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时间:2024-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早在1820年的人口普查工作中即列出了职业统计项目,英国在1841年将职业分列了431种。1965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十一届国家劳动统计专家会议上通过了《国际标准职业分类》的修订版。国际劳工组织的这一工作,增强了国际间职业资料的可比性,促进了国际的交流与合作。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第二节 了解职业

一 行业、产业的划分及概述

行业反映以生产要素组合为特征的各类经济活动。行业是根据人类经济活动的技术特点划分的,即按反映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不同排列组合的各类经济活动的特点划分。

产业是指对各类行业在社会生产力布局中发挥不同作用的称谓。

行业划分的着眼点是生产力的技术特点,是微观领域;产业划分的着眼点是生产力布局的宏观领域。

目前,国际普遍流行三次产业划分思路,即按照人类生产发展的历史顺序来划分,第一是农业、第二是加工制造业、第三是服务业,并用来反映国民经济中各类活动的不同的特征。

1985年,国家统计局明确地把我国产业划分为三大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为第一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煤气)和建筑业第二产业,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各行业为第三产业。

不同行业和产业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功能有所不同。第一产业是整个社会大生产的基础;第二产业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主导;而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向全社会提供各种各样劳务的服务性行业。第三产业以第一、第二产业所创造的物质产品为基本条件,通过服务的形式生产出非物质形态的产品,满足第一、第二产业及社会生活的多种需要。这种服务性的产业活动就像“润滑剂”和“增效剂”,渗透到第一、第二产业,物化于各物质生产要素之中。

二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状况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从总体上看仍处于供大于求的阶段。

一方面,产业层次低和结构不合理,所能提供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就业岗位相对不足。另一方面,低端劳动力市场虽然供给量大,需求量也比较大,但低层次产业的低收益导致庞大的供给不能转化为有效供给。

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继续存在,其中需求稳中有升;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明显加大,劳动者素质技能不适应等问题更加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矛盾在不同地区出现,虽属局部现象,但短期内难以消除。

我国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本的供求趋势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教育型人力资本并未受到市场认可和追捧。在现今的劳动力市场上,受教育程度的“筛选”功能日益减弱,这一方面说明企业在挑选人才的价值观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加看重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不足,高等学历的“筛选”功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难以延续,而我国教育体系的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等仍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培养出的学生脱离实践,缺乏综合能力,成为千人一面的“机械化产品”。

二是技能型人力资本受重视程度增强。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日益完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政府、地方和个人在技能型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力度会逐渐加大。由于技能型人力资本通常是通过“干中学”、通过在职培训和职业教育来获得的,因此,我国未来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将会得到大力发展,提倡“终身教育”将是我国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主要途径。

三是未来人力资本供求关系会进一步失衡。初级人力资本日益供过于求,高级人力资本总是供不应求。由于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依靠接受教育和积累工作经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此外,劳动者从接受教育并开始工作之后,还有一个技能应用和成为熟练劳动者的时间过程,因此,人力资本培育具有很强的“滞后”效应,初级人力资本过剩和高级人力资本短缺的状况在未来一定时期会更加恶化。

四是教育型人力资本与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割裂还将延续。教育型人力资本与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割裂使得我国难以在短期内积累起符合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需求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当前我国人力资本培育的目标应该是尽快改革我国的教育体系,培养出能被市场认可的劳动者,只有同时兼具厚实的教育型资本和丰富的技能型资本的劳动力才能成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

三 国内外职业分类方法

国际上对职业分类最早给予重视的是英、美等西方国家。美国早在1820年的人口普查工作中即列出了职业统计项目,英国在1841年将职业分列了431种。1850年美国进行了专门的职业普查,划分了15大行业,323种职业,1860年又增至584种职业,1965年确定为21741种。1980年的《美国百科全书》认定,美国有25000种职业。法国自1982年以来采用了新的职业分类方法将职业分为8大类,24个种类,42个详细类别。加拿大1982年出版的《加拿大职业分类辞典》将职业分为23个主类,81个子类,499个细类。1985年日本的社会分层与流动调查将288种职业分成9大类。

由于各国的职业分类标准不同,所以国际间的职业不具备可比性。为此,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SCO)。1965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十一届国家劳动统计专家会议上通过了《国际标准职业分类》的修订版。国际劳工组织将职业分成8大类,83个小类,284个细类及1506个职业项目,所列职业共计1881个。国际劳工组织的这一工作,增强了国际间职业资料的可比性,促进了国际的交流与合作。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职业和职业活动的国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我国职业分类的大类名称,所含中类、小类和细类(职业)的数量如表5-1所示。(www.xing528.com)

表5-1 我国职业分类

职业是动态的、发展的。由于体制的改革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不断会出现旧的职业消亡,新的职业产生。像铅字打字员、票证管理员等职业正逐步消失,汽车进入家庭使司机这个职业开始局限于大型运输车辆的驾驶,伐木工也开始变成植树工,越来越多的新职业不断涌现。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很多新兴职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2004年8月至2007年4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共发布9批、96种新职业。

四 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因素

首先,劳动力供求结构是否合理。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一方面是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剩,而另一方面,劳动力有效供给却不足。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有效发展。

其次,劳动力的流动性强弱以及就业市场化机制能否建立。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产业之间兴衰更替、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市场要求劳动力“移动”以达到供给和需求结构均衡,但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的调整滞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以致于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就业市场化机制尚未建立。

第三,观念因素也将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发展。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使得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例如,许多大学毕业生过多的注重择业地点和工资待遇,即使当前就业形势如此严峻,也不愿意下基层,不愿到民营单位就业,以至于“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屡屡发生。这种对职位、工资水平要求过高等心态导致的人才供需借位,严重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此外,由于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市场的相互分割、缺乏竞争性机制和劳动力市场价格尚未有效形成等因素,也将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

五 职业发展目标与探索方向

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有效的生涯设计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以便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

职业生涯的目标可以从一生的发展目标写起,然后分别制定十年计划,五年、三年、一年计划以及制定出一月、一周、一日的计划。在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后,再从一日计划、一周计划、一月计划……一步一步实行下去,直到实现你的人生目标

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便有一个路线选择问题。由于发展路线不同,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也就不同。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需要做出路线选择,以便使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能够沿着自己的生涯路线或预定的方向前进。

六 职业信息的内容

能够让自己了解所感兴趣的职业情况的信息都是职业信息。掌握的职业信息越多、质量越高、内容越详尽,就越有助于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职业信息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作地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技能要求、工作性质、工资及福利、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参加培训和学习的机会等。

此外,还应注意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信息。在做出职业选择之前,必须清楚了解自己兴趣的行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以及相关的国家政策和行业标准。

七 搜集职业信息的方法

根据搜集信息的方式,职业信息可以分为静态的信息接触和动态的信息接触。

静态的信息接触包括有目的性地阅读名人传记、听取各种职业指导报告会、通过亲戚和朋友搜集职业信息、通过文学和影视作品来获取职业角色信息、通过媒体的报道获取职业信息。

动态的资料接触包括生涯人物访谈、尝试性参加各种形式的招聘会和面试、通过问卷调查法搜集职业信息、参与真实的情境。

当搜集到尽可能多的职业信息后,必须对职业信息做出科学的分析。对职业信息的正确理解必须与自我意识相结合,这样才能全方位地了解当前整体就业环境和就业趋势、各行各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自己面临的一些就业机会以及自己应该走什么样的职业发展途径和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