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化对企业组织方式和竞争力的影响:路径选择

信息化对企业组织方式和竞争力的影响:路径选择

时间:2024-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化时代典型的企业组织就是所谓的虚拟公司,其具体存在形式包括网络组织与机会性联盟两种。

信息化对企业组织方式和竞争力的影响:路径选择

二、信息化对企业组织方式与竞争力的影响

企业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载体,是IT技术应用的主要发生场所,对于一国产业转型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具有重大意义。信息化对企业组织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第一,信息化改变了传统企业组织所面临的约束条件,从而影响到企业组织本身的动态变化。根据管理学原理,企业组织结构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是在相关领域纵向、横向发展的结果。纵向一体化是指增强生产能力,或并购供销商,分为前向、后向一体化。前向一体化沿着企业输出(即价值系统后端的运输、销售、维修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扩展;后向一体化沿着企业输入(即价值系统的前端)方面扩展。纵向一体化有时可大大降低成本,如当企业具备必要的资本、管理资源及市场需求时,纵向一体化优势就凸现出来,减少存货投资,并通过控制供应实现整体优化;横向一体化指发展与公司当前活动相互竞争、补充、支持的活动。

信息化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通过影响企业多样化发展体现出来,改变企业多样化的过程和形式。首先,企业组织多样化本身的目的就是获取协同效益,即两个或更多的活动相互补充,其共同作用的效果大于两个或多个活动效果的简单叠加。相关多样化的协同效益来自产品(如生产过程)或市场(如分销分部),无关多样化的协同效益以财务指标(如某企业的正现金流被用来满足另一企业的现金需要)和管理能力(某企业将生产能力或财务管理能力等转移到缓慢发展的业务领域)来反映。由于信息成本的下降,IT革命对协同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对于相关多样化而言,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的信息流通更加便捷,有利于企业组织获取更多的协同效益;对于无关多样化而言,企业组织的资金流更加畅通,管理能力的转移成本也会降低,从而也有利于企业组织获取更大的协同效益。因此,从协同效益的角度来看,企业组织的多样化趋势应该是积极的,其表现形式主要是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采取并购重组等方式。

此外,从本质上讲,企业组织多样化是以企业取代市场,企业产生主要是由于单个资产所有者为更好地利用比较优势,必须合作生产,合作生产的总产品大于分别生产产出之和,这样每个参加合作生产的人的报酬也比分别生产时高。由此也带来一个致命的问题,即在合作生产中,对每个成员生产努力监察和报酬计量困难,且产生费用,企业组织必须权衡这些费用。信息化对上述成本产生影响。一方面,信息化减少了市场交易费用;另一方面,信息化降低了企业组织监督与管理成本。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形式比较复杂。最终,不同性质的企业组织结构发生不同类型的转型。

