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管理集成论:集成的理论研究成果

信息管理集成论:集成的理论研究成果

时间:2024-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集成的理论研究2.1集成的内涵与特征2.1.1关于集成的内涵集成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行为,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有选择的行为。但显然,上述对集成的解释仅仅是对集成现象(结果)一般意义上的描述,并没有揭示集成的本质,这对于集成本身以及集成管理等研究是不利的。集成的主体行为性表现为集成主体为实现目标而主动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而集成则不然,其具有十分明显的目的性和主动性。

信息管理集成论:集成的理论研究成果

2 集成的理论研究

2.1 集成的内涵与特征

2.1.1 关于集成的内涵

集成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行为,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有选择的行为。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正在享受伴随着集成而来的众多“乐趣”。从集成电路到集成光学,从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 Cell)、CAD设计技术、产品数据管理(PDM)到集成产品开发,从数控(NC)及柔性制造单元(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FMC)、计算机集成制造(CIM)到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整子制造(Holonic Manufacturing),从物料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准时生产(JIT)、企业资源计划(ERP)到分布式企业资源计划(DERP)以及供应链管理(SCM),从扁平化、网络化组织到学习型组织,从纵向一体化到战略联盟,从技术集成、信息集成、过程集成、系统集成到综合集成,集成的应用对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革与发展产生着积极的、革命性的影响。

随着集成在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集成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含义,而同时,对集成一词的应用亦有泛滥的趋势,有人甚至将快餐饭盒也认为是一种集成,这些对集成一词的应用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局限于期望的功能或实现技术的描述。然而,由于缺少对集成本质的准确界定,人们总是很难理解别人使用集成一词的准确含义。虽然关于集成的界定,《现代汉语词典》将集成的基本内涵解释为会聚之意;我国广为流传的“集大成”之说,将集成界定为事物中好的方面的因素集合,它可以促使达到整体最优的效果;而在英文中,集成(Integration)源于拉丁语词根in(内部)和tangere(to touch联系),Integration表示综合、融合、成为整体、一体化等意思,它强调的是内部(在)联系。但显然,上述对集成的解释仅仅是对集成现象(结果)一般意义上的描述,并没有揭示集成的本质,这对于集成本身以及集成管理等研究是不利的。

目前,虽然集成一词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众多的科技文献之中,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集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然而,对于集成本质的界定,尚不统一,特别是从管理科学的角度对其内涵的理解,更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较早对集成作为术语进行的解释和运用是约瑟夫·哈林顿(Joseph Harrington)博士1973年提出的计算机集成制造(CIM)的概念,其核心在于集成,即必须从功能上和信息上将企业的各个职能领域及业务流程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响应,实现企业效益的整体优化。虽然该概念明确指出了集成的内容和目的,但由于其局限于制造领域的理解及其“自动化孤岛”集成的角度,它所描述的集成的内涵缺乏一般性,同时对集成本质的解释也不够全面,这些问题也同样存在于其后的一些学者关于企业集成的定义中。

而在计算机领域中,系统集成是指计算机厂商将各个厂家生产的不同的零部件(硬件和软件),根据用户的要求,将其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显然,集成在此主要囿于技术的范畴,而不是通常意义的大范围、全方位综合之意。另外,由于缺乏对集成本身的关注,集成的内涵特点也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表述。

中科院的戴汝为等(1995)[1]认为集成就是把非常复杂的事物的各个方面综合起来,集其大成,虽然该描述以综合集成思想为基础,并针对复杂事物(系统)对集成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但其解释并不十分明确,同时这种界定没有完全突破传统的“集大成”概念的局限。

华中理工大学的龚建桥等(1996)认为集成是指将独立的若干部分加在一起或者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2]与之类似,清华大学的刘晓强(1997)则指出集成的本质是一些事物集中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3]上述解释突出强调了集成的对象、集成的过程和集成的结果,但界定并不是十分明确。例如,对于集成的目的(或结果)用整体来描述显然是不够精确的,而仅仅用“加”、“结合”和“集中”来描述集成活动则没有充分突出集成的特点,若如此理解,则将一粒粒沙子集中成为堆也可以称为集成了。

中国人民大学的李宝山等(1998)认为集成从管理角度来说指的是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即在各要素的结合过程中,注入了创造性的思维在里面,[4]该描述明确地指出并强调了集成是主动地寻优过程,而不是一般性的集中、会聚。而武汉理工大学的李必强、海峰等(2001)[5]则从集成对象、集成结果的方面指出集成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成单元(要素、系统)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的过程。

