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专业知识构建-大学生学业规划、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大学生专业知识构建-大学生学业规划、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时间:2024-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的特征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知识无论是在范围、纵深度,还是在知识的形成及联结方式都出现了新的特点,它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的要求也与其他时代有所不同,使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出现了以下新的特征。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应该具有综合性的专业知识结构,应在多学科综合的基础上形成综合的知识结构,而非单纯掌握某一学科知识结构。

大学生专业知识构建-大学生学业规划、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第一节 专业知识及其构建

一 专业知识体系的构成

所谓专业知识,是指从事某一专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一般具有较为系统的内容体系和知识范围,掌握专业知识是培养专业技能的基础。

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已被许多学者所关注,对专业知识体系的构成国内外学者亦有研究。芬兰学者凯洛先生的研究认为一个专业的科学知识体系应包括“为这专业的知识”和“关于这专业的知识”。国内学者进一步将专业知识体系构成描述为“葵花型”,中心部分代表“关于这专业的知识”,周围的叶片代表“为这专业的知识”。这种划分确实具有启发性。但也有学者认为,这种划分过于简略,而且是属于静态性描述,没能揭示专业知识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间的复杂联系和转换关系。图3-1是另一种专业知识体系的构成,其结合科学社会学和技术哲学等学科的研究。下面,对图3-1做简要说明。

图3-1

其一,任何一种专业其专业知识体系都是由理论知识和实践性技术知识构成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又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所以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缺一不可。

其二,任何一种专业理论知识都包含着专业理论的核心知识(关于这专业的知识)、周边知识(为这专业的知识)及基础知识(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等,而专业理论中核心知识是专业理论知识的硬核,它与边缘知识相互作用,相互关联、渗透,甚至交叉。

其三,任何一种专业技术知识都包括专业的核心技术、一般专业技术和社会通用技术等内容,其中的专业核心技术往往是专业的关键技术或尖端内容,如发明专利等,具有极高的产权特性和商业价值。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关键性核心技术也会逐步解密,转化为一般技术进而又向通用技术转变,部分技术会因种种原因而消失或失传。

其四,专业知识体系是一个动态演化的体系,它由基础文化科学知识和通用技术相互作用,衍生进化为初步专门化的理论知识和一般专业技术,再由此发展演变为核心的专业理论和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专业理论知识不断完善、扩展,专业技术知识存量也不断增加,这个专业知识体系总容量就不断发育、扩增,最终导致专业的进一步分化,新专业在老专业中的孕育诞生。老专业或可继续发展,或者在孕育新专业中走向消亡。

二 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的特征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知识无论是在范围、纵深度,还是在知识的形成及联结方式都出现了新的特点,它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的要求也与其他时代有所不同,使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出现了以下新的特征。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结构。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人类的科学制造和发展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人类的知识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现代科学知识的年增长率已超过了10%,人类所拥有的知识总量几乎每10年就要翻一番。因此,当人们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知识时,应该掌握的是最基本的和方法性的知识。

一般来说一门学科最基本的、系统的、方法的知识体系就是本学科的知识结构,所谓专业知识结构,是指组成专业知识系统的各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只有这类知识才具有更强的迁移力。因此,只有掌握了各学科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专业知识的学科结构改变要求大学生具有综合化专业知识结构。客观世界本身具有不可分割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因此,专业知识也应是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但由于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不得不将专业知识分解为分门别类的学科,从对局部、个别的研究入手,来逐步扩大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学科的分化一方面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但同时也导致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分离,并形成独有的彼此隔离的“学科部落”或“学科文化”。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已不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反映到高等教育中,不但导致了所传授知识的分离,也导致了高校与社会要求的分离;并且,分裂知识的传授在割裂知识的同时更割裂了学习者的心理,其结果使人的发展走向片面化,学文的不懂理工,学理工的不懂文科,整个社会的智力生活日益分裂为两个极端的集合。

在知识经济时代,以往知识体系出现了新的发展:科学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化发展成为一种主导趋势。科学研究的完整性、研究对象的多学科性、学科的多对象性、科学研究的信息化推动科技发展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走向高度融合。一方面学科本身的基础研究在进一步高度分化,另一方面在社会和各部门对科学和技术的实际应用上高度综合的趋势也在不断加强,交叉科学不断涌现,科学与技术空前一体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也出现了理论层次上、经验层次上和方法论层次上的渗透与融合,从而使人类的科学知识形成一个具有新的、质的规定性的统一知识整体。同时,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复杂化使得许多社会问题都具有综合性,如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贫穷问题、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组织与管理问题等。它们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不是单凭一门学科就可以解决的,因而更进一步要求各学科的综合。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培养具有高度综合能力的跨学科的专门人才,以解决复杂的社会及学科问题。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应该具有综合性的专业知识结构,应在多学科综合的基础上形成综合的知识结构,而非单纯掌握某一学科知识结构。

