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化技术促进经济范式转变

信息化技术促进经济范式转变

时间:2024-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20世纪80年代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技术经济新范式,而相关的发明可以追溯到40年代。与产业革命的技术特征相比,各种技术经济范式所赖以形成的组织背景及其组织创新后果并没有很好的研究。诺斯强调,企业组织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由新技术引致市场规模扩大,市场规模扩大带来交易费用增多,交易费用增多使传统组织方式不适应有关,管理革命的实质正在于设计一套规则和服从程序以降低伴随新技术而来的交易费用。

信息化技术促进经济范式转变

二、信息化的技术——经济范式

技术经济范式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以相互关联的各种技术所组成一个或者几个主导技术群,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的方式、轨道和规模就是由这些主导技术群所决定;二是与这些主导技术群相适应,社会为组织生产而形成各种要素所有者的产权关系与体现这种产权关系的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形态,三是新的技术创新或新的主导技术群的演进与渗透要受到与这些老的技术群适应的生产关系制约,也会对旧的生产关系形成变迁的压力;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的形成与发展存在于人类组织生产与社会组织关系的下层创新(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与上层创新(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之间的对接与良性互动。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中,新的技术本身与更广泛的生产和组织体系、上层建筑相关,新技术也促进了生产和制度变迁,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既不是新技术的产物,也不是新技术对组织体系需要的自然回应,它是通过改变生产中技术关系的两个过程——生产力过程与生产关系过程的统一来促进自身发展的,每一次经济革命都是以技术——经济——社会范式的转变过程,人类历次经济革命的历史进程表明了这一点。

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经历了早期机械时代、蒸气机与铁路时代、电气与重化工时代、福特大规模生产和航空时代以及信息社会等5个主要的产业技术革命时代。这些时代的技术经济特征已得到很好的描述(参见下表)。早期机械时代的技术——经济范式以铁器、纺织机械、早期的化工技术、铸铁、水能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作为主要投入要素的棉花生铁的价格不断下降为特征,造成了纺织业、纺织机械业、炼铁技术产业等产业领域的发达。这一阶段,由于蒸汽机动力装置和其他机械设备的出现并不断地改进,新的产业领域开始出现,以早期机械为主流产业技术特征的“工业革命”时代渐渐向以蒸汽机和铁路为特征的的“维多利亚繁荣”过渡[1]。在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期间发明的蒸汽机技术,经过数十年的改进发展,在1830年后逐渐成熟并开始广泛应用。蒸汽动力克服了早期使用水能在灵活性和可移动性方面的局限,可以为更大规模的生产设施提供动力,从而导致机械装置的稳定性增强,因而得以向所有其他可能的领域渗透,导致铁路的出现、蒸汽船的开发和使用,使货物的长距离运输成为可能。人类的活动空间开始扩大,在此期间电报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的通信能力发生质的飞跃,钢的出现导致新的钢铁产业萌芽,同时电力、天然气、合成染料和重型工程机械开始被陆续发明和改进,并形成新的产业群体,将人类社会带入了电气和重工业时代。电力和重型机械作为这一阶段的主流技术导致了电气工程、电力机械和设备、电报和电缆、重工业和造船业、重化工、合成染料等新兴产业繁荣。作为这一发展阶段关键要素的钢,其供应不断丰富、成本持续下降,电力逐渐推广为人类的生活质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从20世纪30年代起,人类进入了以福特主义为特征的大规模生产时代,这是一个将规模经济推向最高形式的阶段,其基本原则就是以泰勒制为主的科学管理在大规模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带来新的分工和新的生产组织方式。主要的生产要素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代表的能源,主要的产品和产业领域包括汽车卡车、坦克、机械化武器设备、飞机、耐用消费品、流程性加工工艺、合成材料、石油化工高速公路等。寡头垄断可以充分描述这一时代的产业技术对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的内在要求。在这种产业组织下,大规模的、系统的科技研究和开发机构成为大型企业集团的重要部门。系统的、高强度的开发为这一阶段新技术和技术群体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导致了计算机、电视雷达数控机床化学制药、核能等产业技术的兴起。