第二,由于在信息化过程中,信息成本大幅度降低,社会需求趋于多元化,从而促进了某些新型企业组织结构形式诞生。IT革命使企业组织运作有了必要的、廉价高效的信息工具,电子商务、网上购销成为可能,同时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由于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商业情报稍纵即逝,产品和服务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企业以客户为导向、以需求为核心的经营策略迫使企业内部组织形式相应改变,企业结构由传统的金字塔型向扁平型转化,组织形式由海螺型向纺锤型转化,即两头(产品设计开发与产品销售)大、中间(制造环节)小,新型企业组织结构形式诞生。信息化时代典型的企业组织就是所谓的虚拟公司,其具体存在形式包括网络组织与机会性联盟两种。网络组织是两个或更多的组织相互协作,但不建立正式的关系,只通过一种互利、互信机制来合作。成员包括政府、贸促机构、制造公司、教育研发机构等,这些成员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信息自由流通、内部既竞争又协作。比如,当某公司生产任务过重,可将定单调剂给其他公司。松散的网络组织是虚拟公司的初级形式,当协作区域扩大到世界范围,当企业组织充分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实行专业化分工协作时,该形式进一步得到完善。机会性联盟往往起因于某个特定业务或项目,它同样没有正式形式。在这个意义上,机会性联盟更象市场关系而非契约关系。机会性联盟比网络组织更缺乏固定性,其特点是以任务为中心,任务完成合作终止。为了适应信息时代新特点、满足日益个性化的需求而产生的机会性联盟具备如下特点:首先,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在世界范围内采购商品,增值后销往世界各地。它在世界市场上争夺原材料、人才、资金、市场等,具备全球视野、实施全球战略。并且,它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在不同国家、不同生产环节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参与竞争。这种企业组织形式采取独特的扩张模式。传统企业扩张受管理水平、组织结构限制,而新型企业组织结构的管理水平、组织形式与指数型增长相吻合。其次,这种企业组织形式的核心是综合集成,它对信息社会大量分散的前端信息进行筛选、输入、整合,输出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其竞争力来自于组织结构的高效率,依靠比较优势、差别产品,尽量降低成本并赋予产品更多个性。而且,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具有流动、变化的组织边界,而不是过于稳定、沉重的组织形式。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靠契约关系维持,长期契约关系在信息社会里具有难以克服的局限性,由于市场因素急剧变化,僵化的企业组织形式难以适应。新型组织形式将契约关系短期化以降低风险。这种企业组织形式以市场控制力、应变力和利润作为主要评价标准,而不是过于看重资产的名义数额[1]。(www.xing528.com)

第三,信息通信技术革命对企业流通与交易组织方式的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按以下初、中、高级划分为三个阶段:1.初级信息化阶段,即以单项信息化技术应用为主的阶段。主要体现在:(1)初级生产信息化,在产品设计、制造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或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在生产过程自动化中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或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等控制技术及计算机辅助检测(CAT)技术;(2)初级管理信息化,在企业信息管理、日常办公或生产计划调度等方面开始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OA)、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CAPP)系统的部分功能模块,初步实现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的计算机辅助管理;(3)初级经营服务信息化,建立企业自己的网站,进行网上信息发布和产品宣传。2.中级信息化阶段,即以业务流程再造为核心的系统集成阶段。从信息孤岛向系统集成转变的同时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对落后的经营方式、僵化的组织结构、低效的管理流程等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实现企业管理的创新。主要体现在:(1)中级生产信息化,进入制造集成阶段。制造业加工过程实现计算机数字控制(CNC)和柔性加工制造(FMS);流程工业开始实现主要工艺过程的分布式控制(DCS)和柔性控制(FCS);在CAD、CNC、FMS、DCS、FCS等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有更大进展。(2)中级管理信息化,进入到管理信息集成阶段,基本实现MRP-Ⅱ,ERP主要功能,开始探讨实施供应链管理(SCM)及客户关系管理(CRM)。(3)中级经营服务信息化,运用网站的互动功能,初步实现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营销等非支付型电子商务。(4)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在企业内部进行信息资源规划与整合,建立起企业级数据库、信息资源库,实现信息共享。初步实现计算机辅助决策,为企业领导提供决策支持。3.高级信息化阶段,即以优化价值链为核心的虚拟制造和电子商务阶段。以价值为核心,对企业结构进行全面优化,向网上协同设计与制造阶段迈进,从以产品为核心转化为以客户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主要体现在:(1)高度生产信息化,在设计、生产等领域普遍使用CAD/CAM,DCS/FCS,全面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最优智能控制,进行跨地域、跨时空的网上协同设计与制造。(2)高度管理信息化,在实现ERP的基础上,进入到知识管理阶段。实施企业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全面实现管理方式的网络化。(3)高级经营服务信息化,实行BtoB、BtoC支付型电子商务,将网上订货与企业内部ERP结合;通过网络营销网上支付,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全程实现商务运营的电子化。(4)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实现价值链的全面优化,建立基于标准化的信息开放系统,实现完全的信息流通和共享,做到管理决策的智能化。随着企业信息化阶段的提高,其内部交易组织与物流方式也发生重大变化,信息化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的流通业的IT化,从而正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一场真正的流通革命,网络泡沫使得大批公司淘汰出局,但传统的拥有真砖实瓦的老牌公司迈向电子商务的步伐依然强劲而稳健,钢铁、化工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都在积极建设本行业的门户网站,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电子市场开展有关产品、零部件的订货与接货、流通、维修、结算等各种商业活动。随着电子交易的发展,金融、商业大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信息通信技术强大的沟通能力使得企业可以把次要的、不具备优势的工作或部门全都包给外部企业去做。IT革命使得物流业的重要性上升,在信息流和资金流和物流三要素中,只有信息流和资金流才可以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上流动,而物流还需要在铁路、公路、仓库等“现实空间”中流动。因此,随着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物流这个中间环节不仅不会省略,而且还会加强。特别是预计到今后一个时期一部分批发零售企业将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而退出经济活动平台,物流业将为一部分“退出”的商业企业代行其物流功能,从而获得进一步扩大,对于实行对外开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实施电子商务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发展中国家企业必须面对迅速扩大的、通过互联网展开的跨国交易,而对越来越多的以电子商务武装起来的交易伙伴,发展中国家的一些著名零售商表示,除非供货企业采用电子商务手段与其连通,否则将不接受供货。联合国贸发会预测,今后几年内电子商务将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0%以上,因此对一些企业来说,如果不推进电子商务就无法同国际接轨,最终甚至无法展开对外贸易,而一些中小企业则可以利用电子商务获得更公平的国际竞争机会[2]

