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史概论

传统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史概论

时间:2024-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传统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一、天文历法体系的完善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法进步,其突出的成就是东晋虞喜发现春分、秋分点在黄道上西移一度,称为“岁差”。通过搜集丰富的文献和进行一些实地调查,详细著录了全国1250多条河流的走向和经过。

传统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史概论

第五节 传统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一、天文历法体系的完善

魏晋北朝时期,历法进步,其突出的成就是东晋虞喜发现春分秋分点在黄道上西移一度,称为“岁差”。岁差发现后,并没有马上被运用到历法的制定上去。到刘宋时,祖冲之第一个把岁差用到历法制定上,体现在《大明历》中。祖冲之在《上新历表》中,说他“博访前坟,远稽昔典”,“加以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考课推移”,算出冬至点“未盈百载,所差二度”,(《宋书·律历志下》)证明了虞喜岁差之说的正确性。祖冲之说他创制新历,改易之意有二:其一,提出了新的修润法,对润率作了改动,采用391年设144个闰月的精确润率。“旧法一章十九岁,有七闰”。闰数多,且经过二百年就要差一天。节闰移了,就要改法。于是他“改章法三百九十一年有一百四十四闰,令却合周汉,则将来永用,无复差动”。(《南齐书·文学传·祖冲之传》)其二,将岁差应用于历法,所定岁差为“每四十六年,却差一度”。(《北史·艺术传上·张胄玄传》)《大明历》一年为365.24281481天,与今测准确数据反差46秒,十分精确,实为中国历法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但祖冲之的《大明历》遭到了刘宋著名恩幸人物戴法兴等的非难,朝中善历者难之,不能使之屈服,因此《大明历》无法施行,直到梁武帝天监九年(509年)才被采用。后北朝也基本采用此法,隋朝用张胄玄所造历法,较之祖冲之的历法更精确,而张胄玄是“学祖冲之,兼传其师法”。(《隋书·律历志中》)

另外,当时制历已经懂得定气。我国历法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但在很长时间内人们并不懂定气。人们一直以为每过一天太阳就行一度,每个节气所占的天数都是15.2天,直到北齐张子信用浑天仪经过多年的观察计算才证明这是不准确的。他发现太阳在春分后行得慢,秋分后行得快,因此用二十四节气平分全年的方法不正确。

二、医学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良医收集医学文献,总结治病经验,推动了医学的进步。这一时期的名医有晋代的王叔和、皇甫谧、葛洪和梁代的陶弘景等。

王叔和是东晋的太医令,他博览医书,加上他自己的医疗实践,著《脉经》10卷,把脉象归纳为24种,奠定了我国脉学理论的基础。他还著有《脉决》、《脉赋》,是著名的脉理专家。王叔和收集整理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将其分为《伤寒论》(10卷,附方10卷)及《金匮要略》(3卷)二书。阐述了中药学的理论与治疗原则,对病理诊断、治疗和用药等都有详细的论述,并保存了三四百个药方。这些都成为中医学宝贵财富,其医疗原则,为历代中医所遵循。针灸是一门古老的医术,西晋的皇甫谧总结以往针灸的经验,著有《针灸甲乙经》12卷。这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

东晋葛洪著《肘后卒救方》3卷,记录了当时许多用之有效的药方。梁陶弘景增补葛洪的《肘后卒救方》,著《肘后百一方》。道教在寻求长生不死之术时,对药物学也很重视。有“先服草木以救亏决,后服金丹以定无穷”的说法。(《抱朴子·内篇·极言》)陶弘景既是道士,又是著名药学家。他与山结缘,到处寻访“仙药”,这极大地丰富了他的药物学知识。他还对汉代流传下来的《神农本草药》做了增补,整理成《本草经集注》,收集记载的药物730种,比《神农本草经》多出一倍。他首创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和医疗属性的分类法,把这些药物分为七大类。这种分类法,后来成为我国古代药物的标准分类法。

三、数学机械发明的新进展

魏晋南北朝时代在数学上最重要的成就,是“割圆术”的愈来愈精。孙吴的王蕃推算圆周率为3.1555。到魏晋之际,刘徽把圆内接正六边形依次分割一百九十二边形,得圆周率为3.14,将此数值化为157/50,后人称之为“徽率”。南朝祖冲之又“特善算”,曾“注九章,造《缀术》数十篇”。(《南齐书·祖冲之传》)他在数学上的卓越成就就是求得圆周率在3.1415926和3. 1415927之间,并用22/7和355/113作为分数表示圆周率的疏率和密率。他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求得圆周率精密数值的人。

三国曹魏时期的马钧是一位“巧思绝世”的发明家,他制造的翻车(即龙骨水车)轻便灵活,非常实用。又将60镊、50镊织绫机皆改为12镊,提高效率4至5倍。魏晋以来,水碓运用普遍。杜预制成连机水碓,利用水力带动几个碓同时舂米。与杜预同时的刘景宜发明以畜力牵引的连转磨。祖冲之制成水碓磨,并制“千里船”,皆提高了效率。更为神奇的是诸葛亮出军祁山,用木牛流马搞运输。《诸葛亮传》注引《魏氏春秋》说木牛“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太劳”。据推测,木牛是四人推的大车,流马是蜀中的独轮小车,“以流马运”比“以木牛运”要晚三年,表明流马是由木牛改进而成。(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第285页,合肥黄山书社,1989)此外诸葛亮还发明一弩十矢的连弩,陈寿说他对于“工械技巧”的研究,达到“物究其极”的地步。(《诸葛亮传》)(www.xing528.com)

