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品读之路
品伟人的传奇人生
一个为红色江山冲锋陷阵的军人,一个为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总书记,一个为“文化大革命”遗患疗伤的医师,一个让中华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的总设计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邓小平人生纪实(上中下)》全面而翔实地谱写了一代伟人的一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隶属于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是由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改组而成,其主要职责是编辑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研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思想和生平。
编著《邓小平人生纪实》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完成的呢?邓小平同志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他用自己非凡的经历、独特的人格魅力、过人的胆识和气魄征服了世人,赢得了国内外民众的尊重,享誉全球。美国《时代》周刊曾在1978年、1985年先后两次将其列为年度人物。其中一次在序言里的评价不乏溢美之词: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正是为了展示邓小平同志的光辉业绩、伟大思想、崇高风范和卓越贡献,同时也为了纪念邓小平同志100周年诞辰,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在整理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前后历时两年于2011年编辑出版了这本《邓小平人生纪实》。
人民网的读书频道2011年12月这样推荐此书:《邓小平人生纪实》被看作是国内最全面、最权威的邓小平人生传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权威专家组在书中首次展示了邓小平的改革心路和实践历程、中国建设、外交大战略的形成,首次披露了邓小平在历次战争、革命、运动中起落的真相,揭秘政要间的私交。本书在体例上以时间顺序编排,共分10个部分,每一部分再设历程、交往、珍闻三个主要方面,立体式地对一代伟人从出生到参加革命、参与和领导国家建设等各个时期的经历进行了翔实地记述,将伟人光辉而曲折的一生生动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也许有同学会说:我们关心的是专业,对政治兴趣不大……然而,给高职同学们推荐这本书,理由太多。邓小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走向,也改变了每一个当代中国人的命运,今天的高职同学们都是亲切地称呼着邓爷爷长大的。这本书既是历史书,也是政治的书、经济的书、社会百科全书,阅读的过程就是解读中国的历史变局。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伟人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运筹帷幄,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的冲击,更让我们走进了一位乐观、坚毅、幽默、风趣、睿智、富于人情的老人的丰富的精神世界。一位网民这样评价道:“这本书应该是目前所记载的邓小平先生的生平事件最全的了。这部书不像一般的名人传记书籍那样将人给神话了,在这本书中我所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普通人。他的思想直接影响到了中华民族,让那个看不到前方目标的迷茫民族看到了希望。”是的,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伟人的思想、品格、气节、胸怀、胆识,以及与普通人一样的儿女情怀。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说:“邓小平的长期革命生涯一直使传记作者们觉得不可思议:有过在战争和革命中冲锋陷阵的辉煌经历,有过了不起的政治胜利,有过屈辱的下台,也有过个人的成就和家庭的不幸。运用保存实力的手法和足智多谋的恢复能力,这位身高4英尺11英寸、意志顽强的政治家不仅靠忍耐挺过了难关,而且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从某种角度来说,邓小平是20世纪最后20年世界秩序的最重要奠基人,表现在主权领域,“一国两制”的实施成为解决领土争端的最平和手段;在财富领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得人们意识到商业活动永远是人类活动的中心。
这本书也让我们领略到了邓小平深刻、鲜明的思想性,质朴与务实的语言,言简意赅而又观点鲜明。德国原驻华大使埃尔维因·魏克德在回忆同邓小平谈话的情景时说:“他久久地认真听完别人的讲话,然后思路清晰地进行思考,对问题做出中肯的言简意赅的回答。”当他谈到自己三落三起时,用“忍耐”两个字;谈世界问题时,用“东西、南北”四个字。人们从“中国不能乱”“发展才是硬道理”“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我是实事求是派”的话语中,感悟到邓小平同志深邃锐利的思想。
这本书还让我们领略到了邓小平的乐观坚毅、风趣幽默。“怕什么?天还能掉下来吗?我今年六十一岁了,从我参加革命到现在,经历了那么多的风浪都熬过来了。我的经验无非两条,第一不怕,第二乐观,向远看,向前看,一切都好办了。”伟人其实就是在平凡坎坷的人生历程中集中了众多的优良品质。
内容概览
