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增加土壤养分保肥保水能力显著提高

增加土壤养分保肥保水能力显著提高

时间:2024-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增加土壤养分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连年覆草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年均增长0.01%~0.05%。随着土壤有机质大量增加,微生物活动增强,有效养分含量明显提高。5.增加保肥、保水能力随覆草腐烂分解,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水、温、气、热条件稳定适宜,微生物活动旺盛,腐殖质积累较多,有利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增加土壤养分保肥保水能力显著提高

第二节 覆盖间作技术

一、果园覆膜

果园地膜覆盖是20世纪80年代初应用于果园的一项土壤管理新技术。在提高果品质量和幼树栽植成活率方面起了很大作用。覆膜对象主要是旱地和塬边坡地栽植的果树

(一)地膜覆盖的好处

1.增温保墒,促进生长

晚秋(9月下旬)覆膜正值果树根系第三次生长高峰和地面养分的回流期,可显著延缓地温下降,抗旱保湿,延长根系活动期,明显增加新根量,提高秋施基肥的效果,促进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养分,防止叶片过早脱落,利于果树后期养分积累。此外,还能有效阻止和隔绝食心虫等害虫进入根颈附近越冬,对减少来年病虫害有明显效果。早春解冻后趁墒尽早顶凌覆膜,可提升地温,保持土壤水分,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据观察,覆膜比对照同期温度高2.0~4.0℃,从4月中旬到9月下旬20厘米深的土壤温度保持在18.0~28.7℃,适于根系生长活动。土壤含水量覆膜区比清耕区高出2%以上,整个生长期土壤含水量始终维持在12%~15%。吸收根数量覆膜区比清耕区也多出28.3%~67.3%,而且木栓化速度慢,增强了根的吸收功能,从而促进树体生长。

2.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

据调查,地膜覆盖的元帅和金冠分别比对照增产31.09%和39.4%。金冠的一级果率比对照增加22.1%。

3.覆盖除草地膜防除杂草

除草膜对单子叶杂草和双子叶杂草均有95%以上的杀灭效果,且比普通地膜更优越。既可一次性除草,又兼有增温、保墒及防治桃小食心虫的效果。实践表明:覆盖黑色地膜与透明地膜相比,黑色膜覆盖的土壤不仅升温快,而且能有效遏制杂草生长。

(二)覆膜时期和方法

1.覆膜时期

一般在晚秋与早春均可覆膜。晚秋覆膜从9月下旬开始,到11月上旬基肥施完前结束,趁浇水或雨后整地及时用地膜覆盖树冠投影下整个地面及秋施基肥以内的树冠位置。早春覆膜从3月上旬土壤化冻后,就可对树盘或树冠下的地面覆盖地膜;但考虑到春季追肥和果园补灌,覆膜时间可适当推后,但春覆膜最迟时间不应晚于果树萌芽期。

2.覆膜方法

(1)定植当年幼树在覆膜前,应先把树冠下的枝叶、杂草、砖块、瓦片等清理干净,把土打碎耙细,地整成里低外高的浅盘,以利集接雨水或浇水。然后选用1.0~1.2米见方的地膜,从树的一侧切口穿过树干,然后拉平,使地膜完全盖住根盘,紧贴地面,然后四周用细土压实封严,以防风吹。

(2)2~3年生果树,先在树干两边做成90厘米宽的畦带,畦面要求里高(高约10厘米)外低,平整无大土块。选用70~80厘米宽的地膜,一次性拉通成两对面,在覆膜的同时,注意用土压好两边和中间相接处,以确保覆膜质量与效果。

(3)进入盛果期的苹果树,先在树下以树干为中心,顺果树的行向起高15~20厘米、宽2.0~2.4米的拱形垄,垄内土壤细碎无大土块。然后以树干为中心,树下留出30~50厘米宽的空隙后,对树干两侧空隙外的垄面全部覆盖黑色地膜,一次性拉通成为两对面,在覆膜的同时,注意用土压好两边和树干中间的相接处,以确保覆膜质量与效果。

