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全面了解

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全面了解

时间:2024-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了解人才培养模式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和构成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教育思想、目标指向、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等是其组成基元。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是一个多基元动态组合的新理念,灵活性是“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上的生动体现。

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全面了解

第一节 了解人才培养模式

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和构成

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教育思想、目标指向、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等是其组成基元。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统率作用,是对人才培养过程的一种设计、构建和管理,是“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有机统一。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方式。这一定义里已蕴含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个维度。1998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广义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目标、制度、过程与方式”,即“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与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及学校与学生自身的条件,在一定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人才培养模式还可以定义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人才培养模式由培养目标、培养体制、培养过程三大要素构成。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才培养的工作方向。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受社会对人才类型和规格的需要、学生基础条件以及全面发展要求的共同制约。培养目标首先必须满足国家需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同时也是确立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加强高校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是21世纪初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取向。为此,我国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培养造就出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人才培养的体制包括专业设置及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体制反映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过程、规律的要求,是人才培养模式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大学专业设置一般可在设置口径、设置方向、设置时间、设置空间等方面进行形态变化设计,以充分施展专业设置在人才培养活动中的多方面作用。专业设置遵循的原则是: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规律出发,考虑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趋势,培养具有潜在科技能力的人才;从学科、专业本身的发展变化的现实出发;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范围应有较宽的覆盖面,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课程体系是按一定的培养目标,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通过优化设计而组织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教学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优化一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使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在较宽厚的基础和较开阔的学术视野之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使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在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使专业人才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年制和学分制是当前高等学校采用较为广泛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年制是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学分制是与学年制相对应的教学制度,是指考核某一教学过程(通常为一门课程)对完成学业要求所作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特点是弹性好、灵活性大。不同的学校执行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尽相同。

人才培养过程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人才培养方法等等,是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它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的过程;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教学过程的实施,离不开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法。人才培养方法主要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是在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间共同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

目前高校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课堂讲授、讨论、实验实习、自学指导等。教学方法的改革趋势为:在指导思想上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在功能上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在教学方法的整体结构上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

二 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类型

近年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进行优化、整合,探索和创新,但始终不能离开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总体改革目标,并有着相应的特点。

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适应性 高等教育具有服务社会的指向性,高等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必须适应社会需求。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及产业结构变化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要求会有很大差异,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与之适应,充分体现时代特征。

多样性和灵活性 人才培养模式是多种要素的组合,不同的组合会有不同的模式,产生不同的效果。人才培养模式多样性和灵活性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校制宜的将上述模式组成基元进行不同的组合;或者以某个基元为主体变量进行组合,使之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需要,适应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是一个多基元动态组合的新理念,灵活性是“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上的生动体现。

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 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构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受其制约。同时人才培养模式又可以通过培养的人才反作用于社会,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不断反馈信息,促使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发展和完善。

为顺应提高综合国力及适应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需要,高等学校主要培养以下几种基本类型人才。

研究型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国入世后,要面对更加严酷的国际竞争环境,要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就要有领先的技术和创造性研究人才。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在今后及今后一个时期,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已成为制约我们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可见培养研究型人才,创造世界领先技术对入世后的我国已是当务之急。为此,国内一些一流大学在保持本科教育优势的同时,已将发展重点转为研究生教育,如清华大学从1999年起,每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生,我们国家也适时地做出加速发展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决定,200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将达到27万,比2002年19.5万增加38.5%,而本科招生增幅则控制在5%~10%范围内。(www.xing528.com)

创业型人才 我国入世后,产业结构将进行重大调整,需要创办大批高新技术产业,时代呼唤创业型人才。知识经济时代的骄子,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且需要有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能力。未来的有用之才不仅要具有学术性、职业性的“教育护照”,更要有证明一个人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大学毕业生应成为新就业门路的开拓者,而不只是现有就业岗位的竞争者。即使是就业者,事实上,当今许多用人单位(尤其是大公司)对员工的要求也在不断升级,似有向“准创业者”素质要求靠拢的趋势。例如,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极强的主动性,能坚忍不拔、独立自主并以极大的热情做好自己的工作;有较强的分析能力——能对瞬间万变的商业竞争及时做出反应;创造性——能发现新的思维方法、新的工作方式、达到的某个目标的最佳途径;优秀的合作精神——懂得如何激发热情,从而在工作中最好的发挥个人及集体的作用等。另外,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对增加社会财富总量和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创业型人才增多,意味着经济组织(企业)总量的增加,如此,既可增加社会财富总量,又可以解决大量人员就业问题,有利于我国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这正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所着力解决的问题。

应用型人才 入世加快了我国对国外高新技术引进的步伐,可高新技术引进后,如没有足够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去实现这一技术,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样会受到影响。入世后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迫切需要大批能在生产、管理一线从事应用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试制,可使研究工作深化、生产管理水平提升的“高学历蓝领”,这是现代工程高新技术产业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的客观需要,是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迫切要求。另外,从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看,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逐步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本科毕业生已不再是凤毛麟角,其就业主渠道也应实现从研究机关向生产一线的转移,大学人才培养的方向也应向应用型延伸,向系列化发展。为此,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拓展到本科,延伸至研究生教育是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提高产业现代化水平,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三 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理念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树立新的理念,即培养目标应与时俱进;培养体制应因校制宜;培养过程应以人为本。

