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

大学生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

时间:2024-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认识自我职业成功与否基于对自己的了解程度,你越了解和接受自己的独特性,就越可能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生活和职业。一能力与技能能力指劳动者完成某项活动所具备的技能,包括完成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完成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技能分为三个类型,即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一是自我评价可衡量的业绩。以日常的行为方式和过往经验,对自我技能进行总结和归类。二是来自于他人的认可和反馈。

大学生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

第一节 认识自我

职业成功与否基于对自己的了解程度,你越了解和接受自己的独特性,就越可能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生活和职业。

一 能力与技能

能力指劳动者完成某项活动所具备的技能,包括完成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完成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技能分为三个类型,即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专业知识技能指需要通过教育或者培训才能获得的特别的知识或能力。专业知识技能除了通过正式的专业教育之外,还可通过课外培训、专业会议等渠道获得。

可迁移技能也被称为通用技能,其特征是可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工作之外得到发展,同时可以迁移应用于不同的工作之中,是个人可持续运用的技能。

自我管理技能经常被看作是个性品质,被用来描述或说明个人具有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能够帮助个人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自我管理技能可以从非工作生活领域转换到工作生活领域。

二 能力、技能与职业的关系

职业能力是职业胜任的必要条件,不同的职业对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对于职业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应注意能力类型与职业相匹配,如有的人擅长形象思维,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还有的人擅长具体行动思维,如果不考虑能力类型,所从事职业与能力不匹配,则效果就不好。

职业实践促进职业能力的提高。个体职业能力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得到不断提高和强化。个体职业能力越强,则各种能力就越可以得到综合发展,同时也就越能促进人在职业活动中的创造和提高,最终给个人带来更多的职业成就感

三 个人能力与技能的评定方法

个人能力与技能的评定方法如下。

一是自我评价可衡量的业绩。以日常的行为方式和过往经验,对自我技能进行总结和归类。

二是来自于他人的认可和反馈。通过身边熟悉的人对自己进行评价,全面了解自己技能。

三是对自己所作的有成就感的事件并进行撰写,内容应包含以下要素:想达到的目标;面临的障碍、限制、困难;具体行动步骤;对结果的描述;对结果的量化评估。

四是职业技能分类卡。这是探索职业技能的一种非正式评估方式。由被测评者在一定数量的职业技能卡片中选出自己最擅长使用的技能,以便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加强和提升。

四 兴趣与职业的关系(www.xing528.com)

职业兴趣是人们获得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对职业进行分类的重要基础,从而成为职业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

职业兴趣影响职业选择。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大学生常常把对工作是否有兴趣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一旦对该职业感兴趣,就会坚定地追求这一职业,并勤恳、认真的工作。

职业兴趣能促进智力开发和潜能的挖掘。在职业活动中职业兴趣能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个体的潜力,使个体在职业活动中取得新的发现、新的成果,从而促进个人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兴趣可以激发人的欲望,从而形成对某一事物的探索热情,从而促使人们去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把自己的潜能挖掘出来。

职业兴趣能提高工作效率。职业兴趣可以调动人的全部精力,以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注意力、深刻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投入工作,促进能力的发挥,兴趣和能力的合理结合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五 价值观与职业的关系

价值观就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看中的原则、标准和品质,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与职业的关系是一种深层次的互动关系,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只看重职业本身的价值,还应看到职业对社会的意义和贡献。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个人只有在工作中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事业首先是具有社会性的。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必须看到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并主动承担这种责任,这样的职业价值观才是高尚的,在这种高尚的价值观的驱动下,就能克服困难,就容易取得成功,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六 职业期望

职业期望又称职业意向,是劳动者对某项职业的向往,即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

职业期望直接反映着每个人的职业价值观。不同职业的特性各不相同,对人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而人们的心理素质不同,则对职业的期望往往也有所不同。

教育对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劳动能力与价值观等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是否受过教育,受过何等程度的教育,对劳动者持何种职业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倾向于选择从事脑力劳动的职业,没有受过文化教育的劳动者一般倾向于选择体力劳动的职业。因此,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劳动者具有不同的职业价值观。

家庭对个人职业意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生理与心理特征的遗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人职业能力的发展水平,父母的职业决定了子女特殊的生长环境,父母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联系往往会影响子女的就业途径,父母对子女成功、成才的不同期待,会影响子女对职业的不同选择,等等。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受到地区习俗、同辈群体以及邻里职业示范作用等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职业需求与就业机会。

职业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劳动者的职业期望。职业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各种不同的职业岗位对劳动者的总需求量。职业空缺越多,职业种类越广,劳动者就业的可能性就越大。职业需求或者可以鼓励和强化个人原有的职业期望,或者也可以抑制和打消个人不现实的职业期望,或者还可以诱导个人产生新的职业期望。

就业制度是职业期望与职业需求之间的媒介,对劳动者的职业期望也直接起着鼓励作用或抑制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