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现代大学的礼乐重建
《大学一解》提出了大学要成为“一方教化之重镇”的目标,这意味着,现代大学也要以礼乐文明作为自身的建设目标,大学要进行礼乐重建。现代大学的礼乐重建之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行为礼仪是礼乐文明建设的最佳切入点与展示窗口。
虽然“礼乐文明”不止于“容仪”,但礼仪永远是“礼乐文明”的最佳切入点与展示窗口。社会关系是错综复杂、密切互动的集合体,所有细节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礼仪。一个被“礼乐文明”充分熏陶过的社会,必定是人际交往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相互谅解、共同包容的社会。
“礼乐文明”并不意味着缺乏竞争,但有文明与野蛮之分。各种晋升、竞赛、考试中也充满礼仪因素。《论语·八佾篇》云:“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同样是竞争,仍然有君子与小人之差别,依然有境界高下之不同。
“礼乐文明”的直观特征正是:和气、愉色、婉容。《礼记·祭义》云: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这是一种发乎内、显乎外的修养气质。《大学一解》特别欣赏孔子《论语》“修己以敬”的思想。“‘修己以敬,,进而曰,‘修己以安人’,又进而曰,‘修己以安百姓’。夫君子者无它,即学问成熟之人,而教育之最大收获也。”
古人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诗)。长期地学习知识(尤其是人文知识),能改善人的气质,会在人的仪容上有所表现。这些都属于广义的行为礼仪。
机械化的操作会使人异化,艺术化的劳动会让人类诗意地工作,自由地劳动。因此,礼仪并不必然与休闲捆绑在一起。在实用的职业中,艺术化的劳动也是广义“礼乐文明”的组成部分。
如此看来,在大学中,有更充分的条件在学校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中发现 “礼乐文明”的因素。开学典礼、校庆(院庆、系庆)、运动会、各种学生节、各种竞赛、沙龙、艺术演出都是演练“礼乐文明”的场所。
2.在知识领域,对一贯之道、融会贯通与统一性的追求,则是“礼乐文明”精神在知识领域的体现。
在上古三代,“典礼为一切政治学术之总称”(刘师培语),三代之后,礼乐已经不能够兼摄所有学问。在古代“四部分类体系”中,狭义礼乐只能占据知识版图的很小区域,在实证知识领域,狭义“礼乐”早已退缩在一个角落。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狭义的“礼乐文明”更是不能够兼包一切学问。但这并不能打消我们从哲理上追求礼乐文明的意志。广义的“礼乐文明”仍有存在的价值,经过拓展、提升、哲理化之后,它既可以表达现代人对合理知识分工的需求,也可以反映人类对于知识分工过细、专业隔阂过深、行业话语隐晦、交流沟通失效等诸多弊端的批判与抗议。
在这种语境中,“礼”与“乐”均不可按照表面形相理解,而应作哲理的照观。《论语·阳货》云:“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孔子认为,玉帛不代表礼,乐器不等于乐。礼乐必须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与哲理象征。(www.xing528.com)
《史记·乐书》曰:“乐统同,礼别异。”“礼”对应于知识的差异化(专门化),“乐”对应于对于打破专门化区隔、追求知识统一性的哲学努力。换言之,“礼”对应于各种专门之学(兼容科学技术),“乐”则代表将各种专门知识统一起来的综合性哲学。
《大学一解》认为,大学要坚持“通”的理想。“今日而言学问,不能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大部门;曰通识者,亦曰学子对此三大部门,均有相当准备而已,分而言之,则对每门有充分之了解,合而言之,则于三者之间,能识其会通之所在,而恍然于宇宙之大,品类之多,历史之久,文教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贯之之道,要必有其相为因缘与依倚之理,此则所谓通也。”
“礼”强调差异性与排他性,“乐”则追求共同性与融通性。在这个意义上,近代以来的追求会通的学术传统与精神风貌也代表了“礼乐文明”(特别是乐教)中很重要的精神。古今融会、中西贯通、文理渗透、综合创新等学术风格都代表着“礼乐文明”精神在新时代的展开。
3.礼乐的心性层。礼乐文明,要从人的心理建设开始。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朱子注曰: “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梁漱溟对“中”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中即)心理的平衡状态。中即平衡、归寂。”
“中和”揭示了实现理想社会的工夫路径:“中和”。“和”代表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礼乐文明的顺畅流行。所谓“中”者,要求个人克服因喜怒哀乐导致的偏见,这就是心性修养的内容。“中和”的高明之处不在于 “和”,而在于“中和”,“中”是起点,“和”是目标。要实现“和”,必须充实心性修养,使其达到“中”的状态。这表明,要实现美好的社会(礼乐文明),君子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性修养。
“中”为实现“礼乐文明”顺畅流动的社会(“和”)提供了心性层次上的坚实基础。在礼乐文明的内在构成之中,乐是根本,礼是外现。《史记·乐书》对此有更详细的展开:“乐以治心”,“礼以治躬(身)”,“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
古代书院教育的最大优点是重视心性修养。近代以来,书院消亡,心性修养无法列入现代大学教育体系。《大学一解》是个例外,非常重视学生的心性修养,试图复活不受近代学人重视的“慎独”修养。
《大学一解》中有句名言:“人生不能离群,自修不能离独。”这个 “独”就是《大学》与《中庸》中的“慎独”。慎独的真义指向个人道德理性的内在觉醒。这是一种伦理道德体验,不同于科学知识,并不能通过外在灌输而得,它有赖于个人孤独的自修。
《大学一解》认为,现代大学没有认识到“慎独”的深刻大用,并导致 “慎独之教”消亡,后果极其严重。大学所育之才“但知从众而不知从己,但知附和而不敢自作主张,力排众议”。“晚近学术界中,每多随波逐浪(时人美其名曰‘适应潮流’)之徒,而少砥柱中流之辈。”
洪堡也讲“孤独与自由”。洪堡认为,高深学问会产生独造之境,高于现实,超凡脱俗,与普通人难以交流沟通。在高深学术之境中,“孤独与自由便是支配性原则”。“所谓高等学术机构,无非是具有闲暇或有志于学术和研究之辈的精神生活,与任何政府机构无关。”(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换言之,学术自由将引导人们远离世俗,远离社会,保持精神的独立与自由。依照《大学一解》,“慎独”将有助于人的道德觉醒,使人际之间保持适当距离,从而最终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