根据集成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应用实践,基于众多学者对集成化现象的深入研究,总结上述从不同角度关于集成的理解和描述,我们认为,集成的内涵可以概括为:集成是指为实现特定的目标,集成主体创造性地对集成单元(要素)进行优化并按照一定的集成模式(关系)构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集成体),从而更大程度地提升集成体的整体性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更加有效地实现特定的功能目标的过程。[6]

2.1.2 集成的特征

基于上述关于集成内涵的描述和分析,集成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

(1)主体行为性。作为人类的一种有意识、有选择的行为,集成的主体是人。集成的主体行为性表现为集成主体为实现目标而主动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虽然从植物生态群落、动物聚集区、石油、天然气等矿藏资源等现象来看,它们也是各种要素有机整合的结果,但就其形成过程和结果而言,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偶然性。而集成则不然,其具有十分明显的目的性和主动性。

(2)创造性。从对集成内涵的界定来看,集成过程是一种融入了人的创造性思维的活动。集成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能极大地跃变的集成体,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的创造性思维。正是人们通过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才驱使各零散的、适宜的集成要素超越一般性的结合而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充分实现优势、功能及结构的竞争互补关系,从而使得集成体发生质的跃变,整体效果获得聚变放大。可以说,创造性的思维要素是集成的核心。如数控机床就是由计算机技术和机械技术的创造性集成而产生的。

(3)动态性。集成不是静止孤立的。集成是由特定目标驱动的创造性过程,然而由于环境和目标的变化,集成活动也呈现出动态变化的态势。另外,由于集成涉及诸多要素的交织活动,各要素的结合关系形式多样并且不断变化波动,这使得各要素的结合方式千变万化,而集成活动则必须动态地匹配这些变化。同时,这种动态变化的特征并不是线性的或平衡的,而是非线性的。集成能够形成整体性能极强的集成体,获得整体性能的聚变放大的效果,正是这种非线性动态作用的结果。如矩阵式组织结构企业中项目小组的形成,就是集成动态性的体现。

(4)开放性。集成呈现的是全方位开放的一种格局。集成所覆盖的领域广泛,各种软、硬要素都包容其中,集成体是一个开放的有机整体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换和作用,集成体不断地吸纳更新自身的内涵形式,从而不断地进化和发展,进一步提升整体性能。与一般系统论强调的系统的特定边界不同,集成体的边界呈现出动态、泛化的态势,其本质是一个动态的开放体,而集成本身也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的过程。如虚拟企业的形成与运作就充分体现了集成的开放性。

(5)整体优化性。集成的整体优化性是指,通过集成主体有意识、有选择的对集成要素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实现整体的功能倍增或功能涌现,而不仅仅是集成要素的简单加和。这种有意识、有选择的过程本身就包含着优化的思想方法,而且经过这种有目的的比较选择,使得要素能够以一种充分发挥各集成要素优势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并最终实现整体优势以及整体优化的目标。

2.1.3 与集成相关的几个概念

(1)集成与系统。总体来说,系统概念(理论)是集成的基础,对于集成理论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但两者的侧重点还是有所区别。系统是由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些部分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而在一般层次上,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贝塔朗菲,1987)。[7]系统概念以及系统理论的创立,为人们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思想与方法。系统概念通过强调认识客观事物整体性、层次性等特征,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科学地把握事物的组成要素、结构及其环境,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客观事物(系统)的功能。而从关于集成内涵的界定来看,集成是构造系统、尤其是高级系统的途径或方式,各种零散的、互不相干的要素通过集成而形成为一个极富活力的新的系统,通过实现要素间的非线性相干作用,集成体能够产生整体效能的聚变,从而集成所构造的系统要比一般形式的系统具有高得多的功能和效果(李宝山,1998)。[8]

(2)集成与协同。关于协同,哈肯认为是许多子系统的联合作用,以产生宏观尺度上的结构和功能。协同概念(论)的提出,使得人们可以认识到子系统通过怎样的合作才能在宏观尺度上呈现出特有的有序结构,它强调的是系统的宏观特性是如何通过子系统(要素)之间的非线性效应来体现的,正如安索夫对于协同的描述:这种使公司的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总和的效应,经常被表述为“2+2=5”即协同效应。虽然集成也强调非线性,但并不能用2+2=5来表示,因为协同表述的是原有系统(功能)特性显现的规律,而集成过程强调的是如何通过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来形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集成体),从而实现功能的聚变与涌现,因此,集成效应的表述应该是A+B=C。虽然协同不等于集成,但要素间的非线性作用是集成的必备条件,所以可以说,协同是集成的基础。