到20世纪80年代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技术经济新范式,而相关的发明可以追溯到40年代。人类在40年代发明了电子计算机半导体,50年代发明了集成电路,现代电子技术逐渐推广运用,随着美国苹果公司在70年代末发明个人计算机、80年代ICT领域全球性的进步和放松管制,促进了ICT产业本身的迅速发展和向其他产业的广泛渗透,导致人类社会从生产组织到商品消费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推动人类进入以信息生产和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

表4-1 产业技术革命300年历程与5个阶段

资料来源:Economist 1999年,创新与长波。(www.xing528.com)

与产业革命的技术特征相比,各种技术经济范式所赖以形成的组织背景及其组织创新后果并没有很好的研究。诺斯指出,引起产业革命时代早期技术变化率的提高的各种因素与这一时期产业组织与生产关系的背景分不开,技术进步率既是缘于市场规模的扩大,又出自发明者有能获取他们发明收益的较大份额的可能性[2]。在诺斯看来,解决人们对自然科学知识探索的宗教禁锢、科学家之间的交流、组织基础研究与探索性研究的发明产业的出现、专利法商业秘密法的诞生,使得知识和生产长期供给曲线的斜率变得更平坦,使得人口的增长成为可能而没有出现马尔萨斯悲观经济模型中的那种结果。

产业革命所引发的管理革命是实现新技术生产潜力的努力。诺斯强调,企业组织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由新技术引致市场规模扩大,市场规模扩大带来交易费用增多,交易费用增多使传统组织方式不适应有关,管理革命的实质正在于设计一套规则和服从程序以降低伴随新技术而来的交易费用。由于投入品和产出品的考核问题、具有长使用期的专用性庞大固定资产投资面临可能的要挟问题,使得与经济组织有关的交易费用增多了。交易费用增多使得各地区具有竞争降低交易费用的内在动力,导致地区、国家和国际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进而这种竞争导致交换条件剧烈波动,致使利益集团为减轻竞争压力而耗费资源试图去影响或控制国家的政策[3]

生产领域中大型公司的出现以及生产过程中劳动生产率来源由资本和劳动力转向其他因素,消费领域内大规模市场形成、国家福利社会的进步以及集体需求份额的增加,以及政府干预力量的增强导致了西方社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崛起。在信息化发展模式中,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处理活动构成了中心地位。“信息处理是决定所有生产、分配、消费、管理效用和效率的根本而重要的活动。信息处理新的中心地位起源于工业化发展模式中各个基础领域的演进,受经济和社会因素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方式”(曼纽尔)[4]。信息化创新结构为转向以信息处理和知识生产为核心的发展模式铺平了道路,降低了物质生产中能源的重要性和在总社会结构中商品生产的重要性。由于传统的组织形式产生于工业发展模式之内,并反映旧的技术水平,新的发展模式与新技术的传播出现后,就对原有的程序和组织形式产生了冲击。因此,信息化发展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基于技术和组织相互影响之上的连续变化的过程。

一方面,信息一直就是一种最为基本的生产要素,但是它本身变动不剧烈,在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中并没有独立的形态,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因特网的广泛普及使信息与知识越来越取得独立的形态,经由现代移动通信与因特网技术,数码信息可超越地理的限制进行即时传递与互动式交流。另一方面,信息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并逐渐与劳动、资本成为并列而独立的生产要素。由此,现代社会大量的工作可列入于信息处理与传递工作,这些工作与纯粹的生产不同之处在于其中介性,这种中介性是从早期的生产职能中分化出来的,是交易费用增加的现代组织反映。事实上,所有的交易费用在某种程度上可看成是一种信息费用,如果人们知道得越多,人们就越能有效地从事交易活动。但人类的信息获取、加工能力有限,要将信息转化为有用的知识并不容易,因而信息的职能最终受制于人类的有限理性与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由于信息概念的独立形态与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所形成的组织形态之间的互相矛盾,信息化就并非只是现代通信技术进步所导致的人类通信沟通能力的增强。而体现为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本认知模式、社会组织、产权关系间的互动关系,信息与信息技术逐渐渗透于这些相互影响的要素中,社会就表现为信息化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一个农业人口占大部分劳动人口比重的发展中国家业来说,尤其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