第四,信息通讯技术使得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发生了变化。企业(或者产业)的竞争力直接决定于如下两种因素:(1)企业(或者产业)的产品成本:相对于其他企业(或者国外的同类产业),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来生产产品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之一;(2)企业(或者产业)产品市场的需求情况:企业能否在某种产品的市场上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一个国家的某个产业能否取得更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取决于目标市场上的客户对该企业(或者产业)产品的需求强度。而需求的强度则又取决于一个企业(或者一国的产业)能否提供与其他企业(或者别国的同类产业)有所差异并更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企业竞争力——无论它以低成本为基础,还是建立在产品差异性之上——的实现有赖于企业有效地管理其价值链并与上下游客户之间实现密切的合作。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在于:(1)它可以应用到企业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上;(2)它可以用来协调企业价值链中不同环节乃至企业自身价值链与上下游客户价值链之间的关系。二者都可能达到降低成本或者增加有益于产品价值提升的产品差异性的目的。企业价值链中的每一种活动都与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关,或者说,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企业有可能改造其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这是因为,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每一种活动都由两个部分组成,即(1)有形的生产过程部分和(2)信息处理的部分。其中,有形的部分包括所有为完成某项生产任务而进行的有形的工作内容;信息处理的部分则包括所有为完成该项生产任务而进行的信息收集、加工和传递活动。

人类历史上,信息技术出现之前的主要技术革命都是针对生产活动中的有形环节进行的。其主要内容是使用机器来替代手工进行的有形生产活动。信息技术的出现则为企业提供了新的信息处理手段,使企业能够将原来由手工进行的信息处理活动自动化。由于信息技术设备能够以高出人工处理速度数千倍甚至更快的速度来处理信息,生产活动的信息化就有可能大大降低生产过程在每一个环节上的费用并对产品的性能产生巨大的影响。首先,在企业的各种活动中,信息处理过程所占有的位置或者重要性有所差别。对于不同的产业,信息技术对其生产过程各种活动的重要性也存在差别。这种差别是决定信息技术的运用结果的重要因素。其次,企业不仅运用信息技术来管理价值链中每一个单项的活动,而且它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管理和协调整个价值链系统。企业价值链中各项活动的协调对企业实现其竞争战略非常重要。要想完成协调活动,企业必须有效地处理各种相关活动的信息。在信息技术出现之前,这些信息处理活动主要由手工完成。由于手工处理信息的效率比较低,许多协调活动就难以实现。信息技术以其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改变了企业管理整个价值链的能力,使得许多原先不可行的管理方式成为可能。运用信息技术来协调企业自身的价值链与其上下游价值链之间的关系是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另一种重要方式,这种协调对企业实现竞争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企业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处理能力来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经营范围的改变是企业改造自己价值链和价值体系的另一种方式。

