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工作思考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工作思考

时间:2024-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结合驻村扶贫一年来的工作体会,谈谈对“双到”工作的认识和思考。(三)要提高帮扶对象的思想认识做好“双到”工作,必须把加强对群众的思想发动和宣传引导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工作思考

对做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的几点思考

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曾武(1)

我国自1986年开始启动大规模专项扶贫开发计划,取得了巨大成效。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布数据,全国相对贫困人口数,己从1978年的2. 5亿人减少到2008年底的1.07亿人,成为全球首个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家。但是,与成就如影相随的弊端在于,扶贫资金在层层下拨中难以避免地跑、冒、漏。此外,按国际经验,当贫困人口比例降至10%以下后,由于贫困人口变少且分布分散,贫困人口减少速度会明显减慢。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地提出了“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新思路。“双到”政策的出台,将扶贫工作细化到末端,落实到末端,责任到末端,既从宏观层面,也从微观层面解决了扶贫工作的“瓶颈”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扶贫的力度和成效。笔者结合驻村扶贫一年来的工作体会,谈谈对“双到”工作的认识和思考。

一、提高思想认识是做好“双到”工作的前提条件

虽然扶贫开发工作已经开展了二十多年,但无论是帮扶者还是帮扶对象,对扶贫开发工作的认识依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因此,要把扶贫开发工作做好、做出效果,让农民得实惠,首先对扶贫开发工作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要提高扶贫对口单位的思想认识

在以往许多人的观念中,扶贫是个“苦差事”,出钱出力又得不到好处,同时还是个“软指标”,干不干出成效一个样。实际上,帮扶是一件互利双赢的事情。第一,能实现资源互补。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或是因为地理位置本身不适宜人居,或是田地、饮水、交通资源恶劣,或是因信息闭塞,根本无法打开农产品销售渠道。但这些地区通常自然资源较丰富,劳动力充足。通过扶贫帮困,可以实现优劣互补,促进扶贫对口单位和贫困地区共同发展。第二,能锻炼培养干部。扶贫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完成好这项任务,需要有很强的组织指挥、协调办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驻村帮困,可以使一大批干部在基层第一线得到锻炼,为对口单位培养和储备人才。第三,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让先富起来地区的机关、企业和个人与贫困地区群众对口帮扶,能够增强贫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促进不同阶层的交流、理解和支持,促进社会成员的谅解和包容,以此打通城市、农村两种人群的沟通渠道,化解矛盾,消除仇富心理,缓解社会冲突,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扶贫对口单位主要领导必须把扶贫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亲自组织召开会议部署工作,深入到对口帮扶贫困村调研,严密制定帮扶规划措施,分解落实帮扶任务,明确帮扶责任,强有力地推进本单位扶贫工作的开展。

(二)要提高驻村干部的思想认识

有的驻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人去了心没去,工作不安心、不尽心;有的虽然能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扎根农村,但还沿袭过去的扶贫思路和工作方式,办法不多,力度不大,措施过于粗糙。为此,驻村干部一要加强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学习,熟悉党关于农村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依靠法律法规办事的自觉性;二要增强为贫困农户服务的意识,切实当好人民公仆;三要转变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用教育引导、示范服务、民主协商的方法,正确处理和解决“双到”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四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敢于吃苦,树立扎根基层作奉献的思想。同时,全社会要积极宣传“双到”工作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向前推进。作为帮扶对口单位,也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根据驻村干部完成工作情况进行奖优罚劣,对优秀的人才返回原工作岗位后要大力提拔使用,从而提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要提高帮扶对象的思想认识

做好“双到”工作,必须把加强对群众的思想发动和宣传引导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要通过制作宣传牌、张贴宣传标语、面对面谈心等方式,积极宣传“双到”工作的做法和意义,特别是要讲清楚“双到”与以往扶贫工作的不同点,使帮扶对象对政策有个清楚的认知。要把贫困群众作为扶贫开发的决策主体、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教育贫困群众从安于现状、被动脱贫转到不甘贫困、我要脱贫、我要富裕上来,坚持“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家业自己创”,最终实现变“输血”为“造血”,变“政府大包大揽”为“群众自我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是做好“双到”工作的重要保证

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牵涉到众多部门,涉及到不同群体的利益,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各方面的配合,靠单打独斗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群策群力完成好这项战略工程、民心工程

(一)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

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涉及扶贫、财政、发改、教育、农业、劳动、卫生、交通、环保、城建等多个部门,工作联动性强、协调量大、任务艰巨。扶贫对口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双到”工作领导小组,把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明确工作目标、完成任务时限和具体责任人。分管的领导、主管部门,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必须抓好影响扶贫全局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要载体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靠前指挥、扭住不放、一抓到底,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实现突破。要建立蹲点帮扶的工作台帐,明确要求、全程督导、定期通报,确保帮扶责任真正落到实处。

(二)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和力量(www.xing528.com)

