枫,何岸.广东牵手世行,缩小城乡贫富差距[J].源流,2009,(8):18~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