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慰梅—
品读之路
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自播出8集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以后,打动了无数的观众,在他们离去几十年后,他们的名字,又一次重新走入公众的视野。人们传说着他们不寻常的家世、学识,传说着林徽因的美丽、才华、爱情,传说着梁思成半个世纪前对一座古城的痴迷与眷恋。如果说看纪录片能从感官上极大地让我们得到满足,而文字却更能从细微之处唤起我们极大的想象空间和思考,尤其对同学们来说,阅读一本二百多页的富有人性和充满爱的书,是最适合和幸福的事了。我们热情地给同学们推荐由费慰梅著的《林徽因与梁思成》这本书,是为了重温这对学者伉俪在坎坷的一生中相濡以沫的情笃深厚,品味他们至情至性的个性品格,更是为了记住他们认真严谨、坚持不懈的学者精神,唤起我们获取人文素养的思考。
本书的作者费慰梅(威尔玛·坎农·费尔班克,1909—2002),是研究中国艺术和建筑的美国学者。1932年她独自一人到北平与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结婚,在中国期间结识了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费正清夫妇的中文名字,即由梁思成所取。为了纪念其终生好友,费慰梅在晚年特撰写了他们的传记,在这本传记里,没有华丽的文字,只有朴实和感情,书里附有林徽因的诗以及友人间的往来信件,没有刻意地赞美,只是一个外国学者与中国学者的平实对话,是朋友,更是知己。如费慰梅在这本书里写道:写此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追述林徽因与梁思成在特殊年代的际遇和使命,也为了纪念他们的成就、创造力、仁慈,以及支撑他们勇气的幽默感。
本书用大量篇幅展现了梁思成与林徽因追求事业的坎坷经历。林徽因与梁思成皆出身名门,从小饱读诗书,又受到了良好教育,有着性格的良好熏陶。优越的家庭环境没有泯灭他们奋发向上的斗志,良好的家教理念使他们积极进取,他们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两人青年时期留学美国,学成归国后,本该大展宏图,然而,接连而来的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使他们的生活陷入了颠沛流离之中。他们经历了为五斗米折腰的辛酸生活,经历了病痛翻来覆去的折磨,但是他们始终面带着微笑勇敢地面对,不放弃对生活的热忱,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我们今天难以想象在那些战争纷乱、焦土遍地的日子里,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何况梁思成还是一位脊椎受了伤、跛脚走路的残疾,这样长时间徒步、攀爬和检查屋顶和桁架来说,实在令人难忍。然而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林徽因曾长期病卧在床,但她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活力四射,充满激情,没有人把她当病人看,她自己也不把自己当病人看。因为她是那么热爱生活。历史学者、著名中国史研究专家史景迁在本书的代序中写道:我们听见,他们那高朋满堂的起居室里夹杂着杯盘之声的欢笑,我们看到,他们那坚忍不拔的学术研究所逐渐破译的古代建筑典籍的含义,我们欣赏到,他们灵巧的手指驾驭着绘图笔游刃于同样优雅的中英两种文字的每一细节之间,我们还看到,已经消失的建筑重新在国人的意识之中获得他们恰当的位置,我们感受到,即使在羸病缠身的痛苦之中,他们那依然未泯的幽默和毅力。
知道林徽因的同学也许是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了解的,关于他们的感情生活,本书没有回避,而是更多地从他们亲密朋友的关系进行叙述。婚姻实际上是当事人理智和情感的一种较量,是道德和责任的合理融合。虽然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梁思成、诗人徐志摩和学界泰斗金岳霖三个人,但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爱情故事却最让世人动容。林徽因说“我爱思成,爱自己的家胜过一切”,并与梁思成相濡以沫、执子携手一生。正如作家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这样的婚姻家庭观对同学们来说,也是值得推崇的。
今天阅读此书,我们会感叹时代是那样的不同,我们也不一定会有他们那样轰轰烈烈、足迹遍天下的成长经历,但也许成长的轨迹是相近的,我们能从他们的坎坷人生中去学习和感悟。在书的最后,记述了梁思成与林徽因为保护北京城墙、抢救古迹,不惜声嘶力竭,然而终究失败的又一次磨难。在当时的国内政治经济水平与他们超前的思想理念不相匹配之际,今天的后辈除了扼腕叹息外,何尝不应继承他们对待学术的严谨精神以及勇于承担的民族使命和社会责任。在晚年照顾梁思成的林洙回忆起林徽因和梁思成时,她的话感人至深:“我想到人们往往只注意向成功的人庆贺,但是在科学的道路上,当我们向胜利者庆功之时,不应该忘记那些先行的探路人。正是他们以自己的勇敢精神、辛勤劳动,甚至宝贵的生命为后者立下了‘由此前进’或‘此路不通’的路标。”沉醉在这朴实动人的文字中,我们从两位可亲可敬的学者身上好似找到了一股力量,那就是来自于他们用其一生所树立的品格,这种魅力是人性伟大的光辉,让我们后辈无法抗拒而要去吸纳,必将滋养着我们的成长。
内容概览