3.注意事项

(1)平时要勤检查,尤其是刮大风或下大雨,以防地膜破损,影响覆盖效果。

(2)冬剪时要尽量注意不要踩坏地膜,以延长地膜的使用期。

(3)在覆膜第二年的5~8月的高温季节,如不揭去地膜,则必须用杂草和细土遮盖地膜,以免因地温过高而影响浅层根系的生长。

(4)目前的地膜有无色、乳白色、绿色、黑色、银色等多种颜色。按功能特性还有透明膜、不透明膜、光降解膜和银色反光膜(包括银色地膜及除草膜)等,生产中应根据使用目的而选择适用地膜。

二、果园覆草

果园覆草是20世纪70年代应用于果园的一项土壤管理新技术。方法是将适量的作物秸秆、杂草等,覆盖在果树周围的裸露土壤上。果园覆草适于土壤贫瘠、土壤肥力差、受天气和温度影响较大的山旱地果园,平地覆草应防止内涝,盐碱、易涝低洼地不适于覆草。幼树提倡树盘覆草,成年果树可全园覆草。

(一)覆草好处

1.扩大根系分布范围

使土壤表层水、肥、气、热、生物5大因素的不稳定状态变成生态条件最好的稳定层,引根向上、扩大范围,充分利用表层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

2.保持土壤水分

覆草后地面水分蒸发量减少60%,土壤湿度提高3%~4%,并能减轻下雨后的地表径流,使0~20厘米土层范围内含水量常年稳定在13%~15%。覆草可有效缓解大雨对地表的冲刷,提高土壤渗透和保蓄雨水能力,防止土壤泛盐,有利水土保持。

3.稳定地温

夏季白天能防止烈日曝晒,夜间使热量缓慢散失;秋季能维持适宜地温,延长吸收根的生长期,增加树体营养贮备;冬季能使土壤冻结程度减弱。

4.增加土壤养分

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连年覆草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年均增长0.01%~0.05%。随着土壤有机质大量增加,微生物活动增强,有效养分含量明显提高。但覆草初期会出现有效养分减少的现象,可通过补肥解决。

5.增加保肥、保水能力

随覆草腐烂分解,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水、温、气、热条件稳定适宜,微生物活动旺盛,腐殖质积累较多,有利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6.防止杂草生长

节省除草用工。

7.减轻落果碰伤

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二)覆草方法

1.盖前造墒、整地

覆盖前果园土壤应有一定湿度,在比较干旱的年份需要灌水。如果缺少水浇条件则应在雨后抓紧覆草。覆草前视果园土壤状况,一般先浅翻一遍,然后耙平、起垄,使近树干处的地面略高;严重板结应刨松树盘(深度20厘米)。在每株树树冠正射投影范围内撒施0.5~0.75千克的尿素,轻锄后整平。

2.盖草

果园覆草利用农作物秸秆和杂草,一般放置1~2年后的草优于新收获的草。除玉米秸秆覆前需铡成3厘米长短的短节外(便于覆盖和腐烂),其他如麦秸、麦衣、油菜秸杆可直接覆盖。覆草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以草源丰富的夏秋季节最佳。覆盖时要把草均匀的摊在整好的树畦(垄)上,覆盖厚度保持在15~20厘米,每667米2大约用草2 000千克左右。摊匀后的草要尽量压实,为防止覆盖地草被大风刮走,可在覆草的上面撒压一些星点状的土。