(3)集成与联系。查尔斯·萨维奇(1998)在其《第五代管理》一书中指出,集成与联系是有区别的,如果将它们混淆起来,迷惑便随之而来,它用不连续性刻画了联系、交互作用和集成这三个术语之间的关系,如图2.1所示。

图2.1 联系、交互作用与集成的不连续性

从上面关于集成的叙述来看,集成要素之间是存在着联系和交互作用,但它们并不是简单的。在一种非线性的联系和作用下,集成体的整体效能发生了聚变,构成了一个具有新系统质的有机整体。例如,将处在不同地点的办公室用网络连接起来,使事务之间进行交互,与将组织集成是完全不同的。联系和交互作用之后的组织与原来没有太大区别,而集成则改变了组织的工作方式

2.2 集成的基本原理

集成活动是一个系统的行为和过程,掌握集成产生、形成及其发展的基本规律是认识和分析这一复杂的行为和过程的关键。虽然关于系统及其运行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规律是集成的基础,但集成在其的运动过程中还是呈现出自身特有的一些规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目标协同原理

集成的目标协同原理反映的是集成产生的基本规律。集成行为不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它是集成主体针对环境变化而进行的有目的、有选择的行为过程。集成主体只有在明确集成目标的前提下,并与集成对象(集成单元)就集成目标与各自的目标(利益)达成一致的条件下,才会实施集成行为。一般而言,环境变化对集成主体和各集成对象(单元)的影响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它们在对各自的目标(利益)甚至集成目标的认识上是存在差异的,因为没有完全相同的集成单元和完全相同的集成体。由于目标(利益)差异的存在,并且由于集成主体和集成对象(单元)仅靠自身的努力难以或无法实现各自的目标(利益)。因此,消除差异,实现各自目标乃至集成目标的协同,使得集成主体和集成对象(单元)能够各自获得更大的利益,从而更有效地达成其目标,是集成行为产生的核心。

2.2.2 竞争互补原理

集成的竞争互补原理反映了集成过程中集成对象选择的基本规律。在一般的系统中,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合作关系,也有对立冲突关系,它们以各种关系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形成系统。然而,由于集成的目标和结果是一个超越一般系统的功能极强(整体效能得以极大提升)的有机整体。因此,在集成主体的干预下,各个集成对象必须通过竞争冲突,不断地寻找、选择自身的最优功能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互补匹配,这样才能使得在集成过程中,各集成对象自身得到优化,并且它们能够以最佳状态、最佳时机以及最佳方式进行结合,从而超越一般的优势互补。由于经过了这样一个自身优化再匹配的过程,集成体的各组分功能和整体结构都要比一般性的系统更先进,从而使集成体所产生的整体性能极大地超过一般的系统。例如虚拟企业,它不同于一般的企业间的联合,其各个成员企业首先优化自己,将自身的核心能力(优势)调整到最优状态,然后选择与其他成员企业的优势进行互补。这样,不仅虚拟企业这个整体的效能超越了一般的企业组合,而且各成员企业也获得了更大的利益。

2.2.3 非线性原理

集成的非线性原理反映的是集成体中各集成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满足叠加原理的线性系统无法产生集成体整体性能的突现(Emergence),这不能实现集成的目标。整体突现性是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非线性作用的产物,是典型的非线性效应。集成本身就是一种动态非线性运动的过程,它涉及诸多集成对象的交织,同时这些集成单元(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总的来说大体可分为合作和竞争两种形式,而合作和竞争本质上是非线性的(苗东升,1998)。[9]集成体之所以能产生优势的聚变,就在于集成对象间的非线性相干作用,这使得集成体的各个组分通过竞争,相互制约、相互耦合匹配而产生整体突现效应,使线性叠加原理失效,从而集成体发生质的飞跃,整体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和增强。广为流传的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可以说是该原理的写照,而企业通过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机组合,实现了其提供产品与服务这一整体功能的突现,则是非线性原理的一个很直观的例证。