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要注意各个方面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具体来说,就是在扶贫开发规划上与县域规划、区域规划相协调;在扶贫开发资金上与其它各类资金相协调,捆绑使用,集中投入;在产业扶贫上与市场需求相协调;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上与订单培训、社会需求相协调;在帮扶力量上,与地方、各级、各方面相协调,统一思想和行动,合力攻坚。

(三)积极依靠村“两委”开展工作

“双到”工作的成功于否,离不开当地政府及帮扶所在村“两委”的支持。要积极协助村“两委”不定期召开各项党组织会议,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得到贯彻落实。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干部培训,通过对村党支部的帮扶共建,不断提高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村委会的战斗堡垒作用。要采取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调动村委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争取村干部对“双到”帮扶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三、有的放矢是做好“双到”工作的关键要素

“双到”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创新性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带普遍性的问题;又要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扶贫开发策略,针对扶贫对象不同类型的需求和发展意愿制定具体的帮扶规划。

(一)夯实根基,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基本力量,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没有适应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农村建设就会缺乏根本的动力支撑。笔者所在的被帮扶村共有村民435户、人口2234人,20岁至50岁间的人口1563人,其中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的人口仅362人,该村的人口素质就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帮扶单位要把提高村民综合素质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要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村民获取、吸收、交流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村规民约”制作成小册子下发每户家庭,大力整治陈规陋习,移风易俗。要提高村民的技术素质,广泛开展计算机应用、农机修理、农产品深加工等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要提高村民的经营管理素质,使他们学会准确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分析市场需求,找准营销渠道。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投资是各项投资中收益率最高的,尤其是在农村。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善村办小学、中学的办学条件,为农民子女购买电脑、图书、学习用品,修缮校舍,提供良好的就读环境

(二)科学统筹,稳步推进扶贫项目的实施

加快扶贫开发,必须从科学规划入手,因地制宜、选准项目,找准扶贫开发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点。一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是脱贫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要围绕“特色加绿色”的思路,挖掘当地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笔者所在的被帮扶村,全村2234人,耕地面积仅1080亩(其中旱地400亩),人多地少。帮扶前,该村大多数村民以水稻种植为主业,产业单一,产量低下。为此,我们请来当地农科所的专家进行现地考察论证,确定了种植烟叶的产业项目。在此基础上,从福建引进烟叶栽培技术高的农民参与种植,将有意种植的20多户村民的80亩土地集中组织起来搞集约化生产,并与五叶神卷烟厂签订供货合同,解决销路问题。经过一年的努力,该村的烤烟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二要加大就业转移培训力度。贫困山区通过向经济发达的珠三角转移就业,能极大的增加贫困户的家庭收入。笔者所在的被帮扶村有142户省定贫困户,贫困人口609人,人均年收入低于2200元(其中38户低于1500元)。帮扶前,只有为10余人外出务工,家庭经济来源非常单一。在一年的帮扶时间里,我们在扶植各类家庭产业的同时,积极推进就业转移培训工作,通过多类型劳动技能的培训,目前有93户贫困户(135人)外出务工,家庭收入增收明显。其中去年底达到脱贫标准的69户,均有家庭成员外出务工。三要构建服务保障体系。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加大对农户的经济和技术服务,帮助农户增强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要始终把改善民生、改变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村公益事业,推进民生项目实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三)加强监管,妥善用好扶贫专项资金

扶贫资金能否落实到位,能否专款专用,能否用在“刀刃”上,是领导、群众、地方政府以及帮扶单位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在投入扶贫资金前,帮扶单位应与当地政府共同制定扶贫资金的专项管理制度,明确扶贫资金的管理者、划拨要求和使用方向,从源头上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在扶贫开发过程中,财政、扶贫、民政、国土、农业等部门,要对资金的使用实行全程监管,并充分发挥村级廉政督查员的作用。特别在项目资金上,要坚持按工程进度、工作流程、项目质量分批拨付,可预留部分质量保证金,待整个工程结束后,帮扶单位以及扶贫、财政、监察等相关部门要对工程进行统一验收,经验收合格后再兑现预留的质量保证金。要用好用活扶贫资金,把有限的钱用到为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支柱产业等项目上,确保扶贫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四)巩固成果,建立健全扶贫开发长效机制

“双到”工作为期三年,三年后帮扶工作组撤离,脱贫的村庄和农户能否保持经济发展的强劲态势,是检验扶贫效果的根本所在。因此,必须坚持“谁受益、谁管理”的基本原则,创新和理顺项目管理机制。对村集体项目、产业的管理,要防止“大锅饭”、“以人设岗”的情况出项,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科学管理。对公益设施、事业的管理,在村集体经济无法全额支付的情况下,要探索项目承包、有偿使用的建管新机制,适当提取管理费用,使这些项目长期见效,群众长期受益。对农户家庭经济持续增收的管理,当地政府和村“两委”要根据市场实际,结合帮扶期间的有效做法,从政策上、经济上持续扶持农户发展家庭经济。总之,当地政府要把贫困村、贫困户的经济发展,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来抓。

【注释】

(1)曾武(1972.08-),男,湖南邵阳人,大学本科学历,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员,主要从事党务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