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学业规划概述:含义、背景、目标

大学生学业规划概述:含义、背景、目标

时间:2024-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学业规划概述一学业规划的含义学业规划,有些学者称为学生人生规划,或者职业规划,在美国称其为学生的生涯规划,日本则称为进路教育。个人发展规划包括了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准确适度的定位是最终要实现的学业规划目标。二学业规划的背景学业规划概念的提出是我国近年来社会经济及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产物。

大学生学业规划概述:含义、背景、目标

第一节 学业规划概述

一 学业规划的含义

学业规划,有些学者称为学生人生规划,或者职业规划,在美国称其为学生的生涯规划,日本则称为进路教育。但就其内涵来看,是指规划主体根据对自身天赋、兴趣、性格、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和未来社会需要的深入分析、正确认识,确定其人生阶段性事业(职业)目标,进而确定学业路线,然后结合求学者的实际情况(经济条件、工作生活现状、家庭情况等)制定学业发展计划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规划者的人生事业(职业)发展效率,也就是以最小的经济、精力及时间的投入来取得事业(职业)上的成就;换言之,就是通过解决求学者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在哪里学等问题,以确保通过学习成长为满足阶段性职业目标要求的合格人才,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求学者的人生职业(事业)发展效率,并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学业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对学业的筹划与安排,实现以最小的求学成本(包括时间、精力、金钱等的投入)来取得自身的职业理想,也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个人的人生发展效率,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的求学与求职实质上就是人力资源的开发与销售,为了顺利地实现销售,就必须首先开发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样,要顺利地实现就业,首先在求学阶段要把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充分地开发出来。这就是人才市场中的以销定产和战略营销的观念。在企业竞争中,每个企业都是生产出自己最有优势的产品与别人竞争,那么,同样作为人才开发也必须“生产”出自己最有优势的产品。这就要求学生在求学时、选择学业的过程中,必须选择自己爱好并擅长的领域进行学习,将所长、所学与所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将自己的职业竞争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为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业规划是个人发展规划的一种。个人发展规划包括了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现在学什么,将来就干什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以致用是最为经济和高效的个人发展方式。从这个意义讲,现在学什么,其实也就决定了将来干什么。因此,学业的选择是个人最大限度开发自身事业(职业)潜能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环节,因为只有学其所爱、学其所长、学以致用,才能让个人避免走人生事业(职业)发展的弯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事业(职业)的发展效率。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业规划乃是职业的战略规划,学业的规划与决策是个人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事业(职业)潜能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环节。职业规划主要是对学业完成后职业发展路线的安排,用学业规划的观点来看,职业规划是等产品生产出来才考虑怎么推销出去,而学业规划则是在生产开始的时候就考虑销售的问题,这是人才市场中的战略营销观念。

大学生学业规划,就是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结合现有的条件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业目标并为实现学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的过程,也就是“定心、定向、定位”的“三定”的过程。“定心”是指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青年学生,要既来之则安之,不能心神不定、朝三暮四,这是做好并实现学业规划的前提;“定向”是指根据自身爱好,确定专业发展方向,这是做好和能否实现学业规划的关键;“定位”是指根据自我评估和对外界环境评估的情况,确定自己要达到的发展水平。准确适度的定位是最终要实现的学业规划目标。

二 学业规划的背景

学业规划概念的提出是我国近年来社会经济及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产物。首先,我国人才发展战略规划的时代已经来临,这就使学业规划的可能性得以实现。具体来说,在人才成长(教育市场)方面,初中毕业后学生可以选择上高中,然后上大学以成为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也可以选择读职业高中、中专学校或技工学校成为一线工作人才。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先后取消了对中专生、技校生等非普通高中的高中阶段学生参加高考的政策限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大学由普通高考的“独木桥”变成了成才的“立交桥”。2001年国家取消了对参加高考者的年龄限制,社会个体可以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时候参加高考,这就为人才自主地规划和经营自己的学业创造了客观条件。可见,我们在规划自己发展的过程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自由和越来越大的权利。在人才配置(人才市场)方面,先有上世纪80年代的停薪留职,再到1998年后,国家对高校毕业生不再分配工作,学生可以自由地在人才市场上选择职业,人才配置的市场环境得以建立。这样一来,人才成长主体(中学生及其家庭)在规划学业和学业完成后职业的选择方面有了完全的自主权,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成长(教育市场)、配置(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基本建立。

与此同时,现实也给学生带来了规划自己学业的责任和风险。首先,对于高中毕业后的学生,当他选择了学业后,就要承担该学业完成后在人才市场上找工作的责任。你在拥有了自主择业权利的同时,也就承担了把自己在人才市场上推销出去的义务。其次,大学生进行学业时还要付出经济上的代价,1994年国家并轨招生后,大学教育全部收取学费,而1999年国家提出高校扩招政策,又是大幅度地提高学费标准。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实现成才目标就成了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这一目标就是既能保障学生在选择学业后顺利地就业,学以致用,又能确保以合理的经济成本顺利地完成学业,不会在进行学业时因经济问题而陷入困境。于是,学业规划的必要性也就应运而生,它通过人才成长主体对自己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等等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进而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三 学业规划的原则(www.xing528.com)