2.2.4 反馈原理

集成的反馈原理反映的是在集成过程中,集成体整体功能的形成、稳定并不断进化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前面关于集成内涵的界定,集成是一个有目的的创造性过程,其目的是形成一个整体功能极强的有机整体(系统),而该集成体整体功能的稳定和正常发挥,必须要有负反馈的作用,正如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早在20世纪20年代所提出的观点,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可以看做是需要负反馈的行为。负反馈使集成过程具有保持趋向既定目标的能力,通过消除随机性和偶然性因素对集成过程的影响,使集成行为表现出符合目的性,使集成行为的结果表现出其必然性。同时,负反馈作用使得在集成过程中,集成主体现在的行为结果对未来的行为产生削弱性的影响,进而使集成结果的运动在一定程度就稳定下来,从而保证集成体整体功能的稳定和正常发挥。另外,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集成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发展不断地进化发展,而在这种适应进化的过程中,集成体通过其现在的行为结果去加强未来的行为,使集成体在这种具有激励效果的正反馈作用下,能够在整体上呈现出新的功能和效果,并且不断地发展、壮大,从而实现适应进化的目标。正是在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共同作用下,集成过程使得集成体(结果)的整体功能突现能够得以稳定地显现与发挥,并不断地更新、成长与进化,从而更好地实现集成目标,适应环境的变化。

2.2.5 功能倍增原理

集成的功能倍增原理反映的是集成过程中,集成体整体功能倍增(或突现)实现的基本规律。它既反映局部规则(Local Rule)导致系统宏观变化(Global Change)的规律,又反映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论规律(海峰,2000)。[10]一般而言,集成整体功能的倍增或突现具体表现为:

(1)功能重组。在功能互补的前提下,通过竞争性的选择相关的集成对象(单元),相互匹配、组合,从而实现整体功能的倍增或突现。

(2)结构重组。空间结构反映了集成体的整体形式,而其具体的整体功能也是通过结构来实现的,通过重组集成对象间的空间结构,将导致集成体整体功能的变化,从而形成新的功能,即实现功能倍增或突现。

(3)过程重组。通过在时间维度上对集成对象(单元)的作用流程进行重组,建立新的秩序,从而实现集成体整体功能的倍增或突现。

(4)协同重组。集成单元在功能、时间、空间等方面按照一定的模式协同,使集成体呈现出高度有序的整体性特征,并涌现出新的整体功能。

2.3 集成的基本模式

集成模式是指在集成过程中,集成主体以及集成对象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方式,它不仅反映了集成主体及其对象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互换关系,也反映了集成体实现并发挥其倍增或涌现功能的方式与途径。虽然在集成过程中,各种集成关系和作用错综复杂,但可以从集成行为、集成规模以及集成的组织方式三个方面对集成模式进行分析,其框架如图2.2所示。

图2.2 集成的基本模式分析框架

2.3.1 集成的行为方式

集成的行为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集成过程中集成主体的行为目标,同时也反映了集成对象形成集成体的行为方式和集成体的集成强度。一般而言,从集成的行为方式来看,其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互补匹配模式。该模式通过在集成对象之间形成互补关系,使某一集成对象的优势(劣势)与另一集成对象的劣势(优势)恰好匹配,弥补各集成对象在功能或结构上的缺陷,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实现集成体整体目标。根据李保山教授(1998)关于集成强度的等级划分,该集成模式能够使集成对象集成后,集成体整体效能大于各单项原有的成效之和,其集成强度处于集成等级的第一级。如以新产品开发为目的的战略联盟、产学研的合作等都是以互补为基础形成的集成模式。

(2)竞争激励模式。该模式通过在集成对象之间形成竞争激励关系,在共赢的基础上,使集成对象之间能够相互激励、相互推动,促进各集成对象自身的优化,更好地实现其功能,从而使得集成后的集成体整体效能远远超过单项之和。按照集成强度的等级划分,该模式的集成强度处于集成等级的第二级。如由上游企业、下游企业以及客户等单元组成的供应链就是通过该模式集成的典型表现。