3.果园覆草注意事项

(1)覆草厚度达标。一般为15~20厘米,这一厚度既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蒸腾散失,又可减缓地面径流流失,从而增加和保持土壤适宜的含水量,减缓旱情,保证果树正常发育,对干旱地区果园尤为重要。若覆草厚度不够,造成地面裸露,覆盖物枯而不腐,就起不到覆盖和培肥土壤的作用;若覆草过厚,又不利于降水尽快渗入土壤,降水多以蒸发的方式消耗增多,覆草减缓旱情的作用就发挥不出来。(2)树干周围不覆草。一是覆草后树干周围的草底部温度有时过高,会影响根颈部的正常生理活动;二是覆草易引起燃烧而毁坏树体。因此,在大树树干周围30~50厘米以内不覆草。(3)应结合实际选择覆草种类。一般用作物秸秆和杂草作覆盖物,但在草源充足条件下,应以作物秸秆为主覆盖,尽量不用杂草。因为覆盖作物秸秆能更有效抑制杂草的滋生蔓延,避免杂草对果树生长的不利影响,保证果树正常生长发育;用杂草覆盖虽可起到覆草作用,但杂草种子随之入园,易形成草荒。(4)果园覆草2~3年后,必须全园深翻一次。果园覆草后经过雨季,每年覆草就有腐烂,因此每年或隔年应加盖一次,2~3年后必须对果园全面翻耕1次,这样做一是覆草分解后产生的大量氮等营养元素,经深翻后与土壤充分混合,可提高土壤肥力,既增加土壤有机质,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二是若不深翻而将草连续直接覆盖在地表,随着草层加厚,易引起根系的上浮,造成根系冻害;三是重新覆草时,可结合深翻每株施氮肥0.2~0.5千克,以满足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对氮素的需要。(5)覆草时间最好在多雨高温的夏季进行:因为5~9月份地表温度一般在20~25℃,杂草幼嫩、易腐烂,覆草腐烂后能够随雨水渗入土壤,起到增肥、保水、调节地温的作用。若推后到9月以后,采取自然杂草或不易腐烂的秸秆覆盖,不仅起不到应有效果,反而会将杂草种子带入果园,易造成来年草荒。(6)病虫害严重果园在彻底防控后再覆草:若果园病虫害严重,在防治不彻底情况下覆草,就会为桃小食心虫、叶螨类、蚜虫类、金纹细蛾和金龟子类等虫害提供更好的潜伏场所而影响全面防治效果。(7)覆草园仍应加强秋季管理:一要清理树下落叶和病枝,防治早期落叶病、潜叶蛾、炭疽病等发生。二要秋施基肥,施肥时不要将覆草翻入地下,追肥时可扒开覆草,采用多点穴施,施后适量灌水。(8)覆草果园要有相应的病虫防治措施:果园覆草后,生态环境变化必将引起病虫种群及其发生规律的相应变化,因此,在做好果园病虫害系统预测预报基础上,制定出相应防治措施并逐一落实。同时,还应注意防火、防风等。

三、果园间作

间作物是果农为培肥地力,减小地表径流,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幼园前期产值,而在果树行间种植其它作物的一种耕作方式。目前,陇东苹果幼园间作物的种类繁多,经济价值各不相同,对果树的影响也千差万别。

(一)合理间套的好处(www.xing528.com)

1.合理经济利用土地

新植幼龄果树由于枝少、冠矮,占地多为全园面积的1/5~1/3,1~4年生的幼龄果树树冠投影面积仅为5.5%~30.5%。在幼龄果园中实施立体间(作)套(种),可使果园土地有效覆盖面积增加55%~75%,从而极大地提高果园光能利用率,增加果农收入。

2.有效利用果园空间

果树树冠距离地面的高度一般在70~80厘米,而间作物所占的垂直空间多数低于果树树冠高度。因此,在幼龄果园合理间(作)套(种)蔬菜、药材、黄豆、油菜及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或者种植白三叶草、小冠花等绿肥作物,既不影响果园的通风透光和光热资源利用,又可充分利用果园有效空间。

3.肥水合理分配利用

由于苹果树属深根性植物,一般吸收20厘米以下土层的养分,而间(作)套(种)作物大多根系浅,只分布在土壤耕作表层的25~30厘米处,一般主要吸收表层土壤中的养分、水分,果树与间(作)套(种)作物根系在土层中的不同分布,合理有效的分别利用了土壤中的养分、水分。果园间(作)套(种)蔬菜、西瓜等经济作物,间(作)套(种)作物施肥灌水时期如能与果树结合,可提高肥水利用率。间(作)套(种)绿肥牧草,可减小前期地面水分蒸发,达到保墒增温效果,同时绿肥牧草翻压或饲喂动物,动物粪便返还果园,均可达到增加果园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的功效。

