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确立专业学习目标
一 明确学习目的——为何学
学习目标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和教学目标理论结合在一起,是学习中学习者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学习如果没有目标,就如航海时没有灯塔,很容易迷失了方向。国内外的学习实践都证明,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启动、激励、凝聚、调控、制约等心理作用。明确的学习目标比没有目标对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学业成绩提高都会产生更积极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如果学习者学习目标明确比没有目标可以节省60%的时间。有人打过形象的比喻:没有目标的学习像是饭后散步,有明确目标的学习像是运动会上赛跑。要提高学生学习成绩,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非常重要。
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沿着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步行。第一组的人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刚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时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越低落。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段,但路边没有里程碑,他们只能凭经验估计行程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就想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时,大家情绪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步伐。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程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当人们的行动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照,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进行速度与目标的距离时,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现在的教育虽然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做了积极的改进,可在某种程度上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以应试为目的的倾向。衡量一个学校如何,看的是升学率;衡量一个学生如何,看的是分数,只要分数高就可“一俊遮百丑”。这使人们——学生、老师、家长、全社会不得不被考试被分数牵着鼻子走,不得不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然而,为应试而学,可能带来的结果是“高分低能”。某校老师做了项很有意思的调查,名为“第十名现象”。这位老师当班主任20来年,他当初有意识地对1990年前后毕业的150名小学生做了跟踪调查,结果在这些如今已上大学或工作了的学生中间发现,第10名前后直至20名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并成长为“栋梁型”人才。相反,有些当年备受老师宠爱、成绩数一数二的优秀学生,长大后却“淡”出优秀行列,甚至在升学和就业等方面屡屡受挫。这就是“第十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多半是因为那些数一数二的好学生,往往把目标完全对准分数,精力全放在学校的那几门课程上,使他们的兴趣、爱好、知识面、综合能力、综合素质都有很大的局限。无数事实说明,那些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学校的课目上,完全受考试分数控制的人,往往是学得很死很呆板的人,哪怕分数得了第一,其综合能力、综合素质未见得就是第一。而那些成绩不是最优,但也还不错,同时兼顾发展其他方面能力的人,却会成为未来竞争中的强者。
哈佛大学的目标是“为下个世纪挑选领袖”,那么选拔的标准就要符合这个目的,选拔那些具有“领袖”潜质者。因此,哈佛大学在人才选拔上,兴趣、爱好、特长、课外活动成绩常常比分数和名次更重要。每年都有一百多名语文、数学测试满分的学生被哈佛拒之门外。选拔上的正确指向,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指向,它是使学习系统最优化的先导。所以,在学校时,要学会超越为分数学习的浅层次目标,不为分数所累,不为应试所累,而为素质、为大成而学习。这才会有辉煌的未来。
中国古人很早就指出了“取法乎上”的道理——“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目标必须高远,必须取法乎上,在学习上必须以成才成功为目的。人才学对人才的界定是“以创造性的劳动,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人”。贡献是衡量人才的尺度,而贡献取决于成功,不管什么贡献,都必须依靠成功。没有成功,就没有贡献,就不是真正的人才。要使自己真正成才,必须以事业上获得成功为学习目的。要使自己更好的成才,为社会做出大的贡献,必须以事业上获得大的成功为学习目的,为大成而学。
所以以素质、大成为学习目的,在今后的时代里,会越来越显出它的价值。时代越来越看重业绩、看重成就,业绩、成就要靠素质。为素质而学,为成就而学,走上社会后,才能够更好地立足、发展。
二 掌握学习体系——学什么
对于一个国家,知识决定着它的强弱和荣辱;对于一个民族,知识决定着它的命运和兴衰;对于我们每个个体,知识影响着它的层次和价值。知识给人以自信,给人以力量,给人以财富。所以,只有赢得知识的人,才能真正地赢得未来。对于一名大学生,学习内容相当广泛,然而,首要任务依然是学习知识。某个哲人曾深刻地指出:“知识犹如人体的血液一样宝贵。”无数事实表明,大凡有所成就者,知识是其成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应及早地明确自己应该学会什么,并确信这些内容与个人的成功成才息息相关,就会自觉地、努力地学习。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因为这四年将是自己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也是最后一次能够全身心去建立的知识基础;也可能是最后一个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因此,学习要讲求高效。确定学什么,要根据一个重要的原理,即比较价值的原理。大教育家斯宾塞精辟指出:“最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这个那个知识有无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这一比较价值原理与经济学上的“边际效应”相通。经济学家们把选择了此方案而没有选择彼方案,因而带来的遗憾和损失称为“机会成本”。知识有比较价值,课程同样有比较价值。所学的任何一门科目,都或多或少的有所价值。而人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应当先学什么,后学什么,着重学什么……对此应该慎之又慎,要把时间精力放在有最大效果的方面。