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应具有开放性,以利于知识的创新,因为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的进步或知识采用量的增加。在知识经济发展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知识创新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以及各种创新的相互结合,成了经济增长的引擎。这一切都表明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应有利于知识的创新,才能适应这种新的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是开放性的、动态的专业知识结构,一方面能吸收新的信息,改善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也能创造新的知识。

三 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构建的原则

每一位专门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都具有其特殊性,这是由于每个人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不同所决定的。但是广博性和精深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静态性和动态性,个人爱好和国家需要才是现代大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共同性和一般原则。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广博性和精深性的有机统一体,它既是在广博基础上的精深,又是围绕着精深目标的广博,如果把两者割裂开来,强调一个方面的作用,忽视另一个方面的作用,就必然会造成思路闭塞,所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既是理论性结构又是实践性结构,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互相渗透、互相结合的有机统一体。一个人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但是在理论知识有效积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且是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具体实践,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大学生除了要重视“第一课堂”的学习之外,还要开辟“第二课堂”,走向社会,重视社会实践的学习。

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既是静态性结构又是动态性结构,是两者的辩证统一。从知识结构模型看,知识结构是静态性结构。正是由于知识结构的各个层次和联系的各个环节都具有相对静止的位置,人们才能够把握它、调整它。从知识结构的趋势看,知识结构是动态性结构。因为客观事物是不断运动的,作为客观事物反映的知识结构,当然也是不断运动的;因为主观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作为为主观认识体现的知识结构,当然也是不断发展的;主观攻关目标是不断变化的,作为为主观攻关目标服务的知识结构,当然也是不断变化的。绝对静止的、不动的、一成不变的知识结构是根本没有的。总之,知识结构是静态和动态的统一体,静有其位,动有其轨,人们只要能正确地认识它,不断地调整它,就一定能保持它的最佳状态,发挥它的潜在作用。(www.xing528.com)

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还要兼顾个人爱好和国家需要的统一。个人爱好是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的浓厚兴趣,是人才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且爱好越深,成功率也就越大。国家需要是人才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建立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不仅要权衡自己的所长所短,而且要把兴趣、爱好、特长与国家的需要和客观条件的可能统一起来,使个人爱好服从国家需要,以国家需要培养个人爱好。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使得知识量爆炸式增长,大学生如果不具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就难以在信息量剧增的社会中生存,也不能承担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托。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可以使个人发展的基础扎实、宽厚,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增强信心,找到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交汇点

四 大学生如何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因为大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具有时代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征,所以在构建知识结构时就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要树立知识资本的新观念 知识转化为应用的程度,决定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能力,知识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价值日益提升,成为重要的资源。正是这种观念的兴盛,企业的人才战才愈演愈烈,一个人如果拥有了为知识产权保护专利权、著作权以及他所拥有的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会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资本的重要地位,形成与资金等价的发展贡献点。大学生要在将来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甚至实现更高的职业理想,就必须树立知识资本的观念,重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要树立知识管理的新观念 知识管理被人们高度重视,成为企业的重要管理项目,特别在技术密集型企业,知识管理的存在与否,将直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但是任何知识管理系统或知识管理平台其实都只能起到文档记录的作用,要发挥知识的作用,最终还需要发挥个人的作用。那么,关心个人的知识管理,就能在知识运用上找到更多的机会,更大程度地发挥出个人的价值。个人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使知识资本得以体现和增值,要求大学生在理解学习的动机、社会的需求、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前提下,不只是进行阅读上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找到知识增值的有效方法,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要处理好职业理想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许多人会认为最佳的知识结构来自于社会需求,从职业场所观察热门行业所在,“电脑热”的时候拼命学电脑,“MBA热”的时候又拼命学MBA。从宏观上讲,以市场为导向的这种知识结构调整是有一定道理的,也能使人才的供需得到更好的平衡,但就个体而言,更需要结合自己的优势来安排。性格、气质对职业生涯的影响很大,个人知识结构与之配合,才能最有效地发挥潜能。所以,在个人知识管理这个问题上,不能简单地从市场需求出发,要发挥个人潜能,并把个人的兴趣爱好融合在事业之中才是更好的管理目标。也就是说,个人知识管理的动机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