4.改良果园土壤结构

很多间(作)套(种)作物(如豆科的豆类、草类)的根系具有较强的固氮作用,间(作)套(种)豆科作物的果园遗留在土壤中的大豆根、叶,不仅使每667米2土地大约增加17.5千克的有机质,而且可提高果园土壤含氮量。间(作)套(种)作物的耕作也有改良土壤的作用,间作物收获后将枝叶埋入树冠下,腐烂后能增加土壤通透性和提高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而且有较好保持水土、蓄积墒情,防水土流失的作用。

5.发挥综合生态效应

果园立体间(作)套(种)后,由于果园覆盖面积增加,夏季温度变幅减少,不仅可防止幼龄期果树日灼发生,而且可利用间(作)套(种)作物来饲养其它草食动物,增加畜产品和果园收入。同时,动物粪便又是很好的有机肥和沼气原料;可优化生态,增加果农收入,弥补幼园结果前经济效益低,起到以间(作)套(种)作物养园的目的。间(作)套(种)后,果园的生态效应得到很好发挥,果园的小气候、生物群落(尤其是土壤微生物菌落)更有利于幼龄果树的生长。

(二)陇东苹果幼园间套类型

1.绿肥牧草类

主要有白三叶草、大冠花、小冠花、紫花苜蓿等,一般为豆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90厘米。间作物大多生长迅速,枝繁叶茂,根上着生较多根瘤,是很好的绿肥或牧草作物。除紫花苜蓿根系较深、蒸发量(蒸腾系数在700~900)较大外,其他绿肥根系较浅、蒸发量(蒸腾系数在500~700)较小。目前,果园利用绿肥或牧草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作为绿肥,在花期前刈割覆盖果树行间,秋后或翌年随果园耕翻埋入土壤,让其自然腐烂分解,达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的目的。再则是利用这些作物饲养鸡、羊、猪等,动物排泄产生的粪便腐熟后返施果园,这样既可增加果园土壤有机质,又为果农提供了一定的畜禽产品。

2.蔬菜类

主要有辣椒、蕃茄、甘兰、萝卜大葱、马铃薯等,一般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70厘米,根系分布在10~30厘米土层内,蒸腾系数在500~800。这类作物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需肥水较多的特点。一般在城郊或交通便利的地方间作比较多见,投入较多,技术性强,效益较高。间作物在生长期内需肥水较多,因此对间作物多次施肥灌水,对果树的生长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因间作物而施肥灌水,有时会违背果树的需肥需水特点,尤其是大量使用氮肥,会导致树的旺长而推迟结果。

3.中草药

主要有黄芪党参丹参、大黄、牛旁、牛籽、红花、板蓝根等,一般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100厘米,根系多分布在20~35厘米的土层内,蒸腾系数一般为400~600。间作物大多生长较慢,需肥水较少,易管理,且经济价值较高,但受市场行情的影响较大。由于药用器官的不同,因而对果树的影响也不一样。一般根用植物如黄芪、党参、丹参、大黄、牛旁等根系分布较深,而地上部相对较低,对果树虽说遮光不明显,但在收获时挖深往往会损伤果树根系,如果秋后收获,挖后不及时填埋,遇低温天气会出现冻伤果树根系的现象。而以果实或地上部植株为收获物的药用植物,如牛籽、红花等地上部较高大,分枝多,对果树遮光明显,影响幼树生长。

4.经济作物

主要有西瓜、烟草、花生、黄豆、油菜等,一般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除烟草植株较高外(30~50厘米),根系分布在10~35厘米的土层内,蒸腾系数在400~500;而花生、黄豆、油菜一般生长期较短,生产技术简单,经济价值较高,又有一定培肥土壤的功效,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果农所采用。而西瓜和烟草生产要求技术较高,投入也多,生产期相对较长,具有一定地域性,因此目前没有普遍采用。间作物对果园土、肥、水、光的影响较小,是比较理想的间作类型。