(3)协同和谐模式。该模式通过在集成对象之间形成相互交融、浑然一体的集成关系(荣辱与共,李宝山,1998),使得各集成对象经过聚合重组,促使集成对象进一步改善各自的功能或结构,从而形成协同一致的整体性功能,更好地实现集成体功能的倍增或突现。例如,由各种加工设备组成的流水线,其集成对象(各种设备)之间在节拍、工序同期化机制的作用下,实现了高度的协同和统一,它们体现了集成体(流水线)的整体功能特征而不是其自身原有的功能特征,而该集成体不仅实现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使效能极大地提高,同时也创造了生产管理的新理念。在李保山教授的集成等级划分下,该模式的集成强度最大,处于该等级的第三层。(www.xing528.com)

2.3.2 集成的组织方式

集成的组织方式反映了在集成行为的结果——集成体中,为实现集成体整体功能倍增或突现,其各个组分(集成对象)之间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组织方式与结构。总的来看,集成的组织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四种模式:

(1)单元集成模式。单元集成模式是指将处于同一层次的相同或不同的集成对象整合而成的集成组织,它是一种最基本、最简单的集成组织方式。在这种模式下,所形成的集成组织中,涵盖的集成对象的数量和种类较少,各集成对象间的关系比较简单,但联系紧密,而且比较稳定。例如,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的成组技术单元(Group Technology Cell),柔性制造单元(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就是单元集成模式的典型体现。

(2)过程集成模式。过程集成模式是指将各个集成对象按照一定的时序关系进行组织,通过过程的协调、重组和集成,消除集成对象之间存在的影响过程效率的一切因素和障碍,使得集成对象之间能够形成一种有序的结构,从而实现集成体的整体有序,使得集成体整体效能极大地提升。如流水线就是按照一定工艺时序将各种加工设备进行组织的集成体。

(3)系统集成模式。系统集成模式是指将不同层次的同类或异类功能整体(子系统)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和功能结构进行整合,使得各集成对象(功能整体,子系统)之间相互推动、相互激励,在各个集成对象自身的优化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相互交融、浑然一体并具有多种功能属性的整体组织。如CIMS系统,就是将处于不同层次、具有不同功能性质的集成对象(技术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制造子系统、质量子系统等)有机组织在一起,从而可以在多个方面(交货期、价格、服务等)满足客户需求的目标。

(4)网络集成模式。网络集成模式是指不属于同一行为主体的集成对象,以相互信任为基础,以资源共享和协调互补为纽带,通过在集成对象之间形成一种具有动态性和多样性的集成关系,增强各集成对象自身的功能或新的功能,从而促进集成体整体功效的提升和突现,更加灵活、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动态的合作与开放是该组织模式的突出的特点。如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虚拟企业等都是该组织模式的典型的例证。

2.3.3 集成的规模

集成的规模主要从集成对象的种类和数量方面反映集成的方式以及集成体的性质。集成规模的大小不仅关系到集成行为的选择,同时对集成对象的组织方式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集成密度与维度是用来反映集成单元总量(规模)与类别的指标(海峰,2000)。在一种集成关系中,集成对象的多少反映了集成的密度,而且在特定的条件下,集成体存在一个均衡集成密度,集成对象的数量唯一确定,即在该密度条件决定了一个稳定的集成关系中,集成对象的数量。而集成维度则反映了在一种集成关系中,异类集成对象数量(种类)的多少。同样,也存在一个均衡集成维度确定在一个稳定的集成关系中,集成对象种类的数量。如在某一集成电路中,集成对象的种类如二极管、电容、三极管等不同类型元器件的种类和数量是确定的,而当其规模(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时,意味着该集成电路(集成体)整体性能和功效的改变。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根据集成的规模的大小,可以将集成模式划分为小规模集成、中规模集成、大规模集成(李宝山,1998),[11]但其具体的界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这里我们强调的是在选择集成模式的时候要关注集成的规模,特别是均衡的集成密度与维度,因为,规模的选择与确定将关系到集成体整体性质与功效。

虽然上述从这三个方面对集成模式进行了分析,但从实践情况来看,每一集成体的性能以及集成关系的形成,都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单一模式作用的结果,而是多方面不同模式的共同作用,并且集成的模式会随着集成环境以及集成对象的特性和集成目标的变化而变化。

