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宋人的风俗习惯
一、宋代的章服和民间衣着
宋代的服饰,基本上承袭了唐代封建等级的服饰制度,对皇帝、太子、宗室、品官、士庶、军兵等各种各样服饰的式样、颜色以及附加装饰品等都作了进一步的具体规定,以求显示各种人物的不同身份。《宋史》记载,北宋初期君臣服饰较为简朴,北宋末年日趋奢靡。靖康之难,宋室南渡杭州之初,又恢复了简朴的传统。
宋代品官服饰分为朝服、常服与祭服和时服四大类,视不同场合、仪式,须穿不同的衣裳,这是古代官员服饰的基本特点。朝服,是朝会所穿的官服或礼服,视品秩高低而不同。朝服的式样、颜色是品官等级的标志之一。一般来说,上身用朱色,下身系朱裳,即穿绯色的袍与裙。里面衬以白花罗的中单禅衣,束以罗大带;腰挂玉剑、玉佩、锦绶,著白绫袜和黑皮屦。常服,即品官平时所穿戴的衣冠服饰,相对说来,较为随意,宋人又称“省服”、“公服”,也以不同颜色区分品官的高低。祭服,是朝廷举行各种祭天地、祭祖先时穿的服饰,品秩高低也有差异。由此可见,服饰已成为宋代官品高低的标志。时服,宋代每逢端午与十月一日分别赐百官过夏、过冬的衣服。
关于宋代官服总的特点,《宋史·舆服志》有简要记述:“朝服:一曰进贤冠,二曰貂蝉冠,三曰獬豸冠,皆朱衣朱裳。”《宋史》指出穿官服时须配戴进贤、貂蝉、獬豸三种冠。貂蝉冠,又叫“笼巾”。是宋代达官显贵所戴的冠帽。用藤丝织成,外涂上的二片,饰以银,前有银花,上缀以黄金附蝉,左右各为三小蝉、御玉鼻,左插貂尾、故名为“貂尾笼巾”。进贤冠,第一等七梁冠,也加貂蝉笼巾、貂鼠尾、立笔。《后汉书·舆服志》说貂蝉冠始于战国赵武灵王效胡服,金铛首饰,前插貂尾,为官员冠饰。秦灭赵国,赐于近臣。汉时为武官饰,隋赐近臣,以示宠耀。獬豸冠,为进贤冠之一,冠高五寸左右,其梁上刻木为獬豸角,碧粉涂之。冠之梁数多少由官品而定。獬豸冠是法冠,秦汉时御史所戴,唐宋承之,相传獬豸是一种神羊,仅有一角,形如麒麟,它能分辨曲直是非。官品不同,冠顶一角的质料也不同,分别用金、犀牛角、羚羊角等制作。
《宋史·舆服志》谈及宋与隋唐官品不同时说:“隋唐冠服皆以品为定,盖其时官与品轻重相准故也。今之令式,尚或用品,虽因袭旧文,然以官言之,颇为舛谬。”因此,元丰官制改革时,统一分官为七等,以梁多者官位高,少者官位低。
宋代的低级胥吏、从事农工商的百姓及艺人穿戴的服饰与品官服饰大有区别,受到很大限制。宋代朝廷规定一般人衣服颜色“只许服皂、白衣”;幞头巾子,高不得超过二寸五分。宋人记载:太平兴国(976~984年)中,大臣李昉曾建议:“举人听服皂,公吏、工商、伎术,通服皂、白二色。至道(995~997年)中,弛其禁令,胥吏宽衫,与军伍窄衣,皆服紫。”景祐三年(1036年)朝廷又诏令:“臣庶之家,毋得采捕鹿胎制造冠子。”天圣三年(1025年),仁宗诏令:在京士庶,不得衣黑褐地白花衣服,并蓝、黄、紫地撮晕花样;妇女不得将白色、褐色毛段(缎)并淡褐色匹帛制造衣服,令开封府十日断绝。宋代士庶百姓与低级公吏及一般士大夫等的服装样式,男子主要有深衣、紫衫、凉衫、帽衫、襕衫等几种。深衣,用白细布所制,其上衣与裳(裙)可连的服饰,为士大夫家冠婚、祭祀、宴居、交际服饰。紫衫,短窄色紫而名,是一种前后有衩,无袖头而又较短的衫式,便于戎事。紫衫在宋时为军校服,南宋文官也服紫衫。帽衫包括帽与衫两种,帽用乌纱,衫用宽皂罗,配套而成。这是北宋开封府士大夫交际时常穿的服装。宋代妇女日常衣裳,上身大多是穿袄、襦、衫、背子、半臂等,下身束裙子、裤。两宋都城妇女的服饰是相当华丽奢侈的。相对说来,比男子服饰式样花色多。乾德三年(965年)太祖规定:品官妻子的服色皆从夫之服色,庶民之家不得服绫缣五色华衣。
当时的衣料,多为罗、纱、锦、绫、绢等,棉布不普遍,毛织物也不多见。
二、饮食起居
我国饮食,源远流长。以五谷为主食,以蔬菜、鱼肉为副食的独特饮食结构,形成于秦汉,发展于唐宋。两宋的300多年是我国古代饮食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两宋的饮食品种和烹饪技术均超过了唐代。
宋代的主食品种有饭、粥、面食及糕点等几大类。在继承隋唐的基础上,饭与粥的品种大大增多,烹饪技术也逐渐提高,基本适应了宋代城乡居民的需要。两宋时期,饭的品种增多,配料奇巧精美,尤其是利用多种原料合在一起的精制饭品更具特色,有盘游饭、红饭、蟠桃饭等。盘游饭又名“团油饭”,是唐宋时期流行于岭南地区(今广东、海南一带)的风味饭品。据唐代段公路《北户录》载,它是用煎虾、炙鱼、鸡、鹅、猪羊肉灌肠等配料,用姜、桂、盐、豉为调味,与饭一起合成的一种饭,是富家女子做产妇时的营养食物。红饭是由大麦、杂小豆合制的饭。蟠桃饭是一种以桃肉和稻米煮成的特殊饭品,在两宋桃乡较为流行。
粥,相传是黄帝创始。据宋代文献《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养老奉亲书》三书的记载,食疗之粥品多达306种。北宋文人张耒撰写了《粥记》的专文,盛赞食粥的好处。粥在宋代也成为供奉佛祖的虔诚食品。
两宋面食品种繁多,制作技术日益精细,而且还出现专门的面食店。不仅北方人常食,在南方也逐渐被推广成为最常见的点心食品。面食品种大大增多,有面条、馄饨、包子、馒头、饼等。两宋菜肴与唐代相比大有进步:不仅品种多,而且讲究色、香、味、形。(www.xing528.com)