5.粮食作物

主要有小麦、玉米、糜子高粱等,一般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小麦、糜子株高为50~70厘米,蒸腾系数450~600,玉米、高粱的株高都在150厘米以上,蒸腾系数250~300。粮食作物一般根系分布较深,需肥量较大,对果树影响也大。小麦虽然植株较矮,管理粗放,用工量小,但蒸腾系数高,生长期消耗水分较多,加之一些食口性杂的害虫在小麦收获后为害苹果幼树,因此苹果园间作小麦最不理想。玉米、高粱蒸腾系数小,生长期消耗水分少,且大量的用水期在生长后期,基本与陇东的雨季吻合,因此从水分消耗来分析,对苹果树影响不大,但这类作物植株高大,严重影响果树光照条件,定植2~3年内可间套1次,但必须留出1.0~1.5米宽的营养带。

(三)幼园适宜间套模式

1.“果—草”间作模式

在果园中套种白三叶草、小冠花、新紫花苜蓿或者种植油菜、豆类等,在生长前期作为绿肥翻压,可与果树扩穴、深翻压绿肥结合,达到育肥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的目的。也可利用这些牧草作为饲料,饲养羊、猪、兔、鸡等畜禽,畜禽粪便返还果园,作为优质有机肥利用,畜禽产品可增加果农收入。这样就可以延长产业链条,利用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2.“果—药”间作模式

在幼龄苹果园中间套作植株矮小、根系浅、肥水需用量小,对果树影响较小且经济效益显著的中草药类,如黄芪、党参、丹参、大黄、柴胡人参山药、板蓝根等,以达到作物倒茬和以药养园的目的。

3.“果—菜”间作模式

在幼龄果园中间作大葱、大蒜、萝卜、甘蓝、辣椒、西红柿、叶菜类等耐阴或较耐阴类型的蔬菜,利用果园初期间作种植蔬菜,实行精耕细作,不仅能实现当年盈利,及早收回果园投资,而且由于种植菜田有较高的肥水保证,有助于幼龄果树的增根扩冠。

4.“果—经”间作模式

在果园间作生育期较短、植株低矮的黄豆、红小豆绿豆黑豆、花生、油菜等,可利用豆科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提高土壤氮素含量,作物的秸杆覆盖果园后翻压,或粉碎做动物饲料利用,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亦十分可观。

5.“果—瓜”间作模式

在幼龄苹果园中间作瓜类,如种植西瓜、香瓜南瓜等,这些瓜果类作物需用水量较少、与果树生长比较协调,经济效益较高,是果园间作中高效益型的经济作物。

6.“果—薯”间作模式

在幼龄苹果园中间套种马铃薯等薯类作物,其枝叶茂盛、适应性强、根系较浅、与果树根系交叉较少,在果树阴蔽的条件下,对块茎形成无明显影响,但忌连作,必须与其他间作物实行轮作。

(四)果园间作注意事项

1.留足营养带

无论采用那种间作方式,必须在果树行间留足营养带,营养带的宽度以树冠大小而定,一般应大于树冠宽度0.3米。切忌为种植间作物而影响果树生长,防止“喧宾夺主”。

2.种植间作物前应施足基肥

在间作物生长期应补施足够肥料,避免间作物与果树争肥争水,影响果树生长。切忌种植需肥水量大的小麦等作物。

3.农事活动不能损伤果树

在间作物常规管理中,一定要充分考虑果树的生长与发育,如土壤耕翻、施肥、灌水、病虫防治等,在这些农事活动中不能损伤果树的枝叶、花果

4.不宜种植高大作物

如间作玉米、高粱等高杆作物,虽可形成新的生物群体,改善果园微域气候条件,短期内与果树实现互相依存,但是会恶化果园的通风与光照条件,果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困难,最好不要间套。一般间作物的高度都应低于苹果树的主干高度。

5.选择间作物的条件

间作物的植株要矮小,生育期较短,适应性强,与果树需水临界期错开。在没有灌溉条件的果园,种植耗水量大的宽叶作物(如大豆)可适当推迟播种期。间作物应与果树没有共同的病虫害,并且比较耐阴和收获较早等。

6.中耕性作物轮作较好

为避免间作物连作带来的不良影响,因地、因作物种类,尽量采用轮作制度。如:以马铃薯——大豆——谷子——马铃薯轮作,还可以绿肥作物、谷子、大豆、油菜倒茬轮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