学业规划的阶段性原则 大学生的学习生涯具有非常明显的阶段性,与之相适应,大学生学业规划也必然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所谓规划的阶段性,实际上就是要在一个总体目标的指引下,把目标细化。但是,为了能够实现这个总体目标,必然需要制定多个阶段性的分目标来给予保证。而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讲,制定阶段性的分目标当然必须紧密联系四个学年的不同特征。其一,一年级为试探期。大学生在试探期的主要任务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弄清楚“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这个时期,大学生应该初步了解自己可能面临选择的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然后,结合对于职业的了解来分析获得职业的要求以及从事该项职业的要求,以便结合要求进行学业安排。其二,二年级为定向期。大学生在定向期应该开始考虑未来是深造还是就业,要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开始尝试社会实践活动,最好能在课余时间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同时,要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等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其三,三年级为冲刺期。确定考研的同学要全身心准备。考研的目标看似简单,但事实上要完成这样一个目标需要制定许多个细小的目标和完整的计划。确定就业的同学要开始提高求职技能、搜集用人信息。其四,四年级为分化期。在这个时期就可以检验自己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经充分。这一时期事实上是阶段性目标的收尾期。经过分化期的检验,基本上能够确定整个学业规划目标实现程度。

学业规划的具体性原则 确立具体化的目标,就是针对大学四年的不同阶段必须制定出明确的、实在的目标。具体来讲,就是制定出的目标必须是可以调整和检验的。其目的具有的特点为:第一,目标的可调整性。社会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目标的制定只能基于现有的知识水平。反过来说,现在制定的目标很有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后不切实际。因此,制定目标不等于定“死目标”,而应该根据自身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不断进行修正。第二,目标的可检验性。可检验性对于一个目标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个不能检验或者说很难检验的目标根本不能称之为目标。道理很简单,一项任务的制定必然要求约束机制,约束机制的缺失必然导致任务执行过程的放任自由,最终导致任务无法完成或者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大学生学业规划中制定的目标必然是可以分阶段进行检验的,不能说要到四年后才能知道是成功还是失败。目标的可调整性和可检验性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可以检验的目标必然能够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发现缺陷和不足,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整,经过调整的目标又必将接受下一轮的检验,只有两者兼备的目标才能真正体现目标的具体性。

学业规划的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就是对学业规划发展的整个历程作全面考虑,同时将学业规划实施当成一个系统工程,并纳入到个人的发展战略之中。也就是说,拟定学业规划时应该考虑到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整个历程,从整体的角度全盘考虑。

四 学业规划的意义

哈佛大学曾对在校学生做过一份调查,发现没有做学业规划的人数占27%,学业规划模糊的人占60%,有短期学业规划的人数占10%,长期学业规划清晰的人数仅占3%。30年后追踪调查结果表明:第一类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长期在失败的阴影里挣扎;第二类人基本上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没有多大的理想和抱负,整日只知为生存而疲于奔命;第三类人大多进入了白领阶层,他们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只有第四类人,他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几十年如一日,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百折不挠,最终成了百万富翁、行业领袖或精英人物。由此看来,尽早地指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业规划意义重大。学业规划对于青年大学生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可以更好地迎接社会挑战。学业规划设计是做好职业生涯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其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对人才的要求来看,他们越来越依赖于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才干,他们更欢迎有准备的人才。从大学生就业调查情况看,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对市场需求不了解、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职业规划知识相当缺乏以致影响整个大学期间学习的现象。另外,因扩招带来的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大量增加,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学校在临近毕业时的短期就业培训已不能满足需要。再加上大学新生在高中时对大学生活充满幻想,一到大学,面对新的学习方式和丰富的课余时间,除了学习,他们实在不知道还需要做些什么,显得十分茫然。因此,在学生入学时,对他们进行何为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设计、什么是影响学业和职业规划实现的因素、如何从现在做起以及怎样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等等的教育,可以使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学业和职业规划从现在做起,并有新的感悟。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个人、对社会以及国家的责任,有助于他们的学习与发展,更好地迎接时代的挑战。

二是有助于发掘自我。促成自我实现一份有效的学业规划设计,能够引导大学新生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的和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持续增值;引导他们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引导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发展目标与未来职业理想;引导他们评估个人目标与现状间的距离;引导他们学会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学业目标与理想;等等。

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理论指出,高层次的人生需求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职业生涯进展状况,而一个科学可行的职业生涯又是以一个良好的学业规划为前提和基础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抱着“和尚撞钟”心态浑浑噩噩度日的人能实现自己的高层次需求、能感受到人生成功的快乐。因此,大学生都应该是自己人生、学习、事业的规划者和耕耘者,通过学业规划设计自我发展蓝图,为实现自我价值准备条件、创造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