要合理评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价值 管理学中有一条黄金定律,称为“木桶定律”,它描述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由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决定。要提高木桶的装水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短木”加高,另一种是把木桶倾斜。加高最短的木板对提高装水的容量肯定是有效的;而把木桶倾斜是否能取得效果则要看这块“短木”所在的位置及比例,因为把木桶倾斜最多只能装半桶水。因此,把“短木”加高才是最好的方法。在个人知识结构方面,这条定律同样成立,无论是专家还是知识面极宽的人,其知识的发挥机会与其知识结构直接相关,并且总是存在瓶颈,在能力发挥方面会受到制约。要想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优先吸纳的也应该是知识结构方面的“短木”。因此,只有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才能尽快找到自己的短项,并及时加以弥补。

要处理好知识积累与知识应用的关系 知识积累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运用上,正如企业实现价值的最后一跳是销售一样。在个人知识结构优化上,不能只关注知识积累,应该关注知识能量的释放。知识应用体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包括进行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等。知识应用的过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对知识进行再加工,形成应用知识的规则意识,而且还会帮助我们纠正知识积累过程当中出现的偏差,进一步指导我们对知识结构进行整理和优化。“不怕没有知识,就怕没有常识”,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知识变为我们自身拥有的常识,因为常识更能被我们自觉地运用,其效能也就更高,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其实是可能转化为其常识体系的,不断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把知识内化为常识的过程,常识越多运用能力也就越强。

要选择新的学习方式 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摒弃被动的求学模式,选择新的学习方式,敢于质疑,勇于思考。质疑是创造发明的开端,牛顿就是问自己“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而不是往天上飞”才引出他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因此,拥有了知识,还应经常设问质疑。

学习要勤思考 勤思考才能发现问题,勤思考才能出成果。思考是建立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将原有的知识进行一定的组合形成新知。一些尖端科技也是在已有知识的前提下,利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将它们重新组合得来的。因此,基础知识才是根本,应用只是一种组合的过程,它通过理性的思考来完成。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个有意识的、自觉的、长期的实践过程,是渐进的,只有开始而没有终点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其基本途径只能是学习和积累,必须持续不断地付出艰辛的劳动。每一位大学生只有采取适合自己的科学方法,并且不断努力,刻苦耕耘,才能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顺利地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 大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这里所说“知识”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通过认识客观世界而获得的各类信息单元;二是包括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吸取新知识能力的各类知识单元。这些具有一定层次的信息单元、知识单元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就构成了知识系统,这个知识系统就被称为知识结构。所以,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一个多元的、复合的、动态的、协同的结构体系,具有很强的系统功能效应,并且具有“自我生长功能、自我完善功能、知识迁移功能和创造性功能”。一般来说,大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融会贯通的基础知识体系 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仅要有宽厚而牢固的自然科学的有关知识,也要具有广泛而扎实的社会科学知识;既要精通和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更要掌握与熟悉国内外本学科、本专业最新的知识、内在规律、发展动态等综合知识。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支柱,包括哲学、数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只有具备宽厚而坚实的基础知识,才能适应各种复杂的新情况,也才能使知识结构“根深叶茂后劲大”。

学有所长的专业知识体系 专业知识体系是指从事某种具体的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的构成总量与结合方式。客观世界存在着无限可分的层次性,因而反映世界的知识也存在着无限可分的层次性,这就决定了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可以概括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科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它是一个相互密切结合、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轻视任何一个层次都会影响整体效应的发挥。在现实社会中,用人单位往往将专业课程成绩作为考查毕业生能否适应某种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的依据。现代大学生既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又要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综合知识。

得心应手的工具知识体系 它主要包括文献检索知识、英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文献检索知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大学生收集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工具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是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一项基本要求。同时,大部分学校将能否通过英语四级考试与能否拿到学位证书相挂钩。从实用的角度思考,我们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要与国际上的先进学术思想进行交流,外语是必不可少的知识工具。

高效学习的方法知识体系 在大学生的合理知识结构中,有关方法论的知识应该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两个方面。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学会学习是大学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因此,思维方法也是方法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

活跃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有新的认识、新的判断,或者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新途径。创新思维是对现有认识和现存事物的超越,实质上就是对人们现有思维方式的超越。这种超越的本质就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头脑中对原有的知识、经验、观念、方法等进行新的组合,使之形成合理、有效的新知识结构体系,并充分发挥其结构效能。因此,要使知识结构不断优化与创新,必然要求创新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较好的文化素养 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上的任何突破以及对科学知识应用上的任何拓展,都需要综合性的知识。因此,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具有宽厚、稳固的自然科学知识,也要具有广泛、扎实的社会科学知识。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好的文化素质,将各种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最终才能在解决综合、复杂的问题时游刃有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