从两宋300余年的烹饪史来看,宋代经济的繁荣,为饮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都城饮食市场的形成,有利于烹饪技艺的日益提高;多种饮食著作的刊印,促进了烹饪经验的总结与交流;许多佳肴名点经过劳动人民的改进,成为今天著名的传统食品,在我国独特的烹饪技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岁时节令
我国四时节日,大致形成于汉代,经魏晋南北朝民族风俗的大融合至唐宋而定型;节日的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反映了我国宋代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风俗特点。
元旦,新一年的开端,是古代最大的节日。宋代亦然。“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梦粱录》卷一)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元日》诗中描述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从除夕夜到元旦开门,均要放炮竹。放炮竹之俗,始见汉代东方朔《神异经》的记载。宋代发明火药后,改用厚纸包裹火药,制成“爆仗”。全部用红纸制作,燃放后,红纸片遍地散满,寓意求吉利。爆仗一声响,不仅能赶走邪恶,而且增加了节日的热闹气氛。
正月初十为立春,北宋汴京与南宋临安的风俗差不多,主要有鞭打春牛,表示迎接春天到来之意,故称“鞭春”。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名上元节,这是道教的节日。大约始于汉代,初有祭门神、招蚕种、迎紫姑等习俗。唐代时,灯节为3日。宋初延长为5日。宋代皇帝多强调元宵节“与民同乐”,举行张灯、观灯活动。元宵节灯品种繁多,样式多变,可谓琳琅满目。
寒食与清明,原为两节日,因时间相近,唐宋时,逐渐合二为一。关于寒食节,说法有两种,两者在时间上相差一天。一种说法为冬至以后105天。《荆楚岁时记》说“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故古人称为“百五节”。第二种说法《岁时杂记》载“去冬至一百四日,即清明节前日为寒食节”。关于寒食节的由来,《后汉书·周举传》记载:春秋时晋国介子推辅佐重耳(晋文公)回国后,隐于山中不仕,晋文公烧山逼他出来,介子推抱树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他,在介子推死日禁火煮食,只吃冷食,后人称为“寒食节”。寒食节前,宋人有家家折柳插门的习俗,江淮之间尤盛。因寒食禁火,只好节前储备食品,节日到时冷食。各地习俗不一,冷食品种略同。寒食、冬至与元旦为宋代三大节。寒食的第三天,是古代节气之一清明。古人认为“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称为“清明”。据《癸辛杂识》记载,清明节,南宋太学生放假三日,武学(军事学校)放假一日。清明节主要有钻木取火、扫墓祭祖、举行冠礼以及打秋千等活动。
端午节,据宋人《岁时杂记》记载,汴京人称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依次以至五,谓之端五。端是开端之意,五与午通用,故称“端午”。这一天不仅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而且是驱逐瘟神的节日。端午这一天,节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如包粽子、饮雄黄酒、写端午贴词、挂占命缕等。五月气候炎热,是百病丛生的节气,因此有辟邪驱病之俗,如悬插菖蒲、艾草等。菖蒲挂在门楣上,像一把锋利的宝剑,鬼就不敢登门骚扰了。亲友之间,多以辟邪之物作为礼品互相赠送。僧、道中人也以经竹筒、辟邪符袋分送施主。而医家则以香囊、雄黄等馈送有交往的顾主,以祝贺节日。
中秋在夏历八月十五日,正是“三秋恰半”,故名“中秋”。中秋节有赏月、赏桂、观潮、插茱萸等习俗。宋太宗时把中秋与新年、端午列为三大节日。八月中秋,云雾稀少,月亮最为皎洁、明亮。两宋赏月之风盛行,祭月食品有石榴、梨、栗、枣与饼等。
重阳节在九月九日,登高、插茱萸、赏菊花、吃重阳糕等风俗,从秦汉以来逐渐形成,至宋代仍然兴盛。中秋与重阳均是秋天的重大节日,两宋的民俗尤为注重。
冬至与除夕是我国最古老的节令,“冬至十一月之中气也。言冬至者极也,太阴之气,上干于阳;太阳之气,下极于地;寒气已极,故曰冬至。”两宋的都城,把“冬至”节日,视为“小过年”,成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节日活动有“祭天”扫屋宇等。饮食有稀豆粥等。除夕是十二月最后一天,古人说是“月穷岁尽之日”。这一天正是辞旧迎新之日,他们希望这一夜驱除疫病恶鬼,迎来新年的喜庆丰收,故名“除夜”、“除夕”、“除日”。正如古人所说:“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这一天,活动内容丰富,主要有贴桃符、守岁夜等,其目的是辞旧迎新、驱恶迎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