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则通过大幅度降低信息的处理成本使得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成为可能。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就与信息处理和传递成本的降低密切相关,由于企业的信息化对企业价值链中的每一项活动、企业价值链的整体协调、企业与价值体系中上下游价值链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企业的竞争范围都可能产生影响,它就必然会对企业的竞争力产生影响。(1)运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价值链中的各项活动并通过协调价值链中的各项活动来增加产品的差异性。比如,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来改进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通过维修服务活动的信息化来为顾客提供及时周到的售后服务。(2)通过协调价值体系中上下游价值链之间的关系来增加产品的差异性。比如,通过协调或者改造产品的行销渠道缩短供货时间。(3)信息技术的运用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造企业的产品本身。实际上,每一种产品本身都包含两种内容:a.产品的物理内容;b.信息含量。通过将更多的信息内容结合到其产品中,企业就能够有效地使其产品与其他企业的产品相区别。(4)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个性化生产成为可能。个性化生产就是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或者消费者群体)设计和生产具有不同特征的产品。与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相比,个性化的生产显然更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偏好。但是,个性化生产是以大幅度地增加生产的单位成本为代价的。信息处理的成本是其成本的构成成分之一。信息成本在全部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则因产品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如果信息处理成本占有主要的部分,使用信息技术革命所提供的手段来大幅度地降低信息处理成本就有可能导致产品生产的单位成本的大幅度降低。这就使得个性化生产成为可能。信息处理成本的存在成为企业选择经营范围的重要限制条件。因此,信息技术革命在降低信息处理成本的同时也就为企业提供了扩大经营范围的可能性,而生产范围的扩大有可能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之一。

第五,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的研发模式、生产过程发生变化,模块化与集成化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新方向。在数码信息处理与通讯技术爆炸性发展的形势下,产业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分工,这种分工涉及设计的分工、生产过程的划分、产品结构的划分、产品零部件的通用化、组织间信息传递方式的创新、技术体系的创新与发展。现代模块化正在产生新的价值——创新的可能性,很多企业正在为追求隐藏于其后的财富进行竞争。模块化是组织设计复杂产品或过程的有效战略之一。模块化系统由各单位组成,虽然它是独立设计的,但它和统一的系统一样可以发挥作用。设计者通过区分明确规定的设计规则和稳形的设计规则来实现模块化,明确的设计规则是影响下一步设计决策的决策。明确规定的规则分为三种:结构、界面、标准;而隐形的设计规则是一种仅限于一个模块内、对其他模块的设计没有影响的决策,这种模块内的决策,可以被代替或事后再选择,没有必要和该设计队伍成员以外的人商量。随着信息通讯技术对处理单元的深化与细化,产品的竞争已上升到模块以及模块间的综合集成间来进行。以大型集成电路的生产为例,半导体的细微化、复杂化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纳米水平上的制造技术竞争激烈。随着细微化的发展,在16K芯片的时代,用365纳米、436纳米的光划出4000纳米的线显得绰绰有余,但现在是用193纳米的光划出130纳米、110纳米的线,从而探索接近极限的加工技术。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各种半导体制造工序的关系互相产生微妙的影响,在前一道工序达到最优条件,到了下一道工序就可能无法处理,因此将相关的工序集中起来,作为处理模块进行统一的管理就是一种简便的方法。半导体的前期加工要经过多达400道工序,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使处理模块、功能模块达到最大的效果是当今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对于以前长于在每一个制造设备上精益求精的竞争力而言,现在更重要的是掌握在整个生产过程的相互关系,重新建立处理模块,整体解决方案正在成为整个生产过程的关键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