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展生产力与马克思生态环境思想

发展生产力与马克思生态环境思想

时间:2024-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因为,不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便会陷入贫困和落后状态,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必然展开争夺生活必需品的斗争。邓小平复出后,出台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改革政策,促使产业结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发展生产力与马克思生态环境思想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为要克服环境危机,必须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对抗,而要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对抗,则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否则,人与人之间围绕生活必需品所展开的利益斗争将不会结束。这是因为,不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便会陷入贫困和落后状态,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必然展开争夺生活必需品的斗争。马克思说:“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之所以是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25]当人们为生活必需品而斗争时,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对抗不会结束,这样,人与环境之不仅存在不平衡,而且这种不平衡还将进一步加剧,环境危机不会被克服。另外,要逐步遏制乃至克服环境危机,必须废除私有制,而要废除私有制,必得大力发展生产力。不大力发展生产力,进而创造出充裕的物质产品,那么剥削和私有制就不会被消灭。恩格斯说:“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只有逐步改造现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26]

在当今国际社会,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能否治理和改善环境,并参与环境保护的全球行动,关键取决于它们是否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而资金和技术的拥有则主要依赖于这些国家生产力发展。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发展生产力不仅能摆脱贫困,而且有利于环境的治理和改善。

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生产力要得到发展,必然涉及作为生产力主导要素的劳动者的数量和素质状况。如果劳动者数量过多且素质低,那么就会对有限的环境资源造成极大压力,就必然破坏环境。当作为生产力基础的环境资源被破坏后,那么生产力发展必然受到限制。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能否得到发展,还取决于劳动者对环境的利用状况。劳动者状况不同,对环境的利用情形就不同。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过量且低素质的人口靠过量消耗环境资源度日,因人多而造成的贫困不可能使人们在利用环境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一般来说,他们不会主动地去考虑保护环境。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人们更加集中地使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贫困迫使人们在不断削弱的资源基础上寻求经济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对资源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贫困的普遍存在造成了贫穷落后与环境破坏之间的恶性循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原因而造成的贫困,使人们不断地对环境资源进行原始的掠夺,由于掠夺,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化,他们就要更加贫困,如此反复,形成了恶性循环。”[27]人口压力已使一些国家过度砍伐森林,森林正在走向消失。例如,印度在庞大人口压力下,继续大量砍伐森林。为了获得原料、土地和木材销售收入,非洲一些国家也大量滥伐林木。如西非科特迪瓦大量采伐木材,每年大约有10%的森林在消失,估计20年内森林将全部被毁。印度尼西亚为了发展纸浆工业和为移民拓宽生存空间,也砍伐森林,未来也将面临森林消失问题。当环境资源被毁后,发展生产力就失去基础。为使生产力发展获得环境资源基础,有必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以减轻人的活动对环境的压力,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人与环境达到一定平衡,在利用环境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自封建社会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存在人口对环境的压力[28]。现在人口形势仍然严峻。人口多,有好的一面,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情况下,吃饭、教育就业都成为严重问题”[29]。不仅如此,人口多,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就突出起来。在我国,虽然“土地面积广大,但是耕地很少”[30]。要解决人地矛盾,确保生产力发展,必须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否则由此而来的环境问题将是相当严重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迫于人口压力,正在继续一种以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的不可持续发展,从而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避免这一现象在中国的发生,邓小平提倡控制人口,他指出:“我们要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31]在他的领导下,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制定人口控制政策,这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只有严格推行这一人口政策,才能逐步达到对人口的控制,并在提高人口素质基础上,实现人与环境关系的平衡,进而确保生产力的发展。(2)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信息化进程。要发展生产力,还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也会这样那样地破坏环境,进而制约生产力发展。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来说,现在面临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生产力发展已经达到信息化水平,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信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信息产业以知识密集和信息开发利用为核心,这是对传统资源型经济模式的变革。信息开发能使人们优化利用资源,这有可能使环境利用与保护达到一定程度的统一,这是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产力发展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目前仍然发展资源型经济,这虽然推进了其工业化进程,但是以极大地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走着“先污染,后治理”的不可持续发展道路。它们只有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在国际贸易中才能同发达国家形成优势互补关系,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如果不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只能损害环境,步入不可持续发展之中,环境保护和生产力发展都会落空。就我国来说,上个世纪60年代初,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平衡。针对这种情况,党和国家曾提出“整顿、改革、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但由于极“左”思潮干扰,产业调整任务没有完成。到了“文革”后期,产业结构失调已经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复出后,出台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改革政策,促使产业结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现在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信息产业开始起步,这对于振兴经济,保护环境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在农村,党和国家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不顾本地生态条件,搞“一刀切”,只能破坏生态环境,进而制约生产力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从解放思想的角度,阐明了切合环境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思想。他说:“总的说来,现在在农村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还是思想不够解放。除表现在集体化的组织形式这方面外,还有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问题。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说那里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不适宜发展的就不要去硬搞。像西北的不少地方,应该下决心以种牧草为主,发展畜牧业。现在有些干部,对于怎样适合本地情况,多搞一些经济收益大、群众得实惠的东西,还是考虑不多,仍然是按老框框办事,思想很不解放。所以,政策放宽以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32]要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在宣传上不能要求各地搞一种模式和办法,而是要“从当地具体条件和群众意愿出发,这一点很重要”[33]。在宣传典型时,“一定要讲清楚他们是在什么条件下,怎样根据自己的情况搞起来的,不能把他们说得什么都好,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更不能要求别的地方不顾自己的条件生搬硬套”[34]。否则,像过去那样,不仅不会取得经济效益,相反还会破坏环境,使环境效益低下,从而最终破坏生产力发展的环境资源条件,使人与环境的不平衡更加加剧,环境问题不是被遏制,而是更加恶化。在城镇,现在不应鼓励企业走环境资源消耗型发展道路,而是在发展信息技术,壮大信息产业的基础上,走生态生产之路。这对于环境保护,进而确保生产力发展将有极其重大意义。(3)进行生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所谓生态生产,就是在促进环境良性循环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就生态农业来说,它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为指导,从事农业生产,遵循生态和生态经济规律,保护环境、培植资源、防治污染,提供清洁食物和优美环境。生态农业是以科技为先导、以工业为基础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在开发农产品的同时,它充分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既生产出产品,也保证了可再生资源的增殖,实现了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我国人口众多,但人均农业环境资源相对不足,只有充分利用生物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并能保证资源的可持续性,才能解决两种生产之间的突出矛盾和不平衡,进而使人与环境之间的不平衡即环境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正是看到了生态农业对于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意义,邓小平强调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35]发展生态工业,就是要转变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乃至消除废物,减轻工业污染,实现使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走清洁生产道路。这就是说,工业生产必须确保生产和生态保护的协调,使工业生产实现无害化。在中国,传统工业在一定程度上给环境系统造成了很大损害,必须转变生产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即工业生产在设计、运营等方面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阈限,一句话,必须使生产和生态循环相结合,这就要注意生产中的环境保护问题。邓小平很重视这个问题,他站在战略的高度深刻指出:“核电站我们还是要发展,油气田开发、铁路公路建设、自然环境保护等,都很重要。”[36]由于在环境利用中注意到了环境的保护,这就为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www.xing528.com)

对于克服环境危机来说,观念变革是必要的,但绝不是根本性的,大力发展生产力才是对策的核心内容。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37]不大力发展生产力,进而逐步消灭剥削和人与人的利益冲突和对抗,要最终克服环境危机是不可能的。

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还必须摒弃传统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