梁思成与林徽因两人都出生在20世纪初期传统与现代冲突、地位摇摆不定的中国。梁思成的一生受他父亲梁启超的影响很大。1915年秋梁思成进入清华学堂,在功课和艺术方面的表现都很出色。林徽因的父亲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政治梦想家和好奇探索者,林徽因是天生的艺术家、学而有成的建筑师和名副其实的诗人。
1919年梁启超和林长民结为好友,并通过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联姻,结为了亲家。1923年梁思成骑摩托车时不幸出了车祸,由于治疗不当,梁思成的腿从此有点跛,必须穿上钢架走动。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双双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在20世纪20年代费城的布杂艺术学派的氛围里,梁思成念建筑,林徽因学美术。1928年3月两人在加拿大举行婚礼。
在修完硕士学位后回到中国,梁思成与林徽因成为新成立的沈阳东北大学建筑系最早上任的两位教授。1932年,他们因日军侵略沈阳而被迫离开东北大学,返回北京。这时梁思成借助紫禁城老工匠的指引,开始投入中国古代建筑典籍的研究。(www.xing528.com)
1950年,林徽因受聘为清华大学一级教授,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梁思成是这个委员会的副主任。夫妇二人对未来首都北京的建设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不断为他们所追求、所热爱的建筑尽一切的努力——保存北京的绿化,防止北京遭受工业化的侵害,将城墙和城门改造为公园,让子子孙孙得以享受这一奇迹。然而,从1953年5月开始,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北京这个城市蔓延。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离开了人世,享年51岁。梁思成于1972年1月9日离开人间,享年70岁。现在两人合葬于北京八宝山。
精彩摘录
在思成的大学时代,他的才能可由两枚设计金奖及其他奖励得到证实。尽管如此,有时候他还是感到不满足,写信告诉了他父亲。梁启超的忠告是:“你觉得自己的天才不能符合你的理想,又觉得这几年专做呆板工夫生怕会变成工匠。你有这种感觉,就是你的学问在进步的象征,我听见倒很喜欢。孟子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凡学校所教与所学总不外规矩方面的事,若巧则要离了学校方能发现。……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人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引自梁启超《年谱》722页)
至于徽因,我们可以从一九二六年她的一个美国同学为家乡报纸写的一篇访问记中,窥知一些她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生活的情况:
她在绘图室临窗的一张椅子?坐下,身子倚着绘图桌,窗外望去是校园的一条小径,她那娇小的身影弯下腰画那巨大的建筑图。每次三十到四十张图一起挂在巨大的评分室墙上时,她总是得很高的奖赏。这样说并非捕风捉影,因为她的作业总是得到最高分数,偶或拿第二。她文文静静,幽默而谦逊,从不把自己的好成绩挂在嘴边。
故事
在多姿多彩的现代文学史中,沈从文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受到世人的关注。他早期出版的《鸭子》《阿丽思中国游记》等作品集,深受鲁迅先生开拓的“乡土文学”影响,包含着对湘西故土生活的叙写,作品题材新颖。20世纪30年代以后,《边城》《月下小景》《从文自传》《湘西散记》《长河》等作品为他确立了现代文学史上别人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埃德加·斯诺编译的第一次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新文学成就的作品集中就收入了沈从文的作品,并将他与巴金齐名,称“这两位对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都有过巨大贡献”。
沈从文几乎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无法进入大学成为正式学生,他就在北京大学作旁听生。最初的两年半时间里,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吃饭是他最主要的问题,开始的学习就是在有一顿没一顿的情形中完成的。他就是在这种简直令人无法想象的环境和条件下,去追求自己的信念。无数个没日没夜伏案写作,然而在较长的一段日子里,他投出去的稿子如泥牛入海。可是,他依然“简单愚直”、坚忍不拔,在窘困但却独立中埋头写作。为了生计,他曾经以每千字5毛左右的最低市价卖文为生。1925年初,沈从文的散文《遥夜》第一次变成了铅字,在这部作品中,他倾诉了自己窘迫的处境以及人生痛苦和孤独的内心感受。20世纪30年代后,他以乡土为题材的全部创作,展示了一个延伸很远的人生视野,塑造出“乡下人”的形象系列,这既是他对生命形态的考察,又是他生活轨迹的回顾。
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创作风格是沈从文一生追求的人生境界和创作理想。沈从文将重造民族生机的希望寄托在知识分子身上,并认为应当“游离”于国内的任何政治党派与集团之外。沈从文是一个彻底的非派别、非集团主义者。在文学创作上,沈从文要求文学自身的独立性,他认为,文学在表现人生社会的同时,必须燃烧起作家个人的生命之火。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决无趋炎附势、迎合时尚之笔。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