2.4 集成管理的一般界定

2.4.1 集成管理的内涵

科技与管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大车轮。科技发生跃变,管理思想、理论及方法也必然随之发生变革,两者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共同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时代,单纯依赖技术等单项资源或优势难以保证企业赢得竞争的胜利已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按照伯格·沃纳菲尔特(B.Wernerfelt,1984)、[12]舍恩(A.Shuen,1990)[13]等学者的观点,企业是由一系列资源束所组成的集合,其竞争优势源于企业拥有的资源。但如果我们透过这些资源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就可以发现企业竞争优势的更深层次的来源在于企业能否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开发和利用。而根据宫鸣(1998)在《管理哲学》一书中关于管理含义的概括,即管理活动是管理者对管理对象(资源、活动)进行协调和组织,以达到优化运用相关资源,实现组织目标(共同目标)的过程,[14]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管理是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而管理创新是企业满足在高科技时代激烈竞争要求的必然选择。

正如前面关于集成的论述,集成是一种含有创造性思维、策略的主动行为和活动。但同时,它本身又是一种可以用来指导管理实践的策略思想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显然,如果企业能够通过创造性思维将其资源、优势有效地优化组合,实现互补协同,则可以形成更加高级有序的整体,使得企业整体功能得到极大的提升或突现,从而能够为消费者创造新的价值,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则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制胜良机,而这恰好反映了前述集成的思想,因此可以说,集成思想和方法的运用将是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和手段。事实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指出,“通过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15]管理能够将众多单个生产力(要素)组织起来,使之融合成为一个总的力量而产生新力量,而这个新力量和它的单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区别,显然,这里的融合实质上就是集成。而从实践来看,在企业管理诸多方面的创新中,集成的思想和方法也表现了其巨大的推动力并起着关键的作用,如经营过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LAF生产方式、多功能小组(团队)(Work te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

集成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及方法,将集成的思想和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企业管理实践的过程就是集成管理,即在管理思想上以集成思想及其基本原理为指导;在管理行为上以集成的行为机制(方式)和组织机制(方式)为核心;在管理方式上以集成为基本手段,将管理要素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各要素的协同互补,使得管理行为(活动)整体效能极大提升和跃变,从而充分发挥各要素的潜能,促进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和创造。具体而言,集成管理就是指从集成这一新的角度来分析、对待管理活动及管理要素或管理对象,将它们按照一定的集成模式和方法进行整合,通过创新性的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工具,拓展管理的视野和疆域,促使各管理要素、功能和优势互补、匹配和协同,从而提高各管理要素的交融度,实现整体功能的倍增或涌现,为企业催生出更大的竞争力。集成管理既不纯粹是一种科学管理的方法,也不纯粹是一种工程技术的手段,它既包括企业的战略策略、管理模式、组织方式等相应的管理思想与方法,也包括体现这些思想并对其提供支持的相应的技术方法(如网络技术、信息系统技术等),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集成管理与产生并发展于工业化鼎盛时期的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相比,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基础。传统的企业管理是以分工理论为基础,重视劳动分工与专业化,技术与管理的界限分明,它强调的是人与机器、人与环境的关系。在分工的基础上,关注的是过程(或系统)的分解,从而改善相应的劳动条件,提高工作效率。而集成管理则突出强调一体化整合的整体思想,它突破了边界的限制,关注各种功能、资源、优势的相互转化、匹配、协同和利用,重视系统的集成,如设计、制造、销售过程的集成,技术、管理和人的集成等,它强调通过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对各管理对象、资源要素进行全方位、全范围和全阶段的优化,形成非线性的竞争互补关系,激发单个优势的聚变放大作用,从而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促进整个管理活动效率和效果的提升和跃变。

(2)管理目标。传统的企业管理目标一般是针对现有问题(局部)的,以最终解决问题为管理的追求,目标比较单一。而集成管理的目标比较复杂,它不仅追求问题的解决,而且还关注解决问题的方式及其对相关方面的影响,乃至整体的结果(效能)。因此,其目标是一种多元化的目标组合,是对一些相关目标甚至是相互矛盾和冲突的目标的协同。同时,传统的企业管理在确定其目标时,强调的是目标的现实可行性,而集成管理强调的是通过整体效能的倍增或涌现,从而实现管理目标的延伸和超越。

(3)管理空间。在分工理论的指导下,传统企业管理范围一般都是围绕企业内某个具体部门,或某个企业或某个行业的点、线、面式的管理疆域,而在集成思想的指导下,集成管理的管理空间是一种更加开放的、全方位的、立体式的管理空间。这种管理空间的拓展,使得管理主体行为的影响(力度)得以极大的提升。同时,集成管理的管理要素的种类和范围也得以突破传统的人、财、物要素的限制,不断地将新的要素纳入到管理活动中,从而使得管理对象极其丰富,管理主体的选择余地极大增加,进而使管理活动的整体效能的极大提升成为可能。当然,在这样一个空间中,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都进一步加大。