四、地学的进步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学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出现了重要的地理专著《水经注》等;另一方面是地图绘制方法的进步,特别是制图六体的提出。

北魏郦道元著的《水经注》是专门记载水系的地理专著,全书共40卷。它以大约成书于三国时的《水经》为纲,但绝不是对《水经》的简单注解,其本身就是一部独具匠心的创作。通过搜集丰富的文献和进行一些实地调查,详细著录了全国1250多条河流的走向和经过。它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仅著录了河流的分布、渠堰灌溉等情况,还详细介绍了河流经过地区的山陵、地形、物产、城邑的地理沿革、风土人情、建筑名胜、当地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甚至涉及朝鲜、越南、柬埔寨、印度、伊朗、咸海和蒙古沙漠等域外地理知识。所以它不仅是一部地理名著,而且也具备很高的文学与史学价值。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是一部城市地理专著,共有5卷。它以追述北魏末年洛阳伽蓝(佛寺)的兴废沿革为主,叙述了所在的里巷和方位、附近的古迹、洛阳城的布局等等,还特别叙述了外国商人在洛阳的居住情况。同《水经注》一样,它也是一部兼具地理、历史、文学价值的著作。

这一时期在地图绘制方面的成就,是西晋裴秀创制的18篇《禹贡地域图》(历代地理沿革图),以及他提出的制图六体。他在《序文》里总结了前代制图学的理论,提出了绘制地图必须遵守的六项原则:分率,即比率尺;准望,即方向;道里,即人行路径;高下,即高取下;方邪,即方取斜;迂直,即迂取直。制图六体的提出把制图技术提高了一大步,奠定了中国地图学的基础。

五、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这一时期,农业技术的发展集中地表现在魏齐时人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一书中。这部书是他“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及老成,验之行事”之后写成的。在书中,他总结了北方地主经营庄园经济的主要经验,反映了当时庄园经济的面貌。《齐民要术》全书共十卷92篇。第一至第五卷的55篇中,分别用专题论述了各种作物的耕种栽培方法,其中包括土壤的整治和休息、肥料的施用、精耕细作、防旱保墒、选种育种、粮食蔬菜等作物的栽培、果树的培植和嫁接等;第六卷共6篇,是关于家禽家畜和鱼类的养殖方法;第七卷至第九卷的30篇是讲农副产品的加工和储藏;第十卷只有1篇,记录了当时南部中国的许多地域性植物。总之,本书集农业生产技术之大成,几乎涉及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堪称是一部生活实用百科全书

据《齐民要术》记载,当时的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还出现了很多方便省力效率高的新农具。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铁农具的质量也有很大提高,铁犁更加轻便。农具的种类也有所增加,《齐民要术》中就收录了30多种。这些生产工具的大量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六、制瓷工艺的成熟

制瓷工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独特创造,也是我国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开始在制陶过程中大量使用青釉,做出了真正意义上的高级工艺品,即所谓的“青瓷”。青瓷的本名叫“琉璃”,它是我国由陶器向瓷器过渡的中间工艺。据考证,最早的青瓷器出现在东汉。曹操使用过的器物中就有一件是琉璃笔,当时还十分稀有。后来这种工艺向两个极端发展,一方面工艺日益细致,发展成为越窑瓷器;另一方面粗糙和普及,成为后来的琉璃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制瓷业迅速发展的时期,不仅瓷器的烧造技术迅速提高,而且制瓷的规模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当时的南方,从浙江、江苏到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江西、湖南、湖北以及四川,再到南部沿海的福建、广东均有瓷窑的分布,烧制出了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青瓷器。这一时期,南方的制瓷工艺进步很快。在瓷器的成型技术上已经普遍使用了拉坯成型的方法,还兼采拍片、模印、镂雕、手捏等多种成型方法,不仅提高了瓷器成型的速度,也保证了器形的规整。另外,化妆土即护胎釉的应用又使粗糙的坯体更加光滑和柔和。瓷器的种类增多。南方瓷器的种类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用具,如碗、碟、盘、盒、盆、钵、耳杯、扁壶、瓶、坛、香炉、灯、虎子等;另一类是随葬用的明器,如谷仓罐、磨、碓、猪栏、鸡笼、羊圈、灶、人物俑、动物俑等。南方制瓷业中浙江地区发展得最快,浙江越窑烧制的青瓷器质量最好,胎质细密坚硬,釉色均匀光滑,有许多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北方制瓷工艺的发展要比南方晚很多,技术也明显不够成熟,烧出来的瓷器胎质比较粗糙,常带有黑点和气孔,而且种类也比南方少。在北方制瓷工艺中,最突出的成就是烧成了白瓷。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中曾出土了9件北朝的白瓷器,有三耳罐、碗杯等,胎质比较细白。尽管白瓷的烧制技术还不够完善,火候较低,胎釉中铁的含量仍然偏高,但人们已经学会怎样控制胎釉中的含铁量,这标志着我国制瓷工艺的巨大进步,也为后来缤纷的彩绘瓷器的出现打下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工艺的成熟,使瓷器部分取代了陶器、金属器和漆器,人们在生活用具方面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瓷器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地可缺少的器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