培养目标应与时俱进入世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高素质、多元化。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这种激烈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和人才素质的竞争。作为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重要摇篮的高等学校,必须加强人才素质的培养,在强化基础宽厚的前提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国际意识、合作意识。

经济全球化时代呼唤的人才,首先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1世纪的世界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世界,对知识创新的水平和速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因此,掌握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成为经济竞争的核心,这就决定了培养和开发人的创新能力及掌握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成为迫在眉睫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进程必然要求教育国际化。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目前世界各个国家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制定了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我国现已正式成为WTO成员国,必须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着力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

经济全球化时代是合作取胜、协作竞争的时代,既充满激烈竞争,又亟须协调和戮力。所以大学生应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善于交流,并恰当表达自己,能对集体工作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具有兼容并包的胸怀和团队拼搏的精神,学会处理冲突及适时调节自己的情绪,不断地协调、化解矛盾,圆融利害,防止内耗,戮力同心应对各种严峻的挑战。美国大学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创新型人才的模式中,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提出了“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合作的学习环境,因为激烈竞争的学习环境不利于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相互合作和积极创新都有负面影响”。而从我国目前大学生素质现状来看,大多缺乏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对此我们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努力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合作意识的人才。

另一方面,随着入世后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社会各方面对人才培养规格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要求,使得人才市场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多样化的人才需求。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出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多种规格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要。而且,21世纪的教育是注重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及自身志趣,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全面实施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培养,在优化的教育体系中,让不同潜质和不同志向的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培养渠道。

培养体制应因校制宜各高等学校依据自身情况,准确定位,确立不同的培养体制。在专业设置上,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建设高品质的学科专业。

建设高品质的学科专业,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依据学校专业办学实力,结合市场需求,制定本校专业发展战略。李开复先生在《给中国高校的一封信——请培养21世纪企业需要的人才》中曾说:如果不能充分聆听21世纪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如果不能敞开大门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有关科技发展和人才流动的信息,我们的高校就很难担负起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使命。这是因为世界在变,产业在变,观念在变,技术也在变。在IT、通信、生物、纳米技术等新兴领域,每五年内的技术变革都有可能改写过去五十年乃至一百年的技术历程。在这些领域,企业往往会走在高校前面。高校不但应该依靠开放的思想和充沛的活力尽快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更应该在科研领域成为引导技术发展方向的先驱者

二是解决好专业口径的宽与窄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的加快,市场需求的多变,现代高层次人才必须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能力。口径过窄的专业教育不利于受教育者以后的职业迁徙或工作方向的转移。现代高等教育要求更多的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广泛适应性,这就要拓宽专业口径。

拓宽专业口径包括纵向拓宽——在学科内拓宽与横向拓宽——在学科间拓宽两层含义。学科内的拓宽主要是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通过拓展专业培养内容,向纵深延伸;学科间的拓宽则主要通过调整归并相近专业的教学计划来实现,使一个专业具有两个以上的主干学科,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在学科交叉点上设置新专业,这不仅是培育和发展新兴学科的重要途径,也是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本科专业建设的共同趋势。但注重学生的广泛适应性,并不是说专业口径可以宽之无边。口径过宽,其专业方向就不明确,专业范围既要使培养出的人才具有较宽的适应性,又要适合于在学制之内完成合格人才的培养过程。专业口径的宽窄应当在这两个指标之间权衡把握。

三是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依据学校培养目标,整合课程体系,完善知识结构,制定并实施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直接体现培养目标的是课程体系,从当代人才培养来说,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中应充分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创造性、开放型等现代人才素质的基本特征。为此,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以素质教育为主线,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并举,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基础宽厚、复合交叉,科、文兼深的课程体系。

目前,各高校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时代性,在本专业、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尽可能的要介绍国内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发展动态,不断丰富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具有探索性,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创造能力的提高;课程体系十分注重课程设置的人文性,注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既要开设一定的人文课程,又要在各门课程中开发它的人文教育的价值;课程建设还要有特色性和个别性,不同的高校依据学生毕业后所承担的角色不同,课程设置应各有特色,同一高校内,课程设置也应有个别性,以给学生修习课程的选择机会,使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地得到发展。此外,还要加强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学习阶段注意给学生提供一定量的通识课程,但又避免课程设置的“拼盘式”,优化组织各类课程,使之互相补充,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设置多种课程模块,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组成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的整合,使学生通过灵活的选课模式,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

培养过程应以人为本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增加了更多的社会服务功能,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而且是高等教育服务的消费者,享有接受优质教育服务的权利。哈佛大学荣誉校长路登庭认为:提供探寻真理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思考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毕业后50年仍能从中受益,是大学的使命之一。为此,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模式正逐步实现由传授知识向开发能力、由博闻强记到创造性培养、由教会知识到教会学习的转变。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对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对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培养大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为此,必须逐步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教互式、研究式、差别式教学,通过教师设疑引导、学生自己辨疑解难,达到掌握知识、启迪思想、提高能力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