(4)管理手段。一般而言,传统的企业管理活动是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管理方法,即围绕某个问题的各个侧面选择相应的解决手段,形成一个工具箱式的方法集合,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而在集成管理活动中,各种管理手段、管理方法之间联系紧密,它们保持着相互协调、竞争互补的关系。只有如此,才能将各管理要素(对象)有机地集成为一个整体,并产生其整体效能倍增或聚变的功效。

2.4.2 集成管理的特征

作为一种以集成思想为指导和基础的崭新的管理理念,集成管理除了具有前述集成的一些基本特征之外,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出其突出的特点:

(1)先进性。集成管理是在当今高科技时代背景下的管理创新,不论是其指导思想,还是其具体的运作方法和手段,都具有强烈的现代化时代的先进气息。正是源于高科技社会不断的创新性实践,集成思想本身就是一种超前的、先进的科学指导思想,能够很好地顺应高科技时代的实践特点,对管理实践活动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和有效性。同时,由于集成管理强调全方位、开放的管理空间,因此,它涵盖了更多先进的管理手段、工具、方法等软、硬要素,许多高科技的、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的运用是其管理效能得以极大提升的重要基础。如先进的信息系统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等。

(2)知识性。集成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和理念,比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和模式更先进,其根本原因是在集成管理过程中,增加了许多知识和科技的内容,不仅管理要素中渗透的知识成分增加了,而且诸如信息、策略、智力等知识性的软性要素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知识性要素的存在不仅为各要素的整合减少了摩擦和冲突,同时也正是通过它们(知识性要素)才使得各要素能够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竞争性的互补关系,使得集成后的要素之间达到协同有序,从而促进整体效能的倍增或跃变。

(3)人本性。在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人这一要素已越来越受到关注。从“经济人”演变到“社会人”,乃至发展到“文化人”,不论对人做何假设,如果一种管理理论或模式没能真正将人作为核心资源(要素)来对待,那么将无法充分体现人的主体作用。而在集成管理中,创造性的因素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各个集成对象只能是简单地堆积在一起,不能形成竞争性互补关系,无法产生非线性作用,也就不可能实现整体效能的倍增或涌现。因此,集成管理是一种真正的以人本为核心的管理方式,人的创造性是集成管理效能形成和发挥的关键所在。也正是人在集成管理中的特殊位置,其整个管理行为模式也打上了深深的人性化的烙印。

(4)灵活性。正如前面关于集成的动态性、开放性等特性的描述,集成管理是从一个全方位的视角来审视管理的范畴,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流,集成管理不断地吸收各种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的先进科技成果和资源,同时不断地调整管理对象(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其管理运作呈现出很强的“随机应变”的柔性。由于集成管理的实施主要是靠非强制性的软性(知识性)的手段和方式来推动,因此,其转换敏捷而且成本低廉,能够更加有效地适应环境变化,如柔性制造单元(FMC)就是很好的例证。

2.5 本章小结

本章从分析集成现象入手,探讨了集成的内涵、特征、基本原理、基本模式以及集成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具体内容包括:

(1)集成的内涵、特征以及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2)集成的基本原理,即目标协同原理、反馈原理、非线性原理、竞争互补原理、功能倍增原理。

(3)集成模式的基本分析框架以及集成的基本模式。

(4)集成管理的基本内涵、特征。

(5)集成管理与传统管理的比较分析。

【注释】

[1]戴汝为等.智能系统的综合集成.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龚建桥等.科技企业集成管理研究论纲.科研管理,1996(5)

[3]刘晓强.集成论初探.中国软科学,1997(10)

[4]李宝山等编著.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2~36

[5]海峰,李必强.集成论的基本范畴.中国软科学,2001(1)

[6]黄杰,李必强.集成的内涵与特征初探.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4)

[7]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1~40

[8]李宝山等编著.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6

[9]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40

[10]海峰.管理集成的基本范畴.系统辩证学学报,2000(4)

[11]李宝山等编著.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8

[12]Wernerfelt,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5:171-180

[13]Teece,D.,Pisano,G.and Shuen,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Working Paper.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0

[14]宫鸣.管理哲学.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10~40

[15]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36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