夏丏尊先生说得好:“当你读错一本书的时候,不要以为你只是读错了一本书,因为同时,你也失去了读一本好书的时间和机会!”同样,当把精力花在一个价值很小的课程上,同时也失去了学习价值很大的课程的时间和机会。
因此,“学什么”一定要遵循比较价值原理,要根据正确的衡量尺度来决定所学的内容是否是真正最值得学习,它的重要程度是否值得在上面花费大量的时间,这时间是否可以利用在更为重要的内容上。这个尺度又是什么呢?这个尺度应根据“为何学”来定,即应以获得大成为尺度。
如今,一份报纸、杂志发行量大小,往往取决于“可读性”;电视频道收视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节目的“可视性”。美国如今出现一个新概念,叫做“可就业性”。现在不少大学生为找工作发愁,就是因为学习的内容不佳造成“可就业性”不高。“可就业性”是个很有意义的概念,比“可就业性”更高的就是“可大成性”。以大成为尺度的学习,就是要增加“可大成性”的学习内容。“可大成性”,主要包括主体性、社会性、创造性、科学性、实践性。(www.xing528.com)
主体性,是人最根本最宝贵的本质特性。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主体性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更加呼唤主体精神、主体意识、主体人格。主体性的主要内涵是自主性、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等。
在过去的学习形式方面,学生不仅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缺乏主体性,而且对学习本身也完全沦为被动,大多数学生都是“要我学”,好像学习成了家长、老师的事,是外界逼迫所为。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就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是自己的事,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
创造性,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本质特性。人类能够发展到今天,最根本的推动力就在于人的创造性。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创造性就更加弥足珍贵。大成,需要突破,需要创新,需要创造。
社会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绝不能脱离社会而获得事业成功、人生成功。受教育程度越高,应当越能够适应社会,越能够与社会和谐,这才是正常的。
科学性。在学校教育中,科学性算是做得最好的,因为它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科学性还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就是求真、求实的精神,就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精神,就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精神。科学态度就是“不盲从,不附和,一切以理智为依归”。既不做无根据的肯定,也不做无根据的否定。
实践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素质来源于实践,成功来源于实践。成功最终取决于行动,有什么样的行动,就必然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如同只有在水中才能学会游泳一样,任何能力都必须靠实践,必须在实践中得以培养和锻炼。
西方有一句名言,“听过的我会忘记,看过的我能记得,做过的我才理解”。在学校学习,一定要融会贯通,不能只是死背书本,一定要动手实践。不但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知识应该如何运用。
三 学会学习方法——如何学
学习和生活中,无论我们面对怎样的问题、困境,需要的不仅是努力,还需要正确的方法。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
“怎么学”属于学习系统第三个层次,受控于“为何学”“学什么”。为何学、学什么的优化,决定着怎么学的优化,要学得有实践性,就要变虚学为实学;要学得有主体性,就应变以教学为主为自学为主。同样的案例教学法,实行起来也大不相同。哈佛的案例教学法是育人型的,主要是从个人钻研到小组研究再到课堂讨论,既能够锻炼口才、合作能力等“社会性”,而且又是个人的主体性学习。
读万卷书。学校学习虽然主要就是念书,但一个学期下来念的就是那几本书,知识面非常狭窄。读万卷书能拓宽视野,对素质培养大有裨益。要根据自己的目标,自身的情况,有些精读、有些略读、有些浏览,绝不平均用力,也不走马观花,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有所控制地读万卷书,建立起自己的最合理的知识结构。
行万里路。书上看到的,只算是“闻”,而行万里路,则能够“见”,效果大大胜于“闻”。眼见为实,眼睛看到的事实更能给人以触动,亲身经历的东西更能够影响心灵,从而观念变,见解变,头脑变。我们应特别重视培养社会性,绝不能呆在书堆里练本领、练素质,要深入社会,广泛了解社会。行万里路,有其不可替代的学习效果。
游学也是自古提倡的。游学可以做调查研究,了解风土人情,把握社会心理,掌握社会客观实际,学到书本学不到的东西。游学在今天就是旅游,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如果有学习目的地旅游,效果就更大了。
交万个人。这不仅能够增强社会性,培养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人就是活的资讯载体、知识载体、智慧载体、优秀素质载体。多交朋友,就会多一些资讯,多一些成才的机遇,多一些读书得不到的收获。一个人,所有的关键机遇都可能是朋友提供的(这种提供或者是直接的,或者是间接的)。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指出:“一个年轻的科学家,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跟当代的科学巨人进行个人接触。”诸葛亮如果不交司马徽、徐庶,刘备就不知有这等高人,也就没有三顾茅庐,更不可能有诸葛亮的大展宏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