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化对我国走出国际市场战略的影响

信息化对我国走出国际市场战略的影响

时间:2024-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信息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高度重视企业走出去战略。

信息化对我国走出国际市场战略的影响

三、信息化对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影响

与引进来战略相比,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相对落后,统计表明,我国累计境外投资总额还不到我国一年GDP总值的2%,不仅与发达国家相差很远,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在信息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高度重视企业走出去战略。(1)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企业在竞争中逐渐具备了跨国投资的实力。(2)我国宏观经济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如果说企业过去在面临巨大国内市场而不愿冒不确定风险对外投资的话,那么这一条件已不具备。(3)对外投资的落后将制约我国对外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吸收外资的进一步发展,无法充分利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和地缘优势,容易遭到反倾销的报复。(4)信息技术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出现使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发生了变化,充分利用后发优势,通过引进技术在现有的科技成果上谋求发展固然是企业迅速提高竞争力的方法。但如果不通过进一步发展为走出国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而接近于世界创新来源地获取知识外溢的好处,企业就只会陷于低水平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永远处于跟踪与追赶地位,而很难有所创新而实现赶超。

(一)电子商务为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新的机遇

电子商务与信息网络结合形成一种无国界、无疆域的世界性商业活动,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提供了新的手段,有助于减少我国开展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壁垒;因特网通讯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投资较少,正外溢性大,有利于我国企业在试错中逐步学习和适应。尤其是通讯技术的某些要素如软件很容易调整以适应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环境,这就为发展中国家经营和贸易转型提供了基础。全球网络便利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减少企业谈判签约、实施交易成本。企业到企业(B2B)间的电子商务增强了发展中国家企业谈判的地位,有助于改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信息技术革命使得一些常规化的智力活动非常容易通过因特网技术得到协调,这为我国实施走出去策略提供了新机遇,通过国外资本与我国的智力劳动相结合,我国的劳务可实现不跨出国界的输出,充分发挥我国智力资源优势。

(二)新技术革命改变了投资选择区域

根据威尔斯(1981年)的理论,发展中国家由于在小规模制造、接近市场、技术地方化等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跨国投资区位常选择与自己母国社会背景相似的邻邦,从事自己熟悉的事业[1]。从我国对外投资的实际来看,是符合这一理论的,我国对外投资主要集中于我国香港、俄罗斯,而从事的主要行业是资源开发与加工业,传统产业走出去战略将继续遵循这种目标市场定位模式。但对于新兴产业,情况就有所不同,新兴产业的产生与发展是与技术进步和科技的创新联系在一起的,新兴产业的产品和对产品的需求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没有形成一定的行业标准,消费者对自己需要什么产品没有把握,市场可塑性大。在这一领域,技术的领先及其保持、好的创意不断涌现、营销手段不断创新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新知识的传播一定是从产业集聚地开始的,这意味着依赖智慧资本运作的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要成为市场的创造者,必须定位于知识与信息最先开始传播的发达国家产业集聚中心,充分获取知识外溢的好处,直接面对国外消费者的需求,开发适合国际市场需要的产品,积极占领国际市场,以此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走出一条迅速发展的跨越式跨国经营之路。(www.xing528.com)

(三)利用电子商务,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通过电子商务与供应链重构,企业可以更好进行知识协调,充分利用不同分部知识,将创新的知识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市场需求,更新产品,改善服务,从而提升竞争力。在信息技术革命时代,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最重要目标在于获取国际产业集聚中心的意会性创新知识,获取知识外溢的好处,及时更新知识与智慧资本,将其转化为企业无形资产,提升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全球竞争力。通过走出去战略与传统产业的整合,带动我国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出口,逐步形成企业上下游、内外贸、产供销的全球纵向一体化生产体系;带来先进的知识、创意与经营理念,改造与提升我国传统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创新。

【注释】

[1][美]刘易斯·威尔斯:《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