邓小平(1904—1997),1904年8月22日出生于四川广安,16岁赴欧洲勤工俭学,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开始职业的革命生涯。归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为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同志被污蔑为“中国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被剥夺了一切职务,并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接受监督劳动。1975年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1976年4月5日,天安门爆发了反对“四人帮”、悼念周恩来的群众运动。“四人帮”把邓小平当作天安门事件的总后台,邓小平被撤销了党内外一切职务。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在叶剑英、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力荐下,经过党内激烈斗争,以及社会各界群众的强烈要求,在1977年7月召开的中央十届三中全会上,一致通过了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议。
一个民族复兴的梦,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展现。中国大地再一次显露出新的勃勃生机。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他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构想。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他辞去了最后担任的中央军委主席职务,带头实践领导体制改革,废除领导职务的终身制。退休以后,他仍然关心党和国家的事业。1992年视察中国南方的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验,从理论上回答了一些重大问题。1997年召开的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邓小平理论,并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行动指南。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在北京逝世。(www.xing528.com)
精彩摘录
1984年10月10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联邦德国政府总理科尔一行。一见面,科尔说:“10年前我第一次访问中国。从那以后,中国发生了很多事情,有了巨大的变化。但你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
邓小平笑着回答:“我长了10岁,都80了。”
科尔说:“你一定有长寿的秘密。”
“我就是乐观。天塌下来也不要紧,我是小个子,天塌下来有你们大个子顶着。”
邓小平稳稳当当抛出的这句话出乎人们意料,顿时引起了全场的一片笑声,而且在惬意的笑声中,大家向这位睿智、风趣的老政治家投去敬重的目光。
故事
共和国两授上将第一人——洪学智
洪学智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于1955年和1988年先后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世界上唯一被两次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因此人们都称其为“六星上将”。他也是两任总后勤部部长。这“两授”与“两任”,见证着他既有百战威扬的功名,也有蒙冤受贬的磨难。
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代名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踏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对美国军队进行友好访问。将军幽默、独特的谈吐使美国同行感到惊异,一次晚宴上,一位美国将军问:“洪将军,你是什么大学毕业的?”洪学智笑笑说:“我是你们美国的大学毕业的。”翻译一惊,直译过去。美国军人不解了,又问:“我们哪个军校毕业?”“你们的空军大学。”美国军人这才恍然大悟,大笑起来,说:“那请你到我们这里来办公。”洪学智说:“你们的空军大学还没有给我发毕业证呐!”正是那场抗美援朝战争,使洪学智将军的军事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成为我军一名耀眼的将星。当时他负责志愿军的后勤工作,面对美军策划的“绞杀战”,在没有制空权和频繁遭受洪水袭击的情况下,建立起了“打不断、炸不烂、冲不垮”的钢铁运输线,保障了前线作战的物资供应,为夺取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彭德怀在接受朝鲜最高级的一级国旗勋章后说:如果真的要论功行赏的话,得勋章的,应该是洪学智。
1970年底,洪学智被下放到距四平市有几十公里的金宝屯农场劳动改造。他自己说:“这回真正成为一名普通劳动者了!”就是这依旧虚怀若谷的胸怀,让他在农场的脏活累活中保持那份心中的坚毅和豁达。起猪圈,磨豆腐,他说干就干。一两百斤重的粮食麻袋,近60岁的他与场里的知青比着扛。
1988年9月14日,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官授衔仪式。在这次授衔时,中央军委已经取消了元帅和大将的设置,上将成为新时期的最高军衔。在十七名上将中,洪学智名列第一,而洪学智却说:“这主要是由中国特定的国情决定的,人的一生名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为国家、为人民做了哪些贡献,干了哪些好事。”
信息